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高二化学期末复习四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 = 57.3H+ (aq) OH (aq)=H 2O(l)kJ ·mol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1。分别向 1 L 0.5 mol L·1 的 NaOH好完全反应的H 的绝对值分别为H1、 H 2、 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A. H1 H2 H3B. H2 H 1 H3Y 的浓度18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和中,使其发生反应,t 0 时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X 、Y 、Z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2、式为:3X+2Y=2Z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 为固态或液态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 V( ) V( ),则容器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3.0n/mol2.4ZX1.81.20.6Y0t0tC. H1= H2= H3D. H2 H3 H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 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B.1 mol H 2SO4 与 1 mol Ba(OH) 2 反应生成BaSO4 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C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D.1 mol H 2 与 0.5 mol O 2 反应放
3、出的热就是H2 的燃烧热3. 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 (g)PCl (g) Cl (g)( 正反应吸热 ) 达到平衡后,下列情况使PCl分5325解率降低的是()A.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氩气B. 体积不变,对体系加热C.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氯气D. 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4. 在一定温度下,把 2. 0 体积的 N2 和 6. 0 体积的 H2 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233 1N3H2NH。已知平衡时 NH 的浓度是 c mol· L ,现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分别充入上述容器,并保持温度不变,则达到平衡后,NH的浓3度
4、不为 cmol · L1 的是()A. 1.0体积的 N2 和 3.0体积的 H2B. 2.0体积的 N2、 6.0体积的 H2 和 4.0体积的 NH3C. 4.0体积的 NH 和 1.0 体积的 HD. 2.0体积的 NH3235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 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 n(B) n(C)=2 2 1。保持温度不变, 以 2 2 1 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 、B 、 C,则()A 平衡不移动B再达平衡时, n(A) n(B) n(C) 仍为 2 21C再达平衡时, C 的体积分数增大D 再达平衡时,正反应
5、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6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 ,若开始时充入2mol C 气体,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A 和 1mol B 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 A 的转化率为()A 20%B40%C 60%D 80%7现有反应 X(g)+Y(g)2Z(g) , H0。右图表示从反应开始到t1 s时达到平衡,在t2 s 时由于条件变化使平衡破坏,到t3 s 时又达平衡。则在图中 t2 s 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A 增大压强B使用了催化剂C降低温度D减小了 X 或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 发
6、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19、 已知反应CO(g)=C(s)+1/2O2(g) 的 H 0, S0。设H 和S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低温下是自发进行B. 高温下是自发进行C. 低温下是非自发变化,高温下是自发变化D. 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变化20. 有等体积、等 pH 的 Ba(OH) 2、 NaOH 和 NH 3 ·H2O 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 V2、 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V1=V2 V3B V3 V2=V1CV3=V2=V1D V3V2 V121. 在一定温度下,石灰乳的悬浊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a
7、(OH)2(s)2+-Ca +2OH,当加入少量生石灰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 Ca2+数目减少B. Ca2+ 增大C.溶液的 pH 减小 D. 溶液的 pH增大22. 尔盐 (NH 4) 2Fe(SO4) 2· 6H2O常作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准物质,在0.1mol/L的该盐的溶液中,下列有关比较不正确的是A c(SO42 )> c(NH4+)> c(Fe 2+)> c(H+)> c(OH)B c(NH3·H2O)+c(NH4+ )=0.2 mol/LC 2c(SO2+2+)+ c(OH )= c(NH)+2 c(Fe )+c(H )D
8、c(H)= c(OH )+ c(NH · H O)443223. 反应 PCl5( g)PCl3( g) Cl 2( g)2HI ( g)H 2( g) I 2( g)2NO( g)N O( g)24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A均不变B均增大C增大,不变,减少D 减少,不变,增大24、 在 15 mL 0.1 mol· L-1 K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 · L-1 甲酸溶液,溶液 pH 和加入的甲酸的体积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在
9、A、 B 间任意一点:c(K+)>c+(HCOO)>(OH )>(H )cc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且 a=7.5B在 B 点: c(K )= c(HCOO)> c(OH)= c(H+C在 C 点: c(HCOO )> c(K )> c(OH )> c(H )+D在 D 点: c(HCOO )+ c(HCOOH)>2c(K )26. 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甲充有二氧化氮( N2O42NO H0)乙充有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个实验:(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甲乙( b)在活塞上都加2 kg 的砝码在以上两情
