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送花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了,于是 这才真有点奥妙。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 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 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 天,一辆小车开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毫无光采。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买花。”守墓人应道。“对,给我儿子。”“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今天我亲
2、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 拜。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 放这些花。”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我说,夫人,这几年您常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可惜?”“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你真是这么想的?“是的,夫人,你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1 / 20老夫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小坐了一会儿,默默地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率直、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可是几个月后
3、,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我把花都给那儿的人们了, ” 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 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 。不错, 她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 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作者:美F奥斯勒)1. 解释词语:( 1)真谛:( 2)奥妙:2. 在有“”记号的一段话中,“那儿的人”是指 。他们爱着花、爱闻花是因3. 文中带点词“目瞪口呆” ,是描写,目瞪口呆的原因是。4. 亚当夫人的变化, “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可我自己明白, ”“我”明白的是( ) 。A. 我
4、觉得不应该哀伤。B. 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C. 我觉得到处走走才有意思。5. 文章开头“于是这才真有点奥妙” , “奥妙”的含义是( ) 。2 / 20A. 生活中许多道理极普通,常常被忘记。B. 生活的真谛、幸福的源泉,道理深奥微妙。C. 生活中许多道理很普通,可常常被遗忘;而一旦牢记它们时,情况就完全不相同了。6. 读本文后,你体会到文章中要告诉我们的生活真谛是。(二)悬崖上的草莓他仿佛是天生的失败者,求学、创业、觅职,从来没做成过一件事。胸中万千梦想,都只是七彩的肥皂泡,瞬间破裂。那年春天他的失意到达顶点,甚至想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人告诉他:在深山云深不知处,有一位高僧掌握人间成功的
5、秘诀,他便去找那位高僧。他滔滔绝地倾吐着自己的痛楚,高僧只漫不经心抬手指示: “那边悬崖上有一丛草莓, 如果你去采下来, 我便告诉你该如何得到你想要的。山并不高,却极陡峭,那小红灯笼似的草莓,看上去可望而不可及,“我怎么爬得上去呢?” 他在悬崖下始终想不出好办法, 不由心烦意乱,想,或许高僧是骗人的吧,干脆算了。但他又明知,这里有自己的机会。他沉定心思,对整座山认真研究,发现它的南面比较平坦,便向上攀登。但还不到 1/3 ,他力竭而返。抚着酸痛的四肢,他想到放弃,却在朦胧月色里,依稀看见远处的草莓。次日,他开始第二次攀登,而且成功了。他掌中满是娇艳芬香的草莓,他急切地问: “大师,现在你可以告
6、诉我成功的秘诀了吧?”高僧只将草莓纳入口中,笑曰: “很甜哪! ”然后扫问, “咦,你不是已成功了吗?”他在瞬间恍然大悟。3 / 20这世上还有什么会比悬崖上的草莓更难采撷?他凭借的, 无非是勇气、智慧、心中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锲而不舍。历尽艰险得来的成功,如在悬崖上采撷的草莓,格外甘甜与芬芳。1. 文中的“草莓”和“悬崖”分别指什么?2. 高僧的话暗含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 作者两次上山采草莓,为什么第一次没有成功?4. 本文首尾段有什么联系,请简析5. 根据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失败与成功的关系的认识?(三)墙当或第一次穿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时, 或就非常喜欢它了。 我爱上它的寂静
7、,爱上那一大片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云空。以后,每一个早晨与傍晚,我都要走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每次我跳躅(zhiZhu,徘徊)在途中时,总觉得这是我一天中最欢愉写意的一段时光。因为我可以抛开一切凡俗的琐事,可以洒落满腔郁闷,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恣意驰骋,跃过绿绿的田野,跃过人与人组合的世界,跃进蓝蓝的云空,溶入纯净思想的领域里。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了,真的,太多了!有时多得使人无法用微笑去接受,但也无法拒绝。不如意,仿佛是生命中最自然的韵律,正如郁闷,是组合一个“真”的生命的音符。但是,过多的郁闷,总会使人感到生命的乏味, 茫然自问: 活着究竟为了些什么?为了些什么?为了抖落这些茫然的情
