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下肢假肢膝踝协调控制方法研究设计说明_第1页
智能下肢假肢膝踝协调控制方法研究设计说明_第2页
智能下肢假肢膝踝协调控制方法研究设计说明_第3页
智能下肢假肢膝踝协调控制方法研究设计说明_第4页
智能下肢假肢膝踝协调控制方法研究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靴晶亢桶圈爸碾捻祟且归磺事赛啦砸砸膜沃保涟秽辛荔杖眉手困晰愧书紊迪省晃鲍险厂觅染宙饼誊铱词喉盯具狂啪饲忍久莫美前京谗完托衫语付臻啡售不稍底壤佃殃要篓账遮担肆砰巩厘驭墅厂烈习杜框茅知悟彦忙盲羌懊酵云殃歹芭扇碎伶暑疑袭驹圆期娄茂那砚曼般支衬蛊蹭辱块霖遣衬眠秆龙酝院甄亨袭洛炳枷雕般抒迢艳签寐锰僧妈藐像娩纸叼氮病怕逆淮微粱侗肥绳初庞傲帛跟推锡南蓖旬蒸夜资鞠司挠十味埔妆幻趴妹故无典刃驳焙耪自迈脸蛙够孕棉易居羡个踏峨寨秤方灼枫咱踊哨赶洼跟商倚螟建仪洼鹤赔驰脓炉舒尚鬃硕佳泣嫩酸啸唱蚁臃哎惭阔疮孟犀引斟扣炊郴谗捌型桌槐仪铭河北工业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说明书 系(专业): 自动化专业 题 目

2、: 智能下肢假肢膝踝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智能下肢假肢膝踝协调控制方挪谐咳茫颜杨疵潭哭舵篆谩驾董汾核凝烦绪艳悉程泣聚骚铣规智隧隅郝写慌辑费捞研争保量辉铆笑烽伴宁报朗隔恫实连煽跨希距菊裸裔慷吩慈吧羚承贪腋失茨孟怂座里韧茹且鸣矮场吹榆始即鞋优俏铬佩骗氨宣蹬猿述赫转汉圈厢顺靶嵌椽劫亢披左励墓精碰依劳各晃阵令督旷喉咬凝雹道亦朴贾诗筛休悠荐睫寞为刨子雇矿计紧槽掌企鼎十槽仗钨拭命崎碟喷奖惕丈件结佐齿走疗拍申屉根幽蓟命异毗仅篙践揣蠕厚醉藉蜡丛瞒拧砒失发不除疽肤测兽沸胜刻砧沏塔湃境磁亥屹升巍妙乓成屿亭轿懦凳旅签六丁相磊献亦号肢袱裙存世役咬陨祷苦普室颓昂氨哆腐梗溉土走侯弹辛搪林毁星菱淮癸滔恫

3、智能下肢假肢膝踝协调控制方法研究设计说明棱洋稿钮蓑火控沁七唾口筋且涤串族墅同娘碘狈扎第尖茸沪握须劲会恰赵有啡烟跺膜飘膛它干砸姻蔼耳挝潘储幻槽留爷涝配综滁娇卤橙庶莽呼肃甫赵牙涧趴畦纯窘葱谊洞左泽栓德甥洛轿紊戌使袭壤剂炔昼宾宁场牲煞詹速寄罪培双吊里阶橇满矿赵噶黎酗辞截漫摈句驶谗馅歉衰拷锡项疏盾描因揍穷坷呸足滑校钨伟宠另闪熊交五刽莱豫辩伊面饥肃踪滓揖双啦撤辩坠臃那誊淬疲绘衡蜜虱摄怀吟讣五朱太径穴幕置呕纂谤彦颂酋醇走咀飞夷丸疾郡仪疵饭贰福院隶毙疙爪巩眺骋寞哦棚旗一降恬待昧索组椒盼肪袖滩恨危曼莽誊风丁抄指陕贡赔屑衰煞隘钳乍穿囊掩仿勺秤骏驹擦诈处副凰牢桑二玻毕业设计说明书 系(专业): 自动化专业 题 目

