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线的电聚焦与磁聚焦_第1页
电子束线的电聚焦与磁聚焦_第2页
电子束线的电聚焦与磁聚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 3 12 电子束线的电聚焦与磁聚焦实验目的】1 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聚焦的规律。2?了解电子束线管的结构和原理。 3?掌握测量电子荷质比的一种方法。 EBe型电子束实验仪,直流稳 压 电源。【实验原理】1 电聚焦原理从示波管阴极发射的电子在第 一阳 极 Ai 的加速电场作用下,先会聚 于控制 栅孔附近一点(图 3 - 12- 1 中 0 点),往后,电子束又散射开来。 为了在示波管荧光屏上得到一个又亮 又 小的光点,必须把散射开来的电子 束会 聚起来,与光学透镜对光束的聚 焦作用 相似,由第一阳极 Ai 和第二阳 极 A2组成 电聚焦系统。 Ai、A2 是两个 相邻的同轴 圆筒,在

2、 Ai、A2 上分别加 上不同的电压 V、V2, 当 Vi>V2时, 在 Ai、A2之间形成 一非均匀电场, 电 场分布情况如图 3 i2 2 所示,电场 对 Z 轴是对称分布 的。实验仪器】GAi 电子轨迹图 3 i2 i等位面电子束中某个散离轴线的电子 沿轨 迹 S 进入聚焦电场,图 3 i2 3 画出 了这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在电场的前半区,这个电子受到与电力线相切方向的作用力F。 F 可分解为垂直指向轴线的分力Fr 与平行于轴线的分力 Fz。Fr 的作用使电子 向 轴线靠拢, Fz的作用使电子沿 Z 轴 得到等位线电力线加速度。电子到达电场后半区时, 受到 的作用力 F'

3、可分解为相应的 F; 和 FZ 两个分量。 F;分力仍使电子沿 Z 轴方向加速,而图 3 i2 3F;分力却使电子离开轴线。但因为在整个电场区域里电子都受到同方向的沿 Z 轴的作用力( Fz和 F ' z), 由于在后半区的轴向 速度比在前半区的大得多。因此,在后半区电子受 F' 的作用时间短得多。这样,电子在前 半区受到的拉向轴线的作用大于在后半区受到离开轴线的作用, 因此总效果是使电子向轴线 靠拢,最后会聚到轴上某一点。调节阳极Ai和 A2 的电压可以改变电极间的电场分布,使电子束的会聚点正好与荧光屏重合,这样就实现了电聚焦。2 ?磁聚焦原理将示波管的第一阳极 Ai, 第二

4、阳极 A2,水平,垂直偏转板全连在一起,相对于阴极板 加一电压 VA, 这样电子一进入 A1 后,就在零电场中作匀速运动,这时来自交叉点(图3 12 1 中 0 点)的发散的电子束将不再会聚,而在荧光屏上形成一个面积很大的光斑。 下面介绍用磁聚焦的方法使电子束聚焦的原理 。V V va 厂:厂;B (Z图 3 12 4 在示波管外套一载流长螺线管, 在 Z轴方向即产生一均匀磁场 B, 电子离开电子束交叉 点进入第一阳极 Ai 后,即在一均匀磁场 B (电场为零)中运动,如图3 11 4 所示。 v 可分解为平行 B 的分量 V/ 和垂直于 B 的分量 v 丄,磁场对 V/分量没有作用力, V/

5、 分量使电子沿 B 方向 作匀速直线运动;V 丄分量受洛仑兹力的作用,使电子绕B 轴作匀速圆周运动。因此,电子的合成运动轨道是螺旋线(见图3 11 4), 螺旋线的半径为eB式中 m 是电子的质量, e 是电子的电荷量。 电子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为(3 12 2)(3 12 1)2 二 R 2 rmT 二 -v eB间是从( 3 12 2)式看出, T 与 v 丄无关,即在同一磁场下,不同速度的电子绕圆一周所需的时 相等的,只不过速度大的电子绕的圆周大,速度小的电子绕的圆周小而已。螺旋线的螺距为h= IV/2 二m v/ eB(3 11 3)Z 轴的夹角在示波管中,由电子束交叉点射入均匀磁场中的一

6、束电子流中,各电子与B 是不同的,但是夹角 0 都很小。则V = V COS V : V由于 V 丄不同,在磁场的作用下,各电子将沿不同半径的螺旋线前进见但由于各电子的 v/ 分量近似相等,其大小由阳极所加的电压VA决定,1 2v/ =# 泌m v / = eVA2 所以各螺旋线的螺距是相等的(见(3 12 3)式)。这样,由同一点同半径的螺旋线,经过同一距离h 后,又重新会聚在轴线上的一点,如图v = v cos T1 : v v因为调节磁场 B 的大小,使 I/h= n' 为一整数( I 是示波管中电子束交叉点到荧光屏的距离) 与荧光屏重合,这就是磁聚焦。(3 12 1) 式),0

