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它包括有形的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和无形的光、热等资源。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广阔前景,但自然资源在质和量诸方面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此,人与自然资源必须协调共进,要在科技进步的支持下,坚持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和永续利用的原则,保证自然资源供给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再生性,做到自然资源开发、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统一。承德市位于河
2、北省东北部,面积广大,山川众多,孕育了类型较齐全、数量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承德人民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承德市国民经济发展和局部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但因历史上对自然资源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增加和城市化,以及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缺乏应有的认识,使得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充分正确地认识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承德市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长远大计。 第一节 宝贵的土地资源“土地”是人类最宝贵、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土地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包括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植被等)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3、自然经济综合体。有限性、再生性、不可代替性和位置的不可移动性是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的主要用途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是人类居住、工业生产、城市和乡村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承载体。另一方面,土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农作物、树木、牧草等形成和生长都需要直接从具有肥力的土地中吸收养分和水分。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资源之一。“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已经成为的一项基本国策。一、承德市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一)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多承德市总土地面积39512.98平方千米(折合59269470亩),约占河北省总土地面积(188041.49平方千米)的21.0
4、1%,人均土地面积16.42亩,是河北省土地面积和人均土地面积最多的地区。东西最大横距280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68千米,由暖温带到寒温带,由半湿润到半干旱,具有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明显水、热条件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二)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资源利用差异明显承德市就大地貌单元而论,有高原和山地两大类型,具有特定的立体土地资源条件,向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和“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地一般高差大,坡度陡,土层薄,土地的适宜性单一,宜耕性差,农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生态系统一般较脆弱,利用不当,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和资源破坏
5、,耕地少且多旱地、坡地,土地利用以林果为主,林牧农结合。平地主要分布在北部丰宁满族自治县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坝上地区,且气候寒冷干旱,土壤层较薄,适宜于林草生长和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形成了“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牧场景观”。小片平原集中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之中,是承德市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和粮食作物的主要分布区。(三)土地利用结构类型齐全,林草地面积广大承德市土地利用结构(1998年)为:耕地338722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57%;园地64828.4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64%;林地2175606.4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5.06%;牧草地(纯牧草地和林间草场牧草地)19066
6、66.6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8.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3947.3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87%;交通用地20243.4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51%;水域69699.8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76%;未利用土地869170.12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2%。林地和牧草地是承德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所占比例较大,各县区均有分布,但不均匀。其中林地约70%分布在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和隆化县。耕地是土地利用的核心,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牧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坝上地区,其余分布在坝下的山区。园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城镇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主要集
