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尔多肽”杯2015年江苏省“化学与中学生全面发展”化学活动周高中化学竞赛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 题卡上C2 .本试卷全为选择题。考生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K: 39Fc: 56 Cu: M I: J2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c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不利
2、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B.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C.秸秆回收利用D.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2 .我国宣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20%左右。下列属于非化石 能源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 D.核能3 .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像。下列关于水 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弱电解质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D. 0七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4 .下列有关物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漂白粉、水玻璃和铝热剂都是混合物 B,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作食品防腐剂C.二氧化硅是制作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D.钠
3、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黄色5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 法。下列关于"NazSiO;'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B.电解质C.钠盐D.碱性氧化物6 .图表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某同学归纳的表与图中对应正确的是选项XYZA胶体混合物淀粉溶液B化合物酸性氧化物一就化氮(x ( Y 0C气态乳化物化合物液决D强电解质强酸破酸7 .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明矶用作净水剂 B.液氨用作致冷剂 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8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盐酸B.硫酸C. Fc
4、(OH3胶体D.氯化钠溶液9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硫酸钠的化学式:Na2SO?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 HF的电子式:HF : F :D.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2CO3 =Na* + H+ + CO32-0.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5.56 g KO固体B.用25 mL量筒量取4.0 mol L7的盐酸5.62 mLC.配制450 niL 0.2 mol L CSCh溶液时应选用500 niL容量瓶D.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分液结束后漏斗中的上层液体从F口放出11 . FeO/FC3O.,广泛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取氢气。已知:3FcO + H2O(g)=Fe
5、3O4+H? 2Fe3O4 = 6FeO +O2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均是置换反应B.反应中FeO被还原C.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反应中FsOm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2 . (NHjQhO,受热易分解,且分解过程中存在电子转移。下列各组对川氏)2。2。7受热分解产物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A. C1O3 + NH3 + H2OC. CiO3 + N2+H2O13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HCO3 CIO, K H*C. K Cu2 C、SO?'B. NHj+ H2OD. 6O3+N2+HQB. Na Fe2 NO3 H*D. OH,NH4 Cl SO3:14 .能正
6、确表示下列化学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 + 2H *= CO2f +H2OB.金属锌放入稀盐酸中:Zn + 2H* Zn2- + H2f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筑气:Fe2 + + Cl2 = Fe5 + + 2CrD.氢辄化钢溶液与稀硫酸反应:H* + OH -= H2O 15.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可以共存并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 NH?、 H2x N2 B. SO?、 HCk O2 C. CO?、 H?、 O2 D. NO、 NO?、 Cl216.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用于吸收
7、氨气,能够防止倒吸C.装置用于配制溶液时的定容D.装置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17 .下列过程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是A.钠在氯气中燃烧制氯化钠B.氯化铉与氢氧化钙共热制氨气C.浓盐酸与二氧化镭共热制氯气D,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18 .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A. N02 -HNO3B. Cl2fHe10C. H:SO式浓)fSO? D. SiO2->H:SiO319.下列推断埼误的是a. co、do;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都能溶于水生成碳酸B. SO?、SO3都是酸性氧化物,所以都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C. N&O、Na?。:分别与水反应都能生成氢氧
8、化钠溶液D. NaClO. Ca(C10)2置于水中吸收二氧化碳后都能起到漂白作用20.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现象或反应原理解译A铝箔在洒林灯火焰上加热壕化但不滴落铝箔表面生成的氧化物具有高炫点B钠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或酸钠和氢融化钠溶液中滴加酚狄,溶液都呈红色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是碱D铁制容器可用于盛装冷的浓硫酸铁与浓破酸不反应21.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0C.向氯水中加入NaHCCh粉末,有气泡产生,
9、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k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筑水中含有HC1O22 .气体体积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当温度和压强相同时,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A.气体的种类B.气体的物质的量C.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D.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23 .有12gNa2O2. Na2O. Na2cO3、NaOH的混合物与300 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 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到的固体质量为A. 17.55 gB. 15.5 g24 .下列排列的顺序正确的是 热稳定性:H2O>HF>H2S 碱性:Mg(OH)2>Al(OH)3>LiOH A.B.25 .下列实验过
10、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 NO2通入FeSCh溶液中C. NH通入AJCh溶液中C. 11.7gD.无法计算熔点:Al>Na>K结合质子能力:co32->hco3->so42-C.D.B. CO2通入CaCh溶液中D. SO2通人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26.烟道气中含有COZ和SO?,为证实烟道气中确有上述两种气体的存在,至少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填写,试剂可重复使用)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饱和NaHCOs溶液饱和NaQOs溶液酸性KMnO,溶液BaCk溶液A.B. C.(2)®D.27.如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
11、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一农碌酸嫡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铜片分别与浓、稀笳酸反应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B将Ch通入NaBr溶液中,然后加入CCL,振荡、静宣比较氯与淡的氧化性强弱C将SO2通入酸性KMnO,溶液中证明so?具有漂白性D向要有废糖的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抨均匀,再加入少 许浓破酸,迅速搅若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A.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备NO?B.浓盐酸和二氧化锌反应制箔氯气C.锌和盐酸反应制备氢气D.破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28.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29 .在离子IT-中共有4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4,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是 A. A x + n B.
