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工程抗滑桩PPT课件_第1页
边坡工程抗滑桩PPT课件_第2页
边坡工程抗滑桩PPT课件_第3页
边坡工程抗滑桩PPT课件_第4页
边坡工程抗滑桩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抗滑桩一般布置于滑坡体厚度较薄、推力较小,且嵌岩段地基强度较高地段。采用抗滑桩对滑坡进行分段阻滑时,每段宜以单排布置为主,若弯矩过大,应采用预应力锚拉桩 2 抗滑桩桩长宜小于35m。对于滑带埋深大于25m的滑坡,采用抗滑桩阻滑时,应充分论证其可行性;一般规定:3 抗滑桩间距(中对中)宜为510m。抗滑桩嵌固段须嵌入滑床中,约为桩长的1/32/5。为了防止滑体从桩间挤出,应在桩间设钢筋砼或浆砌块石拱形挡板。在重要建筑区,抗滑桩之间应用钢筋砼联系梁联接,以增强整体稳定性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第1页/共67页 4 抗滑桩截面形状以矩形为主,截面宽度一般为1.52.5

2、m,截面长度一般为2.03.5m。当滑坡推力方向难以确定时,应采用圆形桩。5 结合移民安置的实际需要,对滑坡进行“开发性”治理,应尽可能利用抗滑桩形成平台,为移民迁建提供建筑场地;6 抗滑桩按受弯构件设计。对于利用抗滑桩作为建筑物桩基的工程,即“承重阻滑桩”,应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进行桩基竖向承载力、桩基沉降、水平位移和挠度验算,并须考虑地面附加荷载对桩的影响。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第2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 木桩材质钢桩打入桩成桩方法静压桩1 类型钢筋混泥土组合就地灌注桩打入桩静压

3、桩就地灌注桩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机械钻孔人工挖孔第3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单桩结构排桩断面群桩有锚桩工字形桩圆形桩方形桩矩形桩椅式桩门式刚架桩排架桩锚杆锚索变形弹性桩刚性桩第4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第5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第6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木桩:最早采用的桩,其特点是就地取材、方便、易于施工,但桩长有限,桩身强度不高,一般用于浅层滑坡的治理、临时工程或抢险工程。钢桩:强度高,施打容易、快速,接长方便,但受桩身断面尺寸限制,横向

4、刚度较小,造价偏高。钢筋混凝土桩:边坡处治工程广泛采用的桩,桩断面刚度大,抗弯能力高,施工方式多样,可打人、静压、机械钻孔就地灌注和人工成孔就地灌注,其缺点是混凝土抗拉能力有限。2 特点及适用条件第7页/共67页排架桩:转动惯量大,抗弯能力强,桩壁阻力较小,桩身应力较小,在边坡推力较大,软弱地层有较明显的优越性。有锚桩:锚可用钢筋锚杆或预应力锚索,锚杆(索)和桩共同工作,改变桩的悬臂受力状况和桩完全靠侧向地基反力抵抗滑坡推力的机理,使桩身的应力状态和桩顶变位大大改善,是一种较为合理、经济的抗滑结构。但锚杆或锚索的锚固端需要有较好的地层或岩层,对锚索而言,更需要有较好的岩层以提供可靠的锚固力。桩

5、群:承受更大的滑坡推力。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第8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设计要求和设计内容1 设计要求(1)抗滑桩提供的阻滑力要使整个滑坡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即滑坡体的稳定安全系数满足相应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指标,同时保证坡体不从桩顶滑出,不从桩间挤出;(2)抗滑桩桩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即桩的断面要有足够的刚度,桩的应力和变形满足规定要求;(3)桩周的地基抗力和滑体的变形在容许范围内;(4)桩的埋深、桩间距、桩结构尺度、断面尺寸要合适、安全可靠,施工方便、造价合理。第9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

6、桩的设计与施工2 设计内容 (1)进行桩群的平面布置,确定桩位、桩间距等平面尺度; (2)拟定桩型、桩埋深、桩长、桩断面尺寸; (3)根据拟定的结构确定作用于抗滑桩上的力系; (4)确定桩的计算宽度,选定地基反力系数,进行桩的受力 和变形计算; (5)进行桩截面的配筋计算和一般的构造设计; (6)提出施工技术要求,拟定施工方案,计算工程量,编制概(预)算等。第10页/共67页 1首先根据野外勘察定性了解滑坡的成因、性质、范围、厚度,分析滑坡的稳定状态、破坏形式及发展趋势。 2依据野外勘察结果,确定滑坡的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选择合理的计算参数进行计算。 3根据稳定性计算结果,确定需要防治区域。在

