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_第1页
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_第2页
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_第3页
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_第4页
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5课程名称:检验核医学学分:L5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先修课程要求: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药理学适应专业:医学检验专业教材:1 .检验核医学,程绍钧主编,第四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2 .核医学,李少林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 .核医学,张永学主编,第一版,科学出版社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检验核医学是将实验核医学的相关核技术应用于医学检验领域, 及医学检验相融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既是实验核医学的一个分枝,也是 现代医学检验学的重要组成。检验核医学的基本任务是:应用核素示踪技术和体外放射分析技术进

2、 行机体的功能研究和对体内的微量物质实施超微量分析,以揭示机体在生 理或病理状态下的代谢规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拟定,预后判断, 以及病因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掌握核物理、核仪器的基本知识,重点 掌握检验核医学中的相关核技术、体外放射分析以及检验核医学的临床应 用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核物理、核仪器的基本知识;(2)重点掌握检验核医学中的相关核技术、体外放射分析以及检验核医 学的临床应用;2、基本技能:(1)掌握放射免疫分析的原理、操作流程、分析方法;(2)熟悉不同的检验技术。三、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总学时理 论 学时实验 学时备注第一章绪论、及辐射防护基本知识2

3、第二章放射性测量及稳定性核素分 析1第三章及检验医学相关的核技术1第四章体外放射分析2第五章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激 素2第六章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激 素2第七章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激素2第八章胰腺激素及糖代谢2第九章甲状旁腺及钙代谢2第十章胃肠激素2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激素及活性物 质2第十二章肾脏功能检测2第十三章血液系统疾病检测2第十四章病毒性肝炎及肝功能检测2第十五章肿瘤标志物2第十六章、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2第十七章、药物浓度检测2合计32四.考核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成绩构成:理论考试80%,平时成绩20%。五、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及放射性衰变基本知识目的要求1. 了解核医学的

4、定义、内容及发展概况;2. 了解放射性衰变的基本知识。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 .核医学、检验核医学概念;2 .检验核医学的主要内容;3 .放射性衰变的基本知识。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目的要求1. 了解天然本底辐射和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2. 了解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措施。讲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 .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照射量、吸收剂量、剂量当量)的基本概念;2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3 .放射卫生防护的目的、基本原则、基本标准;4 .内外照射防护措施;5 .放射性废物和污物处理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三章及检验医学相关的核技术目的要求1 .掌

5、握核素示踪原理;2 .掌握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定义;3 .掌握蛋白质及多肽的放射性碘标记技术;4 . 了解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稳定性及贮存。5 . 了解相关核技术。 讲课时数1学时3 / 11教学内容1 .核素示踪原理设计;2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3 .相关核技术概述。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四章体外放射分析目的要求1. 了解体外放射分析的基本概念;2 .掌握放射免疫分析的原理;3 .掌握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反应试剂;4 .掌握免疫放射分析的基本原理及特点;5 , 了解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分析。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 .放射免疫分析;2 . 一般介绍其它竞争性结合体外放射分析的基本原理

6、和方法;3 .免疫放射分析。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五章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激素目的要求L掌握甲状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 氨酸、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 试验的检测结果分析和临床意义;2 .熟悉3, 3' , 5' 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球蛋白、甲状腺素结 合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3 .掌握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微粒体检测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意义。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 .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激素: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 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7、激素 的生物化学和生理作用及各项检测的正常参考值;2 . TRH兴奋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学、结果判断;3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六章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激素目的要求1 .熟悉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激素:皮质醇、醛固酮、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儿茶酚胺类激素的组成和生理作用;2 .掌握皮质醇、醛固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类激素检测的结 果的分析和临床意义。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 .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激素:皮质醇、醛固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儿茶酚胺类激素的组成和生理作用;2 .上述各项检测的正常参考值;3 .皮质醇、醛固酮

8、、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类激素检测的结果的 分析和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七章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激素目的要求1 .熟悉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激素中睾酮、雌二醇、促卵泡激素、促黄 体生成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生物化学和生 理作用;2 .掌握睾酮、雌二醇、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催乳素、生长 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的结果的分析和临床应用。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 .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激素(睾酮、双氧睾酮、雌二醇、雌三醇、孕 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盘催乳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 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催产素、抗利尿激素等)的生物化

9、学和生理 作用及各项激素检测的正常参考值;2 .睾酮、雌二醇、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八章胰腺激素及糖代谢目的要求1 . 了解胰岛素、C-肽、胰岛素原、胰岛素抗体、胰多肽、胰高血糖素、 糖化血红蛋白Al生物化学和生理作用;2 .掌握胰岛素、C-肽、胰岛素原、胰岛素抗体、胰多肽、胰高血糖素检 测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果的分析和临床应用;3 .熟悉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瘤的激发和抑制试验的方法和临床应用。 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 .胰岛素、C-肽、胰岛素原、胰岛素抗体、胰多肽、胰高血糖素、糖化 血红蛋白人

10、生物化学和生理作用及各项检测的正常参考值;2 .胰岛素、C-肽、胰岛素原、胰岛素抗体、胰多肽、胰高血糖素的检测 的结果分析和临床意义;3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的临床意义;4 .糖化血红蛋白人检测的临床意义;5 .诊断胰岛素瘤的激发和抑制试验(甲磺丁服(D860)试验、胰高血糖 素试验、胰岛素抑制试验、C-肽抑制试验)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九章甲状旁腺激素及钙代谢目的要求1 . 了解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类、环核甘酸生物化学和生理作用;2 .掌握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类、环核甘酸检测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意义;3 .熟悉血钙代谢的临床意义。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

