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 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 2分,共60分)。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零点,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地球因太阳“氨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A.2.地球抵达新家园,

2、所处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B.太阳系由于“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Q.银河系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D.河外星系- 5 -B.适宜的温度条件A.安全的宇宙环境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3.电影在中国内地上映时,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是B. 2 月 5 日 8: 00A. 2 月 4 日 16: 00C. 2 月 4 日 8: 00D. 2 月 5 日 16: 00【答案】1. C 2. B 3. A【解析】【1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比邻距离地球 4.2光年,可知地球抵达新家园时已经脱离了太阳系, 可知AB错误;虽然脱离太阳系,但是未脱离银河系仍

3、然处于银河系中, 不属于河外星系,可知 D错误,故C正确。【2题详解】“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只是中止了地球的自转,而地球的公转以及轨道未改变,ACD昔误;日地距离也没有改变,可知其安全的宇宙环境以及稳定的太阳高照并未改变,可知 地球如果停止了自转,那么地球的一半将永远处于白昼,一半将永远处于黑夜,处于白昼的那半球温度会变得很高,而处于黑夜的那半球温度会变得很低,“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适宜的温度条件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故 B正确。【3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标准时间即中时区的时间,而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时间,中时区在东八区的西侧,北京时间比中时区的时间快了八个小时,已知电

4、影放映时北京时间为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零点,可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2月4日16: 00 ,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点睛】第1题结合课本所学基础知识可知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4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下列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A.兰州B.海口C.上海D.昆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数值判定兰州在130-140之间,昆明大于140,海口是130,上海低于120,昆明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考点:太阳辐射能大小判定点评:培养读图能力是高考的要求,能够准确判定数值的大小。2017年11月济南绕城高速铺设光伏路面,从而成为世界首条光伏高速

5、公路(图),该示范路段的光伏路面直接铺设了光伏发电组件,其附近设有充电桩,今后还将实现对车辆的移动充电:该路面有道路结冰情况监测和电力加热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A.气象及气候条件B.气象及水文条件C.地质及水文条件D.地质及气候条件6 .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D.东南丘陵A.东北平原B.四川盆地C.青藏高原【答案】5. A 6. C【解析】【5题详解】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照,所以光伏高速公路受天气(即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影响其建设成本,对其运行影响较小,故 A正确,可知BCD错误。【6题详解】东北平原夏季

6、降水比较多,阴雨天气较多且冬季昼比较短,光照时间较短,因此可知在东北平原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不是最高的,故 A错误;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贫乏的地区,因此在四川盆地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比较差,故B错误;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所以建设光伏高速公路的发电效能最高,故C正确;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少,发电效能不是最高的,故 D错。【点睛】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贫乏的地区,而青藏高原则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7 .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在2018年发射。望远镜定位于

7、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图所示)。有关望远镜运行位置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大气上界月球A.天空呈现蔚蓝色韦伯望远镜*, HP8 . 磁暴现象常威胁航天器安全9 . 常发生极光现象10 太阳辐射强度小于太阳常数【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详解】望远镜距离地球150 万千米的距离,且位于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的日地连线上,该处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因此看到周围的天空为黑色,A错误;磁暴是由于太阳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而引起的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极光是由于太阳风轰击极地地区的高层大气,而望远镜所在位置没有大气,也没有电离层,不会发生磁暴

8、现象,也不会发生极光现象,所以B、C错误;由于距离太阳比地球远,因此该位置的太阳辐射强度小于太阳常数,D 正确。故选D。8.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我国“嫦娥一号”成功避开两次“日凌”干扰,在地面指挥室遥控下,卫星与地面站始终保持联系。专家介绍,当每年的春分、秋分前后,太阳、地球和嫦娥卫星将会呈一线排列。这时,嫦娥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较强的电磁波辐射就会进入接收系统,干扰通信业务信号,产生所谓的“日凌”。下列有关“日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日凌”产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通信卫星之间B. “日凌”是太阳本身的一种异常活动C. “日凌”是太阳对卫星通信的干扰现象D. “日凌”是太阳黑子

9、爆发的结果【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日凌”产生时通信卫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故 A 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凌”不是太阳自身所产生的现象,故 B 错误;当发生“日凌”是通信卫星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太阳的强烈的电磁波会干扰通信卫星的信号,因此可知“日凌”是太阳对卫星通信的干扰现象,故C 正确;由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日凌”不是太阳活动的现象,故D 错误。【点睛】当太阳黑子爆发时即太阳活动比较剧烈的年份。9. 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扰乱地球磁场,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B. 黑子与降水量的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C. 扰乱电离层,使