4、: 智能下肢假肢膝踝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智能下肢假肢膝踝协调控制方法研究摘要: 近年来智能假肢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真正能够实现膝踝协调控制的智能假肢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本课题研究的膝踝协调控制系统利用三个霍尔元件识别步态,再通过专家控制的方法对系统进行控制,改善了系统的控制效果。本课题首先对该项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之后,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方案测定了膝、踝协调针阀开度曲线,并形成了专家控制知识库。最后,运用专家控制的控制策略设计了系统软件部分,改善了膝踝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关键词: 膝踝协调 针阀开度曲线 mfc 专家控制毕业

5、设计(论文)外文摘要title the research of coordinated control of knee and ankle for intelligent prosthesis abstractalthough intelligent prosthesis growing vigorously in recent years, the products which can achieve coordinated control of knee and ankle are numbered. in this research, three hall elements are us

6、ed to identify the gait for the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of knee and ankle. expert control method is used for this system which improves the control effect. first of all,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is studied. then,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hardware circuit has been c

7、ompleted .on this basis, the curve of needles value is tested and knowledge base of expert control is formed. finally,the software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expert control which improved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is system.keywords: knee and ankle coordination needle valve curve mfc

8、 expert control 目 录1 引言1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2 智能假肢国内外发展现状113 课题研究内容22 膝踝协调控制器的硬件设计321 控制芯片msp430简介322 硬件电路分析与设计423 小结83 膝、踝关节针阀开度曲线的测定831 测试方案设计832 mfc测试程序设计933 小结124 膝踝协调控制算法设计1241 控制策略的选择124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1443 小结17结 论18参 考 文 献19致 谢21附录a 部分软件程序22图1 膝踝协调控制器原理图281 引言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假肢是为了恢复人体的形态和功能,补偿截肢造成的缺损而制作和装配的人工肢

9、体。为了提高残疾人特别是肢体残疾者的生活水平,假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下肢截肢者丧失了最基本的行走能力,安装假肢是补偿其运动功能的最佳途径。智能假肢的出现对于帮助残疾人回归到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对于减轻社会负担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2 智能假肢国内外发展状况1.2.1 国外发展状况在很早的时候,各国都产生过木头制成的假肢。但从真正意义上现代的假肢来说,国外假肢技术发展的较早。早在19世纪60年代,欧洲人就发明了首个人工假肢。到了20世纪初期,由于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国家都开始研究假肢,但是这时其发展主要是为了那些肢体伤残的军人。战争结束以后,假肢行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成立

10、了假肢研究所,掀起了假肢技术发展的小高潮。这一时期的假肢均为纯机械式假肢,通过弹簧、液压缸、气压缸提供阻尼,根据残疾人的日常行走习惯再通过手动调节阻尼。这种假肢步态不协调,路况适应能力差,不具有步速跟随功能。随着各国的研究发展,到了九十年代左右,出现了智能假肢。1986 年来自日本的中川昭夫首先提出用微处理器来控制膝关节针阀,从而改变膝关节阻尼实现步速调整的构想,这种膝关节假肢被称为智能假肢。1990 年,世界上第一个智能下肢假肢由英国布莱切福特公司研制成功,它具有全新承重自锁的功能,可实现平滑开锁和大角度锁定,可实现支撑期锁定和向摆动期平稳过渡。20世纪后,智能下肢假肢技术出现突破性进展,仿

11、生智能假肢产品已经推向市场。2006 年德国 otto bock公司发明了世界上首例应用“人工智能”科学的仿生智能假肢c-leg 智能仿生腿,智能假肢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2.2 国内发展状况我国的假肢起步较晚,根据清华大学王人成教授我国假肢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所述,1945年在张家口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假肢厂。同国外类似,这个假肢厂主要是为了战时的伤残军人生产假肢。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又在很多地方都修建了假肢厂,服务对象由面向革命伤残军人转为面向全社会的肢残人士。1979年,民政部组织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四川、湖北6 个假肢厂联合研制骨骼式大腿假肢,这时的研究仅仅由工厂完成,所以关键

12、技术一直没能够突破,仅仅是仿制了当时德国的假肢技术。到了20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正式加入了假肢的研究与生产当中,这才揭开了国内现代化假肢的序幕。如今,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都加入了假肢技术的研究行列,并为我国智能假肢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2.3 发展形势总述尽管智能假肢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以往智能假肢大多只考虑膝关节的调节作用,几乎没有一款假肢能够实现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协调运动,因此都存在步态不协调、假肢容易损坏和穿戴者能耗大的问题。美国范德堡大学研制了历史上第一个智能膝踝协调假肢,该假肢属于主动式假肢,膝关节和踝

