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段村学区课堂研训教案年 级 二年级学 科语文主备教师课 题识字五授课教师教 学 目 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识冬天的气候特征不畏寒冷生长的植物,在洞中过冬的植物及冬季的体育运动。培养学生不畏严寒的3、通过看图、识字写字,诵读词串认识有关冬天的事物。重 难 点识字、写字教学方法指导看图、引导诵读教学设计过程内容教学补充1 / 6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你们谁不怕冷?请举手!啊,小朋友都不怕冷,真勇敢!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冰雪覆盖的野外去活动好不好?请闭上眼睛(教师放音乐,出示投影),小朋友,我们到啦!请大家仔细看看,野外怎么样?二、看图说话
2、学字词1、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2)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3)讲词卡贴在相应的事物旁。(4)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认读。2、天这样冷,有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词语?你认识吗?(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蟒蛇、蚂蚁、刺猬。(3)“蟒蛇”你了解吗?3、哪些植物不怕冷?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4)教师介绍:腊梅、翠竹、苍松不怕冷,被称作“岁寒三
3、友”。4、小朋友也不怕冷,他们在干什么?(1)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5、借助图画,看拼音读词语。自由读、相互读。齐读。三、根据词义归类学韵文1、小朋友,看这图上的词语,想一想,读一读,哪些词语分别表示冬天气候特点的?哪些词语表示不畏寒冷的植物的?哪些词语表示在洞里过冬的动物的?哪些词语表示体育锻炼活动的?2、练读韵文。3、背诵韵文。看图背诵,边背边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1、出示生字,指名读。32、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二、指导书写,检测效果1、认识新偏旁“羽”。2、学生看笔顺描红书中田
4、字格里的生字。3、反馈检查,说说“刺、蛇、寒、翠”的笔顺。4、教师范写难写的字。5、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三、作业 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越多越好)四、作业训练1.读拼音,写词语。xu hu cì wei là méi huá bng shéng zi( ) ( ) ( ) ( ) ( )2.照样子,给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例:每(梅)(梅花) 它( )( ) 水( )( ) 骨( )( ) 昔( )( ) 卒( )( )3.请你写出四个和冬天有关的词语。4.把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一连。大雪 开寒流 吹北风 来蜡梅 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饰工程技术支持团队职责
- 轨道交通施工质量保证计划
- 智能制造项目分包和采购计划
- 2025小学二年级班主任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创新教学计划
- 新能源工程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文
- 小学教师学科竞赛培训计划
- 大型活动保安安检流程
- 华师大版数学信息化教学推广计划
- 投标人对食品安全监管项目的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
- 北京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词汇
- 2024年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新修改)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
-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天天练A4纸直接打印
- TSG+23-2021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 酒店代运营合同范本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
- 农商行年度工作总结
- 环保药剂招商加盟合作协议
- 五年级下册脱式计算练习100道及答案
- 环境的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