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公共建筑初步设计说明模板电气专业(2013-1版)发布日期2013-12-31更新记录序号原版本号更新日期主要更新内容更新版本号1 231 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使用说明1. 本说明模板是BIAD设计说明系列之一,为电气专业公共建筑初步设计说明编写建立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并提供格式标准和内容参考指南。2. 为方便理解和参考,说明模板中含有举例、注释等非说明正式内容,采用【要点】、【示例】、【条文说明】等标识及斜体(电子版文件中为不同字体或颜色)以示区别。正式使用时应结合各自具体工程情况对全文(包括正文)进行必要修改、补充、完善或删除,全文应统一为黑色正体,同时不应出现【要点】、
2、【示例】、【条文说明】等标识性文字。3. 说明模板中部分正文内容以表格方式体现,具体编写时不拘泥于一种格式,亦可以文字方式描述表达。4. 说明模板本中出现“详见本说明 xxxxxxx”字样处,应参照索引补充相关内容。5. 说明模板中的系统设置、参数描述仅为参考,各工程在具体编制时,应根据各自工程的不同情况,如合同要求、不同建筑形式的电气系统特点、是否合作设计等做必要的调整;同时应注意说明中的内容须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图纸与说明不符的情况。6. 说明模板个别章节尚未全面展开,各工程可据情况自行扩展。本说明成果体系是开放性的,会持续改进、升版,模板首页“更新记录”栏中将注明历次更新的主要内
3、容、日期及版本号。7. 报审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初步设计设计说明文件,可以是本模板内容的全部(如初步设计审查),也可以是部分(如消防、人防等);设计人应根据相关部门的具体要求,进行必要的整理,并注意保证所需信息传达的完整性和一致性。8. 已列入设计说明中的内容,在图纸文件中可不必再另行编写。如因各地主管部门的报审特殊要求而需采用图纸形式时,可摘选相关重点内容另行出图。应注意保证图纸、说明在内容上的一致性,并声明仍应说明文件为准。9. 本说明模板电子版文件的目录均为自动生成。具体编制时,请注意相应标题样式,并注意检查、更新目录。10. 除特殊情况外,电气专业初步设计设计说明的三级及以上目录、部分四级
4、及五级目录(主要指正文)一般不得删减(注:“设计总说明”的级别为一级目录,正文的知识要点类文字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必要增补),个别章节如却无具体要求,则注“无特殊要求,具体参见设计图纸”等字样;若有需要增加的章节,则增补在相应级别章节的最末端并继续编号。11. 说明模板为BIAD制图标准所规定的文本格式(详见“各专业统一格式要求”,具有内容全面、编辑方便的特点,但输出成果注意应通过页眉、页脚、装订、骑缝章等方式处理来保证唯一性,必要时可采用光盘封存签署等手段。12. 初步设计设计说明首页及格式要求应与BIAD制图标准最新版本保持一致,电子版下载:工程设计管理系统设计共享文件库1.公共文本格式
5、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制图标准DOC首页模板初设说明首页.doc(根据项目性质选择一般项目或重要项目格式)。13. 本说明模板知识产权属于BIAD,为内部的技术参考资料,设计人员在使用的同时应负有对外保密的义务;BIAD将追溯造成此文件流失后果的当事人责任,公司外任何未经授权机构因使用此文件所造成后果者,BIAD保留对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本说明模板的持续改进过程中,我们真诚期待得到广大设计人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BIAD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在此向提供工程参考实例以及审查本稿的技术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科技质量中心电气专业 2013年12月2 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各专业统一格式要求一、
6、编制说明1 完整的初步设计说明是由各专业协作共同完成,合并成册,一般不应各专业单独编目成册。各专业的编写内容按各专业规定自行编制,但目录、章节格式、次序、字体、字号应按下列统一格式排列。2 电子文件为DOC格式,一般为A4竖幅页面。使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调为全部或局部(如个别表格)的A4横幅页面或A3横幅页面。3 正文字体汉字统一用宋体,数字和字母统一用Times New Roman字体。4 计量单位统一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及其表达方式,字母一般小写(除非单位名称来源于人名,此时第一个字母大写;或除非另有规定),如用“m、m2”,不用“M(长度)、米、平方米”等。5 除
