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考纲考情考情三年三年1313考高考指数:考高考指数: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生态系统的范围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概念:生态系统是由_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2.范围:有大有小。范围:有大有小。3.3.结构:结构:_和营养结构和营养结构(_)(_)。4.4.功能:物质循环、功能:物质循环、_、信息传递。、信息传递。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能量流动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1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2.2.生产者:生产者:_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3.3.消费者:主要指消费者:主要指_,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等。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等。4.4.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生物,主要是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生物,主要是_等。等。自养自养动物动物细菌、真菌细菌、真菌三、食物链和食物网三、食物链和食物网1.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的的关
3、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2)(2)营养级:营养级:_中的环节。中的环节。(3)(3)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_彼此相互交错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连接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吃与被吃吃与被吃食物链食物链食物链食物链2.2.营养结构图解与分析:营养结构图解与分析: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1)(1)图示食物网中包含图示食物网中包含_条食物链。条食物链。(2)(2)写出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写出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_。(3)(3)图中猫头鹰同时占有第图中猫头鹰同时占有第_营养级。营养级。(4)(4)图中属
4、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图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5)(5)写出图示食物网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写出图示食物网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_。(6)(6)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和蜘蛛之间的关系是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和蜘蛛之间的关系是_。8 8草草食草昆虫食草昆虫蜘蛛蜘蛛青蛙青蛙蛇蛇猫头鹰猫头鹰三、四、五、六三、四、五、六狐、猫头鹰、吃虫的鸟、狐、猫头鹰、吃虫的鸟、蜘蛛、青蛙、蛇蜘蛛、青蛙、蛇非生物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竞争和捕食竞争和捕食【盲点判断【盲点判断】1.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5、 )( )2.(20102.(2010全国卷全国卷t3c)t3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 )3.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必备成分。( )( )4.4.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 )5.5.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网可使每种生物都限定在一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网可使每种生物都限定在一条食物链的
6、固定位置上。条食物链的固定位置上。( )( )6.(20116.(2011海南高考海南高考t21c)t21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 )7.7.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 )【盲点判断点拨【盲点判断点拨】1.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食物食物链和食物网链和食物网) )两个方面。两
7、个方面。2.2.热带雨林与北方森林相比气温较高,分解者的代谢活动相对热带雨林与北方森林相比气温较高,分解者的代谢活动相对旺盛。旺盛。3.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从而被其他生物利用。实现无机物和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是生产者而被其他生物利用。实现无机物和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和分解者,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4.4.生产者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生产者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给自身的生长发育,也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在生仅供给自身
8、的生长发育,也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分解者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分解者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用。5.5.某些生物可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据不同的营养级。某些生物可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据不同的营养级。6.6.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中,一般情况下,往往随营养级升高,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中,一般情况下,往往随营养级升高,个体体型相对较大,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树木和昆虫的关系。个体体型相对较大,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树木和昆虫的关系。7.7.食物链和食物
9、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一般认为,食物网越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网络概览【网络概览】考点一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1)基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基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2)桥梁:生产者、分解者。桥梁:生产者、分解者。(3)(3)主导主导( (基石基石) ):生产者。:生产者。2.2.生态系统各成
10、分之间的联系: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联系:(1)(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量的最终来源。(2)(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 (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 )的成分,的成分,因此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因此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3)(3)消费者:从理论上讲,其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消费者:从理论上讲,其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
