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评茶员理论知识_第1页
高级评茶员理论知识_第2页
高级评茶员理论知识_第3页
高级评茶员理论知识_第4页
高级评茶员理论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 级 评 茶 员理 论 知1、( B )属于评茶员职业道德规范。A、热爱本职,精业勤业;B、忠于职守,爱岗敬业;C热爱专业,忠于职守;顾全大局,忠于职守;2、( B )素质是职业素质的核心。科学A 、思想政治素质;B 、职业道德素质;C、专业职能素质; D文化素质;3、( D )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A 、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 、奉献社会。4、为做到办事公道,职业守则要求评茶员应( C)A 、遵纪守法,文明经商;B、文明经商,微笑服务;C 、注重调查,实事求是;D、坚持原则,不谋私立。5、来样包装上标识“ K110',问包装茶叶(A)A 、

2、铁观音;B、色种;C、奇种;D、水仙。6、来样包装上标识“ S101”,问包装茶叶(B)A 、铁观音;B、色种;C、奇种;D、水仙。7、,某一小包装标有“白底绿字绿色食品标志”,问(B )A 、A级绿色食品;B、AA绿色食品;C 、有机食品;D、假冒产品8某一小包装标有“绿色白底绿色食品标志”,问(A )A 、A级绿色食品;B、AA绿色食品;C 、有机食品;D、假冒产品。9、质检发现某一小包装茶叶,包装上没有标明“保质日期”,应该为(A)A 、不合格;B、合格;C、允许;D 、没有规定10、茶叶包装标识产品标准代号为“ GS,其使用文字标准是(A )A 、国家标准;B、国家推荐标准;C 、部颁

3、标准;D、企业标准。11、茶叶包装标识产品标准代号为“ GB/T”其适用文字标准是(B)A 、国家标准;B、国家推荐标准;C 、部颁标准;D、企业标准。12、包装识别图案的标志上注明“ R ,表示该产品(C )A 、绿色食品; B 、有机食品;C 、已注册登录;D 、未注册登录下列茶叶包装上标明的质量单位,(A )是正确的。A 、Kg;B 、ml;C、L;D、V/V13、( D )的情况下,食品标签上可以免除保存日期或保质日期的标志。A 、保质期在7天以上;B、保质期一个月;C 、保质期二个月;D、保质期18个月以上14、保质期在(C )以内的食品,食品标签上生产日期可只标明月、日。A 、保质

4、期一个月;B、保质期一个月;C 、保质期二个月;D、保质期六个月。16、保存期在(A )以内的食品、食品标签上生产日期可只标明月、日。A 保存期一个月B、保存期二个月C、保存期二个月D、保存期四个月17、茶叶审评室米光要求(B )A 、光线明亮柔和,光度致;B、日光直射,光亮;C 、异色光干扰无妨;D、反射光明显。18、茶叶评审室室温应保持在(B)cA、10- 15CB、20-25CC 、25-30CD、35C以上19、乌龙茶审评杯规格(A )A 、110ml B 、150ml C、200ml D、250ml20、乌龙茶审评碗规格(A )A 、120ml B 、150ml C 、200ml D

5、、250ml21、茶叶品质审评,要求天平的感量为(A )A 、0.1g B 、0.01g C 、0.001g D 、0.0001g22、茶叶水分检测,要求使用感量为(C )的天平A、0.1g B 、0.01g C 、0.001g D 、0.0001g23、乌龙茶审评碗的规格为(C)A、100mlB、110mlC、120mlD、150ml24、 乌龙茶审评碗的规格为(D)A、80mlB、100mlC、110mlD、120ml25、乌龙茶审评标准用茶量为(C )克A、3g B 、4g C、5g D、6g26、红茶审评标准用茶量为(A )克A、3g B、4g C、5g D 、6g27、 根据评茶室条

6、件要求,干看台工作面照度应不低于(A ) 1xA、1000 lx B 、1200 lx C 、1500 lx D 、2000 lx28、 根据评茶室条件要求,湿看台工作面照度应不低于(A ) lxA、750 lx B 、1000 lx C 、1500 lx D 、2000 lx29、根据评茶室条件要求,室内噪声不应超过( B ) dBA、30 dBB、45 dBC、50 dBD、100 dB30、根据评茶室条件要求,室内噪声不应超过( B ) dBA、30 dBB 、45 dBC、50 dBD、100 dB31、根据茶叶感官品质审评,评茶室温度应保持在(D )C左右A 5 C B 、10 C

7、C 、15 C D、20 C32、根据茶叶感官品质审评,评茶时,室内温度冬春应保持在( A )C左右A 15-20 C B、20-25 C C、30 C D、45 C33、评茶室斗式采光窗,顶部透明板玻璃向外倾斜( B )A 1-2°B、3-5°C、5 -10° D、30°34、评茶室斗式采光窗,倾斜度为(B )A 15° B、30° C、35° D、40°35、按取样规定,现有225件茶叶,应取(C )件A、3 件 B 、5 件 C、6 件 D、10 件36、按取样规定,现有425件茶叶,应取(D )件A、3 件

