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唐]王绩《野望》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古代诗歌赏析[唐]王绩《野望》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野望唐王绩东皋薄幕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猜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东皋:诗人隐居的地方。徙倚:徘徊,来回地走。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 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12 .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A.诗余选集B.乐府诗选C.古诗菁华D.律诗集萃13 .关于诗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的结构是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且写景都是工整的对句。B.颔联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即“山山树树”都笼罩在秋意阑珊的落晖之中。C.此诗描写山野秋色,抒发了作者

2、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整首诗带有闲逸的情调。D.首联“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14 .赏析颔联和颈联写景的精妙之处。12. D13. C14. 融情于景。颔联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 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 载而回,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 搭配得恰到好处。【解析】【分析】12.本题考查理解记忆古代文学常识的能力。A项,“诗余”,诗词中词的别称。因词是由诗发展而来并被认为是诗的降一格的文学式样, 故称“诗

3、馀”南宋以后,文人称词为“诗余”。本诗是律诗,不可以收录进诗余选集。B项,“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怎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 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本诗是律诗,不可以收录进乐 府诗选。C项,“古诗”,描古体诗。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 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本诗是律诗,属于近体诗,不可以收录进古 诗育华。D项,“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俎, 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左。本诗是律诗,可以收录进律诗集萃。 故选D.13.本

4、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整首诗带有闲逸的情调”说法错误。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出层层树 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勾勒了一幅宁静、开阔、美丽的画 而。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 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颔联和颈联都带有闲逸的情调。但诗歌首联“东皋 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出薄薄暮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 望,一种莫可明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更是道出诗 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诗人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 遥想已经远去的伯夷、叔齐了。诗人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油然而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