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法讲义第二章社会保险法_第1页
初级经济法讲义第二章社会保险法_第2页
初级经济法讲义第二章社会保险法_第3页
初级经济法讲义第二章社会保险法_第4页
初级经济法讲义第二章社会保险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第一节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概述实施时 间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自2011年7 月1日起施行。种类1.基本养老保险;2.基本医疗保险;3工伤保险;4失业保险;5生育保险基本原 则1.广覆盖;2保基本和可持续;3多层次第二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 范围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本章重点)(1)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 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 缴纳)(2)无雇工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非全日制从业人 员以及

2、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备注】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由国务院规定。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农村居民3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城镇户籍非从业人员基金 组成1 .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用人单位缴费,特殊情况政府承担)2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缴费)【备注】(1)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二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20% (8%记入个人账户)(2)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和失 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缴纳L单位 缴费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二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X比例(W20Q 具体

3、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2个人 缴费个人养老账户月存储额二本人月缴费工资X8%(1)缴费工资,也称缴费工资基数,一般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 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项目 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不包括用人单位承担 或者支付给员工社会保险费、劳动保护费、福利费、用人单位与员 工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一次性补偿以及计划生育费用等其他不属 于工资费用。(2)新招职工(包括研究生、大学生、大中专毕业生等)以起薪 当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工资基数;从第2年起,按上一年实发工资 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3)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60队按当地

4、职工月平均工资60与作为缴费基数。本人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工 资300乐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作为缴费基数,超过部分不 计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基数。【例1】某企业职工王某2012年月平均工资为8500元,当地统计 局公布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400元。王某2013年个人每月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2400X3X8% =576 (元)【备注】(1)个人缴费不计征个人所得税,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税 收入时,应当扣除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2)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 率,免征利息税。3政府 公共财 政补贴(1)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

5、同缴费 年限期间应当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2)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个人 账户 累计 储存 额计 算1.年度计算法一一适用于以上年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基数记账至本年年底止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二上年年底止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X (1+本年记账利率)+个人账户本年记账金额X (1+本年记账利率XI. 083 X 1/2)2.月积数法一一适用于以上月职工工资收入为缴费工资基数记账 至本年年底止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二上年年底止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X(1+本年记账利率)+本年记账额本金+本年记账额利息其中:本年记账额利息二本年记账月积数X本年记账利率X 1/12本年记账月积数二

6、£ En月份记账额X (12-n+l) (n为本年各记账月份, 且 102)【例2】李某2011年底个人养老账户累计储存额为20000元,假设当地本年记 账利率为4乐李某2012年度月平均工资为3000元。【年度计算法】(1)个人账户2012年记账金额=3000X8%X12=2880 (元);(2) 2012年末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20000义(1 + 4%) + 2880X (1 + 4 % XI. 083X 1/2) = 23742. 38 (元)【月积数计算法】(1) 2012年记账月积数=(12 + 11 + 10+ 1) X8% X3000 = 18720 (元);(3)

7、2012 年记账额利息= 18720X4%X 1/12=62. 40 (元);(4) 2012 年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20000X (1 + 4%) + 2880 + 62. 40 = 23742. 40 (元)享受 条件(1)年龄条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目前国家实行法定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 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 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 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休 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2)缴费条件:累计缴费满15年

8、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按月 领取基本养老金。若累计缴费不足15年,可以缴费至满15年,按月领取基 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养老保险待遇。保险 待遇职工基本 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月标准二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二(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 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1%X缴费年 数(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二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备注】个人养老金账户年度余额计算:(1)年度计算法;(2) 月积数法丧葬补助 金和遗属 抚恤金L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

9、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其遗属可以领 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 付。2 .如果个人死亡同时符合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工伤保险 丧葬补助金和失业保险丧葬补助金,其遗属只能选择领取其中 一项。3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死亡后,其个人账户中余额可以 全部依法继承病残津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 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第三节基本医疗保险覆盖 范围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本章重点)(1)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 企业及其职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事业单

10、位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 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2)无雇工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非全日制从业人 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组成L社会统筹基金(用人单位缴费)2.个人账户基金(个人缴费+单位强制性缴费划入+利息)缴纳1.单位 缴费社会统筹基金二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X 6%2.个人 缴费个人账户基金二本人月工资收入X2%+用人单位所缴医疗保险费X30%+利息【例3】某企业刘某月工资为5000元。计算王某个人医疗保险账户每月储存额。王某每月从工资中扣除

11、=5000 X 2% = 100 (元)存入医疗保险 个人账户单位每月缴费中转入王某个人账户额=5 000 X 6% X 30%=90 (元)王某个人医疗保险账户每月储存额=100+90=190 (元)【备注】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 到国家规定年限,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未达到国家规定缴 费年限,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对于国家规庭年限是多少,目前并 没有统一规定,各地有20-30年不等规定,且有男女性别差异。享受 条件(1)参保人员必须到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或定点零售药 店购买药品。(2)参保人员在看病就医过程中所发生医疗费用必须符合基本