7、需要防治的滑坡区域,选择主滑断面计算设计滑坡推力值。抗滑桩设计步骤4根据地形、地质、施工条件及理论计算综合确定设桩的位置和范围。5根据设计滑坡推力大小、地形、地层性质及理论计算,拟定桩长、锚固深度、桩截面尺寸及桩间距。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第11页/共67页 6确定桩的计算宽度,并根据滑体的地层性质,选定地基系数。 7根据选定的地基系数和桩的截面形式、尺寸,计算桩的变形系数(或)及其计算深度(h或h),据以判断是按刚性桩设计还是按弹性桩来设计。 8根据桩底边界条件采用相应的方法计算桩身各截面的变位,内力及侧壁应力等,并确定最大剪力、弯矩及其部位。 9校核地基强度。若

8、桩身作用于地基的弹性应力超过地层容许值或小于其允许值过多时,则应调整桩的埋深和截面尺寸,或桩的间距,重新计算,直至符合要求为止。10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桩身的剪力图、弯矩图和侧壁应力图。11对钢筋砼桩,应进行配筋设计。12. 绘制施工、编写施工技术要求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第12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第13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5.2 抗滑桩设计载荷的确定抗滑桩力系滑坡推力桩周地层对桩的反力锚杆或锚索对桩上部的横向拉力和压力1 滑坡推力作用位置:作用于滑面以上部分的桩背上作用方向:方向假定

9、与桩穿过滑面点处的切线方向平行计算方法: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求得坡足处的不平衡推力。通常假定每根桩所承担的滑坡推力等于两桩中心间距宽度范回内的滑坡推力,即将前述方法计算所得的滑坡推力值乘以桩间距第14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分布:与滑坡的类型、部位、地层性质、变形情况及地基反力系数等因素有关。矩形分布:对于液性指数小,刚度较大和较密实的滑坡体,从顶层至底层的滑动速度常大体一致,假定滑面上桩背的滑坡推力分布图形呈矩形;三角形分布:对于液性指数较大,刚度较小和密实度不均匀的塑性滑体,其靠近滑面的滑动速度较大,而滑体表层的速度则较小,假定滑面以上桩背的滑坡推力图

10、形呈三角形分布;梯形分布: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情况可假定桩背推力分布呈梯形。作用点:合力作用点第15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2 地基反力 (1)地基反力 桩前土:当桩前土体不能保持稳定可能滑走时,不考虑桩前土体对桩的反力,仅考虑滑面以下地基土对桩的反力,抗滑桩嵌固于滑面以下的地基中,相当于悬臂桩。当桩前土体能保持稳定,此时抗滑桩按所谓的“全埋式桩”考虑,可将桩前土体的抗力作为已知的外力考虑,仍可将桩看成悬臂桩考虑。滑面以下的桩周土(岩):桩将滑坡推力传递给滑面以下的桩周土(岩)时,桩的锚固段前后岩(土)体受力后发生变形,并由此产生岩(土)体的反力。反力的大小

11、与岩(土)体的变形状态有关。处于弹性阶段时,可按弹性抗力计算,处于塑性阶段变形时,情况则比较复杂,但地基反力应不超过锚固段地基土的侧向容许承载能力。 第16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桩与地基土间的摩阻力、粘着力、桩变形引起的竖向压力一般来说对桩的安全有利,通常略去不计。为简化计算,桩的自重和桩底应力等也略去不计。(2)地基反力系数定义:桩侧岩土体的弹性抗力系数简称为地基反力系数,是地基承受的侧压力与桩在该位置处产生的侧向位移的比值。也即单位土体或岩体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压缩变形时所需施加于其单位面积上的力。假定方法K法:地基系数不随深度而变化,即地基系数为常

12、数m法:地基系数随深度而呈直线变化c法:地基系数沿深度按凸抛物线增大参数由试验确定或查阅有关资料第17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多层土:按层厚等面积加权等效地基反力系数m2212212211)()2(lllllmlmm2层3层2321332132212211)()22()2(lllllllmlllmlmmli:第i层土土层厚度mi:第i层土地基反力系数第18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5.3 抗滑桩的计算方法判定: 按“K”法计算,即地基系数为常数时 当l21.0 属刚性桩 当l21.0 属弹性桩变形弹性桩刚性桩按“m”法计

