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院(系)名称物理系班 别姓名专业名称物理教育学号实验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 I实验项目名称电学实验: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了解示波器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配合; 2熟悉使用示波器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电压幅度和频率; 3观察李萨如图形。实验仪器 】SS-7802A 型1示波器专用1、双踪示波器2、函数信号发生器3、连接线实验原理】示波器由示波管、扫描同步系统、 Y 轴和X轴放大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1. 示波管 如图所示,左端为一电子枪,电子枪加热后发出一束电子,电子经电场加速以高速打在右
2、端 的荧光屏上,屏上的荧光物发光形成一亮点。亮点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位置也随之改变。在 一定范围内,亮点的位移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成正比。示波管结构简图示波管内的偏转板2. 扫描与同步的作用如果在 X 轴偏转板加上波形为锯齿形的电压,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水平线,如图图扫描的作用及其显示如果在 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而 X 轴偏转板不加任何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在纵方向随时间 作正弦式振荡,在横方向不动。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垂直的亮线,如图如果在 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又在 X 轴偏转板上加锯齿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亮点将同 时进行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位移,其合成原理如图所示,描出了正弦图形。如果
3、正弦波与锯齿波 的周期(频率)相同,这个正弦图形将稳定地停在荧光屏上。但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稍有 不同,则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线将和第一次的曲线位置稍微错开,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不稳定的图形 或不断地移动的图形,甚至很复杂的图形。由此可见:(1)要想看到 Y轴偏转板电压的图形,必须加上X 轴偏转板电压把它展开,这个过程称为扫描。如果要显示的波形不畸变,扫描必须是线性的,即必须加锯齿波。(2)要使显示的波形稳定, Y轴偏转板电压频率与 X 轴偏转板电压频率的比值必须是整数,即:n n=1,2,3,fx示波器中的锯齿扫描电压的频率虽然可调, 但要准确的满足上式, 光靠人工调节还是不够的, 待测电压的频
4、率越高,越难满足上述条件。为此,在示波器内部加装了自动频率跟踪的装置,称 为“同步”。在人工调节到接近满足式频率整数倍时的条件下,再加入“同步”的作用,扫描电 压的周期就能准确地等于待测电压周期的整数倍,从而获得稳定的波形。如果 Y 轴加正弦电压, X 轴也加正弦扫描电压,得出的图形将是李萨如图形,如表所示。李萨如图形可以用来测量未知频率。令f y、f x分别代表 Y轴和 X轴电压的频率, nx代表 X方向的切线和图形相切的切点数, ny 代表 Y方向的切线和图形相切的切点数,则有f y nxfxny李萨如图形举例表如果已知 f x,则由李萨如图形可求出 f y。基本调节】2 亮度 2 亮度
5、3 聚焦4 A模 式,水5 非自 动扫描4 X 模式,1 电源7 信号 输入端11 输入信号 接地 ,波形变 为一水平线6 时 间 分 度,按下为 微调状态5 自动扫描5 单次扫描10 波形上 下移动9 纵轴分度 ,表示纵轴 上一格代表多大电压8 打开 通道 1 平轴为【准备工作】1、打开电源2、调节亮度旋钮至中间位置3、调节聚焦旋钮使显示清晰 【扫描方式选择】4、交替按下 A键和 X-Y 键,感受屏幕的变化,最后按 A 键使水平轴作为时间轴5、交替按下 AUTO、 NOR、M SGL/RST三个键,感受屏幕的变化,最后按 AUTO键使扫描自动进行6、转动时间分度旋钮,感受水平扫描速度的变化,
6、注意屏幕左上角的时间分度值变化,最后使 扫描成一直线7、打开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任意一正弦波信号,并把信号接入到示波器的通道1 信号输入端【输入并显示信号】8、按 CH1键打开通道 1,使屏幕显示通道 1 的信号波形,留意屏幕左下角有标记1:表示通道 1已打开9、转动电压分度旋钮,感受波形高度的变化,注意屏幕左下角标记1:后面的电压值即为纵轴上一格代表的电压,此旋钮同时也是一个按钮,按下后该旋钮即变为微调状态,在标记1:后面会多了一个 表示,再按一下即取消微调功能,测量数据时必须退出微调状态(上述第 6 项时间分度旋钮具有相同功能)10、来回转动垂直位置旋钮,把波形定位在中间高度11、按下 G
