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工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1页
南华县工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2页
南华县工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3页
南华县工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4页
南华县工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华县工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十 2011 6 1 南华县工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时期,5年间,全县工业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也迎来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猛烈冲击。“危”中寻“机”谋崛起,工业经济砥砺奋进加速上扬。全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努力抓住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工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一、十一五时期南华县工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及特点“十一五”期间我县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

2、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51472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27908。9万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6.40提高到23.18%,提高了6.78个百分点,工业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了饮料制造、煤炭开采和采矿等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在工业的拉动下,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45.323.131。5调整到2010年的34.929。235。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2010年南华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84905。2万元,比2005年的52164。2万元增加132741万元,增长2。54倍,年平均递增28.80%。(二)工业产业结构优化。重工业化趋势日益明显,新

3、兴培育的支柱产业呈现发展壮大趋势,南华县产业结构在调整和发展中不断优化和升级。一是轻、重工业呈现出同步发展的趋势。2010年末全县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8697.5万元,比2005的22909.7万元增加55787.8万元,增长2.44倍,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43.91下降到42。56%;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6207。7万元,比2005年29254.5万元增加76953.2万元,增长2.63倍,比重由56。09%上升到57.44。二是重点产业增势强劲,新兴培育的产业呈现发展不断加快、比重提升的新特征。分行业看,在39个工业大类中,我县涉及的有7个,比2005年增加2个行业,重点

4、产业增势强劲,新兴培育的产业发展加快.(三) 规模以上企业稳步增加,支撑总量比重不断显现。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6户,初步进入新的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16476.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1。59。随着“工业强县”战略的推进,到2010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户,达到12户,产值从2005年的16476.1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09630.2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比重从32个百分点提到60个百分点,增加值从2005年的4816。9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7908.9万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32个百分点提到54个百分点。另外,产值上1亿元的企业有3户,分别是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楚雄有限

5、公司、南华松香厂、楚雄州吕合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比2005年增加3户.企业资产从2005年的34803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04007.2万元,增长1。99倍,年平均递增24.48%,说明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对全县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四)支柱产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规模持续稳步扩大。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以来,全县重点扶持发展烟草、啤酒、煤炭三大支柱产业,通过实施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产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呈现持续稳步发展态势。啤酒产量从2005年的25987千升增加到2010年的128744千升,增长3。95倍,年平均递增24。48,产值从2005年的8137万

6、元增加到2010年的40735.2万元,增长4。0倍,年平均递增38,利税从2005年的457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406万元,增长4。26倍,年平均递增39.4%。煤炭产量从2005年的39.46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65.77万吨,增长66。68,年平均递增10.75,产值从2005年的5061.2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7661万元,增长2.49倍,5年间年平均递增28.40,利税从2005年的1948.5增加到2010年的4772.5万元,增长1。45倍,年平均递增19.62.两大产业占全县工业产值的比重从25.3个百分点提到31。36个百分点,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31。67个百

7、分点提到36.36个百分点。(五)工业发展平台不断夯实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县抓紧实施老高坝工业园区建设,把园区作为全县工业的主要增长点和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抓紧落实。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大力吸纳新兴产业入园发展。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在夯实基础、产业聚集和招商引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业发展平台作用日趋显现,对全县工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10年末,老高坝工业园区内共入驻企业12户,实现工业产值3.59亿元。(六)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05年以来,全县工业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10年累计完成啤酒128744千

8、升,比2005年增长3.95倍;完成原煤65.77万吨,比2005年增长66。68;完成供电量8430.76万千瓦小时,比2005年增长77.79;完成自来小供应量97万吨,与2005年持平;完成锌锭2829吨,比2005年增长10。21。(七)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活力得到了加强。2005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为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南华县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工业产值49173。3万元,到2010年全县非公有制工业实现产值175927.9万元,比2005年增长2.58倍,年平均增长29。0。2010年非公有制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为

9、95.2,比2005年提高0.9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增强全县经济活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八)工业企业运行质量提高,主要指标大幅增长。为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在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工业企业苦炼内功,企业整体经营状况有较大改观,主要指标大幅增长,效益不断提高。一是主营业务收入和产品销售产值成倍增长。2005年以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市场意识不断增强,不断开拓产品销售市场。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22.3万元,到2010年实现98969万元,比2005年增长6.90倍,年平均递增51.20%;2005年完成产品销售产值

10、17503。6万元,到2010年完成99447.9万元,比2010年增长4。68倍,年平均递增41。54%。二是利税总额大幅增长。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9.5万元,到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4591。4万元,比2005年增长11。77倍,年平均递增66.44%,2005年实现利税总额1366.1万元,到2010年实现利税总额9357.5万元,比2010年增长5.84倍,年平均递增46.94%。三是亏损额减少。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6户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3户,亏损面50,亏损额为926万元,到2010年1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2户,亏损面为16。7,亏损额为249.