13、算,即地基系数为三角形分布时当l22.5属刚性桩 当l22.5属弹性桩1 刚性桩与弹性桩的区分第19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 其中 、桩的变形系数(m-1),其值为: =(KHBp/4EI)1/4 =(mHBp/EI)1/5 KH K法地基系数(kN/m3);Bp桩正面计算宽度(m),矩形桩Bp=B+1,圆形桩 Bp=0.9(d1);E桩弹模(kPa);I桩截面惯性矩(m4)。mH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kN/m3);第20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2 刚性桩的计算地基为单一土层第21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

14、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当0 xx0时桩身位移:)()()(011xxmxAymxAyxAx)()(00 xxtgxxy桩身侧应力:桩身剪力:)23(61)2(21)(02010 xxxmBxxxABHdxBHxQPPxPx桩身弯距:)2(121)23(61)()(030210 xxxmBxxxABxhHxMPP第22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当x0 xl2时桩身位移:)()()(022xxmxAymxAyxAx)(0 xxy桩身侧应力:桩身剪力:2022102)(2121)23(61)(0 xxABxABxxxmBHxQPPP桩身弯距:)2(121

15、)(61)3(61)()(0330202010 xxxmBxxABxxxABxhHxMPPP第23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0)23()34(5 . 0)2(3)23()(3)(20222203220222022210321200llAlllmlllAlllmlxAAlxAA0yF0M考虑桩的静力平衡条件)23()5 . 12()2(3)23()(3)(2022220322022202221021llAlllmlDllAlllmlCAAlBAAA令:002030DCxBxAxx0第24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32()2

16、(3)(36222222022120AmllAmlxlAAxBHP0yF3 弹性桩的计算建立挠曲微分方程变形、内力边界条件第25页/共67页 抗滑桩的顶端,一般为自由支承;而底端,由于锚固程度不同,可以分为自由支承、铰支承和固定支承三种。 a自由支承 当锚固段地层为土体、松软破碎岩时,现场试验表明,在滑坡推力作用下,桩底有明显的位移和转动。这种条件,桩底可按自由支承处理,即令QB=0、MB=0。b铰支承当桩底岩层完整,并在AB段地层坚硬,但桩嵌入此层不深时,桩底按铰支承处理,即令yB=0、MB=0。c固定支承当桩底岩层完整,极坚硬,桩嵌入此层较深时,桩身B点处可按固定端处理,即令yB=0、B=

17、0。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第26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1) m法 适用:一般砂土,近年来各部门使用较多044mxyBdxydEIPmxyAymxAyxAxx有:当)0()()(m法地基系数随深度而呈直线变化pdxdQQdxdMMdxdEIdxdy第27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044mxyBdxydEIP通解为:幂级数解方程第28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通解特解边界条件 桩底固定 yB=0、B=0桩底铰接yB=0、MB=0212121212021212

18、12100212121213021212121200ABBADAADEIQABBACAACEIMABBABDDBEIQABBABCCBEIMyyx、x、Mx Qx31313131203131313100313131313031313131200BAABADDAEIQBAABACCAEIMBAABDBBDEIQBAABCBBCEIMyyx、x、Mx Qx第29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桩底自由QB=0、MB=043434343204343434300434343433043434343200ABBADAADEIQABBACAACEIMABBABDDBEIQAB

19、BABCCBEIMyyx、x、Mx Qx(2) k法 适用:一般土类,在公路、水利部门应用较多yKhx地基系数为常数 即:044yBKdxydEIPh第30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44444130420303032301204030233022010404303202010EIQEIMyEIQEIQEIMyEIMEIQEIMyEIQEIMyyxxxx通解为:幂级数解方程044yBKdxydEIPh第31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cos(sin41sin21)cos(sin21cos4321xxshxxchxxshxxs

20、hxxchxxch式中:边界条件y0、0第32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 桩底固定 yB=0、B=0桩底铰接yB=0、MB=024223120242432100242413230242312200141112444444EIQEIMEIQEIMyyx、x、Mx Qxyx、x、Mx Qx4132214320413222004132223041322143200444444443124EIQEIMEIQEIMy第33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桩底自由QB=0、MB=0yx、x、Mx Qx42233122204223214300

21、422341323042233142004444444444EIQEIMEIQEIMy(3) 滑动面处地基反力不为零的处理方法ymxAyxAx)()(m法地基系数随深度而呈直线变化yKhxK法地基系数为常数 即:考虑影响不考虑影响第34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处理方法a 将A分布图顺延至A点第35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b 自A点向下计算桩的内力及变形c 由滑面处条件及桩底边界条件确定A处的 yA、A、MA QA滑面处条件(x=0)Q=Q0M=M0004304204043003303203032QDEIQCEIMBAy