7、中在中部地区。(四)土地垦殖率低,林草地外延开发潜力大承德市土地利用程度和生产水平较低,全市土地垦殖率和利用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本市山区土地利用特点造成的。土地垦殖率低说明了承德市土地外延开发具有一定的潜力。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宜农耕地外延开发潜力极小。尤其是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以及不合理的垦殖利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使得承德市耕地更加宝贵,也使得人们在耕地开发上必须走内涵开发为主的道路。但林草地外延开发潜力较大,可大力鼓励和发展林草种植,不但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对缓解人地矛盾和改善生态环境也会起到重要作用。二、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均耕地减少过快,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8、承德市山地多,平地少。林地和牧草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小。由于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逐年增加和人口增加的影响,人均耕地不断减少。建国初期的1956年全市有耕地563.18万亩(375453.3公顷),人口184.22万人,人均耕地3.06亩。2005年全市有耕地405.45万亩(270303公顷),人口361.28万人,人均耕地1.12亩。40多年来,由于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等对耕地的占用,人均耕地2005年与1956年相比,还是下降了63.4%,平均每年下降约1.3个百分点。最近几年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补充土地已不可能。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与耕地的矛盾
9、会更加突出。(二)耕地质量较低,生产效率不高从地形上看,承德市耕地大部分分布在山坡和沟谷两侧,平地不足三分之一;从气候上看,耕地总数的60%集中在气温低、无霜期短的北三县,而无霜期稍长点的南部地区,耕地坡度大集中连片的少,且极易受洪水影响,生产水平不稳;从耕地结构上看,水田和水浇地仅占20%,其余为旱地,完全依靠降水;从土壤养分看,由于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普遍缺氮少磷,有机质含量也很低。由于耕地质量较低,限制了农作物类型,也直接影响了其生产效率。2004年全市粮食单产每公顷4878公斤,油料平均单产每公顷1559公斤,蔬菜平均单产每公顷40290公斤,坝上地区更低。耕地质量低,投入产出率不高
10、,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改良土壤和深耕细作的积极性。(三)土地利用不合理,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一是自然因素和历史上不合理的农业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沙化。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市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117.4平方千米,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53.6,年侵蚀总量6642.98万吨。全市土地风蚀沙化面积为2.43万公顷。在坝上、坝缘及滦潮河水系两岸形成了两大片、两大条线的沙化区。二是能源、建材、采掘等工矿业与城镇“三废”造成的土壤污染,降低和破坏了土地的可利用程度。上述土地生态问题,不但直接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下降,并且这些问题的治理
11、和恢复是非常艰难的。(四)节约用地观念差,浪费、乱占土地现象依然存在虽然土地管理法已颁布实施多年,但人们在土地使用上缺乏法制观念,“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观念并未真正树立。荒废土地、浪费土地、非法买卖土地、擅占甚至破坏土地的现象仍有发生。尤其是城乡居民点和工矿用地面积过大和对土地的破坏现象更为突出。三、承德市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对策(一)加强土地法等相关法规宣传教育,树立公民正确的国土意识一是加强公民国土观念教育,真正树立“爱护土地、珍惜土地”、“开发与保护并举”等意识;二是加强土地管理法宣传,使人们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三是全面贯彻“切实保护土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控
12、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等基本国策。全面落实人地和谐观指导思想。(二)严格土地审批、使用和监管制度,完善土地监测体系严格制定并落实土地审批、使用和监管制度,切实做到先通过保护、恢复方案与措施,再审批、使用土地的有效机制,并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对擅自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处理。建立和完善土地监测体系,及时纠正和治理不良的土地利用行为,指导对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三)增加土地投入,开源与节流并举增加投入主要是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开源是指耕地应以内涵开发为主,增加投入是开源的前提,开源必须有一定的资金和科学技术作保证。通过开源,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率,增强土地资源系统的
13、整体后劲,保证土地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利用。节流就是加强各类建设用地的管理和挖潜,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面积,尽量少占耕地,保持全市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四)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大力发展林果牧与高效农业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各具特色的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体系。坝上高原区应以“发展牧业为主,牧林农结合”为指导思想,加强林场和草场建设,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现有耕地质量,将易风蚀沙化的耕地逐渐退耕还林还牧。积极开发坝上风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及第三产业。中低山区坚持“发展林果业为主,林果农结合”指导思想,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中山和低山陡坡发展保护性林业,以水源涵养林、用材林为主;低山丘陵实施
