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CT联合CT引导下肺部占位经皮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探究_第1页
增强CT联合CT引导下肺部占位经皮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探究_第2页
增强CT联合CT引导下肺部占位经皮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探究_第3页
增强CT联合CT引导下肺部占位经皮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探究_第4页
增强CT联合CT引导下肺部占位经皮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增强ct联合ct引导下肺部占位经皮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探究摘要目的探讨增强ct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肺 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对肺部占位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112例肺部占位病变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并行胸部增 强ct扫描,了解病变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 系,所有病例均行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112例中, 110例得到阳性结果,阳性率为98. 2%;并发症有气胸4例, 肺出血5例,咯血4例,均不需特殊处理。结论胸部ct 增强扫描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对肺部占 位病变诊断的阳性率高、并发症轻,可为肺部病变的诊断及 治疗提供重要帮助。关键词增强ct;引导;肺;活体组织检查;

2、肺穿刺 技术中图分类号r73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4721 (2014) 02 (b) -0092-03肺部占位病变在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结节、肿块病变, 对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问题,由于病 变部位不同,痰脱落细胞学及纤维支气管内镜肺活体组织检 查对其定性诊断的帮助有限1,因此,获取组织标本进行 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关键。增强ct可以显示血管及血 供丰富的组织器官,可以了解病变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组 织器官的关系,为ct引导下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定位提供更 准确的参考。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112例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影像科2012 年10

3、月2013年10月行肺部经皮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例 112例,男65例,女47例;年龄2287岁,平均62岁, 其中70岁31例。患者主要以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 紧等临床表现入院,9例无明显异常症状,系体检发现肺部 占位病灶。胸部ct见肺内单发或多发病灶,呈结节、球形 或团块状,病灶大小直径为211 cm,增强扫描可见病灶不 同程度强化,部分病灶强化不明显。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心 肺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肺动脉高压、重度肺气肿及活动 肺结核等疾病。1. 2方法经皮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操作前常规行血常规、凝血功 能、肝肾功能、肺功能及心电图检查,训练患者在穿刺过程 中的屏气方法。穿刺前行胸部c

4、t增强扫描,以了解病灶血 供,有无出血、坏死及避开邻近血管。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 适体位,常规采用俯卧位(图1)、仰卧位(图2)及侧卧位, 体表贴定位针。ct扫描采用ge 16排螺旋ct,在病灶区采 用2.5 mm层厚、层距扫描。穿刺针用美国巴德18 g胸部穿 刺活体组织检查枪。选择最佳穿刺点:该点能以一定角度进 针到达病灶并且进针深度合适,不超过穿刺针长度,避开肋 骨、叶间胸膜、肺大疱及大血管2。ct扫描确定合适的穿刺方向及进针深度(图3,图4), 局部皮肤消毒、铺洞巾后,应用利多卡因逐层麻醉至壁层胸 膜。将穿刺针按预定穿刺点进入至壁层胸膜前,再行ct薄 层扫描,以确定进针方向与预定方向一致,

5、嘱患者吸气并屏 气快速进针穿过胸膜,逐渐到达病灶预定部位,按下弹簧按 钮切割并迅速退出活检针,嘱患者平静呼吸。推出针芯取出 条状组织,经甲醛固定标本后送病理科检查。标本反复取材 24次,术毕再次行ct扫描观察是否出现气胸、出血等并 发症。1.3判断标准经皮穿刺恶性肿瘤阳性结果及非恶性肿瘤阴性结果评 定标准参照westcott等3的文献报道。阳性结果的评定参 考标准:经手术病理证实;经临床证实(组织学找到癌 细胞或临床随访证实其病程发展为恶性肿瘤);其他部位 发现同一病理类型的恶性肿瘤。阴性结果评定参考标准: 经手术病理证实;经临床随访症状缓解或消失;ct或平 片随访病灶稳定或缩小。若阴性结果与

6、临床结论不符,再次 检查或治疗后为阳性者为假阴性结果。本组病例均进行术后 随访。2结果2. 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病理结果112例均穿刺成功,110例取得有价值的病理诊断,阳 性率为98.2%,恶性肿瘤76例(67.86%),其中腺癌34例, 鳞癌22例,肺转移癌10例,小细胞肺癌9例,细支气管肺 泡癌1例;良性病变34例(30.36%),其中炎症19例,肺 结核14例,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未获明确病理2例;手 术后病理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理结果 相同38例,大部分行放化疗或生物治疗。2.2并发症气胸及肺出血为经皮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最常见的 并发症。本组发生气