12、医疗保险药 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范围和给付标准。结算起付标准(起付线)W医保负担90%W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1)起付标准(起付线),一般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10%左右;(2)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一般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6倍左右。【备注】(1)医疗费用低于起付线,由个人账户资金支付或个人自付;(2)起付线以上、封顶线以下费用部分,个人要承担一定比例费用,一 般为10乐可由个人账户支付也可自付;(3)封顶线以上医疗费用部分,可以通过单位补充医疗保险或参加商业 保险等途径解决。【例3】吴某在定点医院做外科手术,共发生医疗费用18万元,其中在规定 医疗目录内费用为15万元,目录以

13、外费用3万元。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000 元。分析计算哪些费用可以从统筹账户中报销,哪些费用需要由吴某自理。【解析】(1)起付线=2000 X12 X 10% =2400 (元);(2)封顶线= 2000 X 12 X 6 = 144000 (元);(3)吴某可以报销费用二(144000-2400) X 90% = 127440 (元);(4)由吴某本人负担部分=180000 - 127440 = 52560 (元)其中:起付线以下自费:2400元;起付线以上、封顶线以下自费:(144000-2400) X 10%= 14160 (元以封顶线以上部分:150000 -144000 = 600

14、0 (元);目录外部分自费:180000 - 150000二30000元。不支 付医 疗费 用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1)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2)应当由第三人负担;(3)应当由公 共卫生负担;(4)在境外就医。【备注】医疗费用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 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然后向第三人追偿。医疗 期含义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但 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期限。医疗 期期 间1.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进行医疗时, 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 个月医疗期:实际工

15、作年 限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医疗期10年以 下5年以下3个 月6个月内累 计5年以上6个月12个月内 累计10年以I'.5年以下6个月12个月内 累计5年以上10年以 下9个月15个月内 累计10年以上15年 以下12个月18个月内 累计15年以上20年 以下18个 月24个月内 累计20年以上24个 月30个月内 累计医疗期计算从病休第一天开始,累计计算。2.病休期间,公休、假口和法定节日包括在内。对某些患特殊疾 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经 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例4】1名应享受3个月医疗期职工如果从2008年3月15日起第 一次

16、病休,则该职工医疗期应在3月15日至9月14日6个月内时 间段确定。假设到7月20日,该职工已累计病休3个月,即视为医 疗期满。若该职工在7月21日至9月14日之间再次病休,就无法 享受医疗期待遇。医疗 期待 遇1 .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最低 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80%02 .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医疗期内待遇合同期满,则合同 必须续延至医疗期满,职工在此期间仍然享受医疗期内待遇。3 .对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或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 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按 经济补偿规定给予其经济补偿。比较比较医疗期停工留薪期病

17、因患病、非因工负伤工伤、职业病待遇医疗期待遇一一发放病假 工资工伤医疗待遇一一发放正常工资期满 后劳动者就有义务进行劳 动符合提前解除合同条 件,用人单位按经济补偿 规定给予其经济补偿(额 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仍需治疗,继续享受工伤医疗 待遇。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劳 动合同,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伤 残就业补助金。第四节工伤保险覆盖 范围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 计师事务所等组织职工和个体工商户雇工。(用人单位缴纳)基金 组成工伤保险基金二用人单位缴费+利息+其他资金工伤 认定1.认定 匚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

18、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预备性或者收 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 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 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 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其他情形。2.视同 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 救无效死亡;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 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3不认定 工伤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

19、自残或者自杀;法律、行 政法规规定其他情形。劳动 能力 鉴定1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等级鉴定。(1)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2)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 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2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 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工伤 保险 待遇工伤医 疗待遇治疗工伤医疗费用(诊疗费、药费、住院费),符合工伤保险 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

20、按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康复性治疗费,符合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辅助器具装配费,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备注】(1)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 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期间。(2)在停工留薪期内,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 按月支付。另外,生活不能自理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 理,由所在单位负责。(3)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 经设区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 不得超过12个月。(4)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止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按 照规定享受伤残待遇。(5)工伤职

21、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 疗,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6)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 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伤残待 遇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工伤职工,享受伤 残待遇。包括:生活护理费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 要生活护理,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 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生活部分不 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 月平均工资50%、40%、30%o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从工伤保险基金按 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

22、7个月 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 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本人工资;五级伤残为18个月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3个丹 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本 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本人工资。伤残津贴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 出工作岗位,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 级伤残为本人工资90船 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85%;三级伤残为 本人工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75%。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 为五级、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 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自用

23、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60M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 足差额。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级、六级伤残,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 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七级至十级伤残,劳动、聘用合同期满 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由工伤保险基 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 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 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遗属待 遇职工因工死亡,或者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 其近亲属享受从工伤保险

24、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 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工亡职工配偶每月发给本人生前月工资 40%,其他亲属每月发给本人生前月工资30%,孤寡老人或孤儿 每人每月在上述基础上增加10%;但最终核定各供养亲属抚恤金 之和不应高于工亡职工生前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20倍。【备注】一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其近亲属 可以享受前两项遗属待遇,不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付径 支途由工伤 保险基 金支付 费用治疗工伤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交通食宿费;安