14、封山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缓坡地带发展干鲜果品树种,同时搞好干鲜果品深精加工;沟谷坡耕地发展旱作农业;河流两岸发展高效农业,以玉米制种和时差蔬菜为主;加强城镇乡村规划与建设管理,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表31 承德市耕地、林地及变化情况年份耕地面积(公顷)人均耕地(亩)林地面积(公顷)人均林地(亩)森林覆盖率(%)1965372746.72.50361346.72.329.371970363480.02.04595246,73.3415.441975361213.31.85922066.74.7223.901980356353.31.761142453.35.65
15、29.601985352740.01.661256533.35.9132.601990343833.01.531506533.36.7239.101995339193.31.481482480.06.4637.502000338953.01.441739852.07.3744.002004270499.01.121782635.07.4145.052005270303.31.121791427.07.4445.54 (资料来源:承德市统计资料)第二节 珍贵的水资源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地球水圈中各个环节各种形态的水,因为它们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对人类有直接或者间接的使用价值。狭义的水资源通常指目
16、前技术条件下,可以供人类利用那一部分水资源,主要包括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循环性、有限性是水资源的重要特性。地表水和地下水不断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开发利用后可以恢复和更新。但各种水体的补给量是不同的和有限的,为了可持续供水,多年平均的利用量不应超过补给量。循环过程的无限性和补给量的有限性,决定了水资源在一定数量限度内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源。水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可以用来灌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旅游、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饮用等,这是有利的一面。但如果降水过多、过少,或者对水利用不当,则会造成洪涝或干旱灾害,这是其有害的一面。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水
17、量不断增加是必然趋势,不少地区出现了水源不足的紧张局面,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历史上的承德植被茂密,河流水量充沛,河面宽阔,可行舟泛船。清帝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的原因之一就是武烈河河水充足,并作为避暑山庄湖泊的水源地。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河流水量逐年减少。目前全市水资源总量37.01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近1000立方米,虽然高于全省平均数,但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已属缺水城市。特别是连续多年的干旱,水资源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严重干旱的2000年,人均水资源量为512 立方米,仅为常年的一半,武烈河和避暑山庄湖水出现历史上罕见的长时期断流和干涸现象,资源性缺
18、水日显突出。一、承德市水资源状况及其特点(一)水资源状况承德市境内有滦河、北三河(潮、白、蓟运河)、辽河和大凌河四个水系,河流均属山区河流,汛期径流由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补给,非汛期则由地下径流补给,即地下径流转化为地表径流。因此,承德市河川径流总量基本代表了全部的水资源量。 承德市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36.00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7.110亿立方米,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水量为16.601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量即河川基流量,承德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7.01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近1000立方米,虽然高于全省平均数,但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已属缺水城市。200
19、4年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6.8329亿立方米,其地域分布概况是:滦河水系为13.0075亿立方米,占全市地表水量的77;北三河水系为2.3155亿立方米,占全市地表水量的14;辽河水系为1.3182亿立方米,占全市地表水量的8;大凌河水系为0.1917亿立方米,占全市地表水量的1。在滦河水系中,滦河干流为3.0273亿立方米,占滦河水系地表水量的23.3;小滦河为0.7267亿立方米,占5.6;伊逊河为1.6865亿立方米,占13.0;蚁蚂吐河为0.6789亿立方米,占5.2;武烈河为0.7738亿立方米,占5.9;柳河为1.2658亿立方米,占9.7;瀑河为1.1062亿立方米,占8.5;
20、洒河为1.0168亿立方米,占7.8;其余兴洲河、柴白河、暖儿河、老牛河、长河、青龙河合计为2.7256亿立方米,占20.9。(二)水资源特点1、年内分布不均由于年降水60%以上集中在汛期,而且汛期降水又多是短历时暴雨,所以各河流年径流量60%以上在69月份,且7、8月份更为集中。这样就造成了汛期的大量弃水,非汛期水量缺乏,使总水量利用困难,与工农业用水在时间上相矛盾。2、年际变化大承德市的年降水量相差很大,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幅度也较大,水资源总量逐渐减少。从水资源评价结果的变化趋势看,19561988系列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7.6亿立方米;19561998系列水资源总量为35.5亿立方米;19
