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学案5必修三(三)、必修四(一)_第1页
活页学案5必修三(三)、必修四(一)_第2页
活页学案5必修三(三)、必修四(一)_第3页
活页学案5必修三(三)、必修四(一)_第4页
活页学案5必修三(三)、必修四(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案5必修三(三)、必修四(一)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 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学案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过、相、窃、凶等)、虚词(焉、之、以等)、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背诵相关名句。2.重点辨析“焉”的用法,掌握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句的特点。3.翻译重点句式(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等)。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C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分别是(1)()A.B.C.D.(2)()A.B.C.D.(3)()A.B.C.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

2、一项是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既来之,则安之1 / 94下列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5名句名篇默写。(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盖均无贫,_。(2)谨庠序之教,_,_。1找出下列句中的同类词。(1)表示“更加”之义的词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_奉之弥繁,侵之愈急:_寡人之民不加多:_滋可痛已:_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每逢佳节倍思亲:_(2)表示“轻视、看不起”之义的词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_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_管仲世所谓

3、贤臣,然孔子小之:_2“焉”字用法辨析写出下列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则将焉用彼相矣:_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_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_斯天下之民至焉:_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盘盘焉,囷囷焉:_“焉”的用法与其位置关系密切。一般地说,放在疑问句句首,为语气副词;当“焉”放在句末时,有三种情况:放在名词后,为语气助词;放在不及物动词后,作兼词;放在及物动词后,相当于“之”。当然,有时也有例外。演练体悟(1)试用位置推断法推断其意。焉用亡郑以陪邻:_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_夫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_犹且从师而问焉:_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_缦立远视,而望幸焉:_朝济而夕设版焉:_吴之民方

4、痛心焉:_(2)试用此法做高考题(无需上下文)。判断各组句子中,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09安徽卷第5题B项)答:_(07浙江卷第12题D项)答:_3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说说下列句子有何共同特点。以为莫己若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恐年岁之不吾与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答:_这类宾语前置句,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否定词“不”、“莫”、“未”等;第二,作宾语的往往是代词。符合上述条件者,均是宾语前置句。演练体悟说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还原为正常句式。(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答:_(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09天津卷翻译题)答:

5、_(3)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09浙江卷翻译题)答:_(4)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09四川卷翻译题)答:_4重点语句翻译。(1)无乃尔是过与?译文:_“无乃与”,固定句式,表示推测语气;特殊宾语前置句,等于“无乃过尔与”;重点实词,过,责备。(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_a该句句式上有两点:一是“者也”判断句,“者”极易误译作“的人”;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译时“之”作代词不可漏译。b词语,“然而”,古今同形异义词,须拆开翻译。“王”,名词活用为动词,须译出。1下列句中“焉”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2阅读下面的语

6、段,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傅弈,相州邺人也。武德七年,弈上疏请除去释教曰: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今之僧尼,请令匹配,即成十万余户,产育男女,自然益国,可以足兵。四海免蚕食之殃,百姓知威福所在。又上疏十一首,词甚切直。高祖付群官详议。中书令萧瑀与之争曰:“佛,圣人也。弈为此议,非圣人者无法,请置严刑。”弈曰:“礼本于事亲,终于奉上。而佛逾城出家,逃背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以继体而悖所亲。萧瑀乃遵无父之教,臣闻非孝者无亲,其瑀之谓矣!”瑀不能答,但合掌曰:“地狱所设,正为是人!”高祖将从弈言,会传位而止。贞观十三年卒,年八十五。临终

7、诫其子曰:“释教乱华,举世皆惑,唯独窃叹,众不从我,悲夫!汝等勿学也。”弈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不之信。又常醉卧,蹶然起曰:“我其死矣!”因自为墓志曰:“傅弈,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死,呜呼哀哉!”其纵达皆此类。 (节选自旧唐书·傅弈传,有删改)(1)臣闻“非孝者无亲”,其瑀之谓矣!译文:_非,非议,批评;亲,父母;“之谓矣”,宾语前置句。(2)举世皆惑,唯独窃叹,众不从我,悲夫!译文:_惑,窃,从;“众不我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句。(3)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不之信。译文:_究,“并不之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句。 学习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要善于抓位

8、置、抓标志。抓住了这两点,再加以语意确认,做题既准确又高效。如“焉”和宾语前置句,甚合此法。希望能举一反三,用到其他虚词和句式上。答案知识整合1C2(1)C(2)D(3)B3D4D5(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和无寡,安无倾(2)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重点突破1(1)愈、兹弥、愈加滋益倍(2)少、轻易小2哪里,疑问副词句中助词,舒缓语气句末助词,不译代词,之;一说为句末助词兼词,于此词尾,相当于“乎”、“然”、“尔”,可译作的,地演练体悟句首,怎么,哪里,疑问语气副词“志”后,助词,不译“死”为不及物动词,作兼词及物动词“问”后,相当于“之”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地样子句末助词

9、,不译名词“版”后,属例外,可作兼词名词“心”后,属例外,可作兼词(2)“造”,拜访,及物动词后,代词,它,小屋;不及物动词后,兼词,于此词尾;兼词3均是宾语前置句演练体悟(1)弗怠之(2)必不予吾(3)惟恐其予吾也(4)不继吾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句4(1)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2)这样做却不能称王,是从未有过这种情况的。随堂训练1C2(1)我听说“非议孝道的人,他眼中没有父母”,说的就是你萧瑀吧!(2)所有的人都被迷惑了,我只能独自偷偷地叹息,大家不听从我的建议,可悲啊!(3)(他)虽然研究阴阳五行之术,但并不相信这些。参考译文傅弈是相州邺县人。武德七年,傅弈上疏请求铲除佛教,疏中说:“佛

10、教在西域,在遥远的地方制造祸乱,本地人翻译佛经时,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肆意附会。因而使得百姓不忠不孝,有的削发为僧,对父母君主无礼;(有的)游手好闲,穿上袈裟逃避赋税。现在的和尚尼姑,请让他们还俗成婚,就有十万户人家,生男育女,自然对国家有益,可以使兵源充足。国家免于疆土被侵占的灾祸,百姓知道皇上的威严和自己的福分。”又上疏十一篇,言词尖锐率直。高祖把他的意见交给群臣讨论。中书令萧瑀与他争论说:“佛是圣人。傅弈发出这样的议论,是诽谤圣人目无礼法,请对他施加严刑。”傅弈说:“礼本出自对父母的奉养,终结于对皇上的侍奉。而佛祖(释迦牟尼)逃出城外,离开家庭,逃离他的父亲;以一介匹夫而对抗天子,以子女的身份却背弃亲人。萧瑀竟然尊奉这种无父之教,我听说非议孝道的人,他眼中没有父母,说的就是你萧瑀吧!”萧瑀不能回答,只是合掌说:“地狱的设置,正是为了这种人!”高祖将要采纳傅弈的意见,恰逢传位而作罢。贞观十三年傅弈去世,终年八十五岁。临终告诫他的儿子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