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建设技术说明(消防)_第1页
机房建设技术说明(消防)_第2页
机房建设技术说明(消防)_第3页
机房建设技术说明(消防)_第4页
机房建设技术说明(消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房建设技术说明1 消防工程为确保机房安全,本机房工程应设消防系统。机房区应按规范要求设计消防报警联动系统及气体灭火系统。消防系统应包括三个部分:1) 气体灭火系统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 消防水喷淋及消防栓灭火系统投标方需对本项目进行深化设计,最终依据招标人核准后深化图纸进行施工。投标方需负责本工程的报验审批。设计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2007)吸气式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

2、1-622-2005)特种火灾探测器(GB15631-200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1.1 火灾报警系统1.1.1 设计说明本机房采用火灾自动报警与灭火一体化的体系。投标人应提供先进的安全可靠的火灾探测技术和具有独特分辨能力的火灾报警装置,以能实现集中控制、统一调度、准确报告火灾位置、及时疏散人员、启动灭火设备迅速扑灭灾、为火灾的早期发现及突发火灾的紧急处理提供有效可靠的手段。要求投标人对所选择的方案,设备的配置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方便。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设计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和

3、行业规范标准。系统配置可以适当高于规范标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将火灾降至最低限度,确保数据中心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选配的设备和控制系统必须取得国家和本市消防部门及其批准单位的检测许可。1.1.2 技术要求系统和设备应满足的要求:l 控制屏,其中设有电池充电器、闪光报警指示器及蜂鸣器;并能将报警信号、系统故障信号和气体释放信号传送至消防控制室。l 声报警:警铃;l 闪光报警:闪光和警告标志;l 备用电池;l 手动释放单元;l 自动/手动控制装置并显示其手动/自动状态;l 时间迟延单元;1) 自动操作功能灭火系统根据防护范围中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反应而自动启动。这些探测器通过气体灭火控制盘控制气

4、体释放系统,即有两种不同的探测器报警时,才会释放七氟丙烷气体。当感烟探测器报警时,控制盘上即出现光信号,警铃拉响,声和光报警信号亦出现在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屏上。当感温探测器报警时,自动喷发程序被启动,并作出下列操作程序:l 警铃报警,控制盘上出现光报警信号。l 消防总控制盘上出现声和光报警信号。l 警报闪动。l 关闭机房专用空调及防火阀以封闭房间。l 关闭防护区内的通风口。l 经过适当时间迟延(30秒)后释放气体。l 放气时间必须符合系统设计规范内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2) 手动操作功能在防护区现场设置手动操作装置,启动设在钢瓶内的机械设备单元即启动系统。手动作用力须不超过30牛顿或位移不超过

5、50毫米。光和声报警信号亦在系统控制屏和消防总控制盘上显示出来。3) 安全功能为了保护进入防护区的人员本系统应装有如下安全设施:l 在入门口上装上标志和警告。l 在贮存装置上设耐久的固定标牌,标明每个贮存容器的编号,灭火剂的充装日期和贮存压力等。l 保护区入口处安装一个灯光警告指示装置以显示系统所处状态。l 无闪烁表示系统处于待机系统状态(进入安全)。l 闪烁表示系统已工作(危险-气体释放不能进入)。4) 控制屏控制屏应安装于七氟丙烷气体设备房或图纸指定的位置。控制屏应为挂墙式并应包括电源单元,备用电池用的直流充电器,警报和故障指示,电铃消声开关,系统测试和复位按钮等。控制屏并应包括如下指示:

6、l “电源开启”指示;l 系统故障指示;l 区域火警和故障指示;l 气体释放指示;l 当警报点被启动时,相应的灯号应亮起,控制屏内的继电器启动使电铃和“唷”音器拉响。按下警报“复位”按钮则电铃和“唷”音器停止操作。当输入第二次警报时电铃即重新拉响。当警报触点恢复正常状态时上述指示灯才会熄灭。为了启动所有声警报器还须装配一只“撤离”锁匙开关,此开关也可用于系统测试。l 控制屏的安装与前述有关要求相同。l 控制屏上应设有手动启动和停止按钮。5) 紧急启停按钮能紧急启动和紧急停止气体钢瓶的喷放。6) 闪光标志和警告标志l 闪光标志和警告标志采用嵌入式及一律采用红色指示灯,并且附有清晰标识。闪光表示“