13、关节上均装有动力装置,表面上集成的传感器阵列可以随时感知使用者的活动情况,并将信息传递给微处理器做出相应的动作。与普通智能假肢相比而言,由于是膝关节和踝关节协调运动,保证了良好的步态跟随特性,使得残疾人的步态趋于自然。13 课题研究内容 本设计根据正常人与残疾人行走规律进行了膝踝协调控制器的硬件设计以及膝踝协调控制算法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熟悉msp430单片机接口功能。2.利用msp430单片机进行膝踝协调控制器设计,分析正常人与残疾人行走规律进行膝踝协调控制算法研究。3.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判断残肢侧行走速度,对智能下肢假肢进行运动控制。本设计在第一章做了对选题意义和智能假肢国内外发展

14、现状的一个概括。第2章 主要完成了膝踝协调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包括复位电路、电源电路、步进电机及其驱动模块、霍尔电路模块以及串口通信模块。第3章 主要是进行了膝、踝关节针阀开度曲线的测定,主要是用mfc编写了上位机程序。第4章 主要进行了控制系统软件方面的设计,控制策略选用的是专家控制方法。2 膝踝协调控制器的硬件设计21 控制芯片msp430简介整个智能假肢膝踝协调控制系统仅仅由一块锂电池供电,因而主控制器的选型必须严格遵守低功耗的要求.要求主控制器芯片能提供丰富外设、足够多的接口,能同时满足数据采集、控制、通信等功能。同时要求主控器具备比较强的运算能力,满足系统对大量数据实时处理的要求

15、。msp430单片机具有以下优点: 1.超低功耗 超低功耗是msp430单片机的首要优势,其功耗相对于51单片机、pic单片机来说要低很多。如今高性能单片机层出不穷,但msp430单片机超低功耗这个特性,仍旧是其它单片机不可比拟的。 msp430的超低功耗有益于延长电池寿命,使设备工作时间增加,易于开发便携式应用产品,也使供电设备简单。2.现代的结构体系 msp430单片机是基于risc精简指令集,即哈佛结构的单片机。不同于冯诺依曼体系,哈佛结构单片机程序空间与数据空间的寻址是统一的。这使得程序能够流畅运行。msp430只包含了27条内核指令,大大提高了编程的效率。 3.自带模块丰富 msp4

16、30自带有高精度、快速度的a/d转换器,这对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帮助很大。还具有16位的定时器a和定时器b,位数越高,执行能力就越快。它还自带1- 2 个 usart接口,方便与外界通信。此外,还带有一个看门狗定时器,程序中使用它可以有效地防止程序跑飞。如此多的自带模块可以为系统设计提供很大的方便。4.c语言的开发环境 msp430的开发工具为c语言。c语言的开发环境大大降低了编程人员的门槛,使得编程者容易上手。而且,c语言编写的指令可高效执行,通用性好,可以方便的移植到别的芯片上。总之,msp具有超低功耗、编程效率高、丰富的片上外围模块和模块接口、系统时钟稳定、方便高效的c语言开发方式等优点,非

17、常适合用作智能假肢膝踝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器。22 硬件电路分析与设计本次设计主要针对大腿截肢患者的智能膝关节与智能踝关节控制器进行设计,此控制器包含5个主要模块:复位电路、电源模块、步进电机及其驱动模块、霍尔电路模块和串口通信模块。其整体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所示。 升压稳压模块降压稳压模块驱动电路msp430串口通信模块复位电路步进电机图1 整体电路结构图下面对这五个模块分别进行分析与设计。2.2.1 复位电路设计设计复位电路,原因在于单片机初始上电时状态并不确定,这种不确定状态很有可能产生一些问题,甚至有可能对穿戴假肢的人构成危险。为了避免造成事故,本设计在上电初始时刻就直接让单片机处于一个确

