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实体检测方案7.30_第1页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7.30_第2页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7.30_第3页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7.30_第4页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7.3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结构实体检测方案7.30【精品文档】目 录1.编制说明12.编制依据13.工程概况14.检测内容和方法14.1 混凝土强度检测14.2 混凝土结构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检测24.3 混凝土现浇板厚度25.结构实体质量检验项目合格判定标准36.检测单位37.检测部署3人员安排3检测设备48.结构实体检测保证措施49.现场安全文明施工4说明 为进一步加强对主体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监督管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根据广州市建筑结构实体质量监督抽测办法(穗建质2010303号)、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与验收管理办法(穗建质2011357

2、号)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本方案只针对太竹区间中间风井主体结构实体检测。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与验收管理办法(穗建质2011357号)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07-2010)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 T23-2011)广州市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监督抽测办法(穗建质监2010303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 152-2008)太竹区间中间风井位于105国道扩大段原太和收费站处,沿广从路呈南北走向设置,设计起讫里程为YDK24+604.000Y

3、DK24+644.000,中心里程YDK24+624.000。基坑长40m,宽24.6m。中间风井基坑深度约17.6m。 中间风井围护结构主体基坑及附属基坑采用800mm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方案,主体基坑竖向采用三道支撑,其中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三道支撑采用600×16钢支撑。本风井主体结构为两层双柱三跨框架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即开挖至基坑底后顺作井底、中、顶板及侧墙和其他结构。风井两端区间隧道均采用盾构法施工。4.检测内容和方法根据广州市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监督抽检暂行办法(穗建质监2010303号),本工程实体质量检测的内容和方法如下:4.1 混凝土强度检测混

4、凝土强度检测:重点对剪力墙、柱等构件进行检测,一般应采取钻芯法进行检测,不能钻芯的部分可用回弹法检测;每个单位工程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抽检数量不应少于一组。结合本风井主体结构的实际情况,梁、板、柱、墙等构件混凝土强度采用回弹法检测,具体检测构件数量见表1。表1 混凝土强度检测部位及数量序号子单位工程检测部位检测数量(构件)备注1主体结构梁3(回弹法)强度等级:C352主体结构墙3(回弹法)强度等级:C353主体结构板3(回弹法)强度等级:C354主体结构明柱3(回弹法)强度等级:C505站台板板3(回弹法)强度等级:C354.2 混凝土结构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检测对梁、板主要受力钢筋分布及保

5、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宜优先采用钢筋扫描仪进行检测;每个单位工程检测不少于5个悬挑构件,不少于3个非悬挑构件。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每个子单位工程中每类构件分别作为一个独立检测批次,各个检验批样需检测构件数量见表2。(根据广州市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监督抽测办法(穗建质监2010303号)表2 混凝土结构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检测部位及数量序号子单位工程检测部位检测数量(构件)备注1主体结构梁3个非悬挑构件2主体结构墙3个非悬挑构件3主体结构板3个非悬挑构件5站台板板5个悬挑构件4.3 混凝土现浇板厚度楼板(梯板)厚度检测:每个单位工程检测不少于3个楼板和3个梯板的构件,每个构件的检测点不少于3个。各个

6、检验批样需检测构件数量见表3。(根据广州市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监督抽测办法(穗建质监2010303号)表3混凝土现浇板厚度检测部位及数量序号子单位工程检测部位检测数量(构件) 备注1主体结构站台板3个板厚:20 cm2主体结构板3个顶板:80cm 中板:40 cm底板:100 cm3主体结构楼梯3个1、混凝土抗压强度合格判定标准:每个检测构件强度值不小于设计值;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填值计算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执行;2、混凝土现浇板厚度合格判定标准:每块板检测平均值满足设计值+8mm,-5mm;3、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判定标准: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GB50204-2002相关规定,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本风井实体结构检测由业主委托的单位 进行检测,我项目将积极配合检测单位的现场检测工作。7.检测部署本次地基承载力检测,我项目部将在以往成功的经验上,运用科学管理,制定严谨的部署方案:人员安排 成立临时地基检测小组,由项目副总工任组长,组员包括现场施工员、技术员、实验员及资料员。该临时小组组织负责统筹协调本次实体监督抽检,组员按照组长的指令配合检测单位的工作,为检测工作的顺利、有序展开创造条件。本次检测人员安排如下表二:表4 人员分工表序号姓名职位职责备注1钟坚项目副总工总协调2周柏强技术员提供技

8、术支持3曾繁亮施工员现场协调配合4高耀波安全员安全管理5黄小彬试验员配合检测6陈湘妮资料员收集整理资料检测设备 本次实体监督抽检是由业主委托第三方单位检测,因此检测设备由检测单位自行准备。我项目部将为检测单位提供必要的电力供应、并保证在检测过程中不停电。8.结构实体检测保证措施1、结构实体检测施工现场应成立专门的检测小组,以确保工程质量;2、制作的混凝土试件要保证与结构实体的养护条件相同,设专人记录每天的温度并进行累计;3、钢筋保护层要在现场实测实量,不得弄虚作假,并做好检测记录,记录完成后进行核实,最后作出评定结果,结构实体检测的工作均应在监理或建设单位的见证下进行。4、操作过程中仪器要轻拿

9、轻放,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检测,以便更准备地进行结构实体检测;5、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侧墙回弹较高位置检测的时候,必须保证爬梯等辅助工具的稳固安全。6、及时上报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如出现较大误差或不满足使用要求时,应及时制定相应方案及措施进行结构处理,避免出现重大事故。9.现场安全文明施工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条例、规范、标准和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2、建立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3、检测前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确保检测人员能够准确快速的进行主体结构实体检测;4、保护好检测仪器,并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检测,并制定相应奖罚制度,使检测人员自觉遵守文明施工管理规定;5、施工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