7、气体释放(Gas Discharged)”,应设在气体灭火区域入口处。7) 联网要求l 必须实现与大楼火灾报警的联网功能。1.2 气体灭火系统1.2.1 设计说明气体灭火区域为:证券机房、期货机房、测试机房、电池室、配电室,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消防钢瓶间设在防护区外,防护区的围护构件的允许压强均不宜低于1.2kPa(防护区内外气体压力差),防护区的隔墙和门的耐火极限均不应低于0.5小时,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小时。1.2.2 技术要求1) 系统选型本工程气体灭火系统选用FM-200洁净型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具体技术指标要求如下:l 纯度 99.9 l 酸度 3ppm(质量比)l

8、 含水率 5ppm(质量比)l 不挥发残留物0.005(质量比)l 悬浮或沉淀物:不可见2) 系统设计及配置方式l 全淹没系统设计方式,系统采用管网式组合分配系统方式与预制式灭火装置。3) 设计参数l 最小设计灭火浓度:不低于8.0%;l 喷射时间:机房类8S;l 0.6Mpa喷嘴工作压力(预制式);l 0.7Mpa喷嘴工作压力(组合分配式);l 组合分配式灭火系统工作压力为4.2Mpa;l 预制式灭火系统工作压力为2.5Mpa;l 系统存储环境温度在050之间;l 设计环境温度为20;4) 系统组成:l 系统由储存装置(包括七氟丙烷贮存容器、氮气驱动钢瓶、容器阀、单向阀、高压软管和集流管、安

9、全阀、瓶架等)、启动装置(含自动启动、手动启动与机械应急操作)和控制气管、选择阀、压力开关、喷嘴、管道及其附件、支吊架等组成。l 储瓶瓶身上设有安全阀,瓶内超压时可自动泄压。l 系统喷头,每个喷头的喷口大小采用专用流量计算软件进行计算。l 气体灭火系统的管路计算应采用专用计算机辅助运算软件。l 在通向各防护区的主管道上,应设压力讯号装置。5) 气体灭火系统设备安装工艺要求l 所有有关气体系统的管道、配件和相关工作应符合本技术文件的要求。l 气体管道管材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8163输送流体无缝钢管中规定的无缝钢管,并内外镀锌。管道的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时,采用螺纹连接;大于80MM时,

10、宜采用法兰连接。管道穿过墙壁处应加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空隙需用柔性非燃材料填塞密实。管件应采用内外镀锌的专用管件,管道采用支架或吊架固定。l 管网安装完毕后应将喷头处堵死进行管网气密性试验和连接强度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5.3Mpa,气密性试验压力为4.2Mpa,具体试验方法遵循压气体灭火系统施工验收规范。l 所有管道在安装前均应用压缩空气清理。l 所有的管道和线管于竣工后均应要求涂漆。6) 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工程方案设计,符合机房及UPS室建筑设计功能、安全、卫生等,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7) 系统设计要求l 系统设置一个钢瓶间。l 防护区设泄压装置,并宜设在外墙上,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

11、上。l 灭火系统钢瓶间设置在保护区附近的专用房间。l 本工程须采用FM-200洁净型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8) 灭火方式: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灭火方式,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喷射一定浓度的七氟丙烷气体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保护区,此时能将在其区域里任一部位发生的火灾扑灭。9) 控制方式:组合分配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为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启动三种启动方式;预制式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为自动、手动两种启动方式。10) 技术要求l 投标人所提供的产品应是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产品。投标人需说明主要组件的名称,制造厂家和产地和相应的技术说明书。l 设备上的铭牌需具有中文标识且牢固耐用。1.3 水喷淋系统1.3.1 设

12、计需求说明除证券机房、期货机房、测试机房、电池室、配电室外,其他区域采用自动水喷淋系统进行保护。喷水强度:6L/min.m2,喷洒流量21L/S,火灾延续时间按1小时考虑,系统工作压力1.10MPa,系统常压0.8MPa。按防火分区设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并与大楼消防中心相连。喷洒头选用玻璃球式,温级68度。喷头应按喷头总数的1%备用,喷洒系统管道安装应以0.2%的坡度坡向泻水处,并按消防分区设末端试水装置,末端试水装置安装试水阀,压力表。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50m,同一建筑物内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消火栓、水枪和水带。每条水带长度不应大于25m。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每一个防火分区同层有两只水枪

13、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1.3.2 系统要求1) 消火栓、水喷淋系统需满足如下技术标准:l 室内消火栓箱生产应满足GB1456193标准进行设计制造l 消火栓箱体几何尺寸及内部配置必须满足设计要求。l 消火栓以及其安装应满足国家现行规范与标准图集要求。2) 喷头l 喷头温度级别应满足设计图纸使用场所要求。l 喷头设置形式、参数满足设计要求。l 喷头密封扭紧力矩为1020n.m。l 所有喷头反应时间指数RTI满足国家规范要求。l 喷头额定压力符合设计要求。l 喷头必须满足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洒水喷头标准及国家其它相关规范、行业标准要求。3) 管道:l 喷淋、消火栓水系统水管100以上(包括100

