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题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题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题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题班级:_ 姓名:_1. 阅读江南春,回答问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_ 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请选择:(   )A.动静结合 B.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 C.点面结合3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_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2. 古诗阅读。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

2、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两首诗里的“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_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可以看出?_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3. 阅读马诗,回答问题。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1在诗的前两句中,“沙如雪”、“月如钩”描绘了边塞月夜怎样的景色?_2诗的后两句,诗人通过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_3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_4.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竹 石(清)郑

3、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_。_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注:咬定:比喻竹子牢牢地立在山石之中。立根:扎根。破岩:岩石缝隙。坚劲:坚韧刚劲。尔:你。1将诗歌补充完整,写出题目的意思。_2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_3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这首诗是一首_诗,诗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子_的精神。诗中表现竹子精神的诗句是:_,_。4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_5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形象?_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

4、,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注释:侍御:官职名。通波:四处水路相通。武冈:县名,在今湖南省西部。离伤:离别的伤感。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1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诗人通过写沅水连接着武冈,给人一种两地比邻之感B.“送君不觉有离伤”说明作者心胸豁达,送别友人之时并没有离愁别绪C.第三、四两句用青山同享、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轻快地写出两人分别后的情景,巧妙地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一乡”,写出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情谊D.“同”字表面上写与朋友风雨同行,实际上突显了对朋友的牵挂2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

5、乡明”是“正说”,而本诗“明月何曾是两乡”则是“反说”。结合全诗,说说你对“反说”的理解。_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宿牛群头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茁蘑菇。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注释)牛群头:地名。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1诗中“茁”“满”二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_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凉月如眉挂柳湾。(_)A圆圆的月亮。     B

6、新月。越中山色镜中看。(_)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兰溪三日桃花雨。(_)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_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_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的正误。 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

7、)“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8. 按要求完成练习。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_。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_。1把诗句补充完整。2本诗的作者是_,他还写过_。3诗中“_,_”写的是山村的自然风光;诗中“_,_”两句将视角从窗外转入屋内,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情趣。4诗中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平凡的生活场景、醇厚的友谊都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以最后作者表示“_,_”,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9. 补全诗句,完成练习。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_。等闲识得东风面,_。1补全诗句。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季节)的

8、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咏物  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3从“_”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从“_”一词可以知道作者是去踏青。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_”(诗句),由此发出赞叹:_,_。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_,_。_,_。_,_。_,_。注:题目居中写,上下阕之间空两格。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正确,养成自我检视习惯。1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西江月”是词牌,“_”是词题。从“_”等词句,可以知道,写的是乡村夏夜美景。3词中,“路转溪桥忽见”的“见”同_,读音是_。4如果宿建德江所

9、表达的情感用一个“_”字来表示,那这首词表达的情感就可以概括为一个“_”字。11. 牛刀小试。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鲁迅用这首诗来表达_。2伟大领袖毛泽东认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你眼中的鲁迅是:_。12. 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

10、诗最突出的特点 是什么?答:   _2试说说'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的深刻含义。答:_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解释下列词语。往:_   迟迟:_载:_   哀:_2采薇选自_,薇是_。诗经分为_、_、_三部分。14. 课内阅读。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给诗句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横线。晞(x  xi) 衰(shui cu)焜(kn hn )  泽(zé  zhé)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衰:_。 德泽:_。恐:_。 焜黄:_。3这是一首劝诫世人 _的诗。4这首诗最后两句和岳飞满江红中的“_,白了少年 头,_。”所表达的意思相同。15.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