11、态系统必需的成分。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需的成分。(4)(4)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的话,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中没有分解者的话,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统就会崩溃,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占有重要地位。(5)(5)联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联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高考警示【高考警示】(1)(1
12、)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生产者:蓝藻是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者:蓝藻是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而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属于生产者;而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2)(2)动物动物消费者: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消费者: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3)(3)细菌细菌分解者: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分解者: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通关题组【通关题组】1.(1.(生态系统成分判断生态系统成分判断)(2014)(2014淮南模拟淮南
13、模拟)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题指南【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解析【解析】选选b 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
14、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无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无机盐、水等,生产者主要指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另外还机盐、水等,生产者主要指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另外还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病毒营寄生生活,寄生在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病毒营寄生生活,寄生在生物的活细胞内,属于消费者。蚯蚓以腐烂的物质为食物,营生物的活细胞内,属于消费者。蚯蚓以腐烂的物质为食物,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互动探究【互动探究】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吗?为什么?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吗?为什么?提示:提示
15、:是的。自养生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许多微生物是的。自养生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许多微生物( (如题如题中中b b项中硝化细菌项中硝化细菌) ),它们可以利用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它们可以利用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制造有机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2.(2.(各成分的作用分析各成分的作用分析)(2014)(2014安庆模拟安庆模拟)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专
16、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者和消费者b.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细菌再利用c.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作用再利用d.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解题指南【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1)知道划分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腐生生活。知道划分分解者的
17、主要依据是腐生生活。(2)(2)明确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明确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把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骸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解析【解析】选选b b。营腐生生活的生物都是分解者,不可能是生产。营腐生生活的生物都是分解者,不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进行者和消费者。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但是释放的能量不能被绿色植物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但是释放的能量不能被绿色植物再利用。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如动物蜣螂,也是分解者。再利用。分解者
18、不一定是微生物,如动物蜣螂,也是分解者。【互动探究【互动探究】为什么说分解者是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为什么说分解者是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提示:提示: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即是沟通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桥梁。植物同化的即是沟通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桥梁。植物同化的coco2 2等物质,等物质,大约大约90%90%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归还无机环境,然后被生产者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归还无机环境,然后被生产者重新利用。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新利用。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重要地
19、位。【解题金手指【解题金手指】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判断方法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判断方法(1)(1)判断生产者: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判断生产者: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生物,则为生产者。(2)(2)判断消费者: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判断消费者: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3)(3)判断分解者: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判断分解者: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即是否是腐生生物。转变成无机物,即是否是腐生生物。【加固训练【加固训练】1.1.
20、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要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要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这是因为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b.缺少生产者缺少生产者c.c.没有消费者没有消费者 d.d.分解者很少分解者很少【解析【解析】选选d d。人体尿液、粪便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转。人体尿液、粪便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转变为植物可利用的无机物。在南极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中,生物变为植物可利用的无机物。在南极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中,生物