11、7万元,企业亏损面比2005年下降33。3个百分点,亏损额比2005年下降73.03%.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十一五”期间,南华县工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水平提升,发展能力增强,发展前景趋好,但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来看,全县工业发展还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工业经济总量偏小,增速还需加快.南华县国土面积主要以山区、半山区为主,农业人中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且分布广泛,长期以来形成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经济社会发展模武,导致第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滞后,第一产业难以突破,200

12、5年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为35.3、32。7和32。0,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3:23.1:31.5,到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为7。0%、49。7%和43.3%,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9:29.2:35.9,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纵向比虽然加快,但是横向比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还有差距。“十一五”以来,虽然加快了工业发展速度,但是基础存量较小,发展速度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还需继续提高。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2.79亿元(仅占全州106.3亿元的2。6),“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42%,增速虽然高于全州平均水平15.

13、6%的26。4个百分点,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二)工业化进程缓慢,结构性矛盾突出.南华县工业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结构调整缓慢,支柱产业数量少、规模小,基本为传统的产业,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困难。从产业层次上看,中、低端产品比重较大,三大支柱产业中,烟草产业仅是烤烟种植及种植环节原料型的初加工.煤炭产业产品附加值不高,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缓慢。目前。工业结构仍以资源消耗型为主体,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于加强,工业结构矛盾突出。(三)工业发展融资渠道单一,发展后劲乏力.南华县是楚雄州六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经济社会发

14、展相对困难,工业项目的实施主要依靠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由于受到地方财力限制,(2010年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18849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12357万元),致使财政资金对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非常有限.现有工业企业多数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规模小,无资本积累,信用程度低,升级转型能力弱,融资特别困难,流动资金普遍短缺。工业投入不足和企业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三、下步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进一步巩固基础,突出重点,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我县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及行业特点,以资源为基础,产权为纽带,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实施资源整合战略,着力做强做大云南

15、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楚雄有限公司等骨干龙头企业,使之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引擎;着力培养一批专、精、新、特、产、学、研相结合,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提高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扶持一批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发挥“工业反哺农业"的作用。努力在啤酒、煤炭、松香、冶金矿产、野生菌、核桃等产业培育上取得新的突破,提升工业经济实力.(二)大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调整工业经济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块状经济,推动工业布局从遍地开花的乡村工业向集约化、集群式的城镇经济发展。二是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优势

16、产业的发展水平,扶持做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是调整企业内部结构,突出主业,增强竞争优势。引导重点骨干企业牢牢抓住这几年市场环境较好、投入成本较低的大好机遇,多方筹集资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多渠道多层次每年争取实施一批技改项目,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高现有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四是鼓励规模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产学研联合,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动工业产品标准化建设。五是加快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推广运用,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三)加大融资

17、协调力度,多渠道化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是完善政、银、企业三方协调机制,着力破解工业企业融资瓶劲。充分利用我县资源和区位优势。建立金融协调机构和融资工作平台,促进银企互动。加强与各级金融机构及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上级金融机构金融支持.二是积极发展工业投资、融资担保、创业投资主体,建立有效的财政投资体制。由县财政每年预算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及贷款贴息等,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在刀刃上,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拉动工业发展.(四)要加大“三大载体"建设的力度.一是工业产业项目建设。工业产业项目建设是工业化的基础和依托,是促进工业快速

18、发展实现工业经济增长提速的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突出抓好工业加工项目、投资大的项目、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和具有地域品牌的项目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项目.通过产业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工业标志性的骨干企业。二是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实现新一轮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平台和最具活力的增长点。目前我县有1个工业园区,但园区的聚集功能还没有充分显现。从我县的情况看,一方面要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力争早见成效;另一方面要创新园区发展环境,广辟融资渠道,将园区建成科工贸一体、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一流的园区,促使园区集中形成“规模、集聚、洼地”三大效应。三是小

19、城镇建设。建设小城镇是促进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加快工业发展,要确立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工作思路,要用长远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小城镇对促进工业发展的积极效应。(五)以优化环境为基础,发展壮大非公经济。从优化环境、落实政策入手,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领域政策;强化服务意识,严格执行公开、公正、规范的工作程序,主动高效率地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息、融资、创业、投资等方面的服务,努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我县工业领域,尤其是重点工业产业领域发展,不断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六)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节能意识。要把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工作来抓。要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突出抓好节煤、节电、节油、节水和降低重要原材料的消耗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七)切实搞好招商引资。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吸纳外来投资,聚集发展能量。在招商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