21、562001系列水资源总量约为33.0亿立方米。3个系列比较,水资源总量平均每年递减1%。2000年上半年,由于连续干旱,大多数河流断流,地表水枯竭,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山区数万眼井干涸,农村有近百万人口出现饮水困难,个别乡村出现饮水危机。承德市区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缺水局面。3、地区分布不平衡承德市境内的降水、径流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降水量从北部坝上高原到燕山南麓400700毫米不等,南北相差近倍。北三县的年径流量占全区总径流量的44.9%,而耕地面积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60%。南两县的年径流量占全区总径流量的34.3%,而耕地面积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14.5%。水资源与耕地分布关系恰恰相
22、反,给北部土地资源的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二、承德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主要问题(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建国50年来,承德市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小、微型水利工程。全市现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7座,小型水库89座,塘坝234座,水池水窖13495个,截潜流90处,机电井25520眼,扬水点467处,引水工程1859处。其中蓄水工程的总库容约4亿立方米。而由于缺少水利设施,人均水资源实际利用量仅为115立方米。根据承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预测,2010年、2020年、2030年,承德如果遇到中等干旱年,就会分别缺水2.40亿立方米、3.60亿立方米和4.50亿立方米。为了确保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自去年底全
23、面启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后,我市把承德县、滦平、丰宁满族自治县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4个县列为试点县,在搞好农业节水灌溉的同时,还根据承德的自然条件,发展起了集雨节水工程。到2004年底,全市节水灌溉面积已经达到了144.5万亩。同时,市区计划用水管理率达到了95%,通过监管,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了72%,市区节水器具的普及率也达到了90%以上。(二)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利用率低,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按19561998年系列和现有人口计算,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为994立方米,按照国际划分标准,属于脆弱紧缺程度。如果按水资源利用量计算,人均利用量仅为289立方米,人均水资源
24、利用量仅是人均水资源量的29.1%。全市所有大、中、小水库蓄水工程的控制总面积为5058平方千米,占山区总面积的12.8%。蓄水工程总库容约为4亿立方米,占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的11.1。由于水资源利用率低,给承德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2000年我市被列为全国北方100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大中城市之一。2、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防洪抗旱能力低尽管承德市多年以来坚持不懈地修建水利工程,但受资金的限制,大部分水利工程标准偏低,大部分水利工程存在着老化、维修更新跟不上、配套设施不全等一系列问题,整个防洪抗旱工程体系很不完善。有的水库灌溉设施不健全,不能很好地发挥抗旱灌溉任务;有的水库淤积严
25、重,防洪、蓄水能力降低,灌溉面积缩小,发电量减少。造成了水利工程利用效率较差,防洪抗旱能力十分脆弱。3、水资源污染严重,河道破坏现象时有发生承德市多年来一直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全市工农业及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以及往河道倾倒废渣、垃圾等污染物,严重地污染了地表与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加之河流径流量逐年减少,河流自净能力差,致使有限的水资源污染严重。“十五”期间共监测7条河流,25个监测断面, 25个断面水质均未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其中有17个断面为IV类,占总数的68.0%;有1个断面为V类,占总数的4.0%;有7个断面为劣V类,占总数的28.0%。河道非法采沙现象屡禁不止,矿山开采堵塞沟谷
26、、淤积河道造成的生态破坏日益严重。4、水资源浪费严重,节约用水管理体系尚未形成承德市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灌溉还是以传统的串灌方法为主,节水型农业灌溉技术利用率低,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工业用水基本上是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十几倍,而且企业用水不平衡。除少数大企业采取节水措施外,多数企业仍然是粗放式用水管理,生产工艺落后,单位产品耗水量较高。城市居民家用洗衣机、洁具高耗水,做饭、洗浴等生活一次性用水浪费严重。同时,城市尚未建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及回收再利用属于空白,各行业所使用的都是新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水资源管理及保护、水资源投资与回报、节约用水等综合性的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制约了水资源的
27、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三、承德市水资源利用对策(一)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利用“水日”,特别是利用公益广告等形式,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提高全社会的水危机意识和节水责任意识,提高全社会对节水型城市建设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公民树立“节水光荣、费水可耻”的良好风尚,使节水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普及节水器具利用率通过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和水稻控制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草坪、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工业上依靠科技进步、技术改造、改进生产方式等大力推广节水措施;家庭、宾馆、饭店提倡使用节水器具,一水多用,衣物集中洗涤等