8、 B 、5 件 C、6 件 D、10 件37、茶叶对样加工,若是流水线生产,扦样一般是采取( B )A、就带扦样B、定时分段抽取C装箱前扦样D、装箱后扦样38、毛茶收购扦样一般是采取(A )A、就带扦样B、定时分段抽取C装箱前扦样D、装箱后扦样39、根据对茶样外形特征观察结果,下列(A )符合一级铁观音标准样A、条索肥壮,紧结重实,砂绿,三节色B、条索壮结欠重实,砂绿欠明C条索粗壮,微重实。欠乌油润D条索粗壮,枯燥,褐燥40、 根据对茶样外形特征观察结果,下列(B )符合三级铁观音标准样A、条索肥壮,紧结重实,砂绿,三节色B、条索壮结欠重实,砂绿欠明C条索粗壮,微重实。欠乌油润D条索粗壮,枯燥

9、,褐燥41、某个茶样外形条索紧细结实,色泽乌油润,砂绿,三节色。与下列(样适当A、一级色钟B、二级观音 C、三级观音 D四级色种42、某个茶样外形条索紧结尚重实,色泽乌油润,砂绿,三节色。与下列(准样适当A、一级色钟B、二级观音 C、三级观音 D四级色种A)所用标准B)所用标A、2min、3min C、5min、7min44、红茶审评,冲泡最佳时间为A、2min、3min5min、7min43、乌龙茶审评,第二次冲泡时间为()B45、泡茶的三要素是茶量、水温、时间、茶、水、C、择水、择具、冲泡温壶、烫杯、洗茶46、对滋味评分影响程度是A、茶量第一、水温第二、时间第三B、茶量第一、时间第二、水温

10、第三C水温第一、茶量第二、时间第三D水温第一、时间第二、茶量第三47、乌龙茶干评的程序是(A)A、先看面装。后看中断,再看下身B、先看中断,后看面装,再看下身C、先嗅香气,后看条索,再看色泽 D、先看条索,后看色泽,再嗅香气48、乌龙茶湿评的程序是(B)A、先看汤色,快嗅香气,再尝滋味,后评叶底 B、先嗅香气,快看汤色,再尝滋味,后评叶底C先嗅香气,快尝滋味,再看汤色,后评叶底D先尝滋味,快看汤色,再嗅香气,后评叶底49、辨别茶叶香型,应以(B )为重点A干嗅B热嗅C温嗅D冷嗅50、辨别茶叶香优次,应以(C )为重点A干嗅B热嗅C温嗅D冷嗅51、根据舌的生理特点,(C )部位对鲜味和涩味最敏感

11、A舌尖 B舌的两侧C舌心 D 舌根52、根据舌的生理特点,(B )部位对酸味最敏感A舌尖 B舌的两侧后部 C 舌心 D 舌后根53、 每次尝味。茶汤在口中的时间以(A)A 3 4秒B 5 6秒 C 7 8秒 D 10 秒以上54、尝味时,每次入口茶汤数量以(B )为宜A 2 3 ml B 4 5 ml C 7 8 ml D 8 ml以上55、铁观音毛茶标准样设置为(C )A三级六等B四级八等C五级十等D 六级十二等56、铁观音加工标准样设置为(B )A四级 B五级C 六级D七级57、乌龙茶品类不同,各有特点,铁观音香气具有(A)A梔子花香具音韵B兰花香具岩韵 C香气如兰似桂D香高如肉桂58、乌

12、龙茶品类不同,各有特点,凤凰单枞香气具(C )A梔子花香具音韵B兰花香具岩韵C黄枝香气具花蜜韵D香高如肉桂59、常用(A )描述绿茶的品质特征D黄汤黄叶黄汤黄叶A清汤绿叶B红汤红叶 C 青蒂绿腹镶边60、常用(B )描述红茶的品质特征A清汤绿叶B红汤红叶C青蒂绿腹镶边 D61、常用(C )描述铁观音与色种的区别A甜香 B 果香 C 音韵 D 花香62、常用(D )描述春茶与夏暑茶的差别A醇厚B清醇C甜鲜D带涩63、香气“馥郁”常用于描述(A )铁观音的香气A 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64、滋味“醇厚常用于描述(A )级铁观音的香气”A 一级B二级 C 三级 D四级65、常用(B)描述三级铁观音的

13、外形A肥壮B壮结 C 粗壮 D粗松66、常用(A)描述一级色种的外形A紧细B紧结 C 壮结 D粗松67、新茶与陈茶区别的主要标志(A )A新茶香B汤色深暗 C 色泽枯暗D苦涩味68、 铁观音与色种区别的主要标志(C )A鲜甜 B 涩味 C 音韵 D 酸味69、高山茶、干茶茶色一般是(C )A色枯暗、花杂B色黄、关泽较差C色带黄、鲜活 D 色深绿70、新茶的汤色一般是(A )A橙黄明亮B 深红昏暗 C 冷后浑 D 色绿黄71、( A )特征可以作为识别毛蟹名茶的主要依据A芽毫显露枝梗似“竹子节”C枝壮大略有棱角D 色泽黄绿具光泽72、()特征可作为识别水仙名茶的主要依据(A芽毫显露枝梗似“竹子节

