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时对接问题的探讨_第1页
关于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时对接问题的探讨_第2页
关于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时对接问题的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时对接问题的探讨摘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是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的主营业务,培训学时是驾校经营收费的重要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驾培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特别是网络、通信、电子等相关领域的介入,促进了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时的标准化。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机动车驾驶培训中学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监管技术先进化、监管方式统一化、管理制度标准化等方面来促进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时的标准。关键词:培训学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时对接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7988202114-218-03Abstract:Motorvehicledrivertrainingis

2、themainbusinessofthemotorvehicledrivingtrainingschool,andthetraininghoursaretheimportantbasisfortheoperationfeesofthedrivingschool.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thedrivingtrainingindustryisalsomakingprogressandinnovation,especiallyinthenetwork,communications,electronicsandotherr

3、elatedfields,whichpromotesthestandardizationofmotorvehicledrivingtraininghours.Basedonthis,thispaperanalysestheproblemsofmotorvehicledrivingtraininginmiddleschool,andproposestopromotethestandardi-zationofmotorvehicledrivingtraininghoursfromtheaspectsofadvancedsupervisiontechnology,unifiedsupervision

4、modeandstandardizedmanagementsystem.Keywords:Traininghours;MotorDriverTraining;SchoolhoursdockingCLCNO.:G726DocumentCode:BArticleID:1671-7988202114-218-031引言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记录?记载驾校学员培训学时、培训单位意见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核意见等信息的登记凭证中最重要的一局部。培训学时既是记录学员学习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驾校培训学员收费的重要依据。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对?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綱?进行了修订

5、,并联合发布了新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交运发128号,自2021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了各个学习阶段所需学时要求。因此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时标准化和培训学时对接约考平台不仅是驾校的必然选择,也是驾培行业极为迫切需要改进的一个大问题,更是学员维护自身权益的一个主要途径。2机动车驾驶培训中学时方面存在的问题2.1驾驶培训中存在学时造假行为,学时无法对接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平安工作意见?国发30号、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颁发?关于做好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公交管50号中专门列出“四、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培训考试信息有效衔接进行了论述

6、,其中提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强化培训过程动态监督,催促驾驶培训机构完成培训学时,落实培训内容和要求,确保培训信息真实有效,要在学员完成规定培训后,及时将培训信息传送至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计时培训管理系统应用后,学员的培训学时由车载计时系统自动记录且提交至驾培监管管理系统并未对接考试预约系统,未到达规定学时的学员,从而不能在公安部门预约考试。公安部门和交通运管部门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对学时把关严格后,局部教练员和学员为能顺利在预约考试,通过加装跑马机、指纹膜、一车拖N个车载设备等各种手段作弊,破解车载计时培训系统,进行学时造假,甚至有的驾校工作人员、教练员串通计时系统运营商通过修改计时系统参数来

7、进行学时造假。从而虚假学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学时对接的进程。2.2学时监管制度不健全交通运输部要求交通运管部门对驾校的培训学时进行监管,也要求驾校严格遵循?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的规定。交通运管部门负责培训管理,公安车管部门负责科目考核及发证,学员的直接目的是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公安车管部门在学员约考时不对培训学时把关,学员就直接参加公安车管部门组织的考试,使得培训学时名存实亡,不利于驾培行业的健康开展。然而因没有明确法律规定学时达标是预约考试的必要条件,使得公安部门在审查学员约考学时的时候,存在依据不实无法作为预约考试的前置条件,从而也没能起到对学时监管作用。公安部发布2021年6月

8、1日起,小型汽车驾驶证可以“全国通考,大中型客货车省内“一证通考,无需提交居住证。然而交通运输部没有全国统一的驾培监管效劳平台,对于异地驾考学时对接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3解决方案鉴于以上学时不实、没有全国监管平台等情况,笔者认为应以国家推进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及培训制度的改革为契机,对现有的学时管理政策进行调整,提高培训质量,促进驾培行业良好开展。3.1监管方式统一化在监管方面,全国应该建立国家统一的学时监管平台,让驾培管理机构,驾校及学员逐渐过渡到新的监管平台,分别给各个地区授权监管权限,以到达全国学时互认,便于监管且方便效劳于群众的目的。平台功能方面可设置如下功能。学员管理方面可设置,学员

9、线上线下报名,学员培训信息查询,学员培训质量反响,行业信息查询、建议投诉等效劳工程。实现全国运政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跨业务协同共享,满足政府监管和公共效劳改革需求,让数据多跑路,学员少跑腿。驾校管理方面可设置,分校管理及备案,驾校教练信息管理,驾校教练车辆管理,驾校学员管理等效劳模块方便驾校人员管理及车辆管理,更有利于运政部门对驾校的监管,学员也会通过平台查询到驾校的实际情况,减少“黑驾校的存在,有利于维护学员自身利益以及驾培行业秩序。运政效劳管理设置,地方运政管理,省级管理,部级管理等。监管机构通过可以通过监管平台对平台提示的有异议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也可以通过全国监管平台大数

10、据进行行业分析论证行业开展趋势。平台对驾培机构上传的人员及车辆进行同一编号监管,平台自动对驾培机构学员学习情况审核,学时达标的学员进而自动生成培训记录,自动对接交管部门考试预约平台,防止运政部门人工审核容易出现失误的情况同时也大大节省了审核的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3.2监管技术先进化政府指导驾培协会招标租用先进且符合?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系统技术标准?的驾校车载驾培电子设备以及网络教学平台。要求车载设备定位准确,拍照清晰,可以实时联网上传数据,对车辆CPU运行情况实时监控,对教练员签到教学情况、教练员签退、学员签到、培训过程、学员签退进行小视频录制和照片拍摄,实现初步人脸识别,对接国家驾培监管平台

11、实时上实有效的学员学习情况,强化学习过程监管。对网络教学实施人脸识别、验动态证码等多种签到签退验证方式进行验证学习。教学过程应该严格按照?机动车驾驶培训与考试大纲?设置的培训学时要求,本着便民的原那么结合?机动车驾驶培训与考试大纲?将“道路交通平安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和“平安文明驾驶常识教学采取多媒体课堂教学、远程网络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倡导课堂教学与远程网络教学相结合。建议设置多种学习方式,比方:可以全部采用课堂教学;也可以课堂教学结合网络教学,利用相关网站、APP等工具进行网络教学,从而适应各年龄段、各种文化程度的学员进行学习,进而到达平安教育目的。3.3管理制度标准化制定全国统一培训

12、管理制度,学时监管制度。将管理规定列入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执行力度。形成以?道路交通平安?及实施条例、?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管理规定?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等为主体以?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平安工作的意见?国发30号、?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系统技术标准?等标准标准为补充的制度体系,严格审核培训学时,对录入平台的设备、教练、学员以及电子培训记录赋予唯一编码,实现可追溯性,方便事中事后的监管以及问题倒查。同时加强驾校教练员继续教育,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加强对驾校、计时设备运营商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驾培監管法律法规,逐渐形成健全标准的管理制度。4结语汽车驾驶平安作为公共社会平安的重要组成局部,驾校对机动车驾驶员应不断提升汽车驾驶技能培训、加强平安驾驶意识培训。只有确保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严格控制培训学时真实性,才能为驾驶平安提供保障,进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参考文献【1】左斌锋.试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学时问题J.中国市场,2021,32.192-193.【2】交通运输部,公安部.机动车驾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