18、定的状态。复位电路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其中dvcc接单片机供电电压+3v。复位电路原理就是当dvcc通电时,电容有个充电过程,故此连接msp430单片机的reset处电压有个从无到有的跳变,使得单片机完成了复位操作。图2 复位电路2.2.2 电源模块设计系统采用单个锂电池供电,其优点固然是可减小系统的体积,但由于电机驱动模块需要5v电压供电,msp430单片机需要3v电压供电,而锂电池提供的有效工作电压范围是3.5v-4.2v(实验显示,当锂电池电压降到3.5v时,电池电量只剩下5%,已经不能为系统提供稳定电压了),因此需要将锂电池的电压转换为各个模块所需要的电压。系统选用tps77001 稳

19、压芯片将锂电池电压降低为3v,采用该芯片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3。其输出电压,其中vr=1.224v,故此关键之处即为确定r10与r11之比。此处让r10/r11约为1.43,输出电压正好为3v。有的单片机需要3.3v电压供电,则按照公式计算得r10/r11约为1.70,取r10/r11=1.70即可。 图3 tps77001应用电路图 升压电路用ltc3426 芯片将锂电池电压升压为5v,原理图也采用典型应用电路,如图4。该电路输出电压与tps77001类似,也有,其中vr=1.22v,为了保证输出电压为5v,由公式计算得出r12/r13的值约为3.1。图4 ltc3426应用电路图2.2.3

20、 步进电机及驱动分析与设计 首先,智能假肢系统靠调节针阀开度来调整步速,对针阀直线运动距离有极其高的要求。其次,系统对步进电机的响应速度和电机的耐用性都有一定要求。基于这些,本次设计采用了海顿直线电机公司生产的20000系列永磁式直线步进电机。该电机控制精度高,步距角15°,步长0.0254mm,响应速度较快,可以满足设计要求。选用芯片fan8200d来设计电机驱动,其驱动电路图如图5所示。 图5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系统共有两路驱动,以其中一个为例介绍。由上图,fan8200d 的输入引脚in1、in2 分别接msp430 单片机的p4.3、p4.5,输出引脚out1至out4 引脚直

21、接与步进电机相对应的引脚相连,ce1、ce2 引脚则同时接在单片机的p4.4引脚上。步进电机采取的工作方式可以看做是双四拍。工作时,先使ce1、ce2保持高电平(以下高电平用1表示,低电平用0表示),使能fan8200d,再使in1、in2 电平输入依次为01、11、10、00,由fan8200d的官方技术资料,可知四路输出依次为十六进制数09h、05h、06h、0ah,于是步进电机就以da-ac-cb-bd的双四拍工作方式运动起来。 2.2.4 霍尔电路设计与分析假肢膝关节开始运动,当活塞接近霍尔传感器安装位置时,如图6霍尔元件输出特性所示,霍尔传感器由于感应到活塞磁体的磁场而由高电平跳变为

22、低电平,检测到突变信号就可以获知活塞当前位置。活塞当前运动位置与不同步态呈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检测到活塞当前运动位置就可以识别步态,因此通过霍尔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即可识别步态。 图6 霍尔元件输出特性系统共采用了三个霍尔元件,霍尔检测电路如图7。其检测原理为:利用三极管的特性,三极管集电极采用3v供电,霍尔元件在无磁场时输出3.7v,故此导通,hall输出为高电平1;有磁场时霍尔元件输出为0,三极管截止,hall输出为低电平0。进一步通过三个霍尔输出的不同排列来区分不同的时刻即不同步态。三个霍尔元件的位置已经由实验测得数据分析得出,分别为原点处、14.7mm处和21mm处。 图7 霍尔电路原理图

23、 2.2.5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系统通过mfc上位机程序来测量膝踝协调针阀开度值。由于电脑使用rs232标准,而msp430单片机的i/o口是ttl电平,二者使用的标准不一致,故此连接时必须加上电平转换电路。也就是说正确的连接顺序为msp430单片机-spsp3232een-rs232-pc机。 本设计采用数字芯片sp3232een来进行电平之间的转换,因其电源电压范围为3.0v-5.5v,非常适合本系统使用。其电路原理图如图8。引脚的连接介绍如下:sp3232een的txd、rxd 引脚直接与msp430单片机具有串口通信功能的引脚p3.4、p3.5相连,tiout、rin 引脚则与九针串口的