10、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 耀斑与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2 年【答案】B【解析】【详解】太阳活动扰乱地球电离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A错。黑子与降水量的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B 正确。扰乱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错。耀斑与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 年,D 错。选B。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活动极大年,太阳风的强度和频度增加B. 黑子多的年份,一定发生大地震C. 耀斑发生时,太阳风强度减小D. 黑子增多的年份、耀斑反而减少【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课本所学基础知识可知太阳活动极大年,太阳风的强度和频度就会增加,故A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只是和地球

11、上的自然灾害旱涝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有关系,并不是太阳活动发生时地球上一定会发生地震,故B 错误;耀斑发生时太阳活动比较强烈,这时太阳风的强度也会随之增强,故C 错误;黑子和耀斑都是太阳活动重要的标志,因此可知黑子增多的年份,耀斑也会增多,故D错误。【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的类型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黑子与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11. 我们平常说的一天是指()A. 一个恒星日B. 比恒星日多3分 56 秒C. 比恒星日少3分 56 秒D. 比太阳日多3分 56 秒- 8 -【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平常说的一天是指太阳日,是太阳从正午到第二天正午的时间间隔,是24小时。比

12、恒星日多3分56秒,B对。A C、D错。考点:太阳日,恒星日。12.下列各图中阴影表小黑夜,其中正确表本12月22日地球上昼夜分布情况的是【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光照图判断日期的能力。【详解】图A中,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表明该图为北极点俯视图,图中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表明日期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不符合题意,排除 Ao图B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表明该图为南极点俯视图,图中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表明日期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选项B符合题意。图 C中,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表明该图为北极点俯视图,图中各纬度昼夜等长,表明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不

13、符合题意,排除 Q图D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表明该图为南极点俯视图,图中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表明日期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不符合题意,排除 D=下图为某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问题。- 23 -ISO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此图表示南半球M地白昼长于N地M地正处于黄昏时分N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 M地A.B.C.D.14 .关于M N两地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角速度N大于MB.线速度M大于NC.角速度相等D.线速度相等【答案】13. D 14. C【解析】13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该半球是逆时针自转,因此此图表示北半球;此时北极点附近出

14、现极昼现象,故北半球正值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M地纬度较高,则 M地白昼长于N地;M地位于晨线上,此时正处于日出时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南,N地比M地更接近直射点,则 N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 M地。据此分析对,选 Do【14题详解】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日球上各地角速度处攵【点睛】除极点外,球自转规律 北这15 .停在水面上的帆A.船的最前端地纬度高于N地,则M地线速度小于 N地;除极点外,地N两地角速度相等,据此分析选Q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从极点看,地以判定南北半球。绕地轴旋转,则帆船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B.船的最末端C.船的底部D.桅杆的顶端【答案】D【解析】 试题分析:

15、桅杆的顶端围绕地轴自转的半径最大,因此线速度最大。考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回答下列小题。读下面的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16 .图甲中,与B地相比,A地()A.线速度大一些C.地方时早一些17 .图乙中点的时刻为()A. 0时B. 6时【答案】16. A 17. C【解析】【16题详解】B.角速度小一些D.昼长长一些C. 12 时D. 18 时图甲中,与B地相比,A地位于赤道,B地位于中纬度,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则 A的线速度较B大一些;AB两地的角速度相同;B比A靠东,则B的地方时早一些;该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则全球各地昼夜平分,AB两地昼长相等。据此分析选 A。【17题详解】图乙

16、中的晨昏线为昏线,此时北极圈内为极夜,点位于北极圈与晨昏线的切点上,则点的时刻为12时,据此分析选 Co【点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 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 23。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

17、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 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18 .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答案】B【解析】【详解】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物体水平运动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B正确;A物体向南过赤道后应该左偏,A错误;C物体向北过赤道后应该

18、右偏,C错误;D物体在南半球运动过程中应该左偏,D错误。【点睛】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移的规律是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19 .上海某同学准备在中秋、国庆双节律间去美国自助游,下图为他在“去哪儿网”预订机票 的信息(起降时间为当地时间)。根据机票显示的信息,上海(东八区)至纽约(西五区)所 需的飞行时间是()。法程:上海二曲药iL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起飞09月20日11浦东机场T1VU587波音777(大)期达09月20日14:25肯尼迪机场 旭程:纽约-上海L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起飞10月09日16:25 肯尼迪机场 二皿谈.遁望?7?(太洌达J 0月10 画口 逋叁机场rA. 24小日中50分

