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课程设计_第1页
光纤课程设计_第2页
光纤课程设计_第3页
光纤课程设计_第4页
光纤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传输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班 级:电1105-1班学 号:姓 名:王佳莉指导老师: 任务一、通道保护和复用段保护业务项目1:通道保护的配置实习安排一、实习时间:2学时实习任务: 通道保护的配置实习形式;上机操作二、实习重难点重点; 通道保护的上机配置操作难点:通道保护的保护路由的选取与构建三、实习过程(1)创建网元A,B,C,D,进行连线配置创建四个网元A、B、C、D,单板配置、网元属性均相同,单击【配置网元间连接】,进行四个网元间的连接,注意端口的选择(2)进行业务配置A到D 十个1.5M业务配置通道一:A到B到D 通道二:A到C到DA网元通道保护配置: C网元穿通配置:B网元穿通配置: D网

2、元保护配置:(3)业务配置,增量下发完毕后,查看结果项目2:复用段保护配置1.进入复用段保护组配置对话框在客户端操作窗口中,单击【设备管理公共管理复用段保护配置】菜单项。或单击工具条中的按钮,弹出复用段保护组配置对话框,如图1.62.新建复用段保护组单击<新建>按钮,弹出复用段保护组对话框,选择复用段保护类型。单击<确定>按钮,保存配置并返回复用段保护配置对话框,在【保护组列表】中将增加新建保护组的信息,【保护组网元树】中显示新建保护组的名称,如图1.73.选择保护网元在【保护组网元树】中,单击新建的保护组名称,当前所选保护组反白显示,同时,【网元】列表中将显示所选网元

3、中可配置为该保护组复用段保护类型的网元。将所选网元添加至【保护组网元树】。单击<增量下发>按钮,保存并下发配置命令,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APS ID配置对话框,根据实际情况修改APS ID或保存系统设置,如图1.8、1.94.复用段保护关系配置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复用段保护关系配置对话框,以配置ZXMP S320网元构成的二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为例,双击左、右侧树的节点,展开节点下的端口节点和,将两端口连起来。单击<确认>按钮,保存配置。单击<应用>按钮,下发配置命令,连线变为绿色连线,如图1.10在【请选择网元】下拉列表

4、框中选择保护组中的其他网元,重复步骤3,进行其他网元的复用段保护关系的配置。5启动APS协议 选择SDH类型网元,在客户端操作窗口中,单击【维护诊断APS操作】菜单项,启动APS标识,如图1.111.6 1.71.8 1.91.10 1.11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充分理解了通道保护与复用段保护的内容,掌握了E300的操作步骤,熟悉了业务的配置过程,为联机试验做好了准备。任务二、以太网业务配置一、实习目的1、掌握以太网透传业务配置操作2、掌握虚拟局域网业务配置操作二、实习要求掌握ZXMP S320设备的基本结构、系统组成和组网方式掌握基本以太网技术知识掌握ZXMP-10G设备基本配置和结构三 、

5、组网规划 数据规划:网元A,B,C均为ZXMP-622M设备,ABC为622M二纤网项目1:透传以太网业务配置1、(1) 创建网元 (2) 透传以太网业务配置1配置A、B站之间一个10M系统带宽的以太网透传业务2 配置A站和B站间的以太网单板属性 在配置业务之前,需要对以太网板属性进行设置,2、业务配置根据以太网要求,选择【设备管理SDH管理业务配置】,对A,B选择SFE4配置5条2M业务,并且时隙要与以太网配置对应。3、测试业务配置完成后,将连在A、B网元用户口上的电脑IP地址设置为同一个子网的,互相ping对方,能否ping通,结果如图所示项目2:虚拟局域网业务配置1、将A、B板的属性高级

6、设置中对数据单板属性选择虚拟局域网模式。2、创建虚拟局域网(VLAN)选择【设备管理以太网管理虚拟局域网】菜单,增加VLAN,将A、B加入对应VLAN任务三、基本电路配置业务1、 创建网元,连接如图所示拓扑结果2、电路业务配置:A、D间2个2M,B、D间5个2M,A、E间1个34M。3通道保护AE34M4通道保护AD两个2M4以太网业务配置:在A、B间配置2M带宽的以太网业务通道,都用透传模式。6配置时钟,A为网元头。7配置公务号码为:501506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掌握了E300的综合配置,熟悉了与其相关的各项业务,在以前配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了解了E300应用。任务四、Optisys

