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1页
兴山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2页
兴山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3页
兴山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4页
兴山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兴山县桑树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 明 书兴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武汉开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一月目 录第一章 现状概况.1第二章 规划依据、原则和目标.2第三章 用地规划布局.3第四章 专项工程规划.6第五章 规划控制.10第六章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14第一章 现状概况一、规划区位置范围本规划区东临香溪大道河堤,南邻大连路,西邻兴山一中,北临古东口电站排水尾渠;项目基地北靠山体,东望溪水,具有依水面山的自然景观,山体植被较好,树木茂盛。香溪由北向南川流而过,三级橡胶坝的设置形成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本规划的所有规定与建设指标适用于该范围内的所有用地与建设行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本区为生态

2、居住和休闲为一体的功能区,体现依山滨水特色。规划区为二类有地,实际建设用地面积:93486.32m2二、用地概述1、地形:小区用地成不规则,地势南低北高,最高处位于规划区北面,海拔标高237.45米。最低位于规划区大连路与香溪大道交汇处,海拔标高232.17米,相对高差5.00米。属低山地貌地区,规划区大多数用地在海拔229.00米至232.00米之间。2、水系:规划区内现状主要河道为古夫河(香溪)、古东口电站排水尾渠。 3、地质:规划区土层主要由杂填土、粉质粘土、卵石、坡残积土灰绿色与灰黑色泥质粉砂岩、页岩组成。地基允许承载力为15吨/平方米。根据湖北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本规划区属六级地震烈度

3、区,在修建大型高层建筑时需考虑抗震设防。3、地物:规划区内目前有少量的散布的农村居民点,其它基本为农田、池塘。农村居民点一般为13层的独立式建筑,建筑质量、居住环境较差,各项公共设施配套均不完善。4、城市道路:南侧为大连路(路宽12m),东侧为新规划香溪大道(道路宽14m)。5、城市公共绿地:主要分布在大连路两侧。6、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区内主要位于大连路上目前城市生活基础配套设施已建成。三、区位分析及功能定位小区位于兴山县中心区东北部。东临新规划香溪大道河堤,南邻大连路,西邻兴山一中,北临古东口电站排水尾渠,交通方便,周围生活及专业工程配套已成系统,项目基地北靠山体,东望溪水,具有依水面山的自

4、然景观,山体植被较好,树木茂盛。香溪由北向南川流而过,三级橡胶坝的设置形成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具有良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适宜居住、休闲和投资。规划区东面是古夫河(香溪),北面紧靠山体,古夫河(香溪)是兴山县重要的水体,其周边用地的性质要综合考虑对水体的生态保护,体现本规划区滨水特色。针对以上优势,结合兴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10)修编,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本区为生态居住和休闲为一体的功能区,体现依山滨水特色。第二章 规划依据、原则和目标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

5、BJ137-90);5、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CB5018093);6、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8、兴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9、兴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10)修编;10、兴山县中心地区用地整合规划(2005-2020);11、兴山县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2、中心区东北片区1/2000地形图;13、甲方提供的现状基础资料及其它要求。三、规划原则1、整体效益最优原则注重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从整体上研究人口发展规模、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网络及公共设施配套等问题,从兴山县

6、中心区东北部的发展出发,遵循兴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10)修编基本纲领原则和规定,促进兴山县中心区东北部的社会经济整体发展。2、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生态平衡。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以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水平为目标,适当控制人口增长和土地开发强度,相应调整各项用地的性质和比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适应兴山县建设二十一世纪文化型生态城市目标。3、以人为本原则规划应当满足保护生态,优化环境,适应现代化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同时创造有利于人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和条件。为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尽可能提

7、高兴山县中心区东北部的吸引力,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交通网络等因素,创建生态居住和休闲为一体的功能区,体现依山滨水特色,呈现居住和游览环境优美、功能齐全、高效文明的现代化城市示范居住区。4、可操作性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一方面应当成为下一层次规划的依据,成为开展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另一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与政府对城市建设开发的控制管理的方式相结合,充分研究城市土地使用的可变性,规划的内容充分体现实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易于操作管理。四、规划目标1、打造以自然生态和地域文化生态为个性特征的高档住宅小区,凸现得天独厚的生态主题;充分体现人与环境景观和环境生态的互动关系。2、通过对空间景

8、观、空间节点和组团空间等结构性要素的精心构思和细致处理,宏扬多元文化各异其趣的个性特质与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3、通过前沿的技术手段来满足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品质和生态指标要求;4、保证合理的开发经济效益,保障恰当的公共服务设施,兼顾各方利益,促进规划区的顺利建成。5、提供明确的规划管理依据,满足规划管理要求,保证规划顺利实施。6、鉴于上述规划目标,依据与原则,还要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规划与开发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空间结构与开发效益的关系问题。本规划的空间结构不仅是兴山县中心区的空间环境体现,同时还反映了用地区位级差,绿地率的平衡等与开发密切有关的具体规划新概念,具有较强的开发经济观念。同时

9、,开发建设指标的规定也不仅体现与用地区位效益,还有助于形成较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二是规划与管理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开发地块的划分与建设指标的规定,本规划的地块划分与指标规定既来源于传统的详细形体规划,但又不是其原形,尤其是在建设指标的规定上本规划作出了相当的弹性和灵活性,既有利于规划的管理,也适用于市场经济下的城市综合开发。五、规划变更 根据兴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10)修编对规划地块开发强度要求及高品质居住小区的设计理念,本地块应建成兴山县最优质的居住小区。而原香溪大道贯穿于规划地块,将地块一分为二,城市主干道穿越小区不利于本地块的综合开发和充分利用,同时投入使用后带来安全隐患;违背了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兴山的发展满足兴山人民的对高品质居住区的愿望,在充分考虑,整体效益最优、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可操作性四大规划原则后,经县委、县政府及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研究决定将原香溪大道改道,新香溪大道设置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