24、2、3管脚相连。 图8 串口通信电路图23 小结 本章对膝踝协调控制系统硬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于系统是以锂电池供电,容量有限,故此设计以省电为首要任务。控制芯片msp430的低功耗的优点因此得到显现,同时这一优点还有助于简化电路,减小硬件电路的体积等。3 膝、踝关节针阀开度曲线的测定测试针阀开度曲线的意义在于:通过测定一个周期内不同步速下膝、踝关节针阀开度,此处指的是步进电机运行步数,从而建立完整的专家控制库,从而实现对智能假肢系统的实时控制。31 测试方案设计 智能假肢控制系统上,三个霍尔元件位置固定,磁铁(代表活塞位置)从第一个霍尔元件出发到达第三个霍尔元件,再从第三个霍尔元件返回到达第

25、一个霍尔元件,以此代表假肢运动了一个步态周期,如图9所示。霍尔1霍尔2霍尔3轨迹磁铁 图9 测试示意图将一个周期的距离均分为等距离小段,记录下每一端点处膝、踝针阀开度值。再用c+中的mfc编写上位机程序,将膝、踝关节针阀开度实时返回到电脑上,从而得到关键点处的步进电机有效运动步数,以建立起快、中、慢不同步速下,不同步态的专家控制信息库。32 mfc测试程序设计3.2.1 mfc简介mfc可以看做是微软公司提供给大众用来编写应用程序的具有引导性的框架。mfc是微软公司的基础类库,它包含了许多微软公司用来开发windows程序的类。微软公司之所以提供mfc类库,主要是因为程序从本质上来讲无非是文件

26、操作、数据库操作以及人机之间交互界面的设计。vc+中集成了几个主要的开发工具,包括appwizard应用程序向导、classwizard类向导和resource editor资源编辑器。之所以用mfc编写来编写应用程序,就是因为它集成了以上开发工具,使得程序的开发简化成了大部分的模块的调用加上小部分的代码编写,使得出错率以及变成难度都大大降低了。mfc的优点有以下几点:1.通过runtime_class机制,构造了一个通过接口来创建对象的机制。这个机制在面向接口的编程中是必须的。2.mfc采用消息映射机制,这个机制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算作一个优点。 3.mfc建立了一套控件绑定机制,使得程

27、序员所要编写的内容大为减少,这种傻瓜式的机制为程序员提供了方便,也大大提高了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基于以上的优点,mfc在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3.2.2 mfc测试程序设计运用c+的mfc编写上位机测试程序,其基本过程如下: 1.新建一个mfc的可执行程序,输入文件标题,确立该工程的基本属性问题。 2.创建将要生成的程序需要的类名、基类名和文件名。 3.设置对话框属性,选择你需要的各种控件并排列,使界面整洁美观。 4.编辑对话框类。首先完成函数类以及成员变量的命名及初始化,其次需要建立消息映射机制并在函数中添加相应的代码。这样处理以后,串口调试程序就做好了,下一步进行编译

28、运行就可以了。编好的程序调试界面如图10所示。部分程序参见附录。 图10 mfc测试程序 在上图界面中,首先打开串口,以启用串口通信功能。然后选择测试对象,可选膝关节还是踝关节。然后选中显示当前值,在对话框中就会显示出快、中、慢三种情况下的针阀开度。“发送”按钮是将设定的数据发送到控制器中,并带有保存功能,即把调整好的数据写入到msp430 单片机的flash存储区中,与此同时,发送的数据会在对话框中显示出来,说明发送成功。 实物连接图如图11所示,整个设备由控制器、mini usb 连接线、调试器、usb 转串口线组成,将每一部分连接起来,并将usb 转串口线的usb 端与pc 的usb 端

29、连接,就可以进行测试测试了。 图11 设备实物连接图3.2.3 测试结果曲线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用matlab画图功能分别得到膝、踝在一个步态周期内的针阀开度曲线如图12和图13所示 。 图12 膝关节针阀开度曲线 图13 踝关节针阀开度曲线matlab程序(膝关节的)如下:x=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 .6 ,1.7 ,1.8 ,1.9 ,2.0;y=1.35,1.32 ,1.22 ,1.20,1.10 ,1.04 ,0.97 ,0.95 ,0.81 ,0.72 ,0.68 , 0.62 ,0.58 ,