8、绪, 有时必须把思想的羽翼放纵, 让它随意翱翔在苍茫的太空。让多幻的白云,提示我生命的短暂。让我把一切郁闷幻化成飘忽的白云,飘远,飘散。已忘了哪一个日子, 这条僻静的小径突然砌起了一堵墙, 一堵厚厚的、红红的、高高的、坚固的墙。隔开了那一片绿绿的田野,截断了自然与我的吻合。 我无法再将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 因为它无法跃过那堵墙那堵高高的、厚厚的、红红的、坚固的墙。4 / 20每天,我得在墙的阴影下走过,仿佛走在一条狭窄的暗道。看不见耀眼的朝阳, 看不到绿绿的田野田和那一望无际的云空。 这条小径也失去了昔日的僻静, 因为有些人喜欢这堵墙, 这堵阴阴暗暗而能躲避阳光的墙。所以,这小径变成一条普通的
9、小路。为了避免阻碍交通,我再不能挪着极慢的步子踯躅, 只像过往的行人一样匆匆来去。 于是,这一段原属于欢愉的旅程,顿时失落了昔日的神怡。这原是一种微妙的意觉,我廉然由此领悟到善恶、美丑、得失相距的微小, 小得有时我们无法用肉眼去衡量。 你说这堵墙是自然的破坏者吗?然而,它却是时代的产物,它能替一些求庇护的人,挡住刺目的光线。 墙又是时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有人的地方, 必须有墙。墙少的地方,只是落后的地区。墙越多越高的地方,是最进步繁荣的都市,你能否认这句话的真理吗?然而,世界上许多罪恶的事,都在墙的阴影下产生,你又能否认吗?因此,你说:墙是庇护人类?还是纵容罪恶?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到善恶
10、相距的微笑,小得无法用真理去衡量。何况,真理也不是绝对的,都随着人类的思想而转移,正如从不同的角度去评判墙的善恶。有时,你以为最美好不过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完美。你最欣赏的人物,可能在别人眼中充满瑕疵。因为美丑、善恶、得失,还没有一定的标准界线,多少要掺入一些主观。所以,我们无须要求别人符合自己, 也无须勉强自己去适应别人, 这都是非常不智的。为什么不保持自己的独特?然而,人类就这样奇怪,总喜欢要求别人来符合自己, 也喜欢委委屈屈地去适应别人, 这是一种多傻的行为。像杀人吧,算是一种最罪大恶极的举动,但在战场上,杀人却是一种英雄的表现。又如眼前这堵高高的墙,有人喜欢墙下的阴暗,而我却怪它挡住
11、了那充满生命力的阳光。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 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一种有形体的实物,我们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 因此, 墙只能发挥它的功用, 而不能恣意地贻害。 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体的墙, 使我们束手无策, 因为它建筑在人类的心里。这些墙,又比一切有形体的墙更厚、更高,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开了无数个原该吻5 / 20合的心灵。他们把墙作为一种庇护物,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常在心中建起了一堵不必要的墙, 又不愿意在墙上开一个窗, 窥视一下外面的世界, 只在墙内猜测墙外的变动, 在墙内估计别人的用心。这样, 人与人之间怎会不发生误
12、解、 仇视、 纷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怎不拉得更长、更远?墙原是人类不可缺的东西, 但建筑在人类心里的墙, 却是一堵绝对多余的障碍物。 正如我认为这僻静的小径, 无须要建起这一堵高高的墙。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放纵 () 恣意 () 骤然 () )庇护(段,回答问题。2.阅读第 作者认为有形之墙对人类有弊有利。弊是:利是:_ 3同是一堵墙,对人类有利有弊,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_答:段中划线语句表明:(用原文语句回答)4.第 墙是5.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墙“”有何看法?(提示:可用原文回答)作者对无形之 答: 这样的看法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愿? 6 / 20答: 6本文以“墙”为题,却从
13、“路”写起,用意何在?答: 7本文善于运用比喻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如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喻为建筑在人类心里的墙, 把自由的思想喻为放纵的野马, 新奇而恰切。请你也写一个比喻句,将某一抽象事物形象化。答: 8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写到两个人物见面时彼此之间也产生了无形的“墙” ,这篇课文是 ,这两个人物是和。9本文作者写出了漫步在无墙遮蔽的小路上的欢愉感受。你置身于大自然中时感受如何?请形象地描述这种感受。描述:0结合墙一文,以你和父母、老师或同学之间的沟通为话题,谈谈你的认识。答: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 1 7题。(四) 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
14、然把面前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 7 / 20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活着有什么意思!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