28、。(三)加强蓄水工程建设,提高地表水资源利用率通过建设水库、堤坝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和水塘、水池、水窖、扬水站、集雨场等小型水利工程,拦蓄地表水,用以工农业生产用水、补充城市用水和补充地下水。此外,应加强森林草地的保护与建设,发挥“绿色水库”涵养水源的功能,保持地表水资源的持续有效利用。(四)完善水资源补偿机制,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承德市位于滦河、潮河上游,是两河的发源地,占滦、潮河,密云、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以上流域面积的69.9%;密云水库从1960年到2000年的41年间共向北京市供水330亿立方米,占北京市年社会用水总量40亿立方米的20.1%;其中承德市提供194.75亿立方米,平
29、均每年向密云水库提供水量4.75亿立方米,占密云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12亿立方米的39.5%;1983年至2005年,天津市引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量123亿立方米,其中承德市提供的水量占82%。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承德市树立了“保护京津就是保护自己”的理念,把滦、潮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既充分开发利用好境内水资源,又要保护好流域水环境,减轻水污染给下游造成的危害。平均每年以2亿多元的社会投入治理承德山川;羊存栏由高峰时的300万只压缩到200万只,流域农民减少收入2亿元;由于节水及压缩高耗水产田,目前两河流域水田面积已由55万亩压缩到30万亩;强行关、停、砍近
30、400家企业,每年损失财政收入超过1亿元。要用这样一种观念和行动来运作密云水库和潘家口水库水源地保护项目,寻求更多的支持与合作项目,用大量和洁净的水资源,去争取得到国家和京津两市的更大支持。表32 承德市多年平均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 (2004) 行政区域地表水资源量(亿m3)地下水资源量(亿m3)重复量(亿m3)水资源总量(亿m3)总供用水量(亿m3)地下水供水量(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全市3600001710961609663701301050415443028.431.81围场县507002742936351517789993503619.318.36隆
31、化县3770017827169383858919805581051.332.59平泉县3380017825160213560412683541535.630.38滦平县2510013057119092624812685594948.345.56兴隆县73500263822500474878518338556.914.61宽城县298001462113920305013513179011.512.24营子区30211652139932741098109833.566.46双滦区374420471733405759095159145.6252.03双桥区1755960813190264125476
32、337.1570.42承德县4810020632192114952118889995038.148.23丰宁县527002866427587537778871489116.517.06(资料来源:承德市水务局)第三节 多样的矿产资源 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按其特点和用途,通常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不可再生性和有限性是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经济条件的
33、改善,矿产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及其工业价值将不断扩大。承德市境内地质条件复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成矿作用频繁,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矿产资源,为承德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贡献越来越明显,矿业已经成为承德市的支柱产业。一、承德市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一)矿产种类多,矿床(点)多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底,承德市已发现各类矿产98种,探明储量的矿种55种,已经开发利用的50种。目前保有储量居全省首位的有钛、钒、铅、银、铂、钯、萤石、磷矿;居全省第二位的有铜、钼、金、硫铁矿、沸石;锌矿居第三位;铁矿居第四位;水泥用灰岩居第七位。其中铁
34、、煤、金、银、水泥用灰岩为主导矿产,铂、钯、沸石、膨润土、地热水具有较大的潜在优势,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在全市探明的914处各类矿产地中,有大型矿床16处,中型矿床77处,小型矿床210处,矿点611处。说明承德市大、中型矿床少,小型矿床多,矿床(点)分布广。(二)贫矿多,富矿少已经探明的矿产如铁、铜、铅、锌、铂、钯、磷、及部分萤石都属贫矿。铁、磷、硫铁矿的品位分别为2040%、46%、810%,铂、钯的品位分别为1克吨、0.19克吨,皆是贫矿,且储量很大,都需经过选矿才能利用,但由于采选成本与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缺乏可行性研究,至尽尚未利用。这些必然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会
35、是今后承德市矿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希望。(三)伴、共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除已经探明的鞍山式铁矿、英石矿、铸型用砂外,大庙式铁矿、有色金属及贵重金属、硫铁矿、磷矿等皆为伴生、共生矿床。如大庙式铁矿中伴有钒、钛、磷;硫铁矿中伴有铅、锌;溶剂灰岩与水泥灰岩共生;耐火黏土与煤共生等。受开采技术、选冶工艺和资金的影响,许多矿山对伴生矿床不能回收,共生矿床被丢弃,造成矿产资源的很大浪费。在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紧张的形势下,非常有必要加大对共、伴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力度,采用先进采选技术,充分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提高矿山资源利用率。(四)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承德市的八县三区均有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只是各
36、县区在矿种分布、矿床规模上有较大差别。铁矿是承德市的主要矿产,其中鞍山式磁铁矿主要分布在兴隆县、滦平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和丰宁满族自治县;钒钛磁铁矿主要分布在承德县、滦平县和双滦区。铜矿主要分布在平泉县、兴隆县和丰宁满族自治县。金矿主要分布在宽城满族自治县、兴隆县、隆化县和丰宁满族自治县。萤石矿和溶剂灰岩主要分布在平泉县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硫铁矿在兴隆县储量最大,并伴生有铅锌。煤主要分布在鹰手营子区和平泉、宽城、滦平、兴隆等县。铂、钯矿分布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各县区的矿产资源各具特点,便于形成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开发基地。表33 承德市发现矿种统计表(2000年底)矿产大类矿产种类矿 种数量矿