19、钟B. 15小日55分钟C. 14小日55分钟D. 13小日55分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起飞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到达时间为西五区的区时。读图,起飞时,东八区区时为9月20日的11: 30;到达时,西五区区时为9月20日14:25 ,根据区时的计算方法,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间隔 1个小时,飞机抵达肯尼迪机场时,东八区区时为14:25+13小时二次日3:25,即21日3:25。上海至纽约所需飞行时间为 21日3:25-20日11:30=15 : 55,故 B选项正确,A、C、D错误。【点睛】区时计算的一般步骤1 .确定时区:在材料中没有确定明确的时区时,可以用经度/15° ,再四

20、舍五入取整数来确定时区,若材料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时区,则不需要另算时区。2 .确定时差:每相差1个时区,时间相差1个小时,所以,时区之差即为时差,遵循同减异 加的法则。3 .确定时间:在确定了时差以后,东加西减确定区时。读“一年内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回答问题。於*总或-V!命20 .当地球公转速度为 P时B.此时为冬至日A.此时为夏至日C.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21 .当地球公转速度为 M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北京市雪纷纷B.广州受台风影响C.黑龙江出现春汛D.华西秋雨连绵【答案】20. C 21. A【解析】【20题详解】读图可知当地球的公转速度在P点时,即地球的公转

21、速度最慢时,可知当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时,即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时,可知ABD昔误,故C正确。【21题详解】读图可知当地球的公转速度为M时,即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时,可知当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时即每年的1月初时地球的公转速度时最快的,1月份为北京的冬季此时北京是有可能下雪的,故A正确;广州在夏秋季节才会有台风侵袭,故 B错误;黑龙江出现春汛时为每年的春季,故而当地球处于 M点时北半球为冬季,华西秋雨连绵时为每年的秋季,故CD昔误。【点睛】当地球的公转速度达到最快时,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即每年的1月初,当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时,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即每年E 22.下列为“地球位置或太阳光照示意图”,其叶()

22、A. L长J。.三向7月初。与3月19日这一天的示意图最接近的是B.俞、D.1广州A中根据地轴倾斜方向,B正确。根据C图中经度分试题分析:3月19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并接近赤道,全球接近昼夜平分,北极点附 近小范围地区为极夜现象,南极点周围小范围地区为极昼现象。图 可判断此时为秋分,A错。B图体现北京地区接近昼夜平分现象,C错。D图广州布情况可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极俯视图,南极点出现极夜现象, 出现直射现象,D错。考点:太阳直射点位置与全球各地昼夜长短下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o306£I23 .图示时刻,与北京同在一

23、天的范围是()A. 60 ° W向东到180°经线B. 180 °经线向东到 60° WC. 0 °经线向东到180°经线D. 30 ° E向东到180°经线24 .若该日之后北京的正午日影不断缩短,则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可能为()A.3月21日12时B. 9月23日12时C. 3月22日0时D. 9月24日0时【答案】23. A 24. A【解析】【23题详解】图示为南极点为中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图示时刻,晨昏线与经线重合,30。E位于晨线上, 即时刻是6点。可以计算北京时间是 12点,时刻是0点的经线是60

24、76; W另一日期分界线是 180°经线,与北京同在一天的范围是 从60° W向东到180°经线,A对。B、C D错。【24题详解】该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是二分日。若该日之后北京的正午日影不断缩短,说明直射点北移,1日是春分日,B D错。30。E位于晨线上,时刻是 6点,计算北京时间是12点,则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可能为3月21日12时,A对,C错。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A.恒星年B.恒星日C.回归年D.太阳日26 . 一年内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且发生极昼现象的地区范围越来越大的区间为A. A-BB. B-CC. C-D

25、D. D f E27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C点这一天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B.地球很快就将到达近日点附近C. 66.5 ° 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D.南阳昼夜等长28 .太阳直射点位于 C到D之间时,我们可以庆祝的节日是A.端午节B.国庆节C.元旦节D.中秋节【答案】25. C 26. C 27. D 28. B【解析】【25题详解】读“太阳直射点纬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A点到E点刚好为一个完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因此可知由图中 A点到E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回归年,可 知ABD昔误,故C正确。【26题详解】读图可知A到B期间即春

26、分日到夏至日此时南极圈内极强缈1时逐渐扩大的,故 A错误; 读图可知B至ij C期间为夏至日到秋夕豳篙,此期间南极大面的极夜现象,故 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圈1 知在图中从C点到D点时【27题详解】1一段时间,故b错误;秋分 故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口从读图可极圈内极昼范越期,故;读图可知D至ij E卜此期间南极内围逐渐缩小的,«D错误。/、1卜时为秋分匕时北京白等长的,A错误;结合所|勺1月初太阳直射点处于C点.近日点由T相依的全球昼伐平.此时66.5° N及其,地区没有极夜现象, 是平分的,因此可知此,阳是昼夜等长的,故D正确。【28题详解】读图可知C到D期间即秋