14、”C 枝壮大略有棱角D 色泽黄绿具光泽73、条形紧结硕大,叶肉厚实,形态丰满,称为(A壮大肥壮C粗壮粗松74、茶汤清澈明亮,黄中带红,四橙子颜色,称为A金黄橙黄C 清黄清红75、“尚浓”与“欠浓”比较,程度比A淡一点浓一点C 相当差异较大76、“滋味稍浓”,它的含义是说滋味A相当于标准样低于标准样C略高于标准样高于标准样77、茶叶枯黄,似“秋风落叶”,干枯松散,主要原因(B)A雨水青鲜叶粗老 C 萎凋不足发酵过度78、茶叶香气淡飘的主要原因(B)A雨水青做青温度较高 C 揉捻不足干燥用日79、乌龙茶对样评茶,如比二级标准样低,而比三级标准样高,应以D )给价A二等三等 C 四等五等80、乌龙茶

15、对样评茶,如外形评一等,内质评二等,应以( B给价A 一等二等 C 三等四等81、某批茶叶品质总分为75分,根据等级评分标准,应定为(C )级A 一级二级 C 三级四级82某批茶叶品质总分80分,根基茶叶等级标准,应定为(C )A 一级B二级 C 三级83、茶号K102中的“1”表示(A)A茶厂代号B级别 C 季别84、茶号K102中的“2”表示(B )A茶厂代号B级别 C 季别85、乌龙茶灰分含量不能超过(B )A 5%B 6.5% C 7%D8*86、标准规定乌龙茶产品碎茶含量为(D )oA1%B6.5% C7%D16%87、茶叶卫生标准规定,DDT勺残留量不能超过(B)D四级D类别D类别

16、AO.Img%B0.2mg% C2mg%D30mg%88、茶叶卫生标准规定,666的残量不能超过(B )AO.Img%B0.2mg% C2mg%D30mg%89、 对样评估中,某项品质因子高于标准样用(C )符号表示A/B C D90、 对样评估中,某项品质因子低于标准样用(C )符号表示也B CxD91、外销茶定级计价评分,某项品质因子于标准样相符,评( D )分A +1B +2 C +3D 100分92、外销茶定级计价评分,某项品质因子低于标准样相符,评( D )分A -1B +1D +3C +2 93、内销茶综合定级计价评分,某项品质因子低于标准样,评( D )分A +B +C -D-9

17、4、内销茶综合定级计价评分,某项品质因子与标准样相符,评( C )分A -B +C VD +95、根据对样评分法,符合标准样,评(D )分A +1B +2C +3D10096、根据对样评分法,稍高于标准样,评( A )分A +1B +2C +3D -197、根据等级评分,一级茶为(D )A 61-70B 71-80C 81-90D91-10098、根据等级评分,二级茶为(C )分A 61-70B 71-80C 81-90D91-10099、 某一铁观音样品对样审评,品质总分为85分,应定(B )级A 一级B二级C三级DSIJI100、 某一乌龙茶对样审评,品质总分为92分,应定(A )级A 一

18、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01、根据评档法升降处理办法,外形一项因子,内质有二项次要因子高于标准样,应作(B )处理升半个档A降半个挡C降一个档D升一个档102、根据评档法升降处理办法,外形内质都有一项主要因子低于标准样,应作( B ) 处理A升半个档B降半个档C降一个档D升一个档103有一外销茶,品质因子评分,有一项低(一 3)分,应(B )评定A降级B不合格C降四分之一级D降一级104有一外销茶顶级评分时,品质因子有一项评分较低(一 2)分,一项稍低(一1)分 应(D )评定。A降级B降四分之一级不合格C降一级D不合格105内销茶综合定级评定,冲抵后,仍有一项因子低的,应作( B )处理A按标

19、准级评定 B 降级 C 不合 D 合格106某一内销茶综合定级评定,冲抵后,仍有一项因子稍低的,应作(C )处理。A不合格 B 合格 C 降级 D 拒收107乌龙茶加权评分,内质品质评定分数低于标准样,应( A )处理A降级B 不合格C合格D拒收108某批乌龙茶加权评分,外形品质低于标准样,应(A )处理A降级B 不合格C合格D拒收109根据食品包装装潢各国对颜色爱好与忌讳介绍,日本人忌讳( D )色。A红色B白色C蓝色D黑色110根据食品包装装潢各国对颜色爱好与忌讳介绍,法国人爱好(B )色A红、绿色B红、蓝色C青、绿、紫D橙蓝色111根据对茶叶抽检,发现某一小包装茶叶没有标明产品生产日期,

20、应视为(B )A合格B不合格C符合标准D不符合标准112根据对茶叶抽检,发现某一小包装茶叶没有标明产品保质日期,应视为(B )A合格B不合格C没有规定D可以出售113成品茶中,通常将通过(B )的茶称为面装茶A 3 3.5孑L B 4 5孔C 6 8孔D 10孔以下114成品茶中,通常将通过(C )的茶称为中段茶A 3 3.5孑L B 4 5孔C 6 8孔D 10孔以下115乌龙茶审评,第一泡嗅香气,重点是嗅香气(B )A香气类型B香气高低C香气持久程度D有无异味116乌龙茶审评,第二泡嗅香气,重点是嗅香气(A)A香气类型B香气高低C香气持久程度D有无异味117乌龙茶干看条索主要评(B )A形

