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综述_第1页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综述_第2页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综述_第3页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综述_第4页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考情分析】考纲解读命题规律1 .熟悉经纬网,将经纬网与区域图结合;应用经纬网考查方向、最短航向及距离的计算。2 .理解并掌握地图的二要素;不同类型地图的方向确定,比例尺的计算及缩放,注 记、图例的阅读与运用。3 .掌握等高线地图的一般规律、判读方法 及其应用;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画法。4 . 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 环境和灾害监测 中的应用。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5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 的应用。6 .运用有美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 市管理中的功能。1 .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考查地形部位、类型以及与之 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侧重于考查通过等高线地形 图

2、进行相关计算,工程建设,工、农业生产规划,区域可持 续发展,相关的自然灾害等2 .以各种等值线图呈现信息,考查等值线的分布特点、 影 响因素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其基本规律和判读方法,明确其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内在联系,并用于生产生活实际,是备考关键3 .近几年的高考题多以上海世博会、 广州亚运会等热点事 件为切入点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航天工程、自然灾害监测和灾害评估、重大赛事等方面的应用 ,命题形式多以选择 题出现。4 .地理问题数字化研究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新方式,兼顾考查其他地理主干知识,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知识归纳】一、经纬网的判读和应用1 .利用经纬网定“方向”(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

3、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 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 ,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选择劣弧段,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南极点则相反。2 .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N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夕/二(1)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仁工!就在

4、经线圈上(如图中弧AB)。* /J(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 M此间的最争短航线是弧 MPK而不是弧 MQK赤道上除外)。(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 昏线(即劣弧线)。3 .利用经纬网定“距离”(1)任一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约是 111千米。(2)任一纬线上:经度 1。的间隔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11千米 cos。(。为该纬线的纬度数)。(3)不同经线和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可进行估算。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 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

5、尺,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4 .利用经纬网定“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比例尺越小。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考查方向“体内容判读技巧与应用推算高度Q通过读取两条等高线的数值计算某地的海 拔或相对局度,数值为 0表示海平囿;陡 “的崖顶或崖底的海拔介于相邻两条等值线2间陡崖或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高 度可利用公式进行计算:(n- 1)d < A H<(n + 1)d(n 为陡崖 或两点间

6、经过的等高线条数,d 为图中的等高距)判断地形类型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 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 流崖等地形类型;在大范围内可判断平原 (海拔在以下卜丘陵(海拔在以下,相对高度 小于)、局原(海拔较局,相对局度较小八山 地(海拔在以上,相对高度大于卜盆地(中间 数值小,四周数值大)五种基本地形“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平原与高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海拔方面,山地与丘陵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相对高度方面确定坡度陡缓和地 势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缓,反之越陡; 可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若坡面等局 线高处密、低处疏表示凹形坡(坡向下凹), 反之则为凸形坡(坡向上拱);站在

7、地势高处 “低处看,凸坡视线常被阻挡,通视状况较如果图上看不出等高线密集与 稀疏,可根据“坡度=垂直相 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地形影 响分析对气候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 异),阳坡和阴坡(阳坡气温高,蒸发强);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滞留两地的温差可通过公式计算: 两地的相对高度+100米X0.6 C对河流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 ,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成为河流的分水 岭;山谷中常有河流发育。水文特征:等 高线密集的河谷中水流速快,水能丰富,在 流崖处形成瀑布;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 外,还与流域面积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处常 “成冲积扇河谷处等高线凸向与河流流

8、 向相反;水库大坝建设选择 在河流峡谷处;水电站选择 建在河流落差大的地带;引 水工程一般选择从地势较高处 引水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15 -三、3s技术的联系与区别3s技术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 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 等。1. 3S技术的联系三者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全球定 位祭缆图中、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表示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2. 3S技术的区别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概念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在航空器 或航天器

9、上对地物进行感知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 的计算机系统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 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简称RSGISGPS别称人的视力的延伸地图的延伸技术装备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 的传输和处理计算机软、硬件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 系统、GPS言号接收机技术环下(工 作流程)电磁波一收集一传输一处理 一分析一成果信息源一数据处理一数 据库一空间分析一表达特征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限 制少、应用广采集、管理、分析、 输出地理空间信息; 空间分析、多要素、综 合、动态预测;计算 机系统支持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 连续性、实时性作用较短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 输入、管理、分析和表

10、 达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 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四、3s技术的应用1 .遥感的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农业方面(见下图)。综合应用的例证应用最广泛病取*和农业生态环境蠲合及瞌潍2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日趋广泛,不仅用于军事上,为各种军事活动提供定位导航, 而且在民用方面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科研、生产建设及生活中,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生产、生活 水平的提高。为各种军事活动定住仔航为许彩育科技忒器弹商定位寻就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可以说,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 的领域,都可以借助 GIS。(1)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

11、境研究中的应用。反城信空息 供区根种依 提款匿间统螺 翁析 有分 好?(2)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城市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补充、距离测量等,从而为城市管理提供方便。【考点例析】【例题1】(2012 新课标全国卷)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瀑布(1) 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 米 B.230 米 C.340 米 D.420 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 米 B.310 米 C.360 米 D.410 米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例题21(2012 山东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

12、月的海上考察, 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A.获取卫星云图C.选择考察路线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查询地理数据.对科考船实时导航【方法技巧】1、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原理定位根据特定的分布规律就可以推测特定事物的特任何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定位置。如根据某个地方具有地中海气候特征,就可以推测这个地方可能位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根据具有显著特征的地理事物规律,如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气候类型、河流径流量变化、农作物及其熟制、自然带和洋流、日影朝向等,再结合相关的文字、数据或图表等,就可以准确推测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2、利用等高线图进行区位选择的方