7、tem软件仿真一、 实验目的1.掌握Optisystem的操作步骤,2.通过各项目加深对Optisystem的理解二、实验内容项目1:OptiSystem 的基本操作任务:熟悉 OptiSystem 界面,掌握基本操作。要求:1新建一个项目。2在器件库里寻找以下指定的器件:光源,理想光纤,EDFA,PIN 管,光谱分析仪,示波器。3学习修改部分器件的相关参数,如光源的工作波长、发光功率、光纤长度、衰耗系数等,学习修改工作频率。4对图1.1、图1.2 所给出的子系统进行封装。5对图1.3 给定的系统进行仿真,观察各观察设备的仿真结果。仿真模拟图如下1光发送机 2.光接收机封装如下 图1.3仿真结

8、果如下 项目2:基本光纤通信系统设计任务:设计一个简单光纤通信系统,并利用OptiSystem 仿真测试。要求:1所设计的光纤通信系统包括光发送端、光纤和光接收端。2光源工作波长为193.1THz,传输信号为1Gbit/s NRZ 码,光发送机输出功率为2dBm,光纤长度为80km,光纤损耗系数为0.25dB/km,光接收机输入的接收功率不低于35dBm。3给出完整的设计图,并在上述条件下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测试各点波形、光功率、接收端眼图和系统误码率。设计图如下仿真图形如下1.眼图 2.误码率 3.示波器图形 项目3:WDM 系统设计任务:设计一个八波分WDM 光纤传输系统,并利用O

9、ptiSystem 仿真测试。要求:1八波长复用,波长设置以100GHz 为间隔,频率分别为193.1THz、193.2THz、193.3THz、193.4THz,193.5THz、193.6THz、193.7THz、193.8THz,每个波长传输速率为2.5Gbit/s(NRZ)。系统应包括多波长光源、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常规光纤(100km)、光接收机等,提供系统设计图。2对所设计的WDM 系统进行仿真分析。3探讨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通道隔离度、光通道功率均衡等对邻近通道串扰。设计图:眼图1 眼图2 眼图3 眼图4眼图5 眼图6 眼图7 眼图8 WDM分析 项目4: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设计

10、任务:设计一个4×2.5Gbit/s 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并利用OptiSystem 仿真验证。要求:1采用波分复用技术,波长设置以100GHz 为间隔,频率分别为193.1THz、193.2THz、193.3THz、193.4THz,每个波长传输速率为2.5Gbit/s(NRZ),传输距离为300km。采用常规光纤,光纤损耗系数为0.25dB/km。2单通道光发送机最大输出功率为0dBm,光接收机的接收光功率不低于26dBm,过载点为10dBm。3可以采用EDFA 作为线路放大器,其中EDFA 的输入功率限制在182dBm,最大输出功率20dBm,增益范围为1325dB,噪声指数4

11、.0dB。4系统设计时仅考虑损耗要求,提供系统设计图及设计依据。5需对所设计的传输系统进行仿真验证,通过仿真试验,优化设计方案,使系统接收端的输入功率和OSNR 达到最优。设计图如下仿真结果如下眼图眼图1 眼图2 眼图3 眼图4 WDM分析图2.1 图2.2 项目5: EDFA 设计任务:采取不同结构和泵浦波长设计一个EDFA,结构分为同向泵浦,反向泵浦,双向泵浦三类;可选泵浦光源波长为980nm 和1480nm;泵浦光源的功率在1020dBm,测试输入信号功率为20dBm。要求:1在上述条件下要求EDFA 噪声指数小于4.5dB。2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最大输出功率可达到18dBm,最大增益可达

12、到25dB(两者不要求同时满足)。3需要分别比较三种结构下的EDFA 的以下特性,并根据比较结果优化设计:(1) 掺铒光纤长度的优化,需要从输出功率、噪声指数、增益三个方面验证;(2) 泵浦光源波长(可选择980nm 和1480nm)的优化,需要从输出功率、噪声指数、增益三个方面验证;4给出设计图和性能参数比较图,参数取点不少于10 个,参数应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设计图同向泵浦 反向泵浦双向泵浦功率对比总结 通过这次的实习,使我对光纤传输的知识有了详细的了解,掌握了E300的基本操作,包括通道保护及复用段保护的操作,以太网的操作,以及公务配置时钟配置等等,并通过实验室的实验设备进行实习,验证并加深了我对教材课本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深化,还对Optisystem通信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了练习,学习了光纤通信系统涉及到的各部分结构,并且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通信的系统要求。 在Optisystem软件学习中对OptiSystem的基本操作、基本光纤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