7、封面和首页外,文件每页均应使用统一的BIAD标识页眉(样式见本文。版本号PD-1表示“初步设计说明第1版”。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注意更新、调整)。6 如有附表,一般应列于各部分之后,页码顺序随正文。7 文本中的表格应保持在同一页面完整表示,避免分页,除非很长超出一页。8 设计说明的电子文件均采取自动编号,使用时应注意调整。9 全文由建筑专业或工程项目主管人员将各专业、各部分汇总,应统一编制页码,页码一般采用在页面底端(页脚)中间位置标注。10 工程概况类的内容已在“第1部分设计总说明”及其他部分的第1章中统一描述,各专业不必再另行撰写,以免重复和出现矛盾。11 当实际编制内容和次序与本统一
8、说明不符(例如缺少某些章节)时,应通知编制汇总人相应修改目录等。7二、章节编号、字体的统一规定(第一级篇)第1部分 设计总说明(粗体、小三、3倍行距;样式基于“标题”,为1级目录)(第二级章)1. 使用说明 (粗体、四号、3倍行距;样式基于“标题2”,为2级目录)(第三级节)1.1 基本原则(粗体、5号、与上节之间空行、单倍行距;样式基于“标题3”,为3级目录)(第四级条)1.1.1 (粗体、五号、与上条之间空行、单倍行距;样式基于“要点”)(第五级款)1)2)3)(细体、五号、单倍行距;样式基于“正文”;以下同)(第六级项)a)b)c)(同第五级)(第七级点)··
9、3;或无编号(同第五级)注:原则上知识点一级的编号均使用第七级(点),内容和项目较少的章、节(二、三级),也可直接跳至第五级(款)或第七级(点)。三、各专业格式排列统一规定首页详见使用说明,应根据一般或重要项目性质来选用相应首页;目录(汇总后由建筑专业自动生成)由各专业按“二、章节编号、字体的统一规定”编写,原则上列到第三级(章),即1.1、1.2等,汇总后由建筑专业自动生成目录。(以下所列章节主要表示了需非建筑专业编写或核对的内容)第1部分 设计总说明2.1工程基本信息13)建筑结构形式(由结构专业编写)14)设备概况(由设备专业编写)15)电气概况(由电气专业编写)3设计依据(由建筑、结构
10、、设备、电气专业编写,包括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专家论证会的会议纪要;建设方提供的有关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方提出的符合有关法规、标准与设计有关的合理的书面要求;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项目资料等)4设计范围与分工(由建筑专业统一编写,各专业核对相关信息)5设计原则(由建筑专业统一编写,各专业核对相关信息)6初步设计文件的基本说明(由建筑、结构、设备、电气专业编写)7. 初步设计审批尚需确定的问题(由建筑、结构、设备电气专业编写)第2部分 总平面7. 室外管线7.1设备室外管线(由设备专业编写)7.2电气室外管线(由电气专业编写)第3部分 建筑第4部分 结构第5部分 给排水第6部分 供暖
11、通风与空气调节第7部分 强电第8部分 智能化第9部分 防火3. 设备专业防火(由设备专业编写)4. 电气专业防火(由电气专业编写)第10部分 人防3. 人防结构(由结构专业编写)4. 人防设备(由设备专业编写)5. 人防电气(由电气专业编写)第11部分 绿色节能设计(由建筑、设备、电气专业编写)1. 节能设计(由建筑、设备、电气专业编写)1.2 设备专业节能措施(由设备专业编写)1.3 电气专业节能措施(由电气专业编写)2. 噪声控制(由建筑、设备专业编写)2.5 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由设备、电气专业编写)2.5.1 给水排水专业2.5.2 暖通专业2.5.3 电气专业3. 废物处理(由建筑专
12、业为主编写)4. 污水处理、废气排放和卫生防疫(由设备专业编写)5. 节水(由设备专业编写)6. 绿色设计措施建筑专业7. 绿色设计措施电气专业(由电气专业编写)第12部分 综合防灾(由建筑、结构、设备、电气专业编写)第13部分 建筑夜景照明(由建筑、电气专业编写)第14部分 绿化景观环境(由建筑、结构、设备、电气专业编写)第15部分 概算(由经济专业编写)初步设计说明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建筑面积方案设计人设计总负责人建筑结构设备电气工作室审定人审核人专业负责人设计人工作室总建筑(工程)师设计部门项目经理设计部门负责人签章:年 月 日初步设计说明*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建筑面积方案设计人设计总负责人建筑
13、结构设备电气工作室审定人审核人专业负责人设计人主管公司总建筑(工程)师设计部门项目经理设计部门负责人公司主管领导签章:年 月 日 初步设计说明 版本号PD-1目录第1部分设计总说明11.使用说明12.工程概况12.1工程基本信息12.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2.3工程概况23.设计依据24.设计范围与分工25.设计原则26.初步设计文件的基本说明27.需由建设方在初步设计审批时提供或决定的问题2第2部分总平面31.建设场地概述32.规划条件要点33.执行的设计规范与标准34.总平面设计35.竖向设计36.室外工程设计内容及标准37.室外管线37.1设备室外管线37.2电气室外管线37.2.1强电管
