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产纤维素酶低温菌株的分离鉴定_第1页
[精品]产纤维素酶低温菌株的分离鉴定_第2页
[精品]产纤维素酶低温菌株的分离鉴定_第3页
[精品]产纤维素酶低温菌株的分离鉴定_第4页
[精品]产纤维素酶低温菌株的分离鉴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产纤维素酶低温菌株的分离鉴定产纤维素酶低温菌株的分离鉴定摘耍:为促进秸秆还田,加快秸秆在北方设施土壤中的降解速 度,以腐烂秸秆为待筛菌株原料,以玉米秸秆粉为培养基,在15°c 低温条件下,采用刚果红平板法进行初筛,得到16株菌株,对16株 菌株进行酶活测定复筛,其中l-13酶活最高,达1 679.61 u/mlo 对l-13菌株的菌体形态、菌落特征进行观察,并进行了一系列生理 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l-13为枯草芽抱杆菌 (bacillus subtilis)o此菌可以在15°c下快速生长繁殖并高产纤 维索酶,低温条件下能快速降解秸秆。关键词:玉米秸秆

2、;低温;纤维素酶中图分类号:q93-33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3-0054-04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straw returning and speed up its degradation in the north greenhouse soil, using rotten straw as raw materials and corn straw powder as medium, 16 strains were isolated with congo red plate method at 15°c then

3、 the enzyme activities of 16 strains were detected. l-13 had the highest enzyme activity of 1 679 61 u/m1. the mycelial morphology and colony characteristics of l13 were observed, and 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tests and 16s rdna sequence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he l13 strain was pr

4、eliminarily identified as bacillus subtilis owing to growing fastly and high yielding of cellulase at 15°c, it could degrade the straw tinder low temperature rapidly.key wordscorn straw; low temperature; cellulase我国的玉米秸秆资源分布较广,是一种易得的可再生生物资源。 目前秸秆的主耍用途是秸秆还田和制备粗饲料,但用量总和不足秸秆 总量的40%,其余则被焚烧掉,造成了极大的资

5、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进一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加快秸秆的降解速度,尤其是低温条 件下的降解效率,以满足北方冬季设施秸秆还田的需要,本试验在低 温(15°c)环境下,筛选出了玉米秸秆低温快速腐熟菌,并进行了菌 株鉴定,以期为北方冬季设施秸秆还田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 1材料与试剂1.1.1材料玉米秸秆,采自朝阳市郊区,粉碎后用于腐熟菌的筛 选。1. 1.2试剂0.05 mol/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3, 5-二硝基水杨 酸显色液(dns); 0.5%竣甲基纤维素钠溶液;0.2 mg/ml纤维素酶; 2 mol/l盐酸溶液。1. 1. 3培养基分离培养基:玉米秸秆粉20 g,琼

6、脂20 g,水1 000 ml, 121°c灭菌30 min,备用。筛选培养基:刚果红纤维素钠培养基, 见微生物学实验。液体发酵培养基:牛肉膏3 g,蛋白腺10 g, nacl 5 g,水 1 000 ml, ph 7.07. 2, 121°c灭菌 30 min,备用。 生理生化鉴定培养基及试剂见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114仪器设备高速冷冻离心机、凝胶成像系统、恒温水浴锅、 pcr仪、电泳仪、恒温培养箱、731型分光光度计等。1. 2试验方法1. 2. 1低温降解纤维素菌株的分离将腐烂的玉米秸秆(含待筛菌 株)粉碎,取0.5g加入49. 5 ml无菌水,置于振荡器上振荡30

7、 min, 后吸取1 ml加入9 ml无菌水,以此类推,共稀释到109o吸取0.1 ml不同倍数稀释液于筛选培养基上,涂平板,15°c低 温条件下培养,直到形成单菌落。1. 2. 2低温降解纤维素菌株初筛将所得单菌落分别挑到刚果红纤 维素钠平板屮,每个平iil一种菌株,重复3次,15°c恒温箱屮倒置培 养48 ho观察平板,标记有水解圈的菌株、测量水解圈直径并记录 试验结果。1. 2. 3低温降解纤维素菌株复筛原样酶液制备:将初筛所得菌株 分别转接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15°c培养48 h,取发酵液1 ml于ep管中,10 000 r/min离心10 min,上清液

8、即为原样酶液。dns法测酶活力:取3支容量为20. 0 ml的试管,一支做空白对 照,其余2支做平行样晶管。取1.0 ml原样酶液加入样品管屮,后 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0 ml预热至60°c的底物溶液,60°c水浴准 确计时20 min取出,立即加入1.0 ml 2.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 2.0 ml dns显色液,摇匀,在对照管中再加入1.0 ml原样酶液,后 将3支试管置于沸水浴准确计吋显色5 min取出,流水迅速冷却,并 用蒸憾水定容至20.0 ml,摇匀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490 nm处吸光 度值。定义每分钟产生1 pg葡萄糖为一个酶活单位。纤维素酶活计