10、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 )甲乙B( )甲乙,( )甲乙ababC( a)甲乙,( b)甲乙D( a)甲乙,( b)甲乙27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池反应如下:PbO2 + Pb + 2H 2SO4 = 2PbSO 4 + 2H2 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PbO 是电池的负极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 SO 2e= PbSO 24C PbO2 得电子,被氧化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28. 常温下,下列各组数据中比值为2:1 的是A Na2CO3 溶液中 c( Na+)与 c( CO32- )之比B 0.2 mol·
11、L-1的 CH3COOH溶液与 0.1 mol· L-1 的盐酸中 c(H+)之比C pH=7 的氨水与( NH) SO4的混合溶液中, c(NH+2-)之比)与 c(SO4244D pH=12 的 Ba(OH)2 溶液与 pH=12 的 K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2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在含有大量 Al(OH) 4 的溶液中: NH 4、 Na、 Cl 、 HB在强碱溶液中: Na 、 K 、 CO32 、 NO3C在 pH 12 的溶液中: NH 4 、Na 、 SO42 、Cl D在 c(H +) 0.1mol · L 1 的溶液中: K 、 I
12、 、Cl 、NO 330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 4(g) 2H2(g)Si(s) 4HCl(g) ; H QkJ·mol1(Q 0),某温度、 压强下, 将一定量的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的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 4 的转化率B 若反应开始时SiCl 4 为 1mol ,则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C反应至 4min 时,若 HCl的浓度为0.12mol · L 1 ,则 H 2 的反应速率为 0.03mol/(L ·min)D 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 时,生
13、成的 HCl 通入 100mL1mol · L 1 的 NaOH 恰好反应31已知乙酸( HA )的酸性比甲酸( HB )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 NaA 和 NaB 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c(OH)> c(HA)> c(HB)> c(H + )B c(OH -)>c(A -)> c(B -)>c(H +)-+-+C c(OH )>c(B )> c(A )>c(H )D c(OH )>c(HB)> c(HA)> c(H )32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
14、 O2 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 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 SO2 的转化率为 p%,则乙容器中SO2 的转化率()A 等于 p%B 大于 pC 小于 pD 无法判断33据报道,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 溶液。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4OHA 正极反应式为: O2 2H2O 4e=B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的KOH 的物质的量不变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 O22H2O=D用该电池电解CuCl 2 溶液,产生2.24LCl 2
15、(标准状况 )时,有0.1mol 电子转移34、 i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正确说法是()明矾和 FeCl3 可作净水剂为保存FeCl3 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AlCl 3 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Al 2O3NH 4Cl 与 ZnCl 2 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实验室盛放 Na2CO3、 Na2SiO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用 NaHCO 3与 Al 2(SO4)3 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长期使用硫铵,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A BCD 全有关35、 ii 科学家成功开发便携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丙烷气体为燃料。电池中的一
16、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电解质是固态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A 在熔融电解质中, O2 由负极移向正极B该电池的总反应是: C3H8+5O 2=3CO2 +4H 2OC电路中每通过5mol 电子,约有 5.6L标准状况下的丙烷被完全氧化D 通丙烷的电极为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3H8 20e+10O2 =3CO2+4H 2O36、 iii 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I 、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右图实验(图中所用电极均为惰性电极
17、)( 1)对于氢氧燃料电池中,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A 、 a 电极是负极, OH 移向负极 B、 b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 2O+4e 4OH 点燃D 、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的PH 保持不变C、电极总反应式为: 2H 2+O2 = 2H2O( 2)E、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3)( 2)右图装置中盛有 100mL0.1mol·L 1AgNO 3 溶液,当氢氧燃料电池中消耗氢气112mL(标准状况下)时,则此时右图装置中溶液的pH=。(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4)II 、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是:N 2(g)+3H
18、 2(g)2NH 3(g) ; 1H=-92.2KJ mol·( 5)(1) 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上述可逆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6) N 2、 H2、 NH 3 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H 3 的同时生成 3nmolH 2( 7)单位时间内生成 3nmolN H 键的同时生成 nmolNN( 8)用 N2、H 2、 NH 3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9)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10) (2) 已知合成氨反应在某温度下2.00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如下数据:时间( h)01234物质的量(
19、mol)N 21.50n11.20n31.00H 24.504.203.60n43.00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NH 30.000.20n21.001.00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反应进行到 2 小时时放出的热量为KJ。 01 小时内 N2 的平均反应速率mol·L1·h 1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保留两位小数 )。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往平衡体系中再加入N2、 H 2 和 NH 3 各 1mol,化学平衡向方向移动(填 “正反应 ”或 “逆反应 ”或 “不移动 ”)37、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有以下步骤:(1) 配制待测液:用已称好的5.0g 含有少量杂质 ( 杂