13、法 (1)选择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库 容大,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2)确定公路、铁路线:一是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 路线;二是线路要与等高线平行;三是尽量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 地下溶洞区等。(3)进行农业区规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因 地制宜选择农林牧渔合理的布局方案。(4)确定引水路线:一是引水路线尽可能短; 二是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尽可能利用地势,使水自流。(5)工业区、居民区选择: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

14、的 地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以及交通便利、远离污染的地 区。(6)确定港口或码头的位置:港口、码头应选择等深线密集且等深线离岸近的地方。另外,还要从避风条件和筑港条件进行比较。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步骤(1)分析等高线可用“四步法”:根据数值定极大极小值;根据疏密定陡缓;根据闭合弯曲定地形类型;对非正常闭合等高线数值的推算可利用“大大小小”原理等。(2)等高线的判读应结合典型地形类型,如喀斯特地形、沙丘形态不同,等高线表达形式也 不同,从定量和定性不同的角度分析它们的形态变化。4、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5、3s技术手段的选取做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题目时

15、,首先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是“点”则选用 GPS如导航、珠峰高度测量等,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技术,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 GIS技术。同时一项工作往往可能在某次使用的是这种技术,而另一次则使用了另一种技术,甚至是同时使用了多种技术,因此,要认真审清题目,提炼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某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后,扑救工作动用了卫星监测定位,并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火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报”这一事彳中,使用卫星监测是RS技术的应用,卫星定位则是 GPS术的应用,计算机处理预报信息则是GIS技术的应用。【专题训练】等高线是

16、反映地形特征和分布等内容的重要形式。据此回答12题。1 .下列地形图所对应的等高线图,正确的是()尖顶 圆顶 平顶凹地甲乙丙JA.尖顶一甲图B.圆顶一乙图C.平顶一丙图D.凹地一丁图2,下列甲、乙两图为实景地貌图,丙、丁两图为对应实景地貌的等高线图。甲图中的小 树,在等高线图上的位置是 ()A. P处B. K处C. R处D. S处3.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面。从X地到P地,叙述正确的是()A.只路经东半球C.路经东西两半球4. (2012 沈阳检测A. 一半C. 1.5下图为过56题。倍M 点(1285-3歹6旷B.行进方向为正南D.行进方向为西北)读“经纬网图”,纬线 AB与DE的关系是D.

17、2倍E,48° N)沿经线和纬线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若、A.南北走向C.西北一东南走向B.东西走向D.东北一西南走向6 .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量小,含沙量大B.结冰期长C.汛期只出现在夏季D.流量大,季节变化小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78题。L14D3OHE27n21JN7 .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B. 239 米D. 300 米A. 200 米C. 250 米8 .河滩A 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C.自西北向东南自东北向西南B.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南向东北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911题。20

18、02509 . ab段河流流向是()A.由东向西B.由东北向西南C.由西南向东北D.由南向北10 .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处的主要原因是()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11 .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A.甲B.乙C.丙D. 丁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 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1213题。12 .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

19、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13 .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B.甲、丙C.乙、丁D.乙、戊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随后福岛核电站1415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了里氏 发生爆炸,核污染物质被排入海洋。据此回答/> 春£96部北妹3队1度14 .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排入海洋的污染物可能()A.沿北大西洋暖流污染美国西部B.沿洋流影响到加拿大西部C.沿我国东部沿岸暖流向南扩散D.沿大洋西侧洋流影响俄罗斯东部15 .地震发生后,Esri公司发布了专题地图,公众可通过互联网或智能手机查阅与本次 地震及核电站泄露的相关内容。E

20、sri公司提供的此项服务主要基于()A. RS技术B. GP即术C. GIS技术D.数字地球(2012 南通模拟)下图为“江苏沿海海岸线变迁图”。读图完成 1618题。16 .造成江苏海岸线古今位置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围海垦殖B.泥沙淤积C.气候变化D.地壳抬升17 .跟踪研究江苏海岸线变迁,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RS GPSGIS 数字地球A.B.C.D.18 .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应()A.围海造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B.兴修水利,建设旱涝保收农田C.营造红树林,保护滩涂生态D.发展滩涂养殖,打造湿地经济(2012 广州测试)下图是某地昼夜年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

21、920题。昼长(小时)-OCIO0-D12 -0Q0 , iiiiI I I I II a 1234 57 8 9 101112()12,电24. ' 1KHJ OdOOQU夜梃(小时)19 .该地最可能位于A.赤道附近C.极圈附近B.回归线附近D.极点附近20 .在该地GPSte图中,GPS显示的方向应是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D.上下左右都是北C.上下左右都是南阅读材料,回答2122题。材料一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它是一种由信息技术支持,根据空间变 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它包括精确播种、精 确施肥、精确灌溉、

22、精确收获等环节,是实现农业向低耗、高效、优质、安全转变的重要途 径。它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材料二下表为精准施肥与常规施肥效益比较表。项目施肥量(千 克/公顷)肥料成本(千克/公顷)产量(千克/公顷)其他成本(元/公顷)总收益(元/ 公顷)净收益(元/公顷)精准施肥218.30651.369 473.444 406.8511 557.606 499.39常规施肥361.351 205.258 882.784 406.8510 836.995 224.89精准-常规 143.05 553.89590.660720.611 274.5021.为了精确和快速地对大面积的田区进行频繁监测,判断田间作物生长情况和产量的空 间分布状况,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GPS B. GISC. RSD.数字地球22 .为了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确施肥,减小化肥施用总量,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借助的地 理信息技术是()A. GPSB. GISC. RS D.数字地球2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