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脏腑病症复习_第1页
中医脏腑病症复习_第2页
中医脏腑病症复习_第3页
中医脏腑病症复习_第4页
中医脏腑病症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练习字帖 20150302起复习肝胆病:虚症1)肝血虚:视物模糊,肢麻。用四物汤来补血。补养肝血四物汤,弓芍熟地与归当。2)血虚生风:皮痒,眩晕,眼眩,舌淡脉弦细。养血熄风要补肝,甘四瓜仁麦冬汤。 实症:1肝火上炎:口苦,尿黄,面红,脉弦数。用当归龙荟丸:龙胆五黄归青黛,肝火耳鸣暂可睡。2肝气郁结:嗳气,胸闷,纳呆,梅核气,脉弦。柴胡疏肝枳壳造,弓芍生姜加甘草。半夏厚朴梅核死,生姜伏苓配苏紫。3肝风内动:震颤,肢麻,半身不遂。1)肝阳化风:舌红脉细数,天麻钩藤汤:天钩石决栀黄芩,仲生母交伏神。2)热极生风:高热,项强,目上翻,舌红苔黄,脉弦数。羚羊钩藤汤:羚羊钩芍治肝愤,桑菊贝茹生茯神。 4肝

2、胆湿热:周身发黄,口苦,苔黄腻,脉弦数。龙胆泻肝汤主之:龙胆泻肝柴草车,当地木通芩栀泻。(龙胆草,柴胡,甘草,车前草,当归,生地,木通,黄芩栀子,泽泻)5寒滞肝脉:寒袭肝经,少腹胀痛,睾丸坠胀,痛引少腹,苔白滑,脉弦沉。暖肝煎主之:小茴肉桂煎暖肝,姜伏枸杞乌药当。(小茴肉桂生姜伏苓枸杞乌药当归沉香)6胆郁痰扰,惊恐,失眠,口苦,恶心呕吐,苔腻脉弦。温胆汤主之:温胆汤治痰和气,二陈芩连枳竹奇。(陈皮半夏黄连黄芩枳壳竹茹生姜)心病:心气/阳虚:面浮白自汗、形寒肢冷,心胸闷,脉细弱结代。用养心汤主之:养心汤来心气神,参芪五味伏二仁,桂弓远志归草人。 心阴虚: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天王补心

3、丹主之:天王补心虚火地,三参二仁冬归地,桔梗远伏五味子。心火上炎:失眠口烂,舌尖红,脉数,三黄泻心汤加导赤散。生地、黄芩、黄连、甘草。痰凝气滞血瘀:瓜蒌半夏雍白加黄酒。痰火扰心,神志错乱,礞石滚痰丸或生铁落饮:痰火扰心礞石丸,黄芩沉香大黄完。脾胃病症:脾气虚:1参苓药术健脾阳,莲砂扁草意梗长。脾气下陷:2补中益气胃壳下,参芪归术陈柴麻。脾不统血:3参芪术草姜归圆,伏神木香枣仁远。4脾胃虚寒理中汤,党参白术草姜干。5益胃汤水养胃阴,沙麦生玉冰糖真;胃热阴虚玉女施,麦冬石膏牛熟知。6胃火炽盛清胃散,黄连升麻归生丹。7平胃散治脾胃湿,苍术厚陈草执。二陈汤来燥湿痰,陈夏伏草气就闲。8脾胃湿热茵陈蒿,山

4、栀大黄配得好。9保和汤来食滞消,楂曲二陈莱连翘。肺大肠:1肺气虚:此为脾肾肺虚寒所致。用附子肉桂加补肺参芪和五味,去(桑白紫宛冬熟地)。2肺阴虚:此为肾阴虚兼症:用六味汤与百合固金汤调之。肾水不足六味担,丹伏熟地萸泽山。百合固金归芍冬,生熟玄草贝桔空。3大肠阴虚:此为老人肺肾阴虚,妇人产后血虚所致,宜参考阴虚所用的方子。先解急:大肠津亏玄冬生,沙玉大黄杏仁撑。4肠虚滑脱:此为脾肾阳虚所致,先解急,后补阳固本。真人养脏治肠虚,桂蔻归芍术苓处。 肺实症:1风寒束肺,气急,口不渴,苔白,脉浮紧。用杏苏散:杏苏梗前治寒咳,陈夏伏壳姜草克。 2风热犯肺:口渴,咽痛,身热,苔黄,脉浮数。桑菊薄荷连芦根,杏

5、仁桔梗甘草真。 3痰热雍肺:痰黄稠,苔黄腻,脉滑数。苇茎汤与麻杏石甘汤加减。苇茎三仁去痰热,桔梗芩腥贝蒌择。 4痰浊阻肺:痰白多,苔白腻,闷,脉滑。二陈汤加减。苏子降气二陈归,姜枣前胡朴肉桂。二陈汤来燥湿痰,陈夏伏草气就闲。 5大肠湿热:清热利湿化水。伏苓白术配下方:葛根芩连治热痢,白芍木香甘草治。白头翁治毒血痢,柏连银芩秦皮治。肾膀胱:1肾阳虚:损阳所致,形寒肢冷,面淡白,自汗,阳萎便长,苔白质淡,脉沉迟而弱。用方:肾阳虚衰肉桂附,山萸枸熟草仲浮。或桂附地黄丸重用桂附。2肾不纳气:肢寒,脉虚,面浮肿,肾阳虚的进化所致。用方:温肾纳气用蛤蚧,核桃生姜降参怪。 3肾气不固,尿多脚软,先解急用:龙

6、牡沙宛固精子,莲须芡实精带止。后固本治肾阳。 4肾阴虚:健忘,失眠,舌红,脉细数。六味地黄汤主之。肾水不足六味担,丹伏熟地萸泽山。附子肉桂生肾火,车前牛膝利水肿。肾阴不足龟板比,牛膝山萸生二子。膀胱湿热:通尿用方:利水通淋八正识,黄栀扁草车瞿石。 化石用方:三金二石车瞿冬,排石通淋大黄功。各部虚症相传路径:1、 肾阳虚到脾阳虚到心肺大肠气虚再到肝血虚。最后因肝气不得续,而心肾竭亡。用方参考:右归汤和桂附地黄汤,归脾汤或参苓药术散,养心汤,补肺汤,真人养脏汤,补肝汤。 2、 2肾阴虚到肝阴虚到心阴虚到胃阴虚到肺阴虚到大肠阴虚。到了秋天就出大问题了。用方参考:左归汤或六味地黄汤,四物汤,天王补心汤,益胃汤或玉女煎,百合固金汤,增液汤或沙参麦冬汤。各部湿热:肾阳虚致脾生湿。脾湿传变到肺生痰,胃积热到膀胱湿热,心火上炎,到肝湿热。 用方参考:补肾阳用右归汤,去脾湿用胃苓汤;化肺湿用二陈汤加减;胃湿热用茵陈蒿加清胃散加减。膀胱湿热用八正散或化石方加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