21、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由于分解者很少,为减少人的尿液和粪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由于分解者很少,为减少人的尿液和粪便等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因此要带离南极。便等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因此要带离南极。2.(20142.(2014太原模拟太原模拟) )某农户在其庭院中种植了谷类、蔬菜和牧某农户在其庭院中种植了谷类、蔬菜和牧草,栽培了蘑菇,养殖了家畜和家禽,还建有一沼气池,构成草,栽培了蘑菇,养殖了家畜和家禽,还建有一沼气池,构成了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下列关于该庭院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了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下列关于该庭院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的是( () )a.a.分解者的代谢产物都可作为生产者的肥料分解者的代谢产
22、物都可作为生产者的肥料b.b.生产者的代谢产物都可作为人的食物生产者的代谢产物都可作为人的食物c.c.人的有机排出物可作为分解者的原料人的有机排出物可作为分解者的原料d.d.分解者及其代谢产物不能作为消费者的饲料分解者及其代谢产物不能作为消费者的饲料【解析【解析】选选c c。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其代谢产物并非都可作为生产者的肥料,故其代谢产物并非都可作为生产者的肥料,故a a项错误;生产者项错误;生产者的代谢产物并非都可作为人的食物,如人吃蔬菜、水果时并不的代谢产物并非都可作为人的食物,如人吃蔬菜、水果时并不是把所有的都吃了,故是把
23、所有的都吃了,故b b项错误;人的有机排出物可作为分解项错误;人的有机排出物可作为分解者的原料,分解者及其代谢产物有的可以作为消费者的饲料,者的原料,分解者及其代谢产物有的可以作为消费者的饲料,故故c c项正确、项正确、d d项错误。项错误。考点二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食物网1.1.食物链的分析:食物链的分析:食物链食物链草草鼠鼠蛇蛇鹰鹰所属所属类型类型绿色绿色植物植物植食性植食性动物动物小型肉食小型肉食动物动物大型肉食大型肉食动物动物成分成分生产者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营养级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24、 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第四营养级(1)(1)食物链的起止点: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食物链的起止点: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为多种动物,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为多种动物,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2)(2)某一营养级生物的含义: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某一营养级生物的含义: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某种群。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某种群。(3)(3)生物数量变化的规律。生
25、物数量变化的规律。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大量增加时,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大量增加时,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作为其天敌的下一营养级生物物的上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作为其天敌的下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增多。数量增多。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使它们的数量始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使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这种制约可能来自于种间,也可能来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这种制约可能来自于种间,也可能来自于种内。自于种内。(4)(4)食物链的不可逆性: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经长期自然选食物链的不可逆性: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
26、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营养级。2.2.食物网的分析:食物网的分析:(1)(1)交错原因。交错原因。一种绿色植物可以被多种植食性动物捕食。一种绿色植物可以被多种植食性动物捕食。一种植食性动物,可吃多种植物,也可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一种植食性动物,可吃多种植物,也可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捕食对象。的捕食对象。(2)(2)营养地位: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营养地位: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如猫头鹰在食物网中分别占有第三、第四、第五同的营养级,如猫头鹰在食物网中分别占有第三、
27、第四、第五营养级,这就是说猫头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营养级,这就是说猫头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3)(3)种间关系: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种间关系: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蛇与猫头鹰,二者之间既有捕食关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蛇与猫头鹰,二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系,又有竞争关系。(4)(4)复杂程度: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复杂程度: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高考警示【高考警示】关于食物链的三点提醒关于食物
28、链的三点提醒(1)(1)计数食物链的规则:生产者计数食物链的规则:生产者最高营养级,不中断、不漏最高营养级,不中断、不漏掉。掉。(2)(2)判断食物链的成分:寄生、腐生生物及非生物物质中的能判断食物链的成分:寄生、腐生生物及非生物物质中的能量不在食物链量不在食物链( (网网) )中。中。(3)(3)分析食物链的数量:数量波动变化应以就近原则,且以捕分析食物链的数量:数量波动变化应以就近原则,且以捕食关系进行判断。食关系进行判断。【通关题组【通关题组】1.(1.(食物链分析食物链分析)(2014)(2014淮南模拟淮南模拟) )已知某简单但稳定的生态系已知某简单但稳定的生态系统内有甲、乙、丙、丁
29、四种生物统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其中乙、丙和丁之间的营养其中乙、丙和丁之间的营养级关系是乙级关系是乙丙丙丁丁, ,甲和乙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甲和乙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a.oa a时间段内时间段内, ,丙和丁的数量都增多丙和丁的数量都增多b.b.如果该生态系统内还有硝化细菌的存在如果该生态系统内还有硝化细菌的存在, ,则流经该生态系统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的总能量大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c.c.该生态系统至少有该生态系统至少有4 4个种群个种群, ,由这些种群组成了生物群落由这些种群组成了