15、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 “好吧,就明天。 ”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 ,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 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 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16、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 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 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8 / 20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17、答: 4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答:5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答:6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答: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 1 6题。(五)伞“咔嚓呼” ,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原来, 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 “大清早就触霉头! ” “现在乘车啊,真是”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
18、脸, 一声不吭的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座位上一对盲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9 / 20“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 一阵狂风把她娇小的身子刮退半步, 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一顶。只听“咝” ,伞面被尖利的破璃撕开一道口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 “唷”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着身边这位四十多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激的笑了,笑得弯了眉毛。“你去吧,我来! ”大汉胸前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也
19、像金属撞击一样铿锵有力。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妇问。“雨停了。”大汉回答。“那就好。”乘客们都善意的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温暖。公共汽车又驶过两站。 大汉身边一位正在背外语的小伙子突然伸出手说: “你该下车了, 交给我吧!” “你怎么知道?” “咱们都是老乘客了。 ”“那,哈哈”又过了两站,小伙子也要下车了,一位女同志刚想接过来,可是伞柄却被一个面皮白白的学生急忙抢了过去。周围的人又笑了。一站又一站,一人又一人。 伞柄被众人握得暖烘烘的。这暖意不断传给后来者,也传给了车厢里的每一个人。 (选自小小说伞 )1本文运用的叙述方法是2 本文以 为线索,记叙了在
20、冷风骤雨的天气里,公共汽车车厢玻璃破了以后,售票员和乘客的事。_3 “大汉” “面带歉意”的原因是:;姑娘却朝“大汉” _ “感激的笑了” 的原因是: 。_10 / 204 阅读文中画线部分, 想一想: “大汉” 为什么要 “欺骗” 盲人夫妇,乘客们为什么又“都善意的笑了”? 答:5.本文的情节,可以分为“震飞玻璃” 一“:三个部分。6联系全文,可见文章结尾处的“暖意”指的是(六)品茶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物。饮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事。在一间陈设简单、干净、空旷的小屋里饮茶是最好的。华贵、复杂的房间里不宜饮茶,那高大、贵重的东西在茶面前摆谱、显阔,茶的自然气息就被埋没了。饮茶的时候,心情越平
21、淡越好。心情平淡的人,才能感受茶带来的宁静和清新。每一片绿叶都在高山深谷里浴过风雨云雾, 听过鸟声虫鸣。 简单的叶子,却有着绝不简单的经历。但它们是沉默的,在滚烫的水里它们并不发出惊叫, 接受了这过于热烈的邀请, 它们慢慢吐露出纯洁而芳香的情愫。此刻的杯子里漾出碧绿和淡淡的清香。在这个时候,茶是最香的,但在这个时候,我常常感到不忍:茶的一生,就这样了结了么?我想起人生的种种细节, 想起那些珍藏在细节里的眼泪、 微笑、 期待和感动。茶的一生是怎样的呢?就这么喝下去,茶的一生就这么终结。于是,我默默向茶感恩,向生活和大自然的每一个细节感恩。向云雾 中采茶的那双小手感恩那是我的妹妹, 在鸟声和微风里
22、站着, 她伸出手, 和着露水采下了一生中最纯洁的瞬间, 采下了天空中渐渐呈现的一角蔚蓝,然后,她哼着一首险些失传的民间小调,将满捧的绿色盛进竹篮,盛进别人的生活和日子,盛进我的日子。此刻我的杯子里,那浮动的叶片上,印满她的手纹。11 / 20我喝下茶水,接受了感人的馈赠。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止停留于物品的色、香、味、形,而是联想到物品不平凡的来历及其蕴含的艰辛、忍辱、牺牲等等内涵,那我们与这些物品相遇, 就是与生命和命运遭遇, 它们就不仅进入了我们的身体,而且深入了我们的灵魂。世界不只是一堆物,世界更是一个比物更丰富、更恒久、也更惊心动魄的精神过程。我们透过物的“物性” ,看到的是更其深广和神
23、秘的“神性” 。一件物到达我们面前,它不仅吁请我们感受它自身,而且期待我们体悟与它关联的一切。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更是一种有意味的东西。饮茶,就不只是为解渴和去乏,更是要感受在茶的氛围里所呈现的境界、情调和韵味,有时要达到一种智慧和觉悟。由茶可以推想到树。 树是一种意境, 一种生命的境界树根在深深生命的明亮部分往往由其幽暗乃至苦难的根基 所营养,由此才有树冠,那巍峨葱茏的生命高峰。人的一生要喝多少茶, 茶里的香味、 甘味、 涩味、 苦味、 意味、 禅味,我们能品出多少?从第一杯茶到最后一杯茶, 由浓郁到平淡, 由浅尝到深品,永远有品头,永远品不到尽头。1 .如何理解文章开头所说: “茶,是最