25、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生活不能自理,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生活护理费;.-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伤残津贴; 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因工死亡,其遗属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 亡补助金;劳动能力鉴定费。由用人 单位支付费用治疗工伤期间工资福利;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 金。特别 规定1 .工伤保险中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 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 300%,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计算;本人

26、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 工平均工资60%,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计算。2 .下列情况之一,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丧失享受待遇条件;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拒绝治疗。3 .因工致残享受伤残津贴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 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被鉴定为一级至四 级伤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4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由用人单 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由 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追偿。5 .由于第三人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

27、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 第三人,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 人追偿。第五节失业保险覆盖 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 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2)无雇工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非全日制从业人 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金 组成L社会统筹基金(用人单位缴费)2.个人账户基金(个人缴费+单位强制性缴费划入+利息)缴纳1.单位缴费社会统筹基金二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X 2%2.个人 缴费个人账户基金二本人月工资收入X 1%【备注】此外,此外还有失

28、业保险基金利息收入、财政补贴,以及依法纳入 失业保险基金其他资金,如企业拖欠失业保险费而产生滞纳金等。享受 条件(1)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己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包括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因用人单位过错由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法 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情形。(3)己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领取 期限1.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并将失 业人员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15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及时到指定公 共就业服务机构办

29、理失业登记。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 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手续。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 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2)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领取失业保 险金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最 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10年以上,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 就业后,再次失业,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与前次失业应 当领取而尚未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24个月。失业人员 因当期不符合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原有缴费时间予以保留,重新就业并参 保,缴费时周累计计算。【例5】孙某大学

30、毕业后到甲公司工作,甲公司与其签订了2008年7月1日至 2011年6月30日3年期劳动合同,并为其办理了失业保险。因孙某严重违反单 位规意制度,甲公司于2010年12月31日解除了劳动合同。此后孙某一直未能 找到工作,遂于2011年4月1日办理了失业登记。【解析】(1)孙某和甲公南累计缴纳社会保险费时间为2年半,其领取失业 保险金期限最长为12个月;(2)因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H办理失业登记之 日起计算,所以孙某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最长为20n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 310o发放 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般也不高于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具体数额由省、自治区、直辖

31、市人民政府确定。失业 保险 待遇(1)领取失业保险金(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 疗保险待遇。失业人员应当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 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3(3)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补助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参照当地对在职职工死亡规定, 向其遗属发给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死亡同时符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 和失业保险丧葬补助金条件,其遗属只能选择领取其中一项。(4)职业介绍与职业培训补贴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应当积极求职

32、,接受职业介绍和职业 培训o失业人员接受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补贴由失业保险基金按照规定支付。 补贴办法和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5)国务院规定或者批准与失业保险有关其他费用。停止 领取 失业 保险 金及 其他 失业 保险 待遇 情形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1)重新就业;(2)应征服兵役;(3)移居境外;(4)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5)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适当工 作或者提供培训。第六节生育保险覆盖 范围城镇企业及其职工(用人单位缴费)基金 组成企业缴纳生育保险费+利息+滞纳金

33、+其他资金缴纳单位缴费:生育保险基金二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X比例(W1%) 【备注】企业缴纳生育保险费列入管理费用保险 待遇生育医 疗费用生育医疗费用生育医疗费用包括生育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 超出规定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药费)由职工 个人负担。计划生育医疗费用其他项目费用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 付;其它疾病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 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 办理。生育津 贴含义生育津贴是指女职工因生育离开工作岗位期间支付生活费 用。发放实践中,生育津贴计发方法有两种:(1

34、)参加生育保险社会统筹企业,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 金支付,津贴标准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 均工资计发,但是,生育津贴低于其产假工资,由用;人 单位予以补足;(2)非企业单位或者尚未参加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单位,女 职工休产假期间一般享受生育前基本工资,由本单位支付。享受 条件女职工生育享受年假; 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法律法规规定其他情形。【备注】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 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但不包括生育津贴),所需 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不予 支付 费用违反国家或者本统筹地区计划生育规定丽发生医疗费用;因医疗事故而发生医疗

35、费用;在非定点医疗机构检查、分娩而发生医疗费用;按照规定应当由职工个人负担医疗费用;婴儿所发生各项费用;超过定额、限额标准之外各项费用;不具备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剖撞产手术条件,但女职工个人要求实施剖腹产 手术而超出自然分娩定额标准医疗服务费用;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术(如试管婴儿)所发生医疗费用。劳动合同法新增:集体合同和劳务派遣 一、集体合同主体一方为企业;一方为工会(未建立工会用人单位,可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代表与 用人单位订立集体合同。)内容(1)一般集体合同;(2)行业行集体合同工或区域性集体合同;(3)专项 集体合同程序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订立

36、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 日内未提出异议,集体合同即行生效。支付 标准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最低标 准;用人单位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标准。法理 违处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 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 裁、提起诉讼O二、劳务派遣合同主体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一劳动合同关系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特征劳动力雇 佣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劳动力使 用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

37、者本质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1)临时性(不超过6个月);(2)辅助性;(3) 替代性务遣位务用单, 劳派单义1人位1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劳动合同必备条 款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2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 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 地人民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3 .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不得 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4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 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数额 与支付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