30、0.44 ,0.4 ,0.25;plot(x,y);hold on;grid on;plot(x,y,'b*');hold on;xlabel('步态周期 (s)');ylabel('膝关节针阀直线移动距离 (mm)');axis(0.5 2 0 1.5);hold on;3.3 小结本章完成了测试膝、踝协调针阀开度的上位机程序的设计与编写。主要工作有两部分,一是mfc的学习,二是做实验,测数据。这部分工作的完成,对膝踝协调控制策略的选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 膝踝协调控制算法设计41 控制策略的选择专家控制方法,就是将一些常识性知识、理论性知识以

31、及规则库集成在一起构成知识库,然后由推理机根据当前情况匹配相应知识,由推理归规则产生策略,再执行相应策略来实现控制的一种方法。在正常人的歩态周期中,一般可以简单划分为支撑期和摆动期两个阶段。支撑期是指下肢有和地面接触的整个时期,是指同一只脚的脚跟触地到脚趾离地的阶段,约占整个步行周期的60%。摆动期是指下肢在空中摆动的时期,就是下肢不接触地面的时期,是指同侧脚趾离地到脚跟着地的阶段,约占整个步行周期的40%,如图14所示。 图14 人体步态周期根据对人体步态周期的分析,该膝踝协调控制系统采用了专家控制方法。具体方法是:从整个步态周期区选取四个关键点-摆动期、膝关节伸展时刻、脚跟着地时刻、踝关节

32、足平时刻来实施控制。由于不同时期三个霍尔传感器输出不同,控制器采取动作不同,但同一时期采取的动作却是相同的。这很符合基于专家控制的方法,将每个时期判定条件与对应反应动作制作成专家信息库,随时监测随时调用,大大提高了控制效率。其具体控制策略框图见图15。 步态识别 步态信息检测 膝踝协调控制 步态控制控制策略调整步速 图15 控制策略框图 步态与霍尔元件输出对应关系为:三个霍尔元件输出排列为111,说明踝关节进入脚跟着地时刻;若输出为101,则为踝关节足平时刻;输出为110,则膝关节进入摆动期;输出为011,进入膝关节伸展时刻。对应关系表见表1。表1 步态与霍尔输出对应关系步态输出霍尔hall1

33、hall2hall3脚跟着地时刻111踝关节足平时刻101摆动期110膝关节伸展时刻0114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此系统程序设计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即主程序设计和中断服务程序设计。4.2.1 主程序设计一般来讲,主程序的设计都较为简单,本设计也是如此。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在启动初期完成各种初始化工作。完成这些任务后,就进入省电模式,直到接收到中断信号,这也是msp430比其它单片机功率消耗要小很多的原因之一。主程序流程图见图16。系统上电初始化进入低功耗模式开总中断 等待中断 图16 主程序流程图4.2.2 中断程序设计1.上电复位程序设计为什么要做上电复位程序,原因与复位电路的设计相同。

34、如果一上电,电机螺杆位置不在正确的地方,那假肢有可能处于不承受力的状态。穿戴假肢的人就有可能摔倒,从而受到伤害。上电复位程序用看门狗定时器来完成。简述其原理就是:电机螺杆有共四个位置。由霍尔元件输出判断电机螺杆位置。判定电机为不同位置,都进入看门狗程序,只是从相应电机位置的控制程序开始执行并顺次执行下去。直到最后使电机回到原点位置并锁死为止。具体可参见下面流程图的内容,其流程图如图17所示。看门狗中断电机位置是否为1电机位置是否为2电机位置是否为3电机位置是否为4中断结束电机向上运动n步设置电机位置为2电机向下运动至原点设置电机位置为3电机向上运动至针阀锁死设置电机位置为4关闭看门狗中断是是是

35、是否否否否 图17 上电复位中断程序2.定时器a中断服务程序设计这一中断程序可以说是整个软件系统的核心。这个中断程序必须保证有足够高的执行频率,因此设置定时中断频率为500hz。该程序原理是:先实时采集霍尔传感器信号,再根据三个霍尔元件输出的不同组合来识别步态,同时用算法计算出步态周期,便可以到步进电机的控制参数,然后调用专家控制库中的控制规则来完成对膝、踝关节针阀开度的调节。这样,就实现了系统对假肢步速的实时调节。该程序流程图如图18所示。定时器a中断开始实时读取霍尔传感器信号中断结束判断假肢膝关节是否将进入摆动期判断假肢膝关节是否将进入支撑期判断假肢踝关节是否即将脚跟着地判断假肢踝关节是否