7、ND键若干次,观察并体会输入信号接地前后的变化【稳定信号显示】12、按 SOURCE键若干次,注意屏幕顶部中间位置的信息变化,最后选择CH1作为触发信号来源,触发源的作用是用来产生与信号本身周期相等或成整数倍关系的锯齿波,以便使波形 不会产生左右移动13、按 COUPL键若干次,注意屏幕顶部中间位置的信息变化,最后选择AC 作为触发信号的输入方式(交流)14、按 TV 键若干次,注意屏幕顶部中间位置的信息变化,最后使该处显示信息为一电压值,表示以电平触发15、转动触发电平旋钮,使上述第 14 项的电压值往 0V方向变化,直到波形稳定显示为止【函数信号发生器调节】16、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改变波
8、形的高度(电压)和宽度(周期/ 频率)【波形观测】 信号输入与波形显示1、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一电压峰峰值为2Vpp,频率为 1kHz 的正弦波2、按实验内容一的方法使波形稳定地显示于屏幕中间 信号的电压峰峰值测量3、参照实验内容一中第 9 项操作使波形的高度约占屏幕高度的 2/3 左右,记录屏幕左下角标记 1: 后面的电压值即为 Ku,它表示波形每 1cm高度代表的电压的大小4、目测波形从波谷到波峰的高度,即为App,单位为 cm5、把第 3、 4 项所得的数据记录到表中,两者相乘即为测得信号电压峰峰值Upp,检验是否与第1 项中设定值相近 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测量6、参照实验内容一第 6
9、项操作使屏幕在水平方向上显示出波形的 2 个周期左右,记录屏幕左上角标记 A 后面的时间值即为 Kt,它表示波形每 1cm宽度代表的时间大小7、目测波形一个周期内的宽度,即为波长,单位为 cm8、把第 6、7 项所得的数据记录到表中,两者相乘即为测得信号的周期T,从而可算得其频率 f,与设定值比较【实验内容】1 示波器的调整(1)不接外信号,进入非 X-Y 方式(2)调整扫描信号的位置和清晰度(3)设置示波器工作方式2 正弦波形的显示(1)熟读示波器的使用说明,掌握示波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2)把信号发生器输出接到示波器的Y 轴输入上,接通电源开关,把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各旋钮调到正常使用位
10、置,使在荧光屏上显示便于观测的稳定波形。3示波器的定标和波形电压、周期的测量(1)把 Y 轴偏转因数和扫描时间偏转因数旋钮都放在“校准”位置(指示灯“VAR”熄灭)。( 2)把校准信号输出端接到 Y 轴输入插座( 3)把信号发生器的正弦电压接到Y 轴输入端,用示波器测量正弦电压的幅值和周期,并和信号发生器上显示的频率值比较。( 4)选择不同幅值和频率的 5 种正弦波,重复步骤( 3),记下测量结果。4李萨如图形的观测(1)把信号发生器后面 50Hz 输出信号接到 X通道,而 Y 通道接入可调的正弦信号(2)分别调节两个通道让他们能够正常显示波形(3)切换到 X-Y 模式,调整两个通道的偏转因子
11、,使图形正常显示(4)调节 Y 信号的频率,观测不同频率比例下的李萨如图【实验内容与步骤】、示波器的调整 、(用扫描,以便无信号输入时显示水平亮线。、调整扫描信号的位置和清晰度 、选择信号的输入方式和触发方式、测量信号的幅度和周期()正弦波信号a、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 50)输出 A 端输到示波器的 CH1或 CH2输入端a、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旋钮,输出1kHz、 1Vpp的正弦波b、调节 Y 轴“ VOLTS/DIV”(偏转因数)旋钮,使波形峰峰值在Y 方向占 3-5 打格。调节 X 轴“TIME/DIV ”(扫描转速)旋钮,使荧光屏 X 方向显示 1-5 个周期的波形
12、,按“ SOURC”E(触 发源)键选 VERT(垂直)触发方式,调节“ TRIG LEVEL”触发电平旋钮,使波形稳定显示。c、用示波器间距测量法和光标测量法分别测出信号的电压、周期,将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中,并 比较“间距测量法”与“光标测量法”的测量结果,指出哪个测量准确。()矩形波信号 调节函数发生器“输出波形选择”键(即依次按 shift,1 键),输出矩形波,调节频率为 10kHz。按照上述正弦波的测量方法,用示波器测出矩形波的幅度、周期,将数据分别记录在表 中,并比较“间距测量法”与“光标测量法”的测量结果。() 三角波信号 调节函数发生器“输出波形选择”键(即依次 shift 、
13、2 键),输出三角波,调节频率为 100kHz。按照上述正弦波的测量方法,用示波器测出矩形波的幅度、周期,将数据分别记录在表 中,并比较“间距测量法”与“光标测量法”的测量结果。1、 观察李萨如图,用李萨如图测量正弦信号频率(1) 用函数发生器的输出 A端,从示波器 CH1通道( X轴)输入 1V、100Hz(fx )的正弦波, 按“ CH1”,使荧光屏底部显示“ 1:”调节示波器有关旋钮,观察到稳定的正弦波。(2)用函数发生器的输出 B端,从 CH2通道( Y轴)输入 1V、50Hz( fy )的正弦波,按“ CH2” 键,使荧光屏显示“ 2:”,调节示波器有关旋钮,观察到稳定的正弦波。(3
14、)按“ X-Y”键,使“水平显示”置“ X-Y”工作方式,按一次“ CH1”键使 CH1通道关闭, 则荧光屏出现李萨如图,调节 CH1和 CH2的偏转因数,使李萨如图大小适中。(4)缓慢调节 CH2的函数发生器的频率 fy ,使李萨如图稳定。画出李萨如图,测量相应的 X 方向切点数 Nx和 Y 方向切点数 Ny,将数据记入表中(5)再将频率 fy 调节为 300Hz,画出李萨如图, 测量相应的 X方向切点数 Nx和 Y 方向切点数 Ny,将数据记入表中,柄判断式子是否成立(6)做完李萨如图实验后,必须按“ A”键,使水平显示置“ A”工作方式,以便荧光屏出现 水平亮线,保护荧光屏【讨论、建议与