30、生物群落d.ad.ab b时间段内时间段内, ,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 ,甲、乙数量减少的原因甲、乙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丁大量减少可能是丁大量减少【解题指南【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明确生物群落的组成。明确生物群落的组成。(2)(2)明确食物链中某营养级的生物变化后明确食物链中某营养级的生物变化后, ,同一食物链中其他生同一食物链中其他生物的变化情况。物的变化情况。【解析【解析】选选c c。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图中可以看出, ,甲、乙两种生物之间是互利共甲、乙两种生物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生关系,o,oa a时间段内时间段内, ,乙的数量增多乙的数量增
31、多, ,再根据乙、丙和丁之间再根据乙、丙和丁之间的营养级关系乙的营养级关系乙丙丙丁可知丁可知, ,丙、丁数量都增多丙、丁数量都增多; ;流经该生态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包括绿色植物固定的太包括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能量阳能和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能量; ;生物甲、乙、生物甲、乙、丙、丁再加上分解者才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丙、丁再加上分解者才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a;ab b时间时间段内段内, ,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 ,甲、乙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丁大甲、乙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丁
32、大量减少量减少, ,从而导致丙增多从而导致丙增多, ,丙增多使乙减少丙增多使乙减少, ,乙减少导致甲也减乙减少导致甲也减少。少。【互动探究【互动探究】当食物链中丙的数量增加时当食物链中丙的数量增加时, ,乙和丁的数量如何乙和丁的数量如何变化变化? ?提示提示: :乙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减少, ,丁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增加。2.(2.(食物网分析食物网分析)(2014)(2014南宁模拟南宁模拟) )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33、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b.若除去鼬,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加若除去鼬,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加c.c.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增强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增强d.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5 5条食物链传递给鹰条食物链传递给鹰【解题指南【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解析【解析】选选d d。兔和人有共同的食物来源,二者存在竞争关系,。兔和人有共同的食物来源,二者存在竞争关系,同时兔也能被人捕食,二者存在捕食关系;鼬和鹰都能捕食兔同时兔也能被人捕食,二者存在捕食关系;鼬和鹰都能捕食兔和鼠,若鼬减少,鹰缺乏竞争,数量会增多;大量捕杀鼬时,和鼠,
34、若鼬减少,鹰缺乏竞争,数量会增多;大量捕杀鼬时,鼠的数量会增多,种内斗争会增强;植物到鹰的食物链有鼠的数量会增多,种内斗争会增强;植物到鹰的食物链有4 4条。条。【互动探究【互动探究】(1)(1)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哪些营养级?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哪些营养级?提示:提示:第三、四两个营养级。第三、四两个营养级。(2)(2)若鹰大量死亡,兔和鼬的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若鹰大量死亡,兔和鼬的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提示:鼬的数量增加,兔的数量基本不变。鼬的数量增加,兔的数量基本不变。【解题金手指【解题金手指】构建食物链构建食物链( (网网) )的一般方法的一般方法(1)(1)依据曲线图构建食物链依
35、据曲线图构建食物链( (网网) ):信息:分析曲线走势,先上升先下降者为被捕食者。信息:分析曲线走势,先上升先下降者为被捕食者。食物链:乙食物链:乙丙丙甲。甲。(2)(2)依据柱形图构建食物链依据柱形图构建食物链( (网网) ):信息:观察柱形图高低,柱形图高者为被捕食者。信息:观察柱形图高低,柱形图高者为被捕食者。食物链:丙食物链:丙甲甲乙乙丁。丁。(3)(3)依据表格数据依据表格数据( (能量值能量值) )直接构建食物链直接构建食物链( (网网) ):信息:观察能量值大小,能量值大者为被捕食者。信息:观察能量值大小,能量值大者为被捕食者。食物链:食物链:bdacbdac。营养级营养级a a
36、b bc cd d能量能量(pg)(pg)15.915.9870.7870.70.90.9141.0141.0(4)(4)依据表格数据依据表格数据( (重金属、重金属、ddtddt等浓度等浓度) )间接构建食物链间接构建食物链( (网网) ):信息:本表直接呈现的是某生物体内的重金属浓度,并非能信息:本表直接呈现的是某生物体内的重金属浓度,并非能量值。重金属、量值。重金属、ddtddt等存在生物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增等存在生物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浓度增加,两者在数值上呈正相关,所以从表中浓度的大加,浓度增加,两者在数值上呈正相关,所以从表中浓度的大小可推知该生物营养级的高低,从而
37、判断各生物能量值的大小。小可推知该生物营养级的高低,从而判断各生物能量值的大小。一般情况下,若相邻两浓度值相差不大,不足以构成一般情况下,若相邻两浓度值相差不大,不足以构成10%10%20%20%的比例,则两者应为同一营养级。的比例,则两者应为同一营养级。生物体生物体a ab bc cd de e有机汞浓度有机汞浓度(ppm(ppm) )0.050.057 70.510.5168680.390.39食物网:食物网:(5)(5)根据提供的捕食方面的信息构建食物链根据提供的捕食方面的信息构建食物链( (网网) ):信息:古树上有红蜘蛛、蚜虫、草蛉、七星瓢虫、麻雀、花信息:古树上有红蜘蛛、蚜虫、草蛉
38、、七星瓢虫、麻雀、花喜鹊喜鹊6 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草蛉、七星瓢虫捕食红蜘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草蛉、七星瓢虫捕食红蜘蛛、蚜虫;红蜘蛛、蚜虫以植物的各器官为食物;麻雀、花喜蛛、蚜虫;红蜘蛛、蚜虫以植物的各器官为食物;麻雀、花喜鹊以红蜘蛛、蚜虫、草蛉为食。鹊以红蜘蛛、蚜虫、草蛉为食。食物链:依据捕食关系由低营养级食物链:依据捕食关系由低营养级高营养级或由高营养级高营养级或由高营养级低营养级直接绘图。低营养级直接绘图。食物网:食物网:【加固训练【加固训练】1.(20141.(2014豫南九校联考豫南九校联考) )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部分成分之间的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据图
39、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蛇属于三级消费者【解析【解析】选选a a。图示中包括了无机环境。图示中包括了无机环境( (光、光、coco2 2等等) )、生产者、生产者( (绿色植物绿色植物) )、消费者、消费者( (蝉等蝉等) )和分解者和分解者( (细菌细菌) ),它们构成了一个,它们构
40、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蝉是消费者,细菌是分解者,两者之间不构成竞争生态系统。蝉是消费者,细菌是分解者,两者之间不构成竞争关系。蛇属于四级消费者。关系。蛇属于四级消费者。2.(20142.(2014济南模拟济南模拟) )下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下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a.a.该食物网由该食物网由4 4条食物链组成条食物链组成b.b.图中初级消费者只有植食性鸟图中初级消费者只有植食性鸟c.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 3种种d.d.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的4 4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2 2种成分种成分【解析【解
41、析】选选d d。分析图可知,该食物网由。分析图可知,该食物网由5 5条食物链组成;植食条食物链组成;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都是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的有鹰、食性鸟和食草昆虫都是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的有鹰、食虫鸟、蜘蛛和青蛙虫鸟、蜘蛛和青蛙4 4种生物;该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种生物;该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资源平台【资源平台】食物链食物链( (网网) )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动分析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动分析1.1.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若第一营养级的处于食物