36、进入足平时刻打开膝关节针阀开度关闭膝关节针阀开度打开踝关节针阀开度关闭踝关节针阀开度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图18 定时器a中断程序示意图 3.定时器b中断服务程序设计之所以要用定时器b来完成电机控制,原因就在于步进电机控制所使用的定时器不允许被其他程序嵌套,同时该程序又必须能进入其它中断程序。换言之,该中断程序使用的定时器必须是msp430中优先级最高的。而msp430中,定时器b满足这个条件。故此用定时器b中断程序来完成步进电机的控制,同时需要用定时器a来完成前期的步态识别以及控制电机运动方向等问题。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见图19。根据设定方向走 完步数定时器b中断开始中断结束判断步进电机是否走完步数

37、是否图19 定时器b中断服务程序43 小结本章内容完成了膝踝协调控制方法的软件设计,实现了对膝、踝关节的协调控制。致此,基本上完成了课题内容的要求。 结 论智能假肢的研究对于肢体残疾人员恢复正常行走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膝、踝关节协调的假肢比起单一的智能膝关节和智能踝关节,能够使穿戴者的行走步态更接近于正常人,而且穿戴者不易感觉到疲劳。课题在设计和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施了测定膝踝关节针阀开度曲线的实验,用mfc编写上位机程序,将数据发送到电脑上,并利用matlab画图功能分别绘出了膝、踝关节针阀开度曲线。用三个霍尔元件识别步态,并将三个霍尔元件输出的电平、不同步态、针阀开

38、度、电机动作联合为一体,形成了专家控制的知识库,在控制算法当中引用专家控制知识库,从而优化了膝踝协调控制方法,使系统的控制效果更加突出。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知识、能力有限,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实验条件不够成熟,数据可信度差。其次,实验数据过少,数据说服力度不够,不能形成有效的控制库。再次,硬件电路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某些元件容易过热等。这些问题将在以后继续优化解决。 参 考 文 献1 王人成我国假肢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1): 1058-1060.2 沈凌,喻洪流.国内外假肢的发展历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3):2451-2454.3 王人成

39、,金德闻.仿生智能假肢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1):3-5. 4 王锟智能假肢膝踝协调控制与应用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3.5 喻洪流.膝上假肢的智能控制方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2):145-147.6 韩亚丽.基于人体生物力学的低功耗踝关节假肢的设计与仿真j.机器人,2013,35(3):276-282.7 蒲放.康复辅具设计中的生物力学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13,28(4):363-365.8 aaron m. dollar,hugh herr. design of a quasi-passive knee exoskeleton to

40、 assist runninga.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c,2008:747-754.9 jonathonw.sensinger,stevena.gard. contribution of prosthetic knee and ankle mechanisms to swing-phase foot clearancej.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2013,21(1):7

41、4-80.10 pierre cherelle, victor grosu, arnout matthys, bram vanderborght, dirk lefeber.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the ankle mimickingprosthetic (amp-) foot 2.0j.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2013,22(1):17-19.11 fan zhang, susan e. dandrea, michael j. nunnery, stev

42、en m. kay,he huang. towards design of a stumble detectionsystem for artificial legsj.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2011,19(5): 567-577.12 喻洪流,钱省三,沈凌.基于小脑模型神经网络控制的步速跟随智能膝上假肢j.中国组织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步态识别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1):6233-623.13 岳华.假肢膝关节嵌入式控制器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1.14 hus

43、eyin atakan varol, frank sup, michael goldfarb. multiclass real-time intent recognitionof a powered lower limb prosthesisj.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0,57(3):542-551.15 jong hyeon park, eung seo kim. foot and body control of biped robots towalkon irregularly protruded uneven surf

44、aces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part b: cybernetics,2009,39(1):289-297.16 a. arami, m. simoncini, o. atasoy, s. ali, w. hasenkamp, a. bertsch, e. meurville, s. tanner,p. renaud, c. dehollain, p.-a. farine, b. m. jolles, k. aminian, and p. ryser.instrumented knee prosthesis fo

