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移情之妙_第1页
古诗鉴赏移情之妙_第2页
古诗鉴赏移情之妙_第3页
古诗鉴赏移情之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移情之妙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 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 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 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 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象, 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将心中的感情移于自然界的春色, 情与景妙 合无间。古典诗词时,一些自然界无生命、无情无意的事物,在诗人 的笔下赋予了生命,变得有情、有意、有趣。这种把自我的情感射到 原本客观的意象中,赋予客观物象以生命化、有情化、人格化,就是 通常

2、所说的“移情”。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多么无情的秋风啊!它就不肯等 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诗人却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绕开一 笔,埋怨起秋风来了。这一笔,妙在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 无情的秋风”。这秋风先至,自然要引 起许多烦恼。可以试想,秋风一至洛阳,亲人们必然要翘首企盼;而 自己未能如约的苦衷就更不用说了。淡淡一笔,情致隽永深厚。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中没 有明说,颇费人寻绎,正是所谓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秋风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秋风本是按时而起,无所谓 先”只因

3、 诗人归期 后”了,便显出秋风的 先”来。两首合看,于诗中的情味当 有更深的体会。2、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从 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 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 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 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 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 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 怀着 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 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

4、而情无穷。3、发潭州杜甫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檣燕语留人。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高名前后事,回首一伤神。“岸花飞送客,檣燕语留人”。诗人扬帆启航,环顾四周,只有 岸上春风中飞舞的落花在为他送行; 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语,似乎在 亲切地挽留他,一种浓重的寂寥凄楚之情溢于言表。岸上风吹落花, 樯桅春燕作语, 这本是极普通的自然现象, 但诗人以我观物, 而使 “物 色带情 ”,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感情来 “送客”、“留人”,这就有力 地渲染了一种十分悲凉冷落的气氛, 这种气氛生动地表现了世情的淡 薄,人不若岸花樯燕;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辗转流徙、飘荡无依的深沉 感喟。这一联情景妙合无垠,把

5、花、鸟写得如此楚楚动人,有着强烈 感人的艺术力量。4、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 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 ”,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 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 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 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 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 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 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 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5、魏城逢故人 / 绵

6、谷回寄蔡氏昆仲 唐代:罗隐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所见之美,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 情色彩。“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深得锦江美景 的神韵,是全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这两句分别承“前值东 风”与“后值秋”而来,写出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 上句 写春景,下句写秋景。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 色,却偏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 春游锦城时,锦江畔春草芊 眠,诗人为之流连忘返,诗中却说连绵不尽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样,对自己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

7、让离去。秋游锦城 时,秋云舒卷,云与楼相映衬而景色更美,故称“好云”。诗人 为之目摇神移,而诗人却说,是那美丽的云彩也很富有感情,为 了殷勤地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碍马”、“遮楼”, 不说有人,而自见人在。用笔简练含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碍”字、“遮”字用笔迂回,有从对面将人写出之妙,而且很 带了几分俏皮的味道。就象把“可爱”说成“可憎”或“讨厌” 一样,这里用了“碍”与“遮”描述使人神往不已的开心事,正话反说,显得别有滋味。这两句诗,诗人以情取景,以景写情, 物我交融,意态潇洒娴雅,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经典试题对接: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本词为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时作。 偃蹇(y a n ji )(:高耸的样子。 生:语助词,无义。9.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具体 分析。(6分)答案:青山感念岁暮天寒 劝我溪边住”对我深切关怀;明月夜 夜到青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