14、)的钢管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和法兰连接。l 喷淋、消火栓水系统水管100以下采用丝扣连接;l 喷淋、消火栓水系统水管在消防泵房内采用法兰连接; l 室外消火栓系统100以上采用焊接; l 无缝钢管及焊接钢管面刷红丹银粉各两度防腐,镀锌钢管露明部分面刷银粉两度。4) 沟槽式管接头l 产品符合建设部<<沟槽式管接头>> CJ/T156-2001行业标准要求。l 沟槽式管接头密封圈采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材质。 l 沟槽式管接头承压满足设计要求。l 沟槽式管接头供货商应无偿配套提供滚槽机使用。l 承压必须满足设计要求。5) 阀门、阀件(对蝶阀、球阀、闸阀、消声止回阀、安全泄

15、压阀、浮球阀)满足图纸上的参数设计要求外,还需满足如下技术标准:l 对蝶阀要求满足通用阀门 法兰和对夹连接蝶阀GB/T12238-1989相关要求。l 闸阀应满足手动闸阀JB/T2001.27-1999及通用阀门 法兰连接铁制闸阀GB/T12232-2005相关要求。l 消声止回阀、安全泄压阀应满足国家相关、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要求。l 标书中必须说明阀门主要部件材质。l 当阀门的工作压力为1.0Mpa时,阀门壳体的强度检验压力为1.5Mpa,双向密封检验压力为1.1Mpa。l 当阀门的工作压力为1.6Mpa时,阀门壳体的强度检验压力为2.4Mpa,双向密封检验压力为1.76Mpa。l DN50

16、及以上阀门阀体上必须有铸造商标。6) 消防系统组件(湿式报警阀、水力警铃、水流指示器)l 湿式报警阀、水力警铃、水流指示器等组件,产品以及安装须符合国家现行规范与标准图集要求。l 所有消防系统组件等级、参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1.4 联动要求1.4.1 空调系统联动1)联动控制:空调系统联动控制包括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和防火阀,联动控制由消防联动控制器通过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其状态信号由输入模块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2)控制方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和70电动防火阀需联锁控制,遇有火警信号产生时系统首先关闭防火阀,后关闭新风机组和空调机组, 并将被控状态信号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1.4.2 关断非消防

17、电源1)联动控制:非消防电源联动控制由消防联动控制器通过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其动作信号由输入模块反馈回至消防联动控制器。2)控制方式:当遇有火灾探测器动作后产生消防报警信号并被确认后,系统的联动控制应能按顺序切除相关区域的所有非消防电源,以防止电源线路故障而引发连锁事故,并将被控状态反馈回至消防联动控制器。1.4.3 疏散指示、应急照明1)联动控制:疏散指示联动控制由消防联动控制器通过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其动作信号由输入模块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2)控制方式:当遇有火灾时,报警系统产生消防报警信号并被确认后,系统的联动控制应能按顺序接通相关区域的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联动相关部位智能照明,并将被

18、控状态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1.4.4 气体灭火系统联动1)模块机房设置自动气体灭火系统。气灭控制器具有延时、手自动切换、紧急启停等功能。该系统应包括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全套设备,并提供与消防控制中心的接口。2)联动控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报警信息控制相应区域的气体灭火系统控制盘,并有声光报警,由气体灭火系统控制盘执行放气等操作、并能上传手自动、故障等状态信息。3)控制方式:当有火灾发生并确认后,中央报警系统控制相应区域的气体灭火系统控制盘启动气体灭火装置,中央报警系统联动相关设备;如果经确认不需启动气体灭火系统,可以人工按现场紧急停止放气按钮,使该区域的气体灭火系统紧急停止放气。4)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要求同时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三种控制方式。三种控制方式的动作程序如下:自动控制:每个保护区内部均设置烟感探测器及温感探测器。发生火灾时,当烟感探测器报警,设在该保护区域内的声光报警器将动作;当烟、温探测器均报警后,设在该保护区域内、外的声光报警器和闪灯动作;在经过30秒延时后,(在延时时间内应能自动关闭防火门、阀、窗,停止相关的空调系统;)控制盘将启动气体钢瓶组上释放阀的电磁启动器和对应保护区域的区域选择阀,使气体沿管道和喷头输送到对应的指定保护区域灭火。一旦气体释放后,设在管道上的压力开关将药剂已经释放的信号送至控制盘及消防监控室的火灾报警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