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数轴》典型例题(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数轴》典型例题(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2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数轴》典型例题(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3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数轴》典型例题(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轴典型例题例1下列各图中,表示数轴的是 ().A * -2 -I 0 1 Z氏11_I_IT012C L_I_I_I_I_ J_>-3 -2 -1153a111h一1 0】分析:画数轴时,数轴的三要素一一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缺一不可的,所以应 当用这三要素检查每个图形,判断是否画的正确.解:A图没有指明正方向;B图中,1和-1表示的一个单位长度不相等,在同一数轴上,单位长度必须一 致;C图中没有原点;D图中三要素齐全.A、B、C三个图画的都不是数轴,只有D图画的是数轴.例2 在所给的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2. - 5、(k -+ 3 .34IIII>I:I.-5_4_3

2、_21口234分析:第一步画数轴,第二步在数轴上找出相对应的点,每个正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 原点右边的一个点来表示,例如2、3. 5,可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右边2个单位,3.5个单位的点表示.每一个负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原点左边的一个点来表示.解:工-sL3a 11 f J I. 1E1-54-3一£ T 0123 A说明: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可用大写字母标出,写在数轴上方所对应数的上面,原点用O标出,它表示数 0.数轴上原点的位置要根据需要来确定,不一定要居中.单位长度应根据需要来确定,1 cm的长度可以表示1个单位长度,也可以表示 2个,5个,10个单位 长度,但在同一数轴上,单位长度必

3、须一致,不可随意改变.例3画一条数轴,并把一6, 1, 0,表不在数轴上.分析由于要表示的最左边的数是6,最右边的数是,所以在画数轴时在原点的两侧各画六个单位即可.解如图所示-6 -丐 0 15至4_L_1_ _4U,i j JI J L,-6-5-4-3-2 -1 01 2 3 4 5 6 7 8 9 10 11说明:在画数轴时选取单位长度应因表示的数而定.例4指出数轴上A B、C Dk 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4 / 4分析:表示正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右侧,表示负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左侧.要特别注意相邻两个负整数点之间的等分点所表示的数,例如:一2,-3之间的A点是表示可,而不是解:。表不0, A表

4、小 区) , B表木1, C表不,,D表小一 4, E表小一 0.5 .例5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数轴上原点的位置是任意取的,不一定要居中;B.数轴上单位长度的大小要根据实际需要选取.1厘米长的线段可以代表 1个单位长度,也可以代表 2个、5个、10个、100个、单位长度,但一经取定,就不可改动;C.如果a< b,那么在数轴上表示 a的点比表示b的点距离原点更近;D.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解:当a, b都是正数时,C的结论成立;当a, b不都是正数时,例如a= -10, b=2,此时-10 v2,也满足条件 av b,但表示a的点与原点的

5、距离(10)比表示b的点与原点的距离(2)远,C的结论不成立.C 错.说明:因为有理数包含正数、负数和 0,所以用字母表示数时,这个字母就可以代表正数、负数或 0.在分析问题时,忘记字母代表的数可能是负数或0经常是造成错误的原因.例6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 536 与 0(2)(3) 0.2 %与21(4) 18.4 与18.5(5)可与1-0.32与一x分析:依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和“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用通分的方法比较(5)中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是很麻烦的,如果都与可(中间数)比较,则可化繁为简;(6)中的两

6、个负数,应当把小数化为分数或把分数化为小数后才便于 比较.解:(1) 536V 0(2)网 >0(3) 0.2 % > 21(4)- 18.4 >- 18.5<可 < 工因习 < 目(6) 9=0.34又 0.32 V 0.34 .-0.32 >-说明: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时,一般采用通分的方法.当分母比较大时,通 分是比较麻烦的,这时应当考虑其他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借助中间数的方法;让分子相 等比分母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倒数的方法等等.例7在下面的等式的口中,填上连续的五个整数,使这个等式成立.0一 口 一 口 一 口 一 口 一 口= 0分析 上面的式子的左边可以看成是和的省略“十”号形式,所以上式可以写成0+ ( 一 口)+ ( 一 口)+ ( 一 口)+ ( 一 口)一口= 0所以可以变为 0+ (匚I) + (匚I) + (匚I) + (匚I)匚1=0由此可知:0+ ( 口)+ ( 口)+ ( 口)一 口 = 口依次这样做下去可把原式变为+=0由此可知要使五个连续的整数的和是0,其中必有两对数互为相反数,另一个是0,所以这五个数是2, 1, 0, 1, 2.解原式可变形为:+=0故五个数应该是21, 0, 1, 2.注意 (1)要注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