42、链中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会导致其他的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锁生物数量减少,则会导致其他的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源。2.“2.“天敌天敌”减少的情况:若减少的情况:若“天敌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还要下降,直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还要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的数量要大。到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的数量要大。3.“3.“中间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如
43、下图所示食物网中,青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如下图所示食物网中,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多地吃兔和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多地吃兔和食草鸟,从而导致兔、食草鸟减少。但因为鹰不只吃蛇一种生食草鸟,从而导致兔、食草鸟减少。但因为鹰不只吃蛇一种生物,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物,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4.4.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1)(1)分析依据: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分析依据: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对另一种生物
44、的影响沿不同的路线分析得出的结果不同时,少,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路线分析得出的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级依次到低营养级。(2)(2)生产者相对稳定: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生产者相对稳定: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3)(3)最高营养级: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最高营养级: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
45、该种群可通过多食其他食物而维持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食其他食物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其数量基本不变。5.5.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分析: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分析:(1)(1)食物链中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会导致另一种群的营养级食物链中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会导致另一种群的营养级发生连锁性变化。发生连锁性变化。原因:能量在食物链原因:能量在食物链( (网网) )中流动时只有中流动时只有10%10%20%20%流到下一个营流到下一个营养级,且能量流动的环节越多损耗越多。养级,且能量流动的环节越多损耗越多。(2)(2)连锁变化的规律:连锁变化的规
46、律:【典例【典例】(2014(2014南京模拟南京模拟) )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造成的影响是( () )a.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b.水稻虫害严重水稻虫害严重c.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鼠的数量迅速增加【解析【解析】选选b b。若大量捕捉蛙,则害虫的天敌减少,害虫数量。若大量捕捉蛙,则害虫的天敌减少,害虫数量增加。蛙减少,蛇对鼠的捕食量会增加,鼠的数量减少,蛇的增加。蛙减
47、少,蛇对鼠的捕食量会增加,鼠的数量减少,蛇的数量基本不变。数量基本不变。1.(20131.(2013江苏高考改编江苏高考改编) )将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将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于7 7月月20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 3种方式的处理,种方式的处理,3 3次重复,每隔次重复,每隔15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如图。下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列分析合理的是( () )a.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不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不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b.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
48、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c.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30天,则天,则3 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移趋势d.d.从堆放、水泡从堆放、水泡2 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厌氧性微生物【解题指南【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曲线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曲线图中获取有效信息:(1)(1)一年内一年内6 6、7 7月份气温较高,分解者活跃。月份气温较高,分解者活跃。(2)(2)水中氧气相对较少。水中氧气相对较少。【解析【解析】选选b
49、 b。本题考查分解者的作用。本题考查分解者的作用。a a错误,错误,3 3组实验对比,组实验对比,土埋的方法秸秆残留量最低,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土埋的方法秸秆残留量最低,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秆的合理方法。b b正确,微生物分解秸秆需要正确,微生物分解秸秆需要o o2 2,微生物的生,微生物的生存需要水分。存需要水分。c c错误,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错误,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30天,处理时天,处理时间不变,都是间不变,都是105105天,则提早处理天,则提早处理3030天的时间段温度相对较高,天的时间段温度相对较高,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3
50、 3条曲线应该下移。条曲线应该下移。d d错误,水泡的秸秆错误,水泡的秸秆残留量比堆放的低,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低于厌氧残留量比堆放的低,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低于厌氧性微生物。性微生物。2.(20142.(2014淮南模拟淮南模拟) )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
51、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解析【解析】选选d d。该生态系统中杂草和水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该生态系统中杂草和水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固定有机物的生产者;鸭可以捕食害虫以控制害虫的数量;杂固定有机物的生产者;鸭可以捕食害虫以控制害虫的数量;杂草和水稻会竞争稻田中的养料和生存空间;生态系统是由生物草和水稻会竞争稻田中的养料和生存空间;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水稻、鸭、害虫和杂草仅指各种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水稻、鸭、害虫和杂草仅指各种生物,不能组成