21、状、嫩度、色泽、净度B松紧、弯直、整碎、轻重C花杂枯暗、黑燥、青燥D 油润调匀、枯暗、花杂118干看乌龙茶色泽主要评(B )A颜色深浅程度B色度和光泽度C油润、枯燥D调匀、枯暗、花杂119香气审评,茶类香应注意区别(B )A高山、低山、州地之别 B品种香、产地香、季节香C春茶、夏署茶、秋茶之分 D铁观音、色种的区别120香气审评,纯正香气应注意区别(D)C春茶、夏署茶、秋茶之分 D茶类想、地狱香、附加香121汤色审评,主要从(B )三方面评比A正常色、劣变色、陈变色 B色度、亮度、浑浊度C明亮、晦暗、浑浊D 金黄、橙黄、清黄122茶汤的色度,主要从(A )三方面评比A正常色、劣变色、陈变色 B

22、色度、亮度、浑浊度C明亮、晦暗、浑浊D金黄、橙黄、清黄123下列评语中,(C )说法是错的A香气较高B滋味稍淡C汤色不明亮D外形尚紧结124下列评语中,(B )说法是错的A香气较高B滋味稍淡C汤色明亮D外形尚紧结125正常滋味要区别(A)A浓淡、鲜爽、醇和B苦、涩、粗、异C甜、酸、辛、辣D酸、馊、霉、焦126不正常滋味要区别(B)A浓淡、鲜爽、醇和B苦、涩、粗、异C甜、酸、辛、辣D酸、馊、霉、焦127审评叶底主要看(A)A嫩度、匀度、色泽 B 嫩度、整碎、薄厚C嫩、厚、卷 D 厚、薄、摊128乌龙茶叶底嫩度主要看(A)A叶质老嫩B 叶片大小、整碎情况C红变程度D厚、薄、摊129根据拣剔标准,梗

23、中含茶量要小于(C)A 1% B 3% C 5% D 不得存在130根据拣剔标准,高级茶的含茶量( D )A 1% B 3% C 5% D 拣净131 “滋味稍浓”它的含义是说明茶汤( D )A低于对照标准茶样B 相当于对照标准茶样C高于对照标准茶样D 微高于对照标准茶样132下列评语中(B )副词用法不妥A滋味尚浓B滋味尚淡C滋味欠浓 D 滋味较浓133下列术语,(A )属于等级评语A肥壮沉重B稍高C符合D稍低134下列术语,(D )属于对样评语A细嫩B紧细C紧结D符合135下列术语,(B )属于"稍高"也B丄C V DT136下列对样评语(C )属于"符合&q

24、uot;也B丄C V DT137乌龙茶评茶计价如外形评二等,内质评三等,应以( B )计价A二等B三等C四等D五等138绿茶评茶计价如外形评二等,内质评四等,应以(B )计价A二等B三等C四等D五等139毛茶收购含水分一律按规定标准计价,乌龙茶标准含水量为(C )A 5% B 6% C 7% D 8%140毛茶收购含水分一律按规定标准计价,乌龙茶标准含水量超过(A )不补不扣A 1% B 2% C 3% D 7%141抓茶一把,用手紧握很刺手,发出“沙沙”响,条脆,手捻成粉末,枝梗轻折即蹦 断,香气高,闻其含水量为(A )A 5% B 7% C 8% D 10%142根据评分方法,对照标准样“

25、稍高”,应给(D )分A + 1 B + 2 C 1 D2143根据评分方法,对照标准样“稍低”,应给(C )分A + 1 B + 2 C 1 D2144根据茶叶品质审评结果判定原则,任一品质因子评为( C )分为不合格A 0 分 B 1 C 2 D 3毛茶收购含水分一律按规定标准计价,乌龙茶标准含水量为(C )。A 5% B、6% C、7% D、8%毛茶收购含水分一律按规定标准计价,乌龙茶含水量超过(A )不补不扣。A 1% B、2% C 、3% D 、7%147、毛茶一把,用手紧握很刺手,发出“沙沙”响,条脆,手捻成粉末,枝梗轻折即蹦 断,香气高,问其含水量为(B )。A 5% B、5%

26、C、8% D 、10%根据评分方法,对照标准样“稍低”,应给(C )分。+ 1B 、+2 C 、-1 D 、-2152、 根据茶叶品质审评结果的判定原则,任一品质因子评为(C )为分为不合格。A -1 分 B 、-2 分 C、-3 分 D、0 分153、乌龙茶审评,若内质得分低于该最低分数标准,均作( B )处理A按外形定级;B、按内质定级C降级D、酌情处理154、乌龙茶审评,若内质得分低于该级最低分数标准,均作( B )处理。A酌情处理B、降级C、按外形定级 D、按内质定级155、乌龙茶精致的产品分为(C )A正茶、副茶B、铁观音、色种C粗茶、细茶D、碎茶、粉末156乌龙茶正茶分为(B )A

