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前出师表教案_第1页
诸葛亮前出师表教案_第2页
诸葛亮前出师表教案_第3页
诸葛亮前出师表教案_第4页
诸葛亮前出师表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诸葛亮前出师表教案   流渡中学 严庄坤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2、学习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的写法。   3、了解作者对后主提的三点建议。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简介作者及“表”这一体裁,了解诸葛亮上这篇表文的背景和目的。   2、熟读课文,进行朗读训练。   3、疏通课文15节的大意。教学过程:   导语:由诸葛

2、亮这一历史人物导入(也可以由成语“三顾茅庐”导入),可以让学生介绍诸葛亮这个人物,说出有关诸葛亮的历史故事(如: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记等)。   1、简介“表”这种文体以及作者上这篇表的背景和目的。 “表”,是我国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请求和愿望的一种文体,又称“奏疏”或“奏章”。“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一种奏章。   背景和目的:蜀汉建兴(后主刘禅的年号)五年,诸葛亮为了完成先帝刘备统一全国的大业,准备出师北伐。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平时国事事无大小,都取决于诸葛亮。诸葛亮为了消除北伐的后顾之忧,因此上这篇“表”,希望国内政治清明,

3、后方稳定,使他“北伐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   2、朗读课文,进行朗读训练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和句中停顿。   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读后正音。   要求:a、读准字音(注意“预习一”) b、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正音:教师出示黑板(或幻灯)   指名朗读(或分组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并进行纠正。   齐读   3、疏通课文15节的大意   指名朗读15节   学生对照书下的注

4、释和译文,弄懂这5节的大意。1 / 6   说明由于书下的解释比较详细,书旁又有译文,因此不必在翻译上进行太多的讲解,让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己把意思弄懂即可。如学生有不懂的可提出来讨论。   讨论难句的意思。   诚宜开张圣听以塞忠谏之路也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学生不看书旁译文,翻译15节课文。  

5、; 朗读课文   4、课堂检测   文学常识、注音、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句子   5、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背诵课文15节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69节大意,掌握一些实词的用法,会翻译课文。   2、区别词语的古今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背诵课文15节   2、疏通课文69大意。   指名朗读69节   学生对照书下的注释和译文

6、,弄懂这4节的大意。   讨论难句的意思。   臣本布衣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学生不看书旁译文,翻译15节课文。   朗读课文   3、区别词语的古今义(生讨论)   古义 今义   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店铺开业   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极为憎恨   不以臣卑鄙 低微而卑俗 语言行为恶劣 &#

7、160; 由是感激 感动奋发 深刻的感谢   临表涕零 眼泪 鼻涕   4、讨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以光先帝遗德 躬耕于南阳   以塞忠谏之路 痛恨于桓、灵也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受任于败军之际   咨臣以当世之事 以遗陛下   以彰其咎 以光先帝遗德    5、课堂检测: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句子   6、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69节

8、。   思考:作者向后主提了几条建议。   表中着重回顾了刘备的哪两件大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能说出诸葛亮向后主提了哪三点建议。知道作者写这篇表的重要用意。   2、能指出文中议论、叙事的部分,领会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背诵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思考:   对蜀国来说,当时的形式怎样?   针对这样的形势

9、,为了安定后方,使自己出师伐魏没有后顾之忧,作者向后主提了几点建议?哪几点建议?其中最主要的是哪一点?   表中着重回顾了刘备哪两件大事?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讨论上述问题   对蜀国来说,当时的形式怎样?   客观形势:“先帝创业未半存亡之秋也”(严峻)   主观形势:“侍卫之臣忘身于外”(有利)   (作者为什么要从先帝创业未成写起?流露出对先帝“中道崩殂”的痛惜之情,意在引起后主的深思,认识到自身任务的艰巨,。激发其继承先帝遗志的感情。) 

10、60; 针对这样的形势,为了安定后方,使自己出师伐魏没有后顾之忧,作者向后主提了几点建议?哪几点建议?其中最主要的是哪一点?   开张圣听(广开言路)前提   提出三点建议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关键 晓之以理   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核心   (为什么说第三点最重要?对这一问题可引导学生从荐贤的目的和第5节论述去理解。)   (教师总结:课文15节主要是谈治国方针。不仅向后主提出了三点建议,而且举荐贤臣来管理宫中、营中之事。这是当前的施政方针,也是安定后方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

11、消除诸葛亮出师伐魏的后顾之忧,才能实现“北定中原”的宏愿。)   表中着重回顾了刘备哪两件大事?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6、7节)   三顾茅庐;临崩托孤。 回顾两件大事 表达“受恩感激”之情动之以情   讨论几个小问题:   第6节中表明作者身份和高洁志趣的句子什么?   先帝“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表达了先帝怎样的品德?对先帝的知遇之恩,作者感情怎样?(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 感激)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高度概

12、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表达了作者愿与先主患难与共的深情。)   说出第7节中表明出师伐魏时机成熟和战略目标的句子   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职分”指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6、7节是对出师伐魏这一决策的说明。这不同于一般的奏章,没有论述出师伐魏的好处,而是陈情式的,极力表达自己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将出师伐魏视为“报先帝,忠陛下”的职分,这样说明,动之以情。易于后主接受。)   课文第8节对后主提出了哪些希望?   希望后主严格要求作者自己   提出三点希望 希望严格要求朝廷诸臣   向后主本人提出希望   4、全文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