14、网37.2.2智能化管网47.2.3室外景观动力47.2.4室外照明47.2.5室外智能化47.2.6管线综合配合47.2.7接地5第3部分建筑6第4部分结构6第5部分给排水6第6部分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6第7部分强电71.执行的主要设计规范与标准72.设计范围与分工83.变、配、发电站83.1供配电83.2应急电源与备用电源103.3分布式电源113.4配变电所114.配电系统154.1配电方式154.2配电设备选型及安装方式154.3电动机启动及控制方式的选择155.导体选择及敷设166.照明系统176.1照明种类、电压等级176.2照度标准及照明功率密度值176.3照明设备选型及安装方式1
15、86.4应急照明186.5照明控制197.防雷及接地安全系统197.1建筑物防雷等级、电子信息系统雷击风险评估197.2防雷保护措施197.3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207.4等电位联结与共用接地系统207.5机房及其他特殊场所的接地及安全防护207.6其他218.设计图纸编制原则218.1图纸目录编号原则218.2图纸比例、编制单位218.3设计图例218.4其他编号原则219.主要电气设备表21第8部分智能化221.执行的主要设计规范与标准222.设计范围与分工23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233.1系统构成与主要技术功能233.2控制机房243.3电源与接地243.4导体选择、敷设及设备安装254
16、.通信系统(通信接入网系统、电话交换系统、无线通信系统)254.1系统构成与主要技术功能254.2控制机房264.3电源与接地264.4导体选择、敷设及设备安装265.信息网络系统265.1系统构成与主要技术功能265.2控制机房265.3电源与接地265.4导体选择、敷设及设备安装266.综合布线系统276.1系统构成与主要技术功能276.2控制机房276.3电源与接地276.4导体选择、敷设及设备安装287.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297.1系统构成与主要技术功能297.2控制机房297.3电源与接地297.4导体选择、敷设及设备安装298.安全技术防范系统308.1系统构成与主要技术功
17、能308.2控制机房318.3电源与接地318.4导体选择、敷设及设备安装319.停车(场)库管理系统329.1系统构成与主要技术功能329.2控制机房329.3电源与接地329.4导体选择、敷设及设备安装3310.公共广播系统3310.1系统构成与主要技术功能3310.2控制机房3410.3电源与接地3410.4导体选择、敷设及设备安装3411.会议系统3411.1系统构成与主要技术功能3411.2控制机房3511.3导体选择、敷设及设备安装3512.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3512.1信息显示系统3512.2呼应信号系统3612.3时钟系统3613.电梯监控系统3714.电力监控系统3715.智
18、能灯光系统3716.智能化集成系统(IIS)3717.设计图纸编制原则3817.1图纸目录编号原则3817.2图纸比例、编制单位3817.3设计图例3817.4其他编号原则3818.主要电气设备表3819.其他3819.1无障碍设计3819.1.1执行的主要设计规范与标准3819.1.2无障碍设施的设计部位3919.1.3无障碍设施的电气设计3919.2电子信息机房工程39第9部分防火401.工程概况402.建筑专业防火403.设备专业防火404.电气专业防火414.1执行的主要设计规范与标准414.2保护等级和系统组成414.3控制机房414.4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显示装置424.4
19、.1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设置424.4.2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显示与控制要求424.4.3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显示与控制要求424.5应急广播与火灾警报装置444.6消防专用通信系统454.7相关联动控制设计454.8气体灭火系统454.9室内固定消防水炮联动控制系统464.10空气采样早期烟雾探测系统464.1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474.12消防设备配电系统474.13消防应急照明系统474.14系统供电及接地474.15导体选择及敷设474.16主要电气设备表48第10部分人防设计491.人防设计概述492.人防建筑493.人防结构494.人防设备495.人防电气 505.1设计范围505.2防空地下
