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精品资源】临川一中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 满分课堂 -金属的化学性质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思路解析: A 项中金属元素的原子不能得到电子,只有还原性, 但离子中如亚铁离子既可以得到电子被还原,表现氧化性,又可以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铁离子,表现还原性;金属元素很多都没有变价,在不同的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是相同的;金属元素的汞单质在常温下是液体。答案: B2.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银白色金属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熔点低于 100 密度比水小热和电的良导体A. B. C.D.思路解析: 各项中钠的物理性质
2、都是正确的。答案: D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B. 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D. 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思路解析: 以上 A 、B、 D 三项都是正确的。C 项中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也是正确的,但其缓慢氧化过程中并不自燃。答案: C4.金属钠在水中能浮在水面上;在煤油中能沉在油层下。煤油的密度是0.8 g·cm-3,可推测钠的密度( g· cm-3 )是()A. 大于 1.0B. 小于 0.8C.介于 0.8 1.0 之间D.不能确定1.0 g·cm-3;在煤油思路解析: 金属钠在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说明它的密度比水
3、小,即小于中能沉在油层下,说明它的密度比煤油大,即大于0.8 g·cm-3。答案: C5.下列关于 Na2O 和 Na2O2 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是白色固体思路解析: 氧化钠是白色固体、碱性氧化物、和水反应形成强碱;过氧化钠是黄色固体、过氧化物、强氧化剂、溶于水形成强碱。答案: C6.下列关于化合价的判断正确的是()A.Na 2O 中 O 元素为 -1 价B.Na 2O2 中 O 元素为 -2 价C.SO2 中 O 元素为 -1 价D.SO3 中 O 元素为 -2 价思路解析: 过氧化钠中氧为 -1 价;氧化钠、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均为-2 价。答案: D学习必备欢迎下载7.
4、下列金属在空气中,能自发形成氧化物保护膜的是()A.FeB.AlC.MgD.Na思路解析: 四种金属在空气中均能自发形成氧化物,但这层氧化物能保护内部金属的只有铝和镁。答案: BC8.把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物有()A.CuB.Cu ( OH ) 2C.H2D.O2思路解析: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接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生成了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答案: BC我综合我发展9.将 a mol 钠和 a mol 铝一同投入 m g 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 -1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2a%8200a%A.B.2m46am46a8
5、200a8200aC.%D.%46am69am思路解析: 由 2Na+2H 2O=2NaOH+H 2,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可知:2Na2NOH H2aa mola molmol22Al 2NaOH 2NaAlO 2 3H2a mola mola mol3amol2则 50a+m-( a 3 a)× 2=46a+m22w( NaAlO 2) =82a× 100%= 8200a% 。答案: C46am46am10.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浓NaOH( aq),第二份加入足量的HCl( aq),如果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则
6、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A.12B.13C.32D.11思路解析: 本题有以下两种解法。方法 1(计算法):设生成气体的质量分别为1 g,则: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546m1( Al )1 gm1( Al ) =9 g2Al+6HCl=2AlCl 3+3H 2546m2( Al )1 gm2( Al ) =9 gm1( Al ) =m 2(Al )方法 2(推断法):不论是与NaOH (aq)反应,还是与HCl (aq)反应,均是Al 失去电子: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Al 3e =Al还原产物都是H 2,则都有如下关系:2Al 6e- 3H2因此,虽然两种
7、反应不同,但只要放出H 2 的体积相同,消耗Al 的质量就相同。答案: D11.已知在含 HNO 3 的溶液中放入 Al 不生成 H 2。某无色透明溶液跟金属铝反应放出 H2。试判断下列离子: Mg 2+、 Cu2+、 Ba 2+、 H+ 、 Ag + 、 SO32 、 SO42 、 HCO 3 、OH -、 NO3 ,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何者能存在于溶液中。( 1)当生成 Al 3+时,可能大量存在 _ 。( 2)当生成 AlO 2 时 ,可能存在 _ 。思路解析: 因溶液无色,首先排除Cu2+的存在。与 Al反应放出 H2 的溶液 ,可能是强酸性溶液 , 也 可 能 是 强 碱 性 溶 液 。
8、 Al 与 强 酸 或 强 碱 溶 液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2Al+6H +=2Al 3+3H 22Al+2OH -+2H 2O=2 AlO 2 +3H 2(1)生成 Al 3+时 ,溶液为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 H+ ,则弱酸根 ( SO32 、 HCO 3)和 OH-不能共存 , NO3 也不存在,否则 Al与稀 HNO 3 反应不产生 H2;这样离子只剩 SO42, SO42 一定存在;溶液中有22+2+可能大量存在。SO4 ,则 Ba 和 Ag不能大量存在 ,Mg(2)当生成 AlO 2时 ,溶液为强碱性溶液,一定存在大量OH -,有 OH -则无 Mg 2+、
9、H+ 、 Ag + 和HCO 3 ,这样阳离子只剩 Ba2+,有 Ba2+则无 SO32 、 SO42, NO3 可能存在。答案:( 1) H+、 Mg 2+、 SO42(2) OH -、 Ba2+、 NO312.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 E 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 050 mL ),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图 3-2试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 _(填各接口的编号,
10、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装置 C 中放入的反应物是 _ 和_ 。( 3)装置 A 的作用是 _ ,装置 B 的作用是 _ 。( 4)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及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和 _ (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思路解析: C 中产生的CO2 气体,须通过NaHCO 3 溶液除去其中混有的HCl 气体, CO2 气体与 Na2O2 固体反应后产生的O2
11、 中,不可避免地混有CO2 气体,需通过NaOH 溶液除去。洗气装置中气流的方向注意应为长管进、短管出。为准确量得生成O2 的体积,在反应前后读取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 乙两管液面相平,以保证甲管液面上方为 1 个大气压。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答案:( 1)(可换位)(2)大理石 盐酸(3)除去混在 O2 中未反应的 CO2 吸收 CO2 中混有的 HCl( 4) a、 c13.下面是有关Na 及 Na2 O2 性质的探究实验:(1)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现象中正确的描述是()金属钠熔成小球在空气中立即燃烧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
12、成淡黄色固体A. B.C.D.(2)取( 1)中生成的固体少量,滴几滴水,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如何检验该气体?(3)总结 Na2O 与 H2O、Na 2O2 与 H2O、 Na2O 与 HCl 发生化学反应的规律,写出Na2O2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Na2O2 是否为碱性氧化物。思路解析: 钠在空气中燃烧, 受热后立即熔成小球,产生黄色火焰, 生成黄色过氧化钠粉未;过氧化钠溶于水中生成强碱氢氧化钠同时有氧气产生。比较氧化钠与过氧化钠与水、盐酸反应可知,后者总比前者多一种产物氧气。答案:( 1) C( 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则为O2( 3) 2Na2O2+4HCl=4NaCl+2H 2O+O 2;不是碱性氧化物。我创新 我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副食品加工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试题考核试卷
- 药品仓储库区划与管理考核试卷
- 斯蒂里设计师专业体系构建
- 《供应链管理》课件
- 渔业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运维安全保密措施
- 粮食加工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 糖果食品安全监管考核试卷
- 小组介绍课件
- 粮食产业与制糖业的联动发展考核试卷
- 高速铁路关键技术汇总
-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9 浣溪沙》课件
- 2023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三份
- 办公室5S管理标准(图片版)课件
- 《中医学》消渴-课件
- 向政府写诉求书范文(精选12篇)
- 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 课件- 高中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 科技成果-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技术
- 烟花爆竹事故应急处置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件第四讲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 会宝岭选矿厂集中控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