24、朴素、淡泊的美物。饮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事。 ”?2 .文章第 6 段插入了对“我的妹妹”采茶的描述,主要有什么作用?3 . “我们透过物的物性',看到的是更其深广的神性' ”这句话所说的“物性”和“神性”分别指什么?在本文作者看来,茶和人生有哪些相似之处?请分条列举。(七)谁与我同行严忠付12 / 20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怵然了。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
25、大张,一身冷汗。 有月亮时, 从密密的枝丫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 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 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 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 将头顶的发毛尽力往后梳, 露出亮堂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逐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父亲见我害怕, 便说 :胆是锻炼出来的, 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一天晚上补习归来, 刚上山岭, 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 我高兴极了, 心里也不再有惧怕。 我加快步伐, 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
26、快了。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 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鬼, 夜晚的鬼火, 是磷火。 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 有啥害怕的。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
27、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13 / 20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1. 小说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题目中的同行既指 ,又指。3. 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 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小说塑造主人公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B. 第二段
28、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时极度恐惧的心情。C. 对我的心理描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D. 小说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简洁而有深意。5. 找出与第二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6.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八)唐家寺的雨伞高虹从前,有个商人在外苦心经营多年,终于攒下了大宗财富,准备告老还乡, 结束半生的漂泊辛劳, 回家与妻子团聚, 置田购房, 安度晚年。当时时局动荡,路途遥远,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不敢露富,只得穿一袭灰布长衫,一双布底鞋, 扮做一个风餐露宿的行路人。商人特地购了一把弯头柄油纸雨伞,如此这般,貌似贫寒之士,肩挎一条褡裢,手提这把雨伞,轻轻松松地上路了
29、。14 / 20这天中午,商人来到了成都近郊的唐家寺,见是一个平常的小镇,鸡安犬宁人面善, 商人便走到一家面馆, 叫煮一碗面条来, 吃了好赶路。成都担担面闻名遐迩,一碗面条七红八绿,作料丰足,商人香喷喷地吃了起来。 没想到肚子吃饱了, 一阵倦意却涌了上来。 小店生意一般,只有三五食客,倒也不吵闹。于是,商人在桌旁打了一个盹。(a) 一阵清凉的风吹醒了商人,他抬头一看,小店内已空无一人,门外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商人揉揉脸颊,突然暗叫不好,自己的那把油纸伞已不见踪影 !一阵冷汗霎时冒了出来。 就想, 定是在他打盹的时候,老天偏偏下起了雨,而那些食客急于出门,其中哪个见他睡着了,就顺手牵羊把他的伞
30、取走了。商人将随身零钱清点了一番, 沉吟片刻后, 决定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了。他叫来面馆掌柜的, 说自己看中了这个平静安宁的镇子,决定就在这里住下,开个小铺维生,请帮忙找一间房子。掌柜的也是个和善之人, 说你开什么样的铺子?要多大的房子?我帮你找就是。 商人 说:身无长技,只会修伞补帽。小小手艺人,租不起大房子,只是最好能够在交通要道上。掌柜的笑道:当然,修伞补帽应该在路边。于是很快帮他找了一处房子, 商人便用仅有的钱在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商人待人客气,心灵手巧,天亮开门,天黑关门,很是个规矩人的样子,没过多久, 他小小的修伞铺子便受到当地人的好评,人们都愿意把伞拿给他修理,哪怕多起两三里路。
31、商人的伞铺算是立住了,可谁也不知道这个小手艺人是腰缠万贯的富商, 更不知道他每天谦和的笑脸下, 掩藏着紧张焦灼的心。 他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等待着一把熟悉的油纸雨伞的出现,但都失望了。经过手上各式各样的伞成百上千,惟独没有他那一把。时间一天天在流逝,商人耐心地等着,但是他的伞还是没有出现。一天,他接手了一把破旧的伞,主人漫不经心道:能不能修?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伞值不了几个钱,我反倒花一大笔工钱掘听了这话,商人心里一动,想到自己的那把雨伞,丢时便只有三成新,用到现在怕也是破破烂烂了, 它现在的主人怕也不愿拿来修了。 商人就又动起了脑筋。第二天, 过往行人看到这家修伞铺子打出了一条好新鲜的广告:
