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班级:_ 姓名:_1. 品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1诗句中的“思潮”是指接二连三的像_一样的思想活动;从“清响”一词可以体会到波涛的声音具有_的特点。2给画“ ”部分换种说法,去掉问号,意思不变。_3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_。请仿照诗句写一写。明月啊!_?_?_?2.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白桦叶赛宁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2、。白桦四周徜徉着姍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技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1白桦中加点的“玉立”一词写出了白桦_的特点,看到这个词我会想到一个成语_。青松中的青松也有类似的特点,我是从“_”一句中看出来的。2白桦中的白桦(_),是(_)的象征,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青松中的青松(_),是(_)的象征,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A高洁挺拔富有色彩美   B在积雪的重压之下不折不弯   C坚强意志D高尚品格   E诗人不畏艰难雄气勃发的精神 

3、;  F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仿照画横线的诗句,写一写你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植物。在_,有_,仿佛_,_。4松、竹、梅合称为“岁寒三友”,松傲雪而立,竹经冬不衰,梅迎霜绽放,它们自古以来就是文人歌咏的对象。你还积累了哪些与这几种植物有关的诗歌?请选择一首写下来。_3. 阅读理解。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1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应:应该。B. 借问:向人打听。C.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D. 稚子:年龄小的孩

4、子。2选择正确的读音。(1)草映身(_)A.yìnB.yìng(2)蓬头(_)A.póngB.péng3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钓娃形象?(   )(多选题)A. 幼稚B. 充满童趣C. 无邪D. 天真可爱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多选题)(   )A. 这首诗表现的是山野小儿的生活情趣,以及小儿纯真、无邪的童心。B. 三、四两句写这时候过路的人想向小儿打听事情,小儿担心说话声把鱼惊跑,赶快用“遥招手”的动作请路人不要作声

5、。C. 诗人逼真地描画了一个儿童初学钓鱼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D. 一、二两句写山野小儿在学习垂钓的情景。4. 课内阅读。清平乐·村居_,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_。_,溪头卧剥莲蓬。1按原文填空。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翁媪:_ 亡赖:_ 村居:_3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代词人_。“清平乐”的“乐”读音是_,“亡赖”的“亡”读音是_,“卧剥莲蓬”中“剥”读音是_。4全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活动。“溪上”有_ ,溪东_在锄草,溪头_卧剥莲蓬。5全词在写人方面,写了一对翁媪和

6、_ 个儿子,大儿锄草,中儿_ ,小儿_ ,各具情态,表现了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6“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课文中表达这个情景的句子是_ 。7关于清平乐·村居说法错误的是( )A.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四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B.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C.该词的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D.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5

7、. 阅读天地。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诗中描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描写出来。_2诗中那一句是名句?_3诗中描写了作者何种心情。_6. 诗歌鉴赏。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了江南农村   (时节)的景象,我能从“ ,   ”想象出山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中的山原指的是

8、 ,白满川的意思是   ,子规表示   鸟。3“子规声里雨如烟”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   B. 拟人7. 理解诗词意思,回答问题。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_。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中儿_。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1将诗词补写完整。2这首词是_朝词人_的作品。“清平乐”是一词牌名,“乐”在这里读_ 。3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他们住的是_,溪边长满了_

9、;两个老人说话_,大儿子在_,二儿子忙于_,小儿子趴在溪头_。8. 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绩麻:把麻搓成线。未解:不懂。供:从事。傍:靠近。1题目中的“四时”指_。从“桑阴”一词可以看出,诗句描写的是_时节的景象。2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诗句。小孩子不懂得从事耕地织布之事,但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种瓜。_3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杂兴”的意思是_。这首诗塑造了农村儿童_、_、_的形象。9. 阅读与理解。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解释古

10、诗文中加点的字词。和:_   青螺:_2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3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_4判断下列语句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这首诗以沉重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洞庭湖秋月图。(_)诗中的“潭面无风”表现了洞庭湖宁静的美。(_)5本诗从 _看洞庭的山光水色,把洞庭湖比作_,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0.

11、课内阅读。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从诗中的“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_。2“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_11. 课外类文阅读。回延安(节选)贺敬之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méi)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1这部分诗歌主要写了(   )A.回延安,激动满情怀。B.忆延安,圣地养育我。C

12、.会亲人,欢聚话今昔。D.逛新城,旧貌换新颜。2诗中的“母亲”是指_,这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_的深厚感情。3哪一句诗强调了“我”和“延安母亲”的血肉联系?用“   ”画出来。4作者选取了_、_、_、_四种典型事物,概括了当年热火朝天的生活。5从幼儿园毕业已经很多年了,你能仿照诗歌,抒发对幼儿园同学和老师的思念之情吗?_12.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咏水仙(英)华兹华斯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像群星在闪

13、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选自情感的流淌 名家诗歌 外国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照样子,写一写。无穷无尽(ABAC 式):_、_粼粼湖波(AABC 式):_、_2

14、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  此外文中还运用了_、_修辞手法。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B.表示意思的递进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4第一、二节通过诗人对水仙的描写,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_5请谈一谈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吧。_13. 课外阅读。我有一只翠鸟我在林中捉到一只翠鸟,它有身绿宝石般的羽毛。嘴,像只又尖又大的钳子,它那呆板的样子逗人好笑。我特地弄来几只小虫,还有块吃剩的甜面包。为迎合它的口味又捉条小鱼,还用小刀一段段精心切好。奇怪,翠鸟就是不吃,它在笼子里嘎嘎乱叫。也许是口干舌燥吧,好,舀

15、杯清水再加点砂糖作调料。它怎么还在叫?难道给它的东西还少?翠鸟啊翠鸟,伙伴提醒我:它准是想妈妈了,再不就是怀念家中的宝宝。若不,它怎会气得绝食,要从笼子里尽快溜跑?哦,我明白了,它和人一样,把自由看得无比神圣崇高。尽管送它金碧闪闪的笼子,还是不如家乡草棚美好。于是,我打开了笼子,放走了这只美丽的翠鸟,飞吧,飞吧,尽情的飞吧,快云把欢乐自由寻找。1写出描写翠鸟外貌的诗句。_2根据诗歌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的打“×”。(1)从“我”用金碧闪闪的笼子作窝,喂它小虫、甜面包的切好的小鱼,给它加了糖的清水喝可以看出“我”非常喜欢这只翠鸟。(_)(2)因为“我”不会养翠鸟,所以最后把它放走了。(_)3诗中的翠鸟个性特点表现在_。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A.对翠鸟的喜爱,对自由欢乐生活的向往。B.思念家乡的情感。C.喜爱捉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14. 课外阅读。夜苏俄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大河银星万点,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小溪银波微漾。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