27、、正茶、副茶 B、铁观音、色种C 粗茶、细茶 D 、碎茶、粉末157、根据等级评分的规定,一级色种的给分为(C )A 71-80 B 、81-90; C、91-100 ; D、101 以上。15 8、根据等级评分的规定,一级铁观音的给分为(C)。A 71-80 B 、81-90; C、91-100; D、101 以上159、某批铁观音对样评审,加权平均后外形 81分,内质86分,应定(C )级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 、三级160、某批乌龙茶对样评审,加权平均后外形 92分,内质95分,应定(B )级A 特级 B、一级C、二级 D、三级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一分(V) 1、全心全意

28、为人民服务时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鲜明特征和基本原则。(V) 2、爱岗敬业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V) 4、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X5乌龙茶内质评审,先嗅香气,快看汤色,再尝滋味,后评叶底。(V) 6、乌龙茶外形审评,先看面装,后看中段,再看下身。(V) 7、鉴赏茶叶,首重风韵。(V) &知一般,特殊,注意特异品质是鉴评茶叶品质的主要方法。(X9、雨水、雪水称得上是软水,用作评茶用水,效果最佳。(X10.、深井的地下水清冽,用作评茶用水,效果最佳。(V) 11.、冷嗅余香可作为鉴别茶叶品质高低的依据。(X12、茶场的温度低于40摄食度,有利于鉴尝滋味。(V) 13、

29、汤色易受光线强弱的影响。(V) 16、雨水青茶叶色泽乌燥,欠光泽,品质差。(X17、看汤色,主要从浓淡、深浅去区别。(X14汤色与茶碗的规格、容量没有关系,不必强求规格一致。(X15印晒茶色泽乌油润、鲜活,品质好。(X1&乌龙茶干看,主要评松紧、弯直、整碎、轻重。(X19茶叶是保健饮料,评茶时应首先用香皂将手洗干净(X20 口香糖可清洁口腔,不影响茶叶审评。(X21、匀度好、嫩度亦好、嫩度差、叶底老。(V) 22、看叶底嫩度,凡是叶肉厚、柔软为好,软薄者次之。(X23样茶滋味比标准样淡,可用“尚淡”表示。(X24汤色晦暗,可用“不明亮”表示。(V) 25、凡干湿评略有烟气,尝滋味又尝不

30、出来的应为正品茶。(X26凡是干评、湿嗅都有轻微的日晒气,应作为次品处理。(V) 27、真茶枝梗呈圆柱形,叶片互生。(X28假茶叶脉较多,呈网状脉。(V) 29、乌龙茶内质得分低于该级最低分数标准,均作降级处理。(V) 30、交货样品质高于标准样,属于符合,应评为合格。(V) 31、保质期是指任何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X32、保存日期是指任何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证食品质量的日期。(V) 33、包装的食品标签,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V) 34、包装食品标签,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的语言、图形及其设计,使消费者将 该食品与另一产品混淆。(V) 3

31、5.、日晒气较重的茶叶(乌龙茶),评定等级后,按次级给价。(V) 36、带有浓烈日晒气的嗮青,按次级给价。(V) 37、保存日期3个月以内的食品,可以标识月、日。(V) 38、保存日期在18个月以上的食品,可以免除保存日期标志。(V) 39、“慎独”既是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V) 40、职业道德的养成贵在自觉,重在坚持,难在“慎独”。试题精算1 (A素质是职业素质的灵魂。A思想政治素质B 职业道德素质C专业技能素质 D 科学文化素质2 ( C属于评茶员职业道德规范。A热爱本职,精业勤业B 热爱专业,忠于职守 C科学严谨,不断进取D 顾全大局,忠于职守3来样包装上标识“ C7

32、0T,问包装茶叶(C)A铁观音B色种C奇种D水仙4某一小包装防伪标志位“蓝底绿色食品标志“,问(BA A级绿色食品B AA绿色食品C有机食品D 假冒产品5质检发现某一小包装茶叶,包装上没有标明“保存日期”,应视为(BA合格 B 不合格 C 允许 D没有规定6茶叶包装标识产品标准代号为“ Q,其适用文字标准是(CA国家标准B国家推荐标准C 部颁标准D企业标准7下列食品标准上标明的体积单位,问(B是正确的。A V/V B L C G D kg8下列标明保持日期方式,(A )是正确。A保质期6个月 B 保质期7天以内 C 保存至2005-1-31 D 保存期18个月 以上9根据审评室要求,茶叶审评室

33、宜(A)A座南朝北 B座北朝南C座东朝西D座西朝东10国际上采用的标准红绿茶审评杯规格(B)A110ml B150ml C200ml D250ml11测定茶叶灰分,要求使用感量为(D的分析天平。A0.1g B0.01g C0.001g D0.0001g12正方形评茶盘的规格,长宽各是 B,高30mmA2min B230mm C250mm D300mm13乌龙茶审评,冲泡静置时间为(A)A 2min B2-3min C 5min DIOmin14当品茶室自然光线昏暗,应用人造光源观察箱,其工作面照度应不少于(A)A lOOOIx B1500IX C2000IX D2500lx15品茶室内墙壁色调