27、分日到冬至日期间即从9月23日到12月22日期间,可知在此期间我们可以庆祝的节日为 10月的国庆节,可知 ACD昔误,故B正确。【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为365天5时48分46秒,叫做回归年。读“2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回答下列各题。29 .图片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为C. 3个B.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D.主要成分是氮和氧D. 4个A. 1个B. 2个30 .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C.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答案】29. D 30. C【解析】【29题详解】图片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为4个,有山峰,代表岩石圈。有流水,代表水圈。有植被,代表生物圈。

28、有大气,代表大气圈。D对,A、R C错。【30题详解】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C对。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在的生存环境的总称,A错。是不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B错。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氧,D错。点睛:地球外部圈层有四个,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在的生存环境的总称。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第II卷(非选择题,共 40分)二、综合题(本题共 4道大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二:我国古代科学典籍梦溪笔谈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治平元年(1064年),常州日禺时,

29、天有大声响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l)在材料一 “天体系统”图中填出天体系统名称 ,。(2)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3)按运动特征,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 , , 特征。材料二中的文字叙述了 现象的全过程。(5)文中的“火光”是什么现象?(6)请解释“大星”先见于“东南”后“移著西南”的原因。【答案】(1)太阳系;

30、河外星系(2)月球;太阳(3)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4)流星(5)闯入地球大气圈的流星体与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6)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因此在地球上观察流星体的视运动方向为逆地球自转方向冲向地球。【解析】【分析】 本题以天体系统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天体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 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属于恒星,因此可知与其他恒星系级别相等的是太阳系,因此可知为太阳系,读图可知总星系包括了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因此可知与银河系级别相等的是河外星系,可知为河外星系。(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为地月系中的月球,太阳为

31、恒星,可知距离地球最近恒星是太阳系中的太阳。(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的特征。(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材料二中的文字叙述可知材料中描述的是流星现象。(5)由于地球外围分布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当外来的流星体进入厚厚的大气层时,高速运动的流星体会与大气层产生剧烈的摩擦而产生火光,因此可知文中的“火光”是闯入地球大气圈的流星体与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在地球上观察流星体时流星体的视运动方向与地球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因此“大星”先见于“东南”后“移著西南”。【点睛】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离地球最近

32、的自然天体是地月系中的地球,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3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2016年II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大约每隔15一个节气,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并指导农事活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冬至日光照图。(l)二至日相比,地球公转速度将继续加快的是 (填“冬至日”或“夏至日”);图中PMK为晨昏线,其中MK为(填“晨线”或“昏线”)。(2)图中P地的地方时为 时,M地的昼长为 小时。(3)下列有关河南省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A.小寒至立

33、春,南阳物影越来越长B.立夏至芒种,南阳昼长短于北京C.小暑至立秋,太阳直射点将北移 D.立冬至大雪,正值玉米播种季节【答案】(1). 冬至日(2). 昏线(3). 6 (4). 0 (5). B【解析】【分析】本题以二十四节气和光照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球处于近日点即每年的1月初时地球的公转速度是最快的,可知冬至日是比较接近近日点的日期,冬至日过后,地球逐渐靠近近日点,这时地球的公转速会继续加快,因此可知二至日相比,地球公转速度将继续加快的是冬至日;读图可知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

34、东跨过MK寸由白天进入了黑夜,可知 MK为昏线。(2)由第1题的解析可知 MK为昏线,则MW晨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 00,因此可知P点的地方时为6: 00;读图可知 M点位于北极圈上,可知此时北极圈出现了极夜现象,因此可知 M点处也有极夜现象,可知 M点的昼长为0小时。(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寒至立春期间南阳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逐渐变大的,此时南阳物影越来越短的,故 A错误;立夏至芒种期间北半球处于夏季,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高纬度方向其昼越长,由于南阳的地理纬度是低于北京的,可知立夏至芒种期间,南阳的昼长短于北京,故B正确;小暑至立秋期间,太阳直射点是逐渐南移的,故 C错误;立冬至大雪期间河南一带不是玉米的播种期,故D错误。【点睛】第1题顺着地球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由黑夜进入白天的那条分界线为晨线,反之则为昏线。33.下图甲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二分二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写出甲图中 B C代表的节气。B, C。(2)请在乙图中完成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