37、种 名 称能源矿产燃料矿产2煤、油页岩放射性矿产2铀、钍1地热金属矿产黑色金属矿产5铁、锰、铬、钒、钛有色金属矿产7铜、铅、锌、钼、钨、钴、镁贵金属矿产8金、银、铂、钯、钌、铱、铑、锇稀有金属矿产7铌、钽、锂、铷、铯、锆、铍非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7耐火黏土、白云岩、硅石、溶剂灰岩、萤石、铸型用砂、耐火纯橄榄岩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7磷、硫铁矿、含钾岩石、化肥用蛇纹岩、橄榄岩、重晶石、泥炭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50水泥灰岩、水泥用黏土、膨润土、砖瓦黏土、高岭土、瓷石、透辉石、钾长石、叶腊石、沸石、蛭石、滑石、石榴子石、冰洲石、光学萤石、浮石、电气石、绿柱石、石膏、石棉、石墨、石英砂岩、玄武岩、辉绿
38、岩、斜长岩、闪长岩、饰面花岗岩、安山岩、凝灰岩、砂岩、页岩、大理石、铝土矿、紫砂土、玛瑙、水晶、白云岩、珍珠岩水汽矿产2地下水、矿泉水总计98二、承德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状况(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据统计,在已探明的矿产中,已经开发利用的占90.9%;在914处矿产地中,正在开采的有780处,占85.3%。其中主要经济矿产金、铁、煤等大宗矿产资源保有程度较低,铜矿资源已经枯竭。全市重点矿山企业,大部分保有储量尤其是保有开采量严重不足。煤矿资源保有储量仅占全省的0.75%,对于缺煤的承德市来讲,形势是非常严重的,今后将不能满足承德市需要。铁矿资源除钒钛磁铁矿资源保有储量较高外,其它铁矿
39、多属贫矿、小矿,储量保证程度较低。岩金矿资源保有储量占全省的24.2%,而金矿石产量占全省产量的47.7%,开发利用程度也比较高。(二)许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承德市尚有许多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潜力较大,银、铅、锌、钼、钒、钛、水泥用灰岩、沸石、硫铁矿等矿产资源保有储量较高。其中超贫钒钛磁铁矿是承德市近年来发现的,并得到大力开采的大宗矿产资源,品位低,但储量大、可采性好、选矿成本低,并伴有大量的钒、钛、磷等有益元素,具有很高的综合开发利用潜力;萤石矿、磷矿资源储量居全省首位;硫铁矿和水泥用灰岩、膨润土、沸石、铸型用砂等也有一定的储量,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三)促进了冶金矿业支柱产业的形成据统计截
40、止到2000年底,承德市共有各类矿山企业1157家,从业人数51524人,矿业及相关制品业产值54.1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3.2%,采矿业已经成为承德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承德市的矿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能源(煤、地热为主)、冶金(铁、铜、金、银为主)、化工(硫、磷、萤石开发)、建材(水泥灰岩、饰面花岗岩、建筑石料等)为主的矿业开发体系。目前承德市的矿业开发基地主要有兴隆县暖儿河煤矿,宽城县豆子沟铁矿,双滦区大庙、黑山钒钛磁铁矿,丰宁县牛圈子银(金)矿,宽城县峪耳崖金矿,丰宁县红石砬铂、钯矿,兴隆县水泥用灰岩,承德县甲山水泥用灰岩、饰面花岗岩,隆化县伊逊河沸石、膨润土,
41、围场县硅砂等,为承德市及区县的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促进了全市及县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承德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一)资金短缺,某些矿产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承德市有的矿产资源缺乏必要的地质资料,资源保证程度低,矿山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煤、金、铁、萤石等主要开发矿种可采储量严重不足,部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铜矿资源已面临枯竭;原煤资源已不能够满足全市生产、生活的需要,今后需从内蒙、山西调入;大多数金矿、铁矿也将会出现严重的资源危机。(二)资源加工深度低,附加值不高一方面由于承德市工业基础薄弱,使得冶金矿山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差,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长期以来以
42、生产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另一方面矿山企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受经济利益驱使,采富弃贫、采厚弃薄、采主弃副现象普遍,造成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矿产资源整体开发利用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将会影响承德市冶金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三)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矿山企业忽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三废”排放达标率、矿山环境治理率和土地绿化率低,许多地区因矿山开发造成土地、河床、河漫滩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矿山及其相邻地区水源、大气、土地污染严重。相当一部分矿山仍是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仍较突出。(四)部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混乱据调查统计,承德市仍有一些集体、个体矿山未取得采矿许可证。越界越层开
43、采现象、非法转让开采许可证和采矿权属纠纷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乱采乱挖、非法作业等造成的安全事故与隐患仍有发生。矿山秩序仍需进一步整顿和加强管理。四、承德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一)加强矿产资源法的宣传、贯彻与执行1986年颁布、1996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旨在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打击乱采滥挖和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的行为,治理整顿矿业秩序,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维护国家权益。根据承德市矿产资源种类多、小矿多、探明储量不足的特点,应根据矿产资源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集中解决小矿过多、矿山布局不合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要进一步