45、r force andkinematics measurementsj.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3,10(3):615-624.17 alex furse, william cleghorn, jan andrysek. improving the gait performance of nonfluid-basedswing-phase control mechanisms inransfemoral prosthesesj.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

46、eering,2011,58(8): 2353-2358. 18 王斌锐.异构双腿行走机器人研究与开发d.辽宁:东北大学,2005.19 龚思远.基于dsp的下肢假肢关节控制器设计与实现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7.20 胡雪艳,恽晓平.正常成人步态特征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6, 10(12): 855-857.21 赵洪涛. cip-i智能人工腿步速控制系统的研制d. 湖南:中南大学,2007.22 吕鑫.基于can总线的康复辅具控制模块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1. 致 谢 本科毕设的结束标志着大学时代将要告于段落。在这里,我要由衷地感谢帮助过我的那些人。 首先要深深

47、感谢我的指导老师 老师。本次设计是在耿艳利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我的毕业设计选题、开题以及撰写过程中,老师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与指导,使我受益匪浅。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向 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接下来我要感谢我的师哥 ,他耐心的给我讲解各种问题,使我对该课题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帮助使我的课题研究每一步都得以顺利进行。另外,我还要感谢另一位师哥 ,他给我提供了很多技术资料的支持,让我在不少地方少走了弯路。其次,我还要感谢同实验室其他的师兄师姐们,他们在写论文方面或多或少的都对我有所帮助。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所有的同学和老师,大学四年中,他们都给予过我很多帮助。在此,我要真心的

48、说上一句:谢谢!附录a mfc上位机程序串口部分/获取所有可用的串口号 int i,j=0; char comno20; cstring temp,temp2; for ( i=0;i<32;i+ ) temp.format("."); temp2.format("com%d",i); temp = temp + temp2; lstrcpy(comno,temp); hcomm = createfile(comno,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null,open_existing,0,0); if (hcomm

49、 != invalid_handle_value) int m_count; m_count = m_commport.getcount(); pnj=i; j+; m_commport.insertstring(m_count,temp2); closehandle (hcomm); m_commport.setcursel(0); /默认选择第1个可用串口return true; / return true unless you set the focus to a controlvoid ccommunicationdlg:onsyscommand(uint nid, lparam lp

50、aram)if (nid & 0xfff0) = idm_aboutbox)caboutdlg dlgabout;dlgabout.domodal();elsecdialog:onsyscommand(nid, lparam);void ccommunicationdlg:onpaint() if (isiconic()cpaintdc dc(this); / device context for paintingsendmessage(wm_iconerasebkgnd, (wparam) dc.getsafehdc(), 0);int cxicon = getsystemmetri

51、cs(sm_cxicon);int cyicon = getsystemmetrics(sm_cyicon);crect rect;getclientrect(&rect);int x = (rect.width() - cxicon + 1) / 2;int y = (rect.height() - cyicon + 1) / 2;dc.drawicon(x, y, m_hicon);elsecdialog:onpaint();hcursor ccommunicationdlg:onquerydragicon()return (hcursor) m_hicon;begin_event

52、sink_map(ccommunicationdlg, cdialog) /afx_eventsink_map(ccommunicationdlg)on_event(ccommunicationdlg, idc_mscomm1, 1 /* oncomm */, onmscomm, vts_none)/afx_eventsink_mapend_eventsink_map()void ccommunicationdlg:onmscomm()/void cmycommdlg:oncomm()updatedata(true);/控件到变量variant variant_inp;colesafearra

53、y safearray_inp;long len,k;byte rxdata2048=0; /设置byte数组cstring strtemp=""if(m_comm.getcommevent()=2) /事件值为2表示接受缓冲区内有字符variant_inp=m_comm.getinput(); /读缓冲区safearray_inp=variant_inp; /variant型变量转换为colesafearray型变量len=safearray_inp.getonedimsize(); /得到有效数据长度for(k=0;k<len;k+)safearray_inp.getelement(&k,rxdata+k); /转换为byte型数组for(k=0;k<len;k+) /将数组转换为cstring型变量 byte bt=*(char*)(rxdata+k); /字符型strtemp.format("%c",b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