34、,要求蒙赛尔中性色(B)A5.0B8.0C8.5D9.016根据品茶室条件要求,样品库相对湿度应维持在不大于( CA50%B60%C65%D75%17为增加评审室的光线,一般采用(B斗式采光窗A 南向B北向C东向 D西向18按取样规定,现有152件茶叶,应取(B)件A 3件B5件 C6 件D1O件19茶叶对样加工,若是流水线生产仟样一般是采取(B)A就袋仟样B定时分段抽取 C装箱前仟样D 装箱后仟样20根据对茶样外形特征观察结果,下列(C)符合四级铁观音标准样。A条索肥壮,紧结重实,沙绿,三节色B 条索壮结欠重实,沙绿欠明C条索粗壮,微重实,欠乌油润D 条索粗松,枯燥,褐燥21某个茶样外形条索

35、紧细结实,色泽乌润油,沙绿,三节色。与(A所用标准样适当。A 一级色种 B二级观音 C三级观音 D四级色22古人以水沸(D别“汤侯适时与否。A虾眼、蟹眼、鱼目B 声如振声、转声、骤声C 气浮一缕、二缕、山缕 D形辩、声辩、气辩。23泡茶技艺的三要素是(AA茶量、水温、时间 B备具、备茶、备水C 择水、择具、冲泡 D温壶、烫杯、洗茶24乌龙茶湿评,开汤冲泡的速度方式是(B)A快一慢一快B慢一快一慢 C快一快一慢D慢一慢一快25辨别香气长短,应以(D重点A干嗅B热嗅C问嗅D冷嗅26根据舌的生理特点,(D)部位对苦味最敏感A舌尖B舌的两侧C舌心D舌根27尝味时,若茶汤的温度低于(D味觉就显得迟钝。A

36、10 °C B20 °C C30 °C D40 °C28特种茶类贸易标准样,武夷岩茶标准样设置为( DA四级B五级C六级D七级29东方美人茶具有(C特点A似梔子花香,七泡有余香B兰花香具岩韵 C形似花朵,具蜜糖香D香气优雅似桂肉30常用(C)描述乌龙茶的品质特征A清汤绿叶B红汤红叶C 青蒂绿腹红镶边D 黄汤黄叶31常用(C描述梅占与其他品种的区别A香甜B果香C辛味D黄绿色32汤色金黄常用于描述(A铁观音的汤色A 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33常用(C描述四级色种的外形色泽A香蕉色B沙绿C青绿色 D翠绿34 ()季节茶区别的主要标志(B)A鲜爽 B 苦涩味 C

37、花香 D酸味35陈茶汤色一般是(B)A橙黄明亮 B深红昏暗C冷后浑 D红艳明亮36 (D)特征可作为识别黄金桂名茶的主要依据。A芽毫显露 B枝梗似“竹子节” C枝壮大略有棱角D叶形倒披针状,色黄绿具光泽37香气清纯柔和,细长,令人又愉快感,称为( AA清香 B清高 C幽香 D花香38 “稍”与“略”两词的含义(CA “稍”比“略”程度重一些;B “稍”比“略”程度轻一些 C基本相同D 差异较大39汤色偏红的主要原因(CA雨水青 B炒锅温度较高C晒青或摇青过重 D揉捻不足40某批茶叶审评时,含水量为9%应(C)给价A不补不扣 B补1% C扣1% D降一等41某批乌龙茶对照一级标准样,内质加权平均

38、总分为82,品质总86分,应定位(B级。A 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42、茶号K110中的第二位数字中的“ 1”是表示(C。(A)茶厂代号 (B)级别(C)季别(D)l类别43、标准规定,乌龙茶粉末含量为(A。(A)1%(B) 1.5% (C) %(D) 7%44、茶叶卫生标准规定,铅的残留量不得超过(Do(A)0.1mg/kg (B) 0.2mg/kg (C) 1mg/kg (D) 2mg/kg45、对样评语中,某项品质因子与标准样相符合(C符号表示。(A)丄(B) 丁(C) V (D)46、 外销茶定级计价评分,某项品质因子低于标准样,用(C符号表示。(A)-1 分(B) -2 分(C -3

39、 分(D) 0 分47、 内销茶综合批规定级计价评分,某项品质因子高于标准样,用(B符号表示。(A) + (B)+ (C)- (D)48、根据对样评分法,对照标准样较低,评(B分。(A)-1 分(B)-2 分(C) -3 分(D)+3 分49、根据等级评分,三级好茶为(B分。(A)61-70 (B)71-80 (C)81-90 (D)91-10050、 某一色种样品对样审评,品质总分为78分,银锭(C级。(A) 级(B)二级(C)三级(D)四级51、根据评档法升降处理办法,内质一项因子,外形有两项次要因子高于标准样,应做(C处理。(A)降半个档(B)降一个档 (C)升半个档(D)升一个挡52、

40、 某些外销茶定级评分,品质因子评分有三项“稍低”(-1分),应(A评定。(A)低于标准样(B)不合格 (C)降半级(D)降一级53、内销茶综合定级计价时,发现微焦应作(D处理。(A)按标准及定价(B)不合格 (C)降级(D)降价5-30%54、乌龙茶加权评分法,是将加权平均品质总分对照等级标准样,评定产品( 代(A)等级(B)合格(C)不合格 (D)降级55、 根据食品包装装潢港澳地区对色彩爱好与忌讳介绍,感概地区爱好(A色。(A)红、绿 (B)红、白(C青、绿、紫(D)橙蓝色56、 茶叶用锡罐包装,被视为卫生不合格产品,其原因(A。(A使茶叶污染上铅(B)使茶叶污染上锡(C)使茶叶污染上铜(