20、室的强电设计505.2.1负荷分级和容量统计505.2.2供配电及控制515.2.3照明设计515.2.4导体选择及敷设535.2.5设备选型及安装535.2.6接地535.3电信535.4平战转换535.5防空地下室防火设计535.6主要电气设备表53第11部分绿色节能设计551.节能551.1建筑专业节能措施551.2设备专业节能措施551.3电气专业节能措施551.3.1执行的主要设计规范与标准551.3.2电气节能设计551)建筑能源监测与控制552)电气照明节能553)变配电系统节能562.噪声控制562.1隔声标准562.2墙身和楼板隔声562.3外门窗、玻璃幕墙隔声量562.4室
21、内吸声处理572.5设备噪声选型与振动控制572.5.1给水排水专业572.5.2暖通专业572.5.3电气专业573.废物处理574.污水处理、废气排放和卫生防疫575.节水576.绿色设计措施建筑专业577.绿色设计措施电气专业577.1执行的主要设计规范与标准577.2绿色设计电气措施577.3可再生能源利用617.3.1太阳能617.3.2风能617.3.3光导技术61第12部分综合防灾62第13部分建筑夜景照明62第14部分绿化景观环境62第15部分概算626 初步设计说明 版本号PD-1第1部分 设计总说明【要点】本部分主体内容由建筑专业统一编写,电气专业需核对并补充完善本专业相关
22、信息。1. 使用说明2. 工程概况2.1 工程基本信息1) 项目名称:2) 建设地点:3) 建设方:4) 规划总用地面积:5) 总建筑面积:6) 建筑主要功能:7) 建设规模与性质:8) 建筑类别: 9) 建筑层数: 10) 建筑高度: 11) 高层建筑分类:_ 类;建筑耐火等级:_ 级12)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13) 建筑结构形式: 14) 设备概况:15) 电气概况: 【示例】本工程为一级负荷用户,二类防雷建筑物。在变配电室内设有*台变压器,共计*kVA,并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配置*kW柴油发电机组*台。总计照明负荷*kW(含应急照明负荷*kW),动力负荷*kW(含消防负荷*kW)。强
23、电设计内容包括10/0.4kV变配电、电力配电、照明、防雷及接地安全等系统。本工程智能化系统设计内容包括综合布线(电话、计算机)、建筑设备监控(包括变配电监控、智能照明控制、空调水泵自动控制等)、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安全技术防范(包括电视监控、电子巡更、出入口控制、汽车库管理等)、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一级保护对象设计)、广播(包括火灾广播及背景音响)、智能化系统集成等系统。上述系统的设备机房均设于地下一层。16) 总概算(投资):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3 工程概况3. 设计依据【要点】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专家论证会的会议纪要;建设方提供的有关政府主管部门认定
24、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方提出的符合有关法规、标准与设计有关的合理的书面要求;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项目资料等。4. 设计范围与分工5. 设计原则6. 初步设计文件的基本说明7. 需由建设方在初步设计审批时提供或决定的问题【要点】需提请在初设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需由建设方进一步提供的技术资料内容;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等。65第2部分 总平面1. 建设场地概述2. 规划条件要点3. 执行的设计规范与标准 4. 总平面设计5. 竖向设计6. 室外工程设计内容及标准7. 室外管线 7.1 设备室外管线 7.2 电气室外管线 【要点】简述市政(或外线)电源和通信以及有线电视等进入红线的位置、接入方式和敷
25、设方式;简述园区及建筑物内变电所、智能化系统等机房位置;主要设计内容及做法。7.2.1 强电管网1) 园区及建筑物内变电所的位置:【条文说明】园区供电方案可在此处说明或在第7部分描述。2) 电源线路进入红线位置:3) 敷设方式:【条文说明】电力电缆在地下的基本敷设方式是:直接埋地敷设方式(壕沟方式,壕沟-穿波纹管方式);保护管敷设方式(或排管);构筑物敷设方式(电缆沟、隧道)等。工程设计人员根据规范要求、具体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种类、数量等因素确定。4) 埋设深度:【条文说明】当采用电缆户外直接埋地敷设时,电缆外皮至地面的埋设深度不小于0.7m(0.8m)(括号内数据适用于北京地区)。寒冷
26、地区宜埋入冻土层以下。7.2.2 智能化管网1) 园区及建筑物内智能化系统机房的位置:【条文说明】园区通信、有线电视方案可在此处说明或在第8部分描述。2) 电信、有线电视等智能化系统线路进入红线位置:3) 敷设方式:【条文说明】通信线缆在地下采用管道人孔的敷设方式,管道采用水泥管块、塑料格栅式管、聚氯乙烯(PVC)管、双壁波纹、硅芯式塑料管及镀锌焊接钢管、多孔式塑料管、蜂窝式塑料管等类型,工程设计人员根据规范要求、具体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种类、数量等因素确定。4) 埋设深度:【条文说明】当采用电缆户外直接埋地敷设时,电缆外皮至地面的埋设深度不小于0.7m(0.8m)(括号内数据适用于北京地