22、EIMDEIQCEIMBAyEIAAAAAAAA第36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 桩底固定 yB=0、B=0桩底铰接yB=0、MB=0桩底边界条件00232222131211BABABABABABABABADEIQCEIMBAyDEIQCEIMBAy00333233131211BABABABABABABABADEIQCEIMBAyDEIQCEIMBAyyA、A、MA QA滑面处条件yA、A、MA QA滑面处条件第37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桩底自由QB=0、MB=000434244333233BABABABABABABA

23、BADEIQCEIMBAyDEIQCEIMBAyyA、A、MA QA滑面处条件d 确定yA、A、MA QA后,用P96(5-8)任意截面的yx、x、Mx Qx第38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5.4 抗滑桩的设计1 抗滑桩的布设抗滑桩的平面布置边坡的地层性质推力大小、滑动面坡度滑动面以上的厚度施工条件桩型和桩截面大小可能的锚固深度锚固段的地质条件等桩的平面位置桩间距考虑因素第39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1)抗滑桩布置原则:a 布置在滑体的下部。即在滑动面平缓、滑体厚度较小、锚固段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同时也要考虑到施工的方

24、便。b 对地质条件简单的中小型滑坡,一般在滑体前缘布设一排抗滑桩,桩排方向应与滑体垂直或接近垂直。c 对于轴向很长的多级滑动或推力很大的滑坡,可考虑将抗滑桩布置成两排或多排,进行分级处治,分级承担滑坡推力;也可考虑在抗滑地带集中布置2-3排、平面上呈品字形或梅花形的抗滑桩或抗滑排架。d 对滑坡推力特别大的滑坡,可考虑采用抗滑排架或群桩承台。e 对于轴向很长的具有复合滑动面的滑体,应根据滑面情况和坡面情况分段设立抗滑桩,或采用抗滑桩与其他抗滑结构组合布置方案第40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第41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2

25、)抗滑桩的间距滑坡推力大小桩型及断面尺寸桩的长度和锚固深度锚固段地层强度滑坡体的密实度和强度施工条件等合适的桩间距应该使桩间滑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在下滑力作用下不致从桩间挤出。影响因素第42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3)桩的锚固深度锚固深度不足:抗滑桩不足以抵抗滑体推力,容易引起桩的失效锚固深度过深:造成工程浪费,增加施工难度可采取缩小桩的间距,减少每根桩所承受的滑坡推力,或增加桩的相对刚度等措施来适当减少锚固深度。第43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地层的强度桩所承受的滑坡推力桩的相对刚度桩前滑面以上滑体对桩的反力影响因素

26、第44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2桩型选择 钢筋混凝土桩 钢管桩 H型钢桩等 滑坡性质 滑坡处的地质条件 滑坡椎力大小 工程造价 施工条件 工期影响因素类型第45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钢筋混凝土桩:常用 断面形式 圆形 一般:直径6002000 矩形 一般:bh为:10001500 12001800 15002000 20003000 滑坡推力大 桩间距矩大桩断面尺寸较大第46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钢管桩特点:强度高、抗弯能力大、施工快、可快速形成桩排或桩群 钢管桩桩径一般:D4

27、00-D900,常用的是D600适合条件:有沉桩施工条件、有材料可资利用、工期短、需要 快速处治的工程。 H型钢桩 H型钢桩与钢管桩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基本相同第47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3 桩的内力和变位计算 (1)桩的计算宽度确定 换算原因: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仅桩身宽度内的桩侧岩(土)体受挤压,而且桩身宽度以外一定范围内的土体也受到影响,呈现出空间受力状态;为了简化计算,即将空间受力状态简化为平面问题,将桩宽(或桩径)换算成相当于实际工作条件下的矩形桩宽度BP矩形桩:b1m圆形桩:d1m其计算宽度为:矩形桩:Bb=b+1圆形桩:d=0.9(d+1)第

28、48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2)确定地基反力系数或计算参数 水平地基反力系数一般应通过试验确定。 无试验资料时,参照表51、表52、表53的数据,结合当地情况以及设计人员的工程经验确定。常用的m法:我国公路、铁路、港口、建筑等行业在相应的规范中都给出了相应的数值,设计取值应在规定的取值范围内。(3)计算图式的拟定 根据抗滑桩平面布置,初步选出桩型,初步确定锚固深度,确定桩长,计算桩上承受的滑坡推力,绘出计算图式,确定桩的边界条件。第49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4)计算方法选择和桩性质的判定 抗滑桩的计算方法分为刚性