44、切实加强矿业执法监察,强化队伍建设,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有效地保护、节约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承德市矿产资源贫矿多,共、伴生矿多,矿山开采技术水平低,经营方式粗放,开采存在严重浪费资源的违法行为,资源利用率低。有效地保护、节约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是实现承德市矿产资源永续利用的关键。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强化和改善资源管理。在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各个环节,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
45、高矿山开采、选矿技术水平,逐渐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矿产资源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加大短缺资源开发力度,努力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 (三)加强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工作承德市是中国北方重点旅游城市,矿区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承德市的旅游环境质量和人民的生活质量。要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始终贯彻环境保护的要求。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义务,严格执行采矿活动的环保准入条件。禁止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
46、源开采活动,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重要交通沿线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采矿。对新建矿山强制实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安全保护的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政策。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的监管机制,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建立矿产资源工业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收取生态环境补偿基金,由地矿、环保、水利、土地、林业等部门共同决定基金用途,因地制宜地恢复矿区范围内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而引发的生态环境破坏。(四)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勘探、采矿、选矿、冶炼是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地质勘探工作必须先行,要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矿山企业
47、的正常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承德市矿产资源类型多,分布广;贫矿多,富矿少;小矿多,大矿少,为地质勘察工作增添了一定困难。一是积极向国家争取资金政策支持,努力争取国家、省地质勘查基金的贫倾斜,提高全市地质勘查程度,加快矿产资源的地质调查评估,为矿业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二是制定针对地质勘查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区内外地勘单位从事形式多样的商业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 第四节 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是生物圈中一切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的总和。从研究和利用角度,通常分为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栽培作物资源、水产资源、驯化动物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生物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在天然或
48、人工维护下可不断更新、繁衍和增殖;反之在环境条件恶化或人为破坏及不合理利用下,会退化、解体、耗竭和衰亡,有时这一过程具有不可逆性。生物资源的分布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生物资源的组成种类和结构特点不同。它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对象,并可为工业、医药、交通等部门提供原材料和能源。同时,生物资源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生物资源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已越来越为人们了解和重视,同时生物资源的承载能力与人类需求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一、承德市森林资源(一)承德市森林资源基本状况近几年来,承德市牢固树立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保
49、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农民拓财源的林业使命,高举生态建设大旗,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实行依法治林取得显著效果。2006年承德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885293公顷(2827.94万亩),其中乔木1885264公顷。森林覆盖率47.87%。是河北省森林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有林地中生态公益林面积1481336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78.57%,包括防护林1465190公顷、特种用途林16146公顷;有商品林403957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21.43%,包括用材林332058公顷、经济林71889公顷(干果38846公顷、水果31673公顷、其它1380公顷)。2006年全市林木蓄积量4923.