12、A - x + n C. A - x - n D. A + x - n30 .现有A、B、C三种化合物,各取40g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到18gB、49 g C和一 定量的D。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现将22 gA和11 gB反应,能生成D的物 质的量为B. 0.25 molC. 0.5 molD. 0.275 mol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31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3具有强还原性,是一种新型水
13、消毒剂32 .布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配料林盐、碘酸饵、抗结剂碘含量35 ± 15 mg/kg储存方法密封、避光、防潮食用方法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 50 mg-kg t 33.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A.以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精盐的水溶液制取钠B.用海水、石灰乳等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用H?还原氧化镁制得镁C.以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等为原料,通过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制得铁D.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制得氯化铝固体
14、,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制得铝34 .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I陈述nAso?有漂白性SO2可使淡水褪色BSiO?有导电4±SiO?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L浓或酸可用于干燥Hz和8DFe3-有强氧化性RC1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35 .下列物质与水反应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水做氧化剂的是A. 2F:+2H:O = 4HF + O2fB. 2Na + 2H2O = 2NaOH + H2*D. 2Na:O2+ 2H:0 = 4NaOH + O2fC. C1;+H2O= HC1 + HC1036.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CuSO«
15、;溶液中会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B.实验试管中溶液变为血红色C.实验试管中品红和高镒酸钾溶液都褪色D.实验试管最终会充满水37. 已知X水溶液中能够发生下列两个反应:OCh'SCbf SO/- + X,CIO2- + Q2 一 Cr+ X(反应式未配平),由此可推断X为A. HC1Ob. CIO- c. egD. C104-38. m。与18。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附。与第。互为同分异构体B. 与”0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与蜴。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 L和1.12 L 均含有o.i必个氧原子39. a. b、c
16、、d、e分别是Cu、Fe、Ag、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 a、c均能 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 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 (3) c与强碱反应放 出气体;(4) c、e在冷浓HzSOs中发生钝化。由此判断a、b、c、d、e依次为A. Fe、Cu、Al、Ag、MgB. Al、Cu、Mgs Ag、Fe40.C. Mg、Cu、Al、Ag、FeD. Mg、Ag、Al、Qi、FeA.对装置,双手移去后,导管中水面高于烧杯内水面B.对装置,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C.对装置,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D.对装置,上下移动a管后,a、b两端液面仍相平4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
17、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B.利用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常用物理方法C.用水玻璃浸泡过的木材更易燃D.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Na2c溶液和NaHCCh溶液42 .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共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都是主族元素B.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C.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D.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43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人(或放入)另 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甲乙A 1稀硫酸和钢片浓歙水和
18、SO:B双取水和MnO:NaOH溶液和COCNaHCO溶液和稀硫酸NaOH溶液和CL一-0和NH!NaOH 和 SO: 44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VA族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二45 .某无色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氮气,该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a Mg2 S0? K*B. HCCV、K N03 SO?-C. SO42 Cl C0,2 Na*D. NHJ、Cl Na Ba2+46 . 1919年,Langmuir提出等电子体的概念: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 电子
19、体。根据上述原理.下列属于等电子体的是A. C。和 CO? B. CO?与 N?0 C. N?和 CO D. CO?和 NO?47 .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一组是A.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8. 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种氧化物C.根据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D.在熔化状态和水溶液中均不能导电的物质称为非电解质48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 化关系:甲工乙占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甲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0? B.若甲为S0?,则丁可能是氨水C.若甲为氏,则丁
20、可能是盐酸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49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 LCO?含有的分子数目为限B. 1 L 1 mo) - L-' K2cO3溶液中含有的K数目为NaC. 6.4g铜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VaD.含M个氧原子的O2与含Na个氧原子的。3的质量比为2 : 3-50 .在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W是常见的气态氢化物,R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 无色无味气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大17, 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部分反应中 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反应条件未列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W具有易液
21、化的性质B. M气体可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C. N气体常温常压下是纯净物D. E溶液可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G三、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51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从海水中获取一些物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匡耳NaBr -鱼> Br2一一邑水溶液Br:SO,吸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Ca2 Mg?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2c(力溶液-*NaOH溶液f BaQ?溶液一过滤后加稀盐酸调至中性B.第步中电解NaQ溶液可制金属钠和氯气C.在第和第步中溟元素均被氧化D.从第步到第步的目的是将溟元素浓缩富集52 .已
22、知A、B、C、D、E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为非金属单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B为金属单质,C为含A元素的酸,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口 印 军A. A是常用的还原剂B. C不能用作氧化剂1 厂1一;一C. D比E中所含元素种类多 D. D与B反应可得到E卜二一巨53.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铳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镒和氯化铢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镒溶液制Mn54HQ54.水溶液中只可能有K,Mg2 A102 AJ5某同学对溶液进行了如右图实验:下列判断岁峰的是A.有气松甲.生成,表明溶液X中一定含有COTSiOf CO
23、f SO/中的若干种离子。C. AP,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D.不能确定SO/是否存在于溶液X中B.沉淀甲不可能是硅酸镁 55. 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X)>r(Y)>r(Z)>r(R)B.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最多有2种C.元素R和Y形成的化合物RY?是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D. Y与Z形成的两种化合物晶体类型相同,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56 .从某些性质看(CN)?和Ch N
24、b和HQ, NIL和HsCT, NH?-和OH 各组内两两相 似,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中正确的是®(CN)2+ 20H = OCN - + CN ' + H:02Na + 2NK= 2NaNH2+H2f®CuO + 2NHX1 = CuCl2+ 2NH.J + H:0 NH4C1 + NaNH2 = 2NH5t + NaClA.(2)B.C:®D.都正确57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根据NaHCO3溶解度比NaCl、Na2cO3、NH4HCO3. NH。都小的性 质,CO: + NH3 + H:O + NaCl = NaHCO3 i + NHCI的反应原理制备纯碱。下面是 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气体A的饱和溶液生宜莓A和食盐的饱和溶液包人区:乞生0悬浊液一臂-晶体一十 纯碱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