11、容1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类、环核甘酸生物化学和生理作用及各项检测值 的正常参考值;2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类、环核甘酸检测结果的分析和临床应用;3 .血钙代谢的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章胃肠激素目的要求1 . 了解胃泌素、胰泌素、抑胃肽、胆囊收缩素、胃动素、蛙皮素、血管 活性肠肽的生物化学和生理作用;2 .熟悉胃泌素、胰泌素、抑胃肽、胆囊收缩素、胃动素、蛙皮素、血管 活性肠肽检测的临床意义。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 .胃泌素、胰泌素、抑胃肽、胆囊收缩素、胃动素、蛙皮素、血管活性 肠肽的生物化学和生理作用及各项检测的正常参考值;2 .胃泌素、咦泌素、抑胃肽、胆囊收缩素、胃

12、动素、蛙皮素、血管活性 肠肽检测的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激素及活性物质目的要求1 . 了解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的组成以及前列腺素、心钠素、 加压素、神经肽丫、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脑钠素、内皮素等的生物化学和 生理作用;2 .掌握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检测结果的分析和临床应用;3 .熟悉内原性洋地黄素、地高辛、血清肌红蛋白、肌凝蛋白轻链的组成、 生物化学、生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的组成以及前列腺素、心钠素、加压 素、神经肽丫、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脑钠素、内皮素等的生物化学和生理 作用;2 .肾素一

13、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测定的临床意义;3 .内原性洋地黄素、地高辛、血清肌红蛋白、肌凝蛋白轻链的组成、生 物化学、生理作用和临床意义及各项检测的正常参考值。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二章肾脏功能检测目的要求1 . 了解3微球蛋白、Q1一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尿分 泌型免疫球蛋白A、尿TH糖蛋白、前列腺素、激肽释放酶;肾脏内分泌功 能检测相关物质:肾素、红细胞生成素、1, 25一双羟胆骨化醇的组成及 其病理生理作用;2 .掌握力一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TH糖蛋白、红细胞生成素检测结果 的分析和临床意义。3 .熟悉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及尿TH糖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4 , 了解

14、前列腺素、激肽释放酶检测的临床意义。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 .肾脏排泄功能检测相关物质:以一微球蛋白、1微球蛋白、尿白蛋 白、尿免疫球蛋白、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尿TH糖蛋白、前列腺素、激 肽释放酶;肾脏内分泌功能检测相关物质:肾素、红细胞生成素、1, 25 一双羟胆骨化醇的组成及其病理生理作用及各项检测的正常参考值;2 .重点讲解B 2一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TH糖蛋白、红细胞生成素检测 的临床意义。3 .简要讲解Q】一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前 列腺素、激肽释放酶;肾素、1, 25一双羟胆骨化醇检测的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第十三章血液系统目的要求1 .掌握叶酸、维

15、生素Bn、血清铁蛋白的组成及其生理、病理生理作用、 检测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意义;2 .熟悉血清B 2一微球蛋白检测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意义;3 . 了解血小板相关IgG、抗凝血酶一川的来源及临床应用。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叶酸、维生素瓦、血清铁蛋白、血清九一微球蛋白、血小板相关IgG、 抗凝血酶一m的组成及其生理、病理生理作用及各项检测的正常参考值; 2.重点讲解叶酸、维生素氏2、血清铁蛋白的临床应用;3. 一般介绍血清B 2一微球蛋白、血小板相关IgG、抗凝血酶一m的临床 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四章病毒性肝炎及肝功能检测目的要求1 .熟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

16、炎血清标志物的来源及临床意 义;2 .掌握甘胆酸的生物化学、生理作用、正常参考值和临床应用;3 . 了解肝纤维化的相关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甲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来源及临床意义;2,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 抗原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一IgM、乙肝表面抗原/IgM复合物、多聚人血清白蛋白 受体、乙型肝炎前工蛋白、乙型肝炎前工抗体、乙型肝炎病毒一DNA多聚 酶、乙肝病毒一DNA的来源及临床意义;3 .丙型、丁型、戊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临床意义;4 .甘胆酸的生物化学、生理作用

17、、正常参考值和临床应用。5 .透明质酸的病理生理、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6 .肝纤维化的其他血清标志物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五章肿瘤标志物目的要求1 . 了解肿瘤标志物的概念,熟悉其类型,掌握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重 要性以及结果判断必需注意的事项;2 .掌握癌胚抗原、CA50、CA199、CA125、甲胎蛋白、血清铁蛋 白检测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意义;3 .掌握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意义;4 , 了解其他肿瘤标志物的种类及临床意义。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 .肿瘤标志物的概念、分类;2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重要性以及结果判断必需注意的事项;3 .常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18、;糖类抗原:CA50、CA199、CA125;甲胎蛋白;前列腺特异抗原)的生物学性质、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4 .其它肿瘤标志物(血清铁蛋白、B 2-微球蛋白、组织多肽抗原、组织 抗原、多胺类、激素肿瘤、异位激素瘤、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 人胎盘耐热性碱性磷酸酶、神经原特异烯醇化酶等的来源及临床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六章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目的要求1 .熟悉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点;2 .掌握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定量分析中的质控和检测结果评价;3 .熟悉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 .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定量分析中的质控和检测结 果评价;2 .白干扰素、细胞介素、粒细胞巨噬细胞一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 子、免疫球蛋白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