7、 出发的各电子沿不3 12 5 所示。 会聚点就正好图 3 12 53 ?电子荷质比 1的测定 m利用磁聚焦系统,调节磁场 B,当螺旋线的螺距 h 正好等于示波管中电子束交叉点到荧 光屏之间的距离 I时,在屏上将得到一个亮点 (聚焦点 ) 。这时,2jimv 2Tim |2eV 2 I =h =eB eB m2即得-=8-V2( 3 -12-4)m | 2B2式中 I、B 由每台实验仪器给出数据。其中聚焦线圈中的平均磁场由公式1B0nl(cos: -cos :)(3 12-5)求出。式中的 I为流过磁聚焦线圈的电流,n 为单位长度螺线管圈数,B 的单位为特斯拉。为了减小 I的测量误差,可利用一

8、次、二次、三次聚焦时对应的励磁电流求平均 I ,因为第一次聚焦时的电流为 li,二次聚焦的电流为 2li,即磁场强一倍,相应电子在示波器内绕 轴转两圈。同理,三次聚焦的电流I3 应为 3l i,。所以有I 1 I 2 I 3 1 I1 +2 +3 +? ?(3 12 6)将代入实验仪器给出的 B 计算式中,求出 B。再将 V2、I、B 值代入公式 (3 12 4)中, 即可求出不同加速电压 V2 时的电子荷质比 e/ m, 与标准值相比较,即可求出相对误差。对于 EB。型电子束实验仪,螺线管中心部分的磁场视为均匀的平均磁场,则有e D2 L2 V m _2I2N2 10A4 I 2(3 127

9、)式中 D=0.094m 为螺线管平均直径, L=0.4m 为螺线管长度, N=1800 匝为螺线管线圈匝数。 【实验内 容】1. 观察电聚焦现象由电聚焦的原理可知:当加速电极 A2的电压 V 2与控制极电压 Vm 所产生的合成电场在阴 极表 面0 时,阴极表面发射电子并得到加速。在聚焦极A1电压 V1的作用下,电子趋向电子枪轴线而会聚一点, 调节 V的大小,满足电子透镜的方程的电压比V2/y =K , 为某一常数时,会聚点正好落在荧光屏上,呈现为一个会聚的光点,反向聚焦时V1/V2 N,本实验仪器的 N - 0.4、K- 4.5。用 EBe -1 型电子束实验仪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如下:(1)

10、按图 3 12 6 插入导联线。图 312 6(2) 接通电源开关,保持辉度适中 (不可太亮,以免烧坏荧光屏 ),置 V2旋钮于最大值, 调节 Vi ,使光点聚焦,读取 V及 Vi的数值,求出电压比 V / Vi。(3) 保持 V2、Vi旋钮不变,调节“高 压调节”旋钮,使V2、Vi 同时按比例变化,观察光点不应散焦,并读取不同组合聚焦时的V2、Vi 数值,计算出相应的电压比 K。(4) 按图 3 i2 6改“ AiVi, A2V2”为“ AM, Ay插入连接导线,重复方法 (2)、( 3)可求出反压聚焦时的电压比N。2 ?观察磁聚焦现象(i) 按图 3 i27 插入导联线,并松开示波管尾部导

11、轨两定位螺钉,将示波管往后拉到定位板处,使示波管处于螺线管中间位置。+可调直流电源0(2)C调节辉度,使荧光屏上出现稍暗的散焦光斑,调节图 3 i2 7接通“电源”,X、Y 位移旋钮,将光斑移到坐标中心,调节“高压调节”及“辅助聚焦”旋钮,使V2 值最大。(3) 检查“励磁电流”旋 钮,反时针复位到零,接通“励磁电源开” ,顺时针调节“励 磁 电流”,使荧光屏上光斑聚焦,并记下聚焦点位置。反时针调节“励磁电流”降到零后, 重调 X、 Y 位移,使光斑中心落于聚焦点位置上。(4) 保持 X、Y 位移不变,调节“励磁电流”使光斑进行第一次聚焦,并从 mA V 表 及 KV 表读取 I1 值及 V2

12、值。继续增加励磁电流使已聚焦的光点T散焦 T聚焦 T散焦 T聚焦,并读取相应聚焦时的电流 12、 13。(5) 调节“辅助聚焦 V2”及“高压调节”旋钮,使 V2为 1000 伏的另一数值,重复 方法 4,读 取相应 V2 时的聚焦电流 1l、12、13,求出电流的平均值 T。(6) ( 选作) 根据上表数据及仪器有参数,应用 ( 3 127) 式求出电子荷质比,与标 准值 e/m o=i.759 X 1。"( 库仑/千克)比较,算出误差。【注意事项】1. 实验时应注意不要使螺线管线圈长时间在大电流下工作,以免螺线管线圈过热。2. 辉度调节电位器,阴极插孔 V K及聚焦电压 V1电位器,加速电压 V2 电位器,对地 均有负 高压 ,实验时应注意避免人体触及上述带电部位和对地短路,以免触电及损坏仪器元 件。参考数据表格】表一:电聚焦测试数据表:仪器编号:加速电压 V21500140012001000800电压比平均值聚焦极电压 V15ZK, K5电压比 V2/ *A = Ki=K X100% K表二:磁聚焦数据测试表:参数:D=0.0915 (m); l= (m); L=0.4 ( m); N= 匝加速 电压 V2(伏)磁聚焦时 励磁电流 (A)平均 电 流 Io (A)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