50、29万立方米,人均林木蓄积量13.64立方米。承德市天然林的主要乔木树种有油松、落叶松、云杉、侧柏、山杨、桦树、柞树、椴树、榆树、五角枫、核桃楸、辽东栎等;主要人工树种有油松、落叶松、樟子松、侧柏、杨树、柳树、刺槐椿树等;灌木林主要树种有皂角、鹅耳栎、枸杞、沙棘、紫穗槐、荆条、酸枣、锈线菊、胡枝子、榛柴、灌杂、蚂蚱腿等;果树等经济树种主要有苹果、梨树、桃树、杏树、枣树、杏扁、李子、葡萄、山楂、柿子、核桃、板栗、花椒等。(二)承德市森林分布承德市属泛北极植物区的中国日本植物亚区,为我国温带地区的华北植物区系。由于地形复杂对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的影响,承德市的森林分布具有一定南北差异。丰宁、围场坝上
51、为森林草原区,以森林草甸草原为主,并兼有干草原、零星丘间草甸等。森林资源主要是在原始森林破坏后的残迹地上形成的天然次生林和1958年以来营造的人工林。主要树种为落叶松、樟子松、白桦 、云杉等。丰宁、围场坝下山区及隆化、滦平、平泉、承德县的全部和兴隆、 宽城一部分为冀北中山落叶阔叶林区,主要树种有桦树、柞树、榆树、山杏、荆条、绣线菊及苹果、梨、红果等。兴隆、宽城另一部分为燕山山地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区,该区森林植被种类繁多,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区的雾灵山、六里坪及都山等地。针叶林有落叶松、油松、侧柏以及引进的红松、华山松等,阔叶林有桦、柞、榭、山杨、黄菠萝、椴、枫、山杏和猕猴桃等,干鲜果主要有苹果、
52、梨、红果、板栗、核桃、柿子等。表34 承德市各县区国有林场及其面积情况县 区林地总面 积(公顷)林 场 情 况省 属市 属县 属承德县31389.0北大山林场、五道河林场、红旗林场、南甲山林场、双峰寺林场宽城县8635.4冰沟林场、造子岭林场兴隆县40633.2雾灵山保护区寿王坟林场、五指山林场、獐帽山林场、前苇塘林场、六里坪林场、金牛洞林场平泉县32490.6宋营子林场、大窝铺林场、前卫林场、黄土梁子林场、七沟林场、大石湖林场、打鹿沟林场滦平县45560.9靳家沟林场、拉海岭林场、于营子林场、虎什哈林场、巴克什营林场、老虎沟林场、金沟屯林场丰宁县96049.0草原林场、干沟门林场、四岔口林场
53、、大滩林场、黄花岭林场、平顶山林场、邓栅子林场、王营林场、云雾山林场、富贵山林场、两间房林场隆化县77412.9郭家屯林场、碱房林场、旧屯林场、茅荆坝林场、南阳林场、十八里汰林场、苏木营林场孙家营林场、徐八屋林场、张三营林场围场县293838.0塞罕坝机械林场、孟滦林场御道口牧场双桥区4241.0狮子沟林场双滦区2598.4金厂沟林场(资料来源:河北省承德市森林资源主要统计表,承德市林业局,2006年5月)(三)承德市森林资源保护承德市森林资源不仅具有用材及生态功能,同时对京津唐地区也具有生态防护和水源涵养功能。承德市地处“四河之源、两库(潘家口水库、密云水库)上游、沙区(内蒙古科尔沁、浑善达
54、克沙地)前沿和京津上风头、上水头”的重要位置。为了改善滦、潮河上游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环境,承德市大力实施了生态建设项目。2000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21世纪初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退耕还林、再造三个塞罕坝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除国家投资建设外,市县各级政府还采取了多元化投入机制,长期坚持生态治理、“四荒”承包、水环境工程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使承德市的森林面积不断增长,成为河北省唯一以林为主的地区,成为全国第十个林业改革实验示范区。兴隆、平泉、承德县已基本实现山区绿化达标,并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围场、丰宁、隆化、平泉、承德五县跨入全国人工造林百万亩行列。目前初步形成了滦、
55、潮河上游水源涵养林、沿边沿坝防风固沙林、低山丘陵水土保持林、川地河岸防护林、窗口地带绿化美化林等五大防护林体系,用材林、山杏、苹果、板栗、山楂、桑蚕等六大林果商品基地初见成效。承德市目前有自然保护区10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8处,为森林、草原及其野生动植物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表35 承德市自然保护区情况序号保护区名称管理处地 址总面积(公顷)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1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兴隆县大车站前14246.94136.72404.47705.82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场县环保局79701200200047703塞罕坝省级自然保护区塞罕坝机械林场20029.87213.316083.89
56、6732.604御道口省级自然保护区御道口牧场场部3477445935000.525180.55木兰围场省级自然保护区孟滦国营场管理局50637.417753.67899.424984.46茅荆坝省级自然保护区隆化国场管理局40038136309552168567滦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丰宁县环保局21500100010300102008辽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平泉县林业局45225.238971.919666.718994.69千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宽城县环保局14037.54509.096152.273376.1410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宽城县林业局19648755241967900合计2681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物加工定做合同协议
- 货车铁皮出售合同协议
- 超市员工入场合同协议
- 诈骗协议书范本
- 设备租用工时合同协议
- 资产收购服务合同协议
- 购买小区房合同协议
- 购货车合同协议
- 解除车辆置换合同协议
- 2025年军事专业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春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苏科版上课课件 11.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民风民俗》 作业设计
- Tesla:如何设计48V汽车?-2025-01-技术资料
- 2025年N1叉车司机考试试题(附答案)
- 北京央美附中中考数学试卷
- FCT测试培训教材
- DBJ33T 1286-2022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控制标准
- DBJ33T 1104-2022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标准
- 电影音乐欣赏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南农业大学
- 中国露营行业研究及标杆企业分析报告
- 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生物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