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通用人教版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通用人教版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通用人教版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通用人教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通用人教版班级:_ 姓名:_1.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2. 课外古诗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注释)玉笛:精美的笛子。折柳:即折杨柳笛曲。1朗读第二句诗,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字或词,为什么?()A.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洛城”。“洛城”代指家乡,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思乡之切。B.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满”字。“满”是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

2、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作者的感触之深,思乡之切。C.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散”字。仿佛整个洛阳城都能听到曲声,体现出作者的感触之深,思乡之切。2本诗的关键词是()。A.玉笛 B.春风 C.折柳 D.此夜3“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_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D.全诗扣紧一个“闻

3、”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3. 古诗对比阅读。山中   秋风引(唐)王维  (唐)刘禹锡荆溪白石出,   何处秋风至?天寒红叶稀。   萧萧送雁群。山路元无雨,   朝来入庭树,空翠湿人衣。   孤客最先闻。1第一首古诗是    朝诗人    写的,第二首古诗是    朝诗人 

4、60;   写的。2第一首诗中的“红叶”一词让我们想到    (谁?)的诗山行中的       。第二首诗中“萧萧”指的是    ,叶绍翁写的        中            一句也有“萧萧”这个词。3(1)第一

5、首古诗描绘由_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_所组成的山中深秋初冬时节的景色,色泽鲜明,富于诗情画意。 (2)第二首诗这首诗表面写_,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4. 按要求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_ _  _,_ _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补充完整这首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代)_。3诗中分别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在做什么?_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5课外你还知道哪些儿童诗?请你默写一首。_,_。_,_。5. 课外阅读。别董大   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

6、识君。1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2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 抒情的诗句是: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思。_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 。课题凝练简括,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又点明了主人公是 ,抒发了诗人与朋友之间 。(2)这首诗是一篇“文包诗”,前三段写   ,后两段写     ,抒发了朋友之间 之情。7. 思维飞跃。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1)用“

7、”画出每句诗的节奏。(2)写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_ _(3)解释所填诗句:_(4)、这几句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8. 理解诗句,体会情感。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暖风”一语双关,既指_,又指_。2“游人”指的是_。3“_”一句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讽刺南宋王朝贪图安逸、屈膝求和、不思收复失地的史实。9. 课内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_。风一更,雪一更,_,故园无此声。1把词补充完整。2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长相思”是这首词的_。3连一连。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行军在外时强烈的思乡之情。你还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

8、?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10. 阅读下面苏轼的词作,完成练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注释)羽扇纶(un)巾:儒者的装束,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樯橹(qián l):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酹(lèi):古人将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1这首词中讲到的人物是_,从“_”等词语可以看

9、出来。他在这首词中的形象是_。2这首词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_。3词中的这一人物是古典名著_中的重要形象,他的身份是_。11. 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_,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请标注出下列读音。昼(_) 耘(_)   供(_)3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耘田(_)A在田里锄草  B犁地 傍(_)A靠近  B并排4本课的两首古诗都选自_(朝代)诗人_的_组诗,他的诗作大部分反映_。5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

10、日”“冬日”五组。本课选的两首诗都是描写农村_的景象。6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_12. 课外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苏拭号_,与他的父亲、弟弟合称_2这是一首( )诗。A. 写景诗 B. 题画诗 C. 咏物诗3解释加点字和诗句的意思。正是河豚欲上时 欲:_4说说诗的前三句写了几种景物,这三句都写了什么地方的景物?_5请写出作者联想的诗句。_13. 课内语段精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 。,青春作伴好还乡。,便下襄阳向洛阳。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题目中的“闻”字的意思是(   )A.听说 B.用鼻子嗅 C.名声 D.出名3诗的第二句的意思是:_。4这首诗是_朝_的“生平第一首快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收复河南河北后的_,表达了诗人强烈的_之情。14. 阅读理解。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这首词的作者是清代的_,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2找出文中表达主旨的句子。_3词中的“一程”“一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