15、质疑】(1) 在示波器显示扫描波形图和李萨如图形的原理中, 不同之处在与它们所使用的扫描电压 (即水平方向的输入电压)不同。 显示扫描波形时, 水平方向加载的是锯齿波的扫描 电压, 它能够使电子束从左向右地单方向扫描, 当扫描频率和输入信号的频率相配合 时, 就能够显示输入信号的波形; 显示李萨如图形时, 水平方向接入的是未知的正弦 信号, 它使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往复运动, 与竖直方向的另一简谐运动相叠加 后, 在荧光屏上形成李萨如图形。(2)形成椭圆的条件较为简单, 当输入的两个同频正弦信号相位差存在,且大小在 + -之间时, 即可形成椭圆图形。圆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椭圆图形
16、。 当输入的两个正弦信号频率相同, 信号振幅相同, 且两者的相位差为± /2 时, 李萨 如图形为圆形。(3)实验中 Y 轴信号为已知正弦信号, X 轴为未知信号, 经过实验, 发现 当fy比 f x大很多时, 荧光屏上的线条之间不可分辨, 形成一个矩形块状图案; 当fy比 f x小很多时,荧光屏上显示一条上下振荡的水平线段。【分析讨论】 输出负载:幅度设定值是在输出端开路时校准的,输出负载上的实际电压值为幅度设定值乘 以负载阻抗与输出阻抗的分压比, 仪器的输出阻抗约为 50,当负载阻抗足够大时, 分压比接近 于 1 ,输出阻抗上的电压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但当负载阻抗较小时, 输出阻
17、抗上的电压损失补课 忽略,负载上的实际电压值与幅度设定值是不相符的,这点应予注意A 路输出具有过压保护和过流保护,输出端短路几分钟或反馆电压小于 30V 一般不会损坏, 但应尽量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以免对仪器造成潜在的伤害。特别注意: A路 B 路端不能短路, 以免损坏仪器。【思考题】、当示波器出现下面的不良波形时,请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使波形正常。()波形超出荧光屏 ;()波形太密 ;()亮点,不显示波形可选答案: 调大“偏转因数(VOLTS/DIV)”; 调小“偏转因数”;调大“扫描速率( TIME/DIV )”; 调小“扫描速率” ;水平显示置“ A”(常规)方式;水平显示“ X-Y”方
18、式。2、观察李萨如图时,要改变的垂直大小,应调节通道的“偏转因数( VOLTS)”;要改变图形的水平大小,应调节 通道的“偏转因数( VOLTS)”;要改变的垂直位置,应调节通道的“垂直位移( POSITON)” 。3 、用示波器测得的 CH1( X)信号的波形如图所示, CH1(X)信号与 CH2( Y)信号合成的李萨如 图如图所示,示波器荧光屏上已显示了必要参数,图中每一大格为1cm。( 1)CH1(X)信号的 UPP为 V ;( 2) CH1信号的周期为 ms;(3)CH2(Y) 信号的频率为 Hz实验心得】本次实验相比与其他实验, 更加接近于一种体验性的实验, 目的并不在于获得最终的实验 数据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7880-2025热棒及热棒式管架
- 2024-2025年纳米粒子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创新与市场潜力报告
- 新能源行业品牌塑造策略研究报告-2025年市场分析与技术创新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光伏发电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报告
- 新能源产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设计报告
- 2025年新能源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策略报告:技术创新与品牌塑造新思路
-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签名技术规范报告:2025年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报告
- Revision Module B (1)-说课稿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 6.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教学(人教版河北专版)
- 2025年中国感应冲洗阀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湖南省九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联考日语试题(含答案)
- 四次侵华战争课件
- 2025年上海市公安辅警、法检系统辅助文员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XX园项目销售手册
- 锅炉工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GB 46031-2025可燃粉尘工艺系统防爆技术规范
- 质量攻关项目汇报
- 移动患者的体位安全护理
- T/DGGC 005-2020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再制造检测与评估
- 手机媒体概论(自考14237)复习题库(含真题、典型题)
- 消化内科护理进修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