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注意代词定答题范围 一、确定答题范围,特别注意“这”之类的代词。 命题者就某句话或某个短语设问,答题的依据可能就在这句话或短语的附近(前面或后面),所以,我们首先要找到这句话或短语所在的位置(命题者往往在下面加横线)。如果答题的依据不在附近,命题者往往会用“联系全文看”之类的话加以提示。 有时据以设问的句子或短语前面会出现“这”之类的代词,则更明确地指示了答题的依据所在。如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第1题是这样的: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答案涉及文章第2段,原文如下: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
2、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如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分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这一题是就“万分地兴奋和
3、感激”设问的,全句是“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而“这”明确地指示了考生答案的依据就在上文。答案是: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同样的情况还见于2002年北京卷一片树叶的第4题第问和2004年北京卷现代文阅读第3题第问。 二、答题要全面,特别注意承上启下的词语。 有些问题的答案的要点不止一个,对此,命题者往往明确要求考生分几条回答,如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第2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有时用“哪些”字样暗示,如2002年北京卷一片树叶的第4题第问:从一片树叶中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
4、己的话概述。 但有时候命题者既不明确要求,也不作暗示,这就要求考生认真分析文本有关内容的层次。此时敏锐地抓住一些标志性词语显得尤为重要。如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第3题是这样的: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案涉及文章的第3、4两段,原文如下: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倘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的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
5、出震撼人们心灵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跟着踯躅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巧,轻易放弃了
6、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命题者据以设问的短语“唐突地劝慰他”出现在文章的第3段,考生不难发现答题的依据紧随其后,而第4段开头有“更何况”三个字承上启下,无疑告诉我们“劝慰”的理由有两条。这一题的答案是: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千辛万苦学得的技巧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2002年北京卷一片树叶第9段开头“同样”一词,也具有这样的标志作用,告诉考生的“感悟”(即原文的“启示”)有两点。 三、答问要一致,特别注意题干中所引短语的类型。 如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1题是这样的: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
7、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答案涉及文章第2段,原文如下: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到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解,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命题者据以设问的“童年的烙印”是个偏正短语,中心词“烙印”是名词。相应地,答案也应是以名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根据该段句话做出的答案是: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 四、答案既不能照抄原文,应抓住并整合文中的关键词。 仍以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第1题为例,该题答案就是根据“俞伯牙”“钟子期”“变幻无穷”“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汕尾一年级上册试卷及答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测验教案
- 《2025年签订新员工合同通知书》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市鄞州区区属国企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机床制造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考核试卷
- 电气安装变压器的选型与安装考核试卷
- 燃气具制造工艺流程考核试卷
- 绢纺与丝织品的在线销售与数字营销考核试卷
- 绿化施工安全管理考核试卷
- 电视接收设备的智能日程管理考核试卷
- 著名中医妇科 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
- VSM(价值流图中文)课件
-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课件
- 人工气道的护理刘亚课件
- 专业技术人员
- 拌和场安全检查表
- 节日主题班会 《感恩母亲节》教学课件
- 新加坡sm214th面经44绯的同学
- 全国第七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跳圆舞曲的小猫
-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分析
- 基于UKF滤波的单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