29、桩的计算和弹性桩的计算。 按前面的方法进行 水平承载桩的计算分析理论和方法比较完善,计算也较精确。但是,理论方法总有一些假定,对实际情况总有一定简化,关键是能否得到计算所需的切合工程实际的土性参数。因此,设计中不排除使用一些经验方法,更常见的是设计人员长期习惯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有时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显得更为有效。第50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5)桩内力和变位计算 计算图式 计算参数 计算方法 桩的性质M(x)Q(x)y(x)(x)第51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4 桩的配筋计算和构造设计 (1)桩的配筋计算 抗滑桩

30、从使用安全和经济方面考虑,都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桩。 钢筋混凝土桩的配筋计算一般根据所算得的桩身最大弯矩值进行配筋计算,再验算最大弯矩值断面的抗裂要求、剪力最大截面处的抗剪强度。配筋计算方法与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同 第52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混凝土强度:一般采用C20,不低于C15,水下灌注时不低于C20主筋保护层厚度:一般不小于35mm,水下灌注混凝土时不小于50mm主筋不宜小于810,常用1216以上,纵向主筋沿桩身周边均匀布置(圆桩),钢筋净距不应小于60mm配筋长度(滑面以下)宜采用4a,通长配筋;配筋率一般不低于0.650.20.箍筋率一般不低于

31、6200mm,宜采用螺旋箍筋或焊接环式箍筋;钢筋骨架中,应每隔2m左右设一道焊接加强箍筋。钢筋的接长等符合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钢筋混凝土桩构造要求第53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55 抗滑桩的施工1 一般施工程序灌注桩施工的一般程序如图512所示。 第54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第55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2 设桩工艺选择地质条件桩径桩长工期机具供应工艺适应范围(表5-14)影响因素第56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3 施工机具表5-14第5

32、7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4 施工质量控制 (1)一般要求 抗滑桩是一项质量要求高的工程,搞滑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因此,控制施工质量显得特别重要。施工时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抗滑桩多采用灌注桩,要特别把好成孔(包括钻孔和清孔)、下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等几道关键工序。每一工序完毕时,均应及时进行质量检验,上道工序不清,下道工序就不能进行,以免留存隐患。第58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施工时每一工地应设专职质量检验员,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监督,质量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一根桩。灌注桩的质量控

33、制,主要是指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安放,混凝土配制、灌注等工艺工序过程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应以设计文件和国家或行业标准为准,制定出切合工程实际和易于操作的具体标准和要求。第59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2)质量检验及质量标准 灌注桩钻、挖孔在终孔和清孔后,应进行孔位和孔深检验。孔径、孔形和倾斜度宜采用专用仪器测定,或采用外径为钻孔钢筋笼直径加100mm (不大于钻头直径)、长为4-6倍桩径的钢筋检孔器吊入钻孔内检测。钻、挖成孔的质量标准参见表5-16、表5-17第60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孔

34、位:在现场地面设十字形控制网、基准点,随时复测。成孔:成孔设备就位后,必须平正、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松动。要求现场施工和管理人员充分了解、熟悉成孔工艺、施工方法和操作要点,有事故预防措施和事故处理方案。同时,规范施工现场管理。钢筋笼制作:采用卡板成型法或支架成型法;加强箍筋直径适当加大或适当加密,加强筋与主筋定位后在接点处点焊固定;对直径较大的桩(2m以上),加强筋可考虑用角钢或扁钢,以增大钢筋笼的刚度;或在钢筋笼内设临时支撑梁。在钢筋笼主筋外侧设钢筋定位器,以控制主筋的保护层厚和钢筋笼的中心偏差。钢筋笼沉放时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慢放人孔中,避免碰撞孔壁,到位后立即固定。第61

35、页/共67页第第五章五章 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混凝土灌注:混凝土的配合比严格按混凝土施工规范进行,严格控制其坍落度。一般采用直长导管法(孔内水下灌注)或串筒法(孔内无水灌注)连续灌注,成孔质量合格后尽快灌注,灌注充盈系数一般土质控制在1.1,软土控制在1.2-1.3,直径大于1m的桩应每根桩留有1组试件,且每个台班不得少于1组试件。灌注时适当超过桩顶设计标高。当桩的尺寸较大而又是人工成孔时,可考虑采用人工人孔振捣混凝土,以提高桩的浇注质量。检测:桩施工后,为检查桩的质量,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对桩径、桩混凝土质量可采用超声检测、振动检测、钻孔取芯检测、电动激振器检测、水电效应检测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或大型滑坡工程,应考虑进行试桩检测。 试桩:鉴定性试桩的荷载为设计荷载的1.2-1.5倍,可在一般的桩上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