27、区),寒冷地区宜埋入冻土层以下;当采用穿保护管时,地中埋设的保护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0.5m。7.2.3 室外景观动力【要点】简述场地内预留电源、控制线等管线位置、敷设方式、标高,系统接地形式。7.2.4 室外照明【要点】简述室外照明种类、装置类型、防护等级、控制方式、设计范围及分工等内容。【示例】室外泛光照明的设计原则是坚持绿色照明,节约能源,结合本工程的造型,对其进行灯光再塑,使之夜间也成为一个亮点,同时充分注意控制光污染,保护环境。主要采用投光灯直接照射建筑立面以显现建筑物的立体形象和立面质感,同时用轮廓灯直接勾画建筑轮廓。道路照明设置杆上路灯或高杆灯,绿地设置低矮庭院灯。除在现场控制外
28、,还可以在首层消防控制中心控制。室外照明现场控制具备手动控制功能,同时应有定时控制方式,即午夜前点亮全部灯具,午夜后关闭部分或全部灯具实现节能。室外型灯具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安装于地面时不低于IP66,安装于水中不低于IP68(0区)。室外照明由专项设计完成,本设计预留电源、控制线等管线位置、敷设方式、标高,详见相关图纸。7.2.5 室外智能化【要点】简述室外电信、安防、信息导引等智能化系统设计内容。7.2.6 管线综合配合 直埋敷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和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要
29、求设计与施工。 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布置热力管道,严禁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穿越。7.2.7 接地 电缆沟或隧道内的金属电缆支架全长均应有良好接地。 灯具金属外壳、金属灯杆等可导电部分均应接地。 户外照明装置,包括小区或庭院内的道路、户外活动场所、运动场以及电话亭、停车场、纪念碑、广告牌、地图牌、路标等的照明装置,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的由建筑物内的线路直接供电的照明装置(例如屋顶花园的照明装置),但不包括由公用部门管理并承担安全责任的公用照明装置(例如市政道路的路灯),接地系统采用TT系统或局部TT系统,采用RCD做为自动切断电源的防电击措施。 接地电阻<
30、 。【条文说明】安装于建筑本体的夜景照明系统应与该建筑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相一致。安装于室外的景观照明中距建筑外墙20m以内的设施应与室内系统的接地形式相一致;距建筑物外墙20m以外的部分宜采用TT系统。嬉水池(游泳池)在0区、1区及2区内应作局部等电位联结,喷水池应作局部等电位联结。第3部分 建筑第4部分 结构 第5部分 给排水 第6部分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第7部分 强电 1. 执行的主要设计规范与标准【要点】主要的相关设计规范与标准,应注意所选用规范的时效性,及时更新,选用最新版本。【示例】本工程设计执行国家、地方、行业现行建筑设计法规、规范及规定,企业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房屋
31、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并联电容器装置
32、设计规范GB50227-2008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25506-2010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
33、范GB50098-200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687-2009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 50668-20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2010 建筑电气专业技术措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2005年版)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版) BIAD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年版)【条文说明】根据具体工程类型还应列入相应的建筑规范,如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等。2.