9、算:u二ml-m0/20式中,u为样品的酶活力,单位为微克每分钟(ug/inin); m0为 对照葡萄糖量,单位为微克(pg); ml为分解后样品质量,单位为 微克(ug); 20为酶与底物反应吋间,单位为分钟(min)。<!-endprint-> <!-startprint->1 3 菌种鉴定1. 3. 1菌株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菌体 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性状、芽抱染色性状及有关生理生化鉴别试验, 参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伯杰细菌鉴定手册进行属和种的 鉴定。菌株形态鉴定:将复筛得到l-13菌株进行10倍梯度稀释,取 10-4、10-5稀释液于分

10、离培养基上涂平板,15°c培养48 h得单菌落, 观察记录菌落形状和大小、边缘、表面、隆起形状、透明度、菌落及 培养基的颜色等。另挑取15°c培养24 h的菌株,参照常见细菌系 统鉴定手册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其菌体形态,并进行芽 抱、鞭毛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参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对菌株进行生理 生化试验。主要进行h2s产生试验、卩引味试验、明胶液化试验、过 氧化氢酶(接触酶)试验、精氨基脱竣酶试验、淀粉水解、v.p (乙 酰甲基甲醇)试验、m.r (甲基红)试验、柠檬酸盐试验、酪素水解、 糖、醇发酵试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纤维素水解试验、豚酶(尿 素水解)试验、

11、丙二酸盐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和3-酮基乳糖试验。1. 3. 216s rdna鉴定dna提取和16s rdna扩增:参考kim等和rainey等方法提取细菌总dna。1%琼脂糖电泳检测。引物为通用引物:27f (5z -agagtttgatcctggctcag-3')和 1495r(5 -ctacggctaccttgttacga-3z )。pcr 反应体系:dna 模板(70 ng/u 1) 2 n 1; dntpmix (2. 5mmol/l) 2. 5 u 1; 27f (20 umol/l) 1.5 u 1; 1495 r (20 umol/l) 1. 5 u 1; loxex

12、taq buffer (mg2+ pluse) 5 ul; ex taq dna 聚合酶 0. 2 n 1;补足 ddii20 到 50 卩 1。 pcr 条件:94°c预变性 3 min; 94°c变性 1 min, 55°c退火 1 min, 72°c延伸3 min, 30个循环;最后72°c延伸5 mino pcr产物经试剂 盒纯化后,送大连宝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测序。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将测得的16s rdna序列 用blast软件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相似性分析,将所得相近序列利 用 clustal x

13、(1.8)进行多重序列比对(multiple alignments), 并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2结果与分析2. 1低温降解纤维素菌株的筛选2. 11低温降解纤维素菌株的初筛经初筛得到产纤维素酶的菌株 16株,分别命名为l-1l-16(表1),水解圈直径为15.235.3 mm, 其中l-13水解圈直径最大,为35. 3 mmo3结论利用刚果红纤维素钠初筛、纤维素酶活复筛,从腐熟秸秆粉中筛选出一株低温条件下能够快速降解玉米秸秆的菌株l-13,根据其形 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初步鉴定为枯草芽鞄 杆菌。北方冬季(122月)设施地温低,多在12

14、20°c之间,低温 条件下能够快速生长并高产纤维素酶的l-13菌种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 1顿宝庆,吴薇,王旭静,等一株高纤维素酶活力纤维素分解菌 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 10 (1): 113-1172 陈合,张强菌酶共降解玉米秸秆的t艺研究j农业工程学 报,2008, 24 (3): 270-273.3 韩学易,陈惠,吴琦,等产纤维素酶枯草芽抱杆菌c-36的 产酶条件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6, 24 (2): 179-181.4 燕红,杨谦,潘忠诚一株地衣芽鞄杆菌对稻草降解作用的研 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7, 33 (4): 360-366.5

15、 祝小,耿秀蓉,潘康成,等枯草芽抱杆菌pab02产纤维素 酶活性的研究j饲料研究,2007 (1): 61-636 东秀珠,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1.7 霍尔特jg伯杰细菌鉴定手册m.刘复今,编译简明第8 版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8.8 kim s b, yoon j h, kim h, et al a phylogenetic analysisof the genus saccharomonospora conducted with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1995,45 (2):351-356.9 rainey f a, rainey n 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