7、胸4例(图5),未出现明显呼吸困难, 未行抽气治疗。肺泡出血主要发生于穿刺道较长或者肿块内 血管丰富者,主要表现为沿穿刺道分布的片状高密度影,本 组肺出血共发生5例(图6),其中4例穿刺后即咳血痰,休 息或用止血药后症状消失。3讨论肺部占位病灶解剖部位特殊,目前临床病理学诊断主要 为脱落细胞学检查、经皮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支气管镜检查、 胸腔镜及开胸活体组织检查。脱落细胞学由于其阳性率低, 胸腔镜及开胸活体组织检查创伤较大、费用较高、应用较少 而常依赖支气管镜检查及经皮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中央型 病变根据其生长部位可分为管内、管壁及管外3型,在支气 管镜下,管内型以直接征象为主,活体组织检查阳性

8、率高; 管壁型可针吸或刷检,管外型多为间接征象,如管腔狭窄, 内膜充血、水肿、糜烂等非特异性改变,此时ct引导下穿 刺活体组织检查有重要作用4-5;周围型病变可采用经皮 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常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5-6,为了解 病灶与周围血管、软组织毗邻情况,ct增强扫描尤为重要。 ct扫描在胸部检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有良好的空 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增强扫描更可清楚显示肺内病变大 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亦可精确进针 部位、角度及深度,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和病灶相邻的重要 结构,从而提高介入技术的精确度、降低风险。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技术的风险无法 回避,并发

9、症主要有肺出血、气胸、咯血及肿瘤播散等7, 尤其是肺中央型病变位置深且靠近肺门,与周围型病变比 较,平均穿刺次数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中央型病变较周 围型病变并发症的发生率高8,但并发症多轻微,无需特 殊处理。文献报道9-10,肺出血的发生率为26%33%,气 胸的发生率为10%40%,本组研究,患者经皮肺部及纵隔穿 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后发生气胸4例,肺出血5例,咯血4例, 未发生大出血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这一微创手术总体上是安全的。经皮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取材成功率主要与穿刺者的经验、穿刺路径的选择、患者的配合、 病灶大小、深度、穿刺针选择及穿刺次数等因素有关 11-13,其中术前穿刺

10、路径的良好设计和术中穿刺针的准 确判断是完成手术的关键。活体组织检查正确率的统计以病 理医生的报告以及患者手术或临床治疗后的结果为参照,有 的病理经院内外会诊。由此可见,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是一种 安全、经济、有效、微创的检查方法,与增强ct联合可以 有效定位,增加穿刺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帮助。参考文献1 mazza e, maddau c, ricciardi a, et al. on-sideevaluation of percutaneous ct-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of pulmonary

11、 lesions. a study of 213 casesj, radiol med, 2005,110 (3): 141.2 王卫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体会j. 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 20 (1): 129-130.3 westcott jl, rao n, colley dp.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 of small pulmonary nodules j. radiology, 1997, 202 (1): 97-103.4 王挺,赵振华,余月芳.ct导向下肺中央型病变穿 刺活检j放射学实践,2010, 25 (11): 1279-

12、1282.5 吴清武.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周围性肺病变 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1, 30 (7): 173.6 唐浩,孟水平.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癌及 肺部其他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 15 (17): 70-71.7 曾军,何玉国,钟维农,等.ct引导经皮肺活检术 在肺周围性肿块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5, 21(5): 517.8 lima cd, nunes ra, saito eh, et al.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of ct-guided transthoracic fine-needle a

13、spiration biopsy of pulmonary lesionsjj bras pneumo1, 2011, 37 (2): 209-2169 wu cc , maher mm , shepard ja. ct-guided 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y of the chest: preprocedural evaluation and tech nique j. a jr am j roe ntgenol, 2011, 196 (5): w511-w514.10 cahill am, baskin km, kage rd, et al. ct-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in childrenjj vase interv radiol, 2004, 15 (9): 955-96011 黄振国,张雪哲,王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