34、 设计范围与分工【要点】应包括项目的设计范围和非设计范围的明确界定,说明各电气系统的设计内容;对于合作设计的项目,尚需说明各自设计的范围与分工;外线设计应说明与用地红线外市政管网的界面关系。对于改造项目还要重点说明改造的内容、范围与原设计项目的接口关系等。【示例】1) BIAD的设计范围是: 10/0.38 kV变配电系统 动力配电系统 照明系统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2) 分工: 供电外电源由建设方另行委托相关市政设计单位设计。供电分界在电缆分界室。 商业零售、餐厅、出租办公区等外租区域的精装修由承租单位负责,其内部配电及接地、消防等,均由该区域装修设计单位深化设计
35、,BIAD负责在其设计范围内预留总接口条件。 厨房相关设备的工艺要求由建设方确定的生产厂商提供。3. 变、配、发电站3.1 供配电1) 负荷分级表3.1-1负荷分级表负荷级别用电负荷名称供电方式备注一级负荷特别重要负荷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条文说明】“供电方式”是指采用市电、双市电、发电机、EPS、UPS等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更多方式组合的描述。2) 负荷统计【要点】按负荷分级分别统计容量,包括应急电源。表3.1-2负荷统计表 负荷分类负荷分级照明应急照明动力消防动力(*)小计(kW) 备注1#变压器一级负荷Pe(kW)Pjs(kW)2#变压器一级负荷Pe(kW)Pjs(kW)本工程一级负荷合
36、计Pjs (kW)特别重要负荷-一级负荷-1#变压器二级负荷Pe(kW)Pjs(kW)2#变压器二级负荷Pe(kW)Pjs(kW)本工程二级负荷合计Pjs (kW) -1#变压器三级负荷Pe(kW)Pjs(kW)2#变压器三级负荷Pe(kW)Pjs(kW)本工程三级负荷合计Pjs (kW)-注:(*)括号内的值为平时运行状态不使用的消防负荷,“小计”值为平时运行状态或消防运行状态两者中负荷较大的值。3) 供电电源条件【要点】明确外部供电回路,如:双重电源、两回线路、单电源供电;线路敷设方式;供电线路电压及高压侧系统接地方式、电源的运行方式、市政配出侧出口系统短路容量、高压开关额定开断短路电流等
37、信息。【示例】目前本工程尚未获得正式供电方案,最终供电方案的确定待相关部门与建设方正式批准。本工程市政外电源拟由市政采用两路高压10kV电力电缆埋地方式引来。本设计规划每路进线装机容量不低于6000kVA,两路高压电源采用互备方式运行,要求任一路高压电源可以带起楼内全部一、二级负荷。本设计规划采用高压电源中性点采用低电阻接地形式,市政10kV配出侧出口系统短路容量暂按300MVA计算(此部分内容尚需供电部门正式确认),高压开关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目前按25kA选择,待外电源情况明确后最终确定。本工程在地下一层设置变配电所。外墙进户处BIAD设计预留进户线穿墙套管,甩出外墙后,直埋至进户线处室外人孔
38、井,外墙引入部分进行防水处理。进户线准确位置详电气总平面图。4) 变、配电站设置【要点】明确高压分界小室的设置,变、配电站的位置、变压器装机容量等总体情况。表3.1-3变、配电站设置情况统计表名称变压器装机容量(kVA)位置备注高压分界室-#变、配电站#变、配电站总装机容量: kVA。【条文说明】变压器装机容量:台数x每台变压器的容量,如2x1600。3.2 应急电源与备用电源【要点】明确应急电源与自备电源的设置位置、装机容量、运行方式等总体情况。1) 柴油发电机组表3.2-1柴油发电机组主要技术参数名称机组额定容量(kW)位置配电负荷名称 中性点接地方式启动控制方式启动时间(min)冷却方式
39、防护等级绝缘等级燃油系统运行方式备注#发电机房#发电机#发电机【条文说明】“机组额定容量”一栏亦可根据发电机组具体选型改为“持续功率”、“备用功率”或者“常载功率”、“备载功率”;“冷却方式”根据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及配置条件可分为闭式水循环风冷的整体机组、闭式水循环水冷机组等;运行方式需注明本发电机“独立运行”或是“与#发电机并机运行”;“燃油系统”内注明采取中间罐方式(丙类液体作为燃料,V1m3)还是室外设液体储罐方式(丙类液体作为燃料,1m3V15 m3),并注明油箱或油罐的大小,其大小按规范需满足38h机组运行的燃油量。2) EPS电源装置表3.2-2 EPS电源装置主要技术参数设置场所负
40、荷类别 容量(kVA)电源转换时间(s)持续供电时间(min)备注3) UPS不间断电源装置 表3.2-3 UPS不间断电源装置主要技术参数设置场所负荷类别 容量(kVA)类型持续供电时间(min)备注 【条文说明】“类型”:UPS的分类从运作方式上可分为旋转型UPS和静止型UPS,按工作方式分为后备式、在线式及在线互动式。3.3 分布式电源【要点】简述工程中设置的分布式电源种类、用途、位置、容量,分布式电源主要是指布置在电力负荷附近,能源利用效率高并与环境兼容,可提供电、热(冷)的发电装置,如微型燃气轮机、太阳能与光伏发电、燃料电池、风力发电和生物能发电等。【示例】本工程在建筑内的中庭、礼仪