32、 油纸雨伞以旧换新。 人们纷纷上前询问这事是不是真的?得到商人肯定的回答以后,消 15 / 20息很快就传开了。 据说这是商人为了扩展生意, 广招客人的让利活动,还说下一次就轮到布伞以旧换新了;又说商人对收集雨伞有兴趣-总而言之,广告效果好极了。( b )时隔不久,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修伞铺子来了一个中年农民,商人一眼就看见他腋下夹着一把油纸雨伞,那正是他日思夜想、心系魂绕的伞呀。商人不动声色地收下雨伞, 犀利的眼神一瞥, 就查看到伞柄完好如初,并无半点被动过的痕迹。 他知道完璧归赵的故事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了。他转身挑了铺里最好的一把伞给了来客, 在来客的感谢声中, 徐徐关了店门。商人立马打开
33、伞柄,里面的一层黄蜡加封得严严实实。再撬开黄蜡, 商人看到了他当初装塞在里头的全部珠宝玉器。 他一下瘫坐在地上,长长松了口气,半日无语。这天,唐家寺的居民们觉得有点奇怪:自打修伞铺开张以来,没见过这么早关门的。 第二天天大亮却还没有开门, 一问, 才知道人去屋空,这个在此处开店好长时间的外地商人突然走了。 商人是轻轻地来, 又轻轻地去,的确有点奇怪,但谁也没去多想。后来, 这件事成了一个故事流传开来, 当地那些换过伞的人才恍然大悟。于是唐家寺的雨伞-换一把就成了当地的一句歇后语。人们传说着这个故事,赞叹着商人的沉着、睿智和大气。1. 小说以一把油纸雨伞为线索,依次写了商人一丢伞一一得伞的过程。
34、2. 阅读全文后,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3. a、 b 两句中都有景物描写,请任选一处,说说其作用。4. 阅读文中加 线的句子,揣摩商人此时的心理活动。5. 结合语境品读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加点词语的含义。1)完璧归赵:2)瘫:16 / 206. 从商人丢伞后的处理方式中,你得到哪些启示?【试题答案】(1) 1.( 1)真实意义或道理(2)深澳;微妙2. 病人和孤儿;他们热爱生活渴望幸福3. 神态;仅隔几个月;病得走不动的亚当夫人竟自己开车来到了墓地B 5. C 6. 关心爱护别人的人,自己才能获得幸福(2) 1. 草莓:成功的果实;悬崖:艰难的处境2. 勇气、智慧、心中的渴望以及
35、对未来的锲而不舍。3. 缺乏勇气、智慧和耐力。4. 首段以作者的失败经历起笔,末段用作者成功感悟收束。首尾段有对比的意味。 5. 略。(3)1、z(ng;zi ; dZhdu;bi。2、 纵容罪恶 (或是自然的破坏者, 或挡住了那充满生命力的阳光)庇护人类(或是时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装饰品)。3、善恶、美丑、得失相距微小(或从不同角度去评判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结果) 。4、时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装饰品。5、答案中有“一堵绝对多余的障碍物”或“多余”“不必要”字样即可。 (或答: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开了无数个原该吻合的心灵。或答:使人与人之间发生误解、仇视、纷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长、更远。对
36、人与人之间真诚沟通的向往与追求。(或答:对无“墙”的心灵世界的憧憬)17 / 206、为下文作铺垫,既和有形之墙形成反差,又隐含着对无“墙”境界的追求。 (有“铺垫”意思的即可给分。 )7、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应根据“将某一抽象事物形象化”的要求和语言表达情况酌情给分。8、 故乡 。 “我” (或:迅哥) 。闰土。9、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能简单地描述,给2 分;能形象地描述,给满分。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不管从哪一个角度谈, 只要切中沟通的话题即可给分。言之成理或有创见,且语言准确、生动,可给满分。(四1、“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2、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母亲的心里更难受。3、第一处:“母亲喜欢花”。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4、 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 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 感人至深。5、“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宠物营养师处方方向考试重点题集
- 上海安全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山西潞安煤矿考试题库及答案
- 森林调查考试题及答案
- 三轮车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瑞幸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反担保合同格式
- 软件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餐饮业特许合同
- 特岗考试题型试题及答案
- 临时用水施工专项方案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工艺联锁(报警)管理制度
- GB∕T 9286-2021 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
- DB35∕T 1844-2019 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 720全景照片制作方案及发布流程
- 工作责任心主题培训ppt课件(PPT 26页)
- 除尘器基础知识培训资料(54页)ppt课件
- 完整解读新版《英语》新课标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PPT课件
- 《国际商务(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 2011版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