41、D)使茶叶污染上DDT57、成品茶中,通常将通过(D的茶称为下段茶。(A) 3-3.5 孑L ( B) 4-5 孔(C) 6-8 孔(10 孔以下58、 乌龙茶审评,第三泡嗅香气,重点是嗅香气(C。(A)香气类型(C)香气持久程度59、乌龙茶干看主要评(A。(A)条索、色泽、净度(C)花杂枯暗、黑燥、青燥(B) 香气高低(D)有无异味(B) 松紧、弯直、整碎、轻重60、香气审评,品种香应注意区别(D )(A)高山、低山、洲地之别(C) 春茶、夏暑茶、秋茶之分61、汤色审评,茶汤正常色应该区别(A)明亮、晦暗、浑浊(C)浓淡、深浅62、下列评审中,(A)说话是错的(A)香气不咼(E)滋味稍淡63

42、、乌龙茶滋味以(A )为好(A)醇厚、香甜(C) 酸、甜、辛、辣(D)64、叶底的匀度,主要看(C )(A)嫩度、匀度、色泽(C)老嫩、大小、厚摊、色度等-65、根据拣剔的标准,二级茶对(A) 1%( B) 2%(C) 5%(B) 品种香、产地香、季节香(D) 茶类香、地域香、附加香C )(B) 色度、亮度、浑浊度(D) 金黄、橙黄、清黄(C) 汤色明亮(D)外形尚紧结(B)淡、薄、苦、涩66、“滋味较低”它的含义是说茶汤滋味(A)低于对照标准样茶(C)高于对照标准样茶67、下列评语中(B )副词用法不妥酸、馊、霉、焦(B)嫩度、整碎、厚薄致程度(D)红变程度1cm以下的茶梗要求(D)(D)剔

43、除干净(A )(B)相当于对照标准样茶(D)微高于对照标准样茶(D)油润调均、枯暗、花杂(A)香气尚浓(B)香气尚低(C)香气欠浓(D)香气较浓68、下列术语,(B )属于等级评语(A)稍高(B)紧结(C)稍低(D)低69、下列术语,(D )属于对样评语(A)醇厚(B)醇和(C)纯正(D)V70、下列对样评语,(D )表示“低”(A)(B)丄(C)V(D)X71、乌龙茶评茶计价如外形评一等,内质评三等,应以( A )计价(A) 二等(B)三等(C)四等(D)五等72、绿茶评茶计价,如外形评二等,内质评四等,应以( B )计价(A) 二等(B)三等(C)四等(D)五等73、 毛茶收购的含水分一律

44、按规定标准计价,如含水量为9%应(B )(A)不补不扣(B)扣1%(C)扣2%(D)降一等74、抓茶一把,用手紧握感觉刺手,发出“沙沙”响,条尚脆,手捻成粉末,枝梗轻折 断, 香气尚高,问其含水量为(B )(A) 5%( B) 7% (C) 8% (D) 10%75、根据评分方法,对照标准样“相当”,应给(A )分(A) 0 分(B) +1 分(C)- 1 分(D)- 2 分76、 根据对样评分标准,若几项品质因子评分合计为(C )分,即评为高于标准样(A) +1 分(B) +2 分(C) +3 分(D) 0 分77、根据等级评分标准若品质分数为 85分,应定(B(A) 一级(B)二级(C)三

45、级(D)四级78、乌龙茶副茶分为(A )(A)粗茶、细茶、脚茶(B)铁观音、色种、黄金桂(C)粗茶、细茶、茶片;(D)正茶、碎茶、粉末。79、 根据等级评分的规定,三级铁观音的给分为(B )。(A) 71-80 ;(B) 81-90 ;(C) 91-100 ;(D) 101 以上。80、某批乌龙茶对样审评,加权平均后外形 96分,内质98分,应定(B )级。(A)特级;(B) 级;(C)二级;(D)三级。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1分(正确的打“,错误额的打“X”,错答、漏答均不 得分,也不反扣分。)(V) 1、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行各业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2、全心全意为

46、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X) 3、乌龙茶干看,主要评松紧、弯直、整碎、轻重。(V ) 4、乌龙茶品质审评着重于香气、滋味及其耐冲泡次数,叶底作为参考。(X) 5、雨水、雪水称得上软水,用作评茶用水,效果最佳。(X) 6、嗅香气以温嗅为宜,低于30C,准确性较大。(X ) 7、汤色与泡茶时间没有关系,看汤色不必操之过急。(V ) &平地茶色泽一般较为深绿,香气较低(X) 9、对香气评分的影响,温度高低影响最大。(X) 10、抽烟对评茶没有多大的影响。(V ) 11、茶汤入口先微苦,后回味甘甜的是好茶。(X) 12、滋味“尚浓”,表示与标准样对照浓度略高。(V ) 13、凡是干