20、质不与盐酸反应 ) 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1000mL溶液。除烧杯和玻棒外,还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 _ 。(2) 滴定:盛装 0.10 mol/L的盐酸标准液应该使用_式滴定管。滴定时双眼应注意观察_(3) 误差讨论: ( 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测定结果 _ ; 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测定结果_; 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测定结果_; 装标准液之前,没有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测定结果_ 。(4) 有关数据记录如下:测定序号待测溶液的体积(mL)所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120.000.5020.78220.001
21、.2021.32计算纯度: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 取两次实验所耗盐酸的平均值进行计算,不求计算过程 )38、在某一容积为5 L 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 CO和 0.2 mol的 H2O,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CO(g) H2O(g)CO2(g) H2(g)H 0,反应中 CO2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 根据图示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v(CO) _mol/(L ·min) ;反应达平衡时, c(H2) _mol/L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_ 。(2) 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 _( 填序号 ) 。 CO 减
22、少的化学反应速率和 CO2 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COH2O、 CO2、 H2 的浓度都相等 CO、 H2O、 CO2、H2 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3) 如要一开始加入0.1 mol的 CO、 0.1 mol的 H2O、 0.1 mol的 CO2 和 0.1 mol的 H2,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H2O)_mol/L 。39 已知在pH 为 4 52+的环境中, Cu几乎不水某学生欲用电解纯净CuSO 4 溶液的方法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 步骤:所加的A 的化学式为;加入 A 的作用是(2 )步骤中所用的部分仪器如图:则A 应接在
23、直流电源的极(填“正”或“负”。)( 3 )电解开始一段时间后,在U 型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有;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4 )下列实验操作中必要的是(填字母)。A称量电解前电极的质量B 电解后,电极在烘干称重前,必须用蒸馏水冲洗C刮下电解后电极上析出的铜,并清洗、称重D 电极在烘干称重的操作中必须按“烘干称重再烘干再称重”进行E 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烘干电极必须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 5 )如果电解一段时间有 n 克铜析出,在标准状况下放出 vmLO 2 , 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用带有 n 、 V 的计算式表示) 。40 、在 2L 密闭容器中, 800 时反应2NO(g) O 2 (g)2N
24、O 2 (g)体系中, n(NO) 随时间的变化如表:(1) 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 已知: K(300 ) K(350 ),该反应是 _热反应。(2) 右图中表示NO 2 的变化的曲线是_。 用 O2 表示从0 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_。(3) 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 v(NO 2 )=2v(O 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 v 逆 (NO) 2v 正 (O2 )d 、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4) 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 。a 、及时分离出 NO 2气体b 、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 O 2 的浓度d 、选择高效的催化剂41
25、、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中加入2 mol X 和 1 mol Y ,发生如下反应:2X(g)+Y(g) a Z(g)+W(g) H=-Q kJ ·mol -1 (Q>O)(a 是正整数 )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Q1kJ,物质 X 的转化率为 ;平衡后再升高温度,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1) 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 的值 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 化学计量数a 的值为 _。(3) 有同学认为,Q1 一定小于Q,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_ ,其理由是_ 。(4) 维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仍为 Q1 kJ 的是 _( 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 ) 。A.2 molX 、 1mol Y 、 1molArB.a mol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琴行钢琴租赁合同范本含租赁押金及退还规定
- 2025年度国际物流货物安全担保合同范本
- 2025版数控机床购置及培训服务合同
- 2025年二手车维修保养与销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服务合同
-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高校期刊论文保密及成果转化协议范本
- 2025版智能砌墙技术施工合同
- 2025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营销策划执行合同示范
- 2025房地产开发股东合作协议书:产业园区共建
- 信息技术智能办公教程 课件 任务5-邮件合并
- 中建三局项目商务策划书(23P)
- 高一数学必修一必修二各章知识点总结
- 《拆装液压系统》课件
- 胃肠间质瘤规范化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课件
- 校车与交通安全知识
- 仓库管理评审报告怎么写范文
-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课件
- 2024临床输血指南
- 初中英语7-9年级上册超全语法梳理人教版
- 露天煤矿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发展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