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件剩余价值的分配_第1页
政治经济学课件剩余价值的分配_第2页
政治经济学课件剩余价值的分配_第3页
政治经济学课件剩余价值的分配_第4页
政治经济学课件剩余价值的分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第四章第四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利润与平均利润一、利润与平均利润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三、借贷资本与利息三、借贷资本与利息 四、银行利润四、银行利润 五、地租五、地租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一、利润和平均利润一、利润和平均利润资本主义成本价格资本主义成本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qw=c+v+m-劳动耗

2、费劳动耗费q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叫做商品的价值之和,叫做商品的成本价格成本价格(k)q成本价格形成后,商品价值就转化为成成本价格形成后,商品价值就转化为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本价格加剩余价值w=c+v+m= k + m一、一、利润和平均利润利润和平均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w=c+v+m = k + m= k + p一、一、利润和平均利润利润和平均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在质上和量

3、上完全不同二者在质上和量上完全不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公式表示为:的比率。公式表示为:p=mc+v利润率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利润率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程度一、一、利润和平均利润利润和平均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c vmmp60 40100%4040%80 202020%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1p=mc+v=vc+vm同方向变化同方向变化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反方向变化反方向变化234同方向变化同方向变化m=mn不变资本的节省:不变资本

4、的节省:同方向变化同方向变化p=mc+v一、一、利润和平均利润利润和平均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资本资本mmp食品食品70c+30v100%纺织纺织80c+20v机械机械90c+10v 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投入等量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投入等量的资本,得到不等量的利润的资本,得到不等量的利润30201030%20%10%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一、一、利润和平均利润利润和平均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食品工业食品工业( (70c+30v) )有机构成低有机构成低 利润率高利润率高机械工业机械

5、工业( (90c+10v) )有机构成高有机构成高 利润率低利润率低资本流入资本流入资本流入资本流入 利润率下降利润率下降利润率提高利润率提高一、一、利润和平均利润利润和平均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资本资本mp食品食品70c+30v100%纺织纺织80c+20v机械机械90c+10v30%20%10%不同部门利润率不同,必然引起不同部门利润率不同,必然引起部门之间竞部门之间竞争争,表现为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投向利润,表现为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投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是率高的部门,这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的客观要求,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

6、客观要求,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20%20%20%一、一、利润和平均利润利润和平均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 p= m (c+v) 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是全社会剩余价值之和除以全社会的资本之和之和除以全社会的资本之和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的结果的结果公式表示为:公式表示为:一、一、利润和平均利润利润和平均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q各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各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就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q用用 p表示平均利润,表示平均利润,公式为公式为 p = p (c+v)w= c+v+m = k+m =

7、 k+p平均利润平均利润q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剥削关系 一、一、利润和平均利润利润和平均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w= c+v+m = k+m = k+p商品价值转化为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一、一、利润和平均利润利润和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价值的变动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价值的变动 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否定价值规律,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从全社会看,整个资产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从全社会看,整个资产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

8、仍然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额仍然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商品价值总额必然和生产价格总额相等社会商品价值总额必然和生产价格总额相等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资本资本mp wk+p w-(k+p)食品食品70c+30v30纺织纺织80c+20v20机械机械90c+10v10合计合计202020130120110120120120-100+10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生产价格规律要求等量资生产价格规律要求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当生产本获取等量利润。当生产价格形成后,个别企业还价格形成后,个别企业还能否获得超额利润?能否获得超额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部门之间的竞

9、争部门之间的竞争:是指不同生产是指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为争夺有利的投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而进行的竞争。这种竞争是资场所而进行的竞争。这种竞争是通过资本的自由转移进行的,结果通过资本的自由转移进行的,结果是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是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形成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部门内部竞争部门内部竞争:是指同一生产是指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不同企业部门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不同企业之间,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销之间,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销售条件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进售条件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进行的

10、竞争。其结果是形成行的竞争。其结果是形成商品的商品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大意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大意义 为说明剩余价值具体形式奠定为说明剩余价值具体形式奠定了基础了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对立的经济根源 一、一、利润和平均利润利润和平均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商业资本的形成和职能商业资本的形成和职能商业利润及其来源商业利润及其来源第四章、剩余价值的分配第四章、剩余价值的分配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

11、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g p wg购买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售卖阶段gk生产生产kwkwpma商业资本商业资本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一)商业资本的形成和职能(一)商业资本的形成和职能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 投在流通领域中专门经营投在流通领域中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独立资本形式,是商品买卖的独立资本形式,是产业资本运动中商品资本的转产业资本运动中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化形式;商业资本的职能即商商业资本的职能即商品资本的职能品资本的职能: :实现商品中的实现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商业资本第四部分第四

12、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为什么商品资本能为什么商品资本能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商业资本呢?并转化为商业资本呢?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为产业资本家推销商品,为产业资本家推销商品,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二)商业利润及其来源(二)商业利润及其来源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商业资本的运动公式:商业资本的运动公式:gwg 买卖(

13、 g+g)商业利润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商商业业利利润润 表面上,是商业资本所表面上,是商业资本所有者通过贱买贵卖获得的有者通过贱买贵卖获得的 实际上,是产业资本所实际上,是产业资本所有者转让给商业资本所有有者转让给商业资本所有者的、由生产领域工人创者的、由生产领域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商业利润的形成商业利润的形成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请思考请思考 :商业资本获取商业资本获取的利润是的利润是平均利润吗?平均利润吗?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