41、大厅等处的照明利用太阳能所发电能供电,太阳能发电能力为300kW,采用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3.4 配变电所1) 配变电系统(高、低压系统主接线形式)【要点】明确高、低压供电系统接线形式及运行方式,包括母线联络开关运行和切换方式、变压器之间低压侧联络方式等。如设有应急电源或备用电源时还应阐述正常工作电源与应急电源或备用电源之间的关系;对于设有多个分变配电室的复杂工程还应阐述主站与分站之间的接线关系。 高压系统: kV 路高压电源采用 。【条文说明】民用建筑配变电所高压侧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或单母线的接线方式。高压供电时应根据用户负荷特点,经技术和经济比较可选择如下几种方式之一:单路电源供电,单母线
42、运行。两路电源同时供电,单母线分段运行,互为备用,设母线联络开关;两路电源一路供电,一用一备,母线不分段;也可采用两路电源同时运行相互独立,不设母线联络开关。高压三路电源宜采用两用一备接线方式,其中任一段母线失电时,备用电源开关自动(或手动)投入;或采用三路同时供电,单母线分段加联络开关。对于特殊要求工程中还有用到四路高压供电,单母线分段环式加联络的方式。 低压系统:变压器低压侧0.4kV采用 。【条文说明】民用建筑配变电所低压侧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或单母线的接线方式。当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低压母线分段开关采用自动投切方式时,低压母联断路器应采用设有自投自复、自投手复、自投停用三种状态的位置
43、选择开关,自投时应设有一定的延时,当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因过负荷或短路故障而分闸时,母联断路器不得自动合闸;电源主断路器与母联断路器之间应有电气联锁。2) 配电变压器表3.4-1 配电变压器主要技术参数名称型号及装机容量(kVA)电压比及分接范围 阻抗电压百分比uk(%)接线组别绝缘等级冷却方式外壳防护等级形式备注#变配电站#变压器#变压器【条文说明】“形式”是指户内或户外。3) 配电装置表3.4-2 配电装置型式名称规格数量(面)进出线方式外壳防护等级形式备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条文说明】“高压开关柜”的“规格”按结构分为固定式高压开关柜、金属铠装式移开式高压开关柜、箱式环网式高压开关柜。“
44、低压开关柜”的“规格”按结构分为固定式和抽出式;“形式”是指户内或户外;在“备注”中写明高压开关柜的五防要求等补充内容。4) 开关电器 高压断路器:采用 ,其额定电压为 kV,额定短路开断电流 kA。【条文说明】高压开关柜选用金属铠装式移开式时,常采用真空断路器,弹簧储能;高压开关柜选用选用环网柜时,常采用SF6气体绝缘负荷开关,熔断器保护。 低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额定电流800A及以上选用框架式空气开关;630A及以下选用塑壳式断路器;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 kA,Ics= Icu。【条文说明】断路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额
45、定短时耐受电流(Icw)等;二段保护特性的塑壳式断路器中,无额定短时耐受电流(Icw) 。5) 无功补偿【要点】明确无功补偿方式、补偿容量,设置补偿装置的位置以及补偿后的参数指标要求。滤波与补偿相结合时,应明确谐波抑制治理方案及相关参数指标要求。表3.4-3补偿装置主要技术参数装置名称设置位置补偿方式补偿容量(kvar)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备注【条文说明】表中内容亦可采取文字方式描述,详下例。【示例】示例1:本工程在变配电所采用低压侧集中自动补偿方式,每台变压器低压母线上装设干式电力电容补偿器,对系统进行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补偿容量共计为800kvar,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大于0.95。本工程要求荧光灯
46、就地补偿,要求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大于0.9。示例2:每台变压器的低压侧,各装设一组串联低压滤波补偿原装进口电容器和电抗器,采用滤波补偿技术,即做功率因数补偿,又做抑制谐波处理。采用模块化结构、专用控制器实现电容器与电抗器组的自动顺序投切,柜内所有器件均由供货商成套提供。系统滤波要求满足IEC 61642“非调谐滤波补偿技术”相关规定,设计按两种情况初步选择滤波电抗器组合方案。使整治后的谐波水平满足GB/T14549-93的要求,系统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达到0.95。对于照明与动力变压器(TM3-TM6),主要针对以3次谐波为主的系统治理,选择单系数滤波电抗器方案14%。对于制冷机组变压器(TM1-