52、生态系统。不能组成生态系统。3.(20133.(2013广东高考广东高考) )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 a、鱼、鱼b 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出现的情况是( () )a.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解析【解析】选选a a。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
53、构和功能。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 a项,由于鲈项,由于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正确。量,所以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正确。b b项,项,土著鱼和鲈鱼为捕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故错误。土著鱼和鲈鱼为捕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故错误。c c项,引项,引入鲈鱼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少后增加,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入鲈鱼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少后增加,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故错误。后减少,故错误。d d项,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浮游植物的变化项,通过上面的分析可
54、知浮游植物的变化为先减少后上升,故错误。为先减少后上升,故错误。【易错提醒【易错提醒】对食物链中某一营养级增加引起的关联物种的数对食物链中某一营养级增加引起的关联物种的数量变化规律理解不透彻,易在量变化规律理解不透彻,易在c c项或项或d d项中出现误选。项中出现误选。4.(20144.(2014九江联考九江联考) )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的是( () )a.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b.捕食者的存在将使被捕食者种群逐渐衰退捕食者的存在将使被捕食者种群逐渐衰退c.c.捕食者的存在可定向改变被捕食
55、者的某些基因频率捕食者的存在可定向改变被捕食者的某些基因频率d.d.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解析【解析】选选b b。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共同进化,捕食者的存在能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有利于因是共同进化,捕食者的存在能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故增加物种多样性,故a a正确,正确,b b错误;捕食者的存在,可对被捕错误;捕食者的存在,可对被捕食者进行选择,使被捕食者的某种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故食者进行选择,使被捕食者的某种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故c c正确;捕食者数
56、量减少正确;捕食者数量减少( (天敌减少天敌减少) ),会导致被捕食者数量增,会导致被捕食者数量增多,而被捕食者数量增多多,而被捕食者数量增多( (食物增多食物增多) )又会导致捕食者数量增加,又会导致捕食者数量增加,两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故两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故d d正确。正确。【加固训练【加固训练】(2014(2014石家庄模拟石家庄模拟) )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b.b.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消费者全是异
57、养型真核生物c.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d.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解者可有可无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解者可有可无【解析【解析】选选a a。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属于真核生物,也有。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属于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但都是自养型生物,故原核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但都是自养型生物,故a a正确。正确。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的,主要是动物,也包括一些原核生物,如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的,主要是动物,也包括一些原核生物,如寄生细菌,故寄生细菌,故b b错误。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错误。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
58、真菌和腐生动物,故故c c错误。从理论上讲,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成错误。从理论上讲,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而消费者的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分,而消费者的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故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故d d错误。错误。5.(20125.(2012浙江高考浙江高考) )如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如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
59、关系的示意图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不同阴影的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 k值上下波动值上下波动c.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解题指南【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明确两点:解答本题应明确两点:(1)(1)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2)(2)根据图示阴影面积变化信息判断三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根据图示阴影面积变化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位合同和认购协议
- 转让房屋贷款合同协议
- 追回欠款协议书范本
- 水电开孔协议书
- 车辆免责协议书范本
- 送菜防疫协议书模板
- 车安全合同协议
- 车辆买卖中介合同协议
- 跟物业合作合同协议
- 邮政快递外包合同协议
- 六年级语文毕业总复习
- YY/T 1778.1-2021医疗应用中呼吸气体通路生物相容性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 GB/T 4955-2005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
- GB/T 37078-2018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 GB/T 20041.21-2008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21部分:刚性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
- 高速铁路关键技术汇总
- 办公室5S管理标准(图片版)课件
- 《中医学》消渴-课件
- 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 课件- 高中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 科技成果-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技术
- 烟花爆竹事故应急处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