14、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平平 均均利润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产业资本+ +商业资本商业资本 商业资本也要求获得平均利商业资本也要求获得平均利润润, ,这是由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这是由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之间的竞争所决定的之间的竞争所决定的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假设:假设:全社会产业资本全社会产业资本900:720c+180v;m=100%w=720c+180v+180m=1080 p1=180900=20%商业资本商业资本100100:p2=180900+100=18%出厂价出厂价:720c+180v+900

15、18%=1062=1080-1062=18(=100 18%)180m?162产业利润产业利润产业资本家产业资本家 18商业利润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商业利润的本质及来源商业利润的本质及来源 商业利润不过是产业资本家让商业利润不过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值,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三、借贷资

16、本和利息三、借贷资本和利息借贷资本借贷资本利息和利息率利息和利息率三、借贷资本和利息三、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 货币资本所有者为了获货币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取利息而贷给职能资本家使取利息而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闲置货币资本用的闲置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运动公式借贷资本的运动公式: : gggg三、借贷资本和利息三、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正在积累中的折旧基金正在积累中的折旧基金闲置待用的流动资本闲置待用的流动资本用于积累而尚未投于扩大再用于积累而尚未投于扩大再生产的剩余价值生产的剩余价值 职能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职能资本在运动过程

17、中产生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三、借贷资本和利息三、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所有者所有者利利 息息借贷资本借贷资本使用者使用者有闲置货有闲置货币资本的币资本的所 有 者所 有 者借贷资本借贷资本货币资货币资本市场本市场急需资本的急需资本的商品生产者商品生产者三、借贷资本和利息三、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三、借贷资本和利息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实质上是资本商品借贷资本实质上是资本商品借贷资本是所有权资本借贷资本是所有权资本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与职能资本的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与职能资本的运动形式。

18、运动公式运动形式。运动公式gg。借贷资本的特点:借贷资本的特点: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利息和利息率利息和利息率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平均利润就是利息。利息是剩余均利润就是利息。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三、借贷资本和利息三、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借贷资本的运动公式:借贷资本的运动公式:ggwpw g g 借贷关系借贷关系还本付息还本付息三、借贷资本和利息三、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借借贷贷关关系系条条

19、件件下下平平均均利利润润企业利润企业利润利利 息息 归企业归企业归借贷资归借贷资本所有者本所有者三、借贷资本和利息三、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利息量利息量= =借贷资本借贷资本利息率利息率 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借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借贷资本的比率贷资本的比率利息率利息率=借贷利息借贷利息借贷资本借贷资本利息率及其影响因素利息率及其影响因素三、借贷资本和利息三、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利利息息率率 取取决决于于平 均平 均利 润利 润率率 市场市场供求供求0利息率利息率 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供大于求供大于求下下 降降供不应求供不

20、应求上上 升升三、借贷资本和利息三、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4银行利润银行利润资本主义银行资本主义银行银行资本及银行业务银行资本及银行业务银行利润及其源泉银行利润及其源泉四、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四、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债权人债权人 资本主义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资本主义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款中介的资本主义企业充当借贷款中介的资本主义企业银行银行货币所有者货币所有者职能资本家职能资本家存款存款贷款贷款债务人债务人债务人债务人债权人债权人债务人债务人债务人债务人债权人债权人中介人中介人四、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四、银行

21、资本和银行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银银行行资资本本自有资本自有资本借入资本借入资本职能资本在运动过职能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暂时闲程中产生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置的货币资本食利者阶层的货币食利者阶层的货币财富财富劳动者的小额存款劳动者的小额存款银行资本及银行业务银行资本及银行业务四、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四、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银银行行资资本本银银行行业业务务资产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负债业务银银行行利利润润中间业务中间业务四、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四、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银行利润及其源泉银行

22、利润及其源泉银行利润银行利润= =贷利贷利存利存利业务费业务费贷款贷款利息利息贷款贷款 职能职能资本家资本家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利息利息企业企业利润利润银行银行存款存款存款人存款人存款存款利息利息银行银行利润利润 银行利润归根结底来源于银行利润归根结底来源于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四、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四、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率= = 银行利润量银行利润量银行自有资本银行自有资本= =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四、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四、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五、地租五、地租五、

23、地租五、地租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是指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种土地是指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种土地而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而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反映着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反映着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五、地租五、地租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 与土地等级相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联系的地租形式 农业资本家无农业资本家无论租种好地还是论租种好地还是坏地,都

24、绝对必坏地,都绝对必须向土地所有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缴纳的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五、地租五、地租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劳动生劳动生产率高产率高个别生产个别生产价格低价格低低于社会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生产价格超额利润超额利润劳动生劳动生产率低产率低个别生产个别生产价格高价格高社会生产社会生产价格价格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优等地优等地中等地中等地五、地租五、地租劣等地劣等地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形成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形成土地等级单位单位面积面积粮食粮食产量产量( (吨吨)

25、)成成本本投投入入( (元元) )平平均均利利润润( (元元) )个别生个别生产价格产价格( (元元) )社会生产社会生产价格价格( (元元) )级差级差地租地租( (元元) )全部全部产品产品每每吨吨每每吨吨全部全部产品产品劣等地劣等地4100 20中等地中等地5100 20优等地6100 201201201203024203030301201501803060五、地租五、地租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形成的条件:土地有限且有质量形成的条件:土地有限且有质量差别差别形成的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形成的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营垄断来源: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源: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五、地租五、地租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来源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来源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级差地租第 形 态第 形 态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形式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形式五、地租五、地租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第一形态( (级差地租级差地租)肥沃程度或地理位置不肥沃程度或地理位置不同的地块上所产生的不同的地块上所产生的不同生产率而形成的级差同生产率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地租 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