47、TM2),主要针对以5、7次谐波为主的系统治理,选择单系数滤波电抗器方案7%。控制器应具有RS485标准接口(支持Modbus等标准通讯规约),接入电力监控管理系统。6) 保护设置 高压系统保护设置:1) 进线断路器装设三相 、 保护;2) 母联断路器装设三相 、 保护;3) 变压器出线装设 、 、 保护;4) 继电保护采用 流( V),数字综合保护继电器,信号的传输接口采用 。【条文说明】根据BIAD建筑电气专业技术措施4.6节相关规定,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低压系统保护设置:1) 低压主断路器采用 、 保护, 保护的动作时间为 ;2) 母联断路器采用 、 保护, 保护的动作时
48、间为 ;3) 馈出线断路器采用 、 保护, 保护的动作时间为 。【条文说明】根据BIAD建筑电气专业技术措施5.3节相关规定,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注明保护动作时间。7) 操作电源 采用 流电源( V)作为高压开关柜的控制操作及继电保护专用电源。 设 组 安时的铅酸免维护电池组,设 组充电机。【条文说明】重要场所配变电所宜选用直流操作系统,专供控制负荷的直流系统宜采用110V;专供动力负荷的直流系统宜采用220 V;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合并供电的直流系统宜采用220V。8) 电能计量本工程电能计量采用_的计费方式。 【条文说明】高压、低压系统的计量方式都需表达。一般执行政府行政单位、
49、公共事业单位、军事单位计费方式的用户,动力、照明分别计取;按两者间负荷较小的一种设子表计量。执行商业计费方式的用户,动力、照明统一计取。具体工程亦应根据当地供电部门及建设方的要求设置。9) 电力监控【要点】阐述变配电所电力监控系统构成、工作电源、监控功能等。【示例】本系统采用分散、分层、分布式结构设计,整个系统分为现场监控层、通信管理层和系统管理层,工作电源全部由UPS提供。10kV开关柜:采用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对高压进线回路的断路器状态、失压跳闸故障、过电流故障、单相接地故障遥信;对高压出线回路的断路器状态、过电流故障、单相接地故障遥信;对高压联络回路的断路器状态、过电流故障遥信;对高压进线回路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零序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电度等参数,高压联络及高压出线回路的三相电流进行遥测;对高压进线回路采取速断、过流、零序、欠电压保护;对高压联络回路采取速断、过流保护;对高压出线回路采取速断、过流、零序、变压器超温跳闸保护。 变压器:高温报警,对变压器冷却风机工作状态、变压器故障报警状态遥信。低压开关柜:对进线、母联回路和重要出线回路的三相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有功电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仙桃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企业年度财务审计工作计划与总结
- 2026年兰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广东省珠海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河南省商丘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公文写作规范与应用技巧大全
- 交通运输工程风险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 食用菌公司管理制度
- Rhino+KeyShot产品设计 课件 第6章 认识KeySho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概念知识点
- HDU病房管理规范与优化策略
- 感控管理分级管理制度
- DB13T 1341-2010 景观河道养护技术规程
- 2025年升压站调试报告
- T/CSWSL 001-2018生物饲料产品分类
- DB46-05-2012-电梯安装维修保养及使用安全作业规范-海南省
-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词汇
- (高清版)DG∕TJ 08-2068-2019 超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