47、评、湿嗅都有较重的焦气,且不易消失的,应作劣变质茶处理。(X) 14、真茶主脉明显,呈羽状脉。(X) 15、质检货样相符的,应评为标准级。(X) 16、如果食品产品中没有另外规定,已标明生产日期的,不一定要标明保存日期 或保质日期。(V ) 17、包装食品标签所应用的语言、图形符号及它设计内容应符合语法、通俗易懂、准确、科学。(X18工夫红茶“红汤红叶”,按次级给价。(“)19、7天以内的食品,可以免除保质日期标志。(“)20、良好的职业习惯主要是自律的结果。高级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复习提纲一、单项选择题1、长炒青外形审评主要看(0。A 嫩度、净杂 B色泽、整碎C 嫩度、条索 D 整碎、净杂

48、2、圆炒青按形态分为(花色品种。A珠茶特级、一至五级B雨茶、秀眉、贡熙C珠茶、秀眉、碎茶D珠茶、雨茶、秀眉、茶末3、蒸青绿茶分为(A)档次。A高档中档低档 B特一至三级C 特级 一至五级D EEES 级4、烘青茶坯加工级别标准样分为(D)。A 特、一至三级B特级、一至五级C茶芯、茶片D一至六级、茶芯、茶片5、 外形特征“色黄稍枯,尚圆略扁、有朴片”属于贡熙(D)级A特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6、珠茶贸易标准样分为(D)A 一至三级 B特、一至三级C 特、一至五级D特级、一至五级、不列级7、六安瓜片主销(C)A武汉、重庆 B宁、沪、杭C 港、澳地区 D 日本8顾渚紫笋主销(C)A港、澳、

49、东南亚地区和国家B 外销日本C京、沪D京、津、穗9、 如要调查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态度,应采用(A)市场调查法A询问法B观察法C试销D资料分析法10、毛峰外形审评注重(A)A色泽、嫩度 B 色泽、形态C色泽、条索D嫩度、净度11、出口眉茶标准样分为(D)花色品种A特珍、珍眉、秀眉B 雨茶、秀眉、贡熙C特级、一至二级D特珍、珍眉、雨茶、秀眉、贡熙12、 外形特征“细嫩、紧直、尚嫩绿”属于蒸青绿茶(A)级A EE级 B E 级 C S 级 D 一级13、根据舌的的生理特点、舌心对(B)最敏感A甜味 B 涩味 C 咸味 D 酸味14、适合尝滋味的茶汤温度是(B)A 35-40 °C B 45

50、-55°CC 55-65°CD 高于 70 C15、标准规定特种乌龙茶出口水分不得超过(B)A 7 . 0% B 7.5% C 8.0% D 9.0%16、抓茶一把,用力紧握,微感刺手,条无显着折断,手捻成碎片,枝梗用力折断,但梗皮不脱离,用力小时呈弯曲状,香气正常。问其含水量为(C)A 5% B 7% C 8% D 10 %17、茶号“ 9389”代表(C)绿茶贸易标准样A特贡超特级 B特贡特级 C 贡熙一级D贡熙二级18、黄山毛峰主销(B)A东北三省 B京、津、沪C宁、杭、沪D 港、澳地区19、香气审评,茶类香应注意区别(B)A高山、低山、洲地之别B品种香、产地香、季节

51、香C春茶、夏暑茶、秋茶之分D地域香与附加香20、成品茶“规格舌L”的原因是(B)A精制茶大小或长短不一B上、中、下三段茶比例不当C外形、叶底花杂D制作过程火温过高21、品质特点“条索较紧,色泽较深暗,香气高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 绿完整”属于(A)名优绿茶A烘青型名茶 B蒸青型名茶 C 炒青形名茶 D烘炒型名茶22、扁炒青外形审评主要看(C)A 嫩度、色泽B 条索、整碎 C 色泽、形态 D 条索、净杂23、 根据等级评分标准,乌龙茶二级色种定为(C)分A 101 以上 B 91-100 C 81-90 D 71-8024、 乌龙茶评茶计价如外形评四等,内质评三等,应以(B)计价A二

52、等 B三等 C 四等 D 五等25、蒸青外形审评注重(A)A紧直、色泽B 嫩度、松紧 C 色泽、条索 D色泽、形态26、 根据名优绿茶的评分原则,某项因子品质优良定为甲等,给(A)分A 94 士 4 B 84 士 4 C 74 士 4 D 50-6027、名优绿茶外形项目的品质系数为(A) B 2009年新标准A 30%B 25% C 15% D 10%28、在自然光充足情况下,评茶较为准确,因此干评台应(C)A直射光照射得到的地方 B 南向窗下C北向窗下 D 西照窗下29、评茶室要求干燥,因此不宜(D)A设在楼上B地面用多孔板架空 C增设除湿机D 透光窗下种植乔木树种30、平炒青外形审评主要看(A)A圆洁、润度 B色泽、整碎 C 嫩度、净度 D整碎、净杂31、烘青外形审评注重(A)A紧直、嫩度 B 色泽、形态 C 色泽、条索 D 嫩度、净度32、 乌龙茶香气的品质系数为(B) A 30% 2009年新标准A 30% B 25% C 20% D 10%33、 特级黄金桂条索卷曲结实翠绿香气清幽似桂。问所用标准(B)A不合理 B 合理 C 待定 D 无标准34、 要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