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都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_第1页
水岸都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_第2页
水岸都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_第3页
水岸都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_第4页
水岸都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前言一、引言二、项目概况规划设计说明一、规划设计条件二、总体规划构思三、总平面规划四、景观空间设计五、道路构架六、停车七、公建及配套设施八、消防设计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筑设计说明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消防设计节能设计环保专篇 “水岸都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第一章 前 言一、引言:家园是人们最安全的避风港。人们盼望着有一个属于自己桃花源。家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舒缓身心的圣地。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对家的认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家园,如同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一样,根植于每个人心底的家园是独一无二的,永不湮灭的“水岸都市”融时尚商业中心、篮球场、主入口商业广场、酒店式公寓等七

2、大功能板块于一体,将时尚、繁华、健康、休闲等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交织如梭的人群、闲坐广场的人们、练习街舞的时尚青年、精致炫美的广告牌在广场上,风景因人更靓丽,时尚也永不落幕。二、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 “水岸都市”2.2 项目背景:身处都市繁华,近观迂回壮阔锦江之水,通过巧妙的规划设计,优越的地理优势,拓宽居住景观视野,使得江景资源得到最大的优化及享受,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顶级江岸生活。2.3 项目位置:本工程位于上高县城南片区锦江南岸,依山傍水滨临锦江一江两岸生态公园,北接胜利东路,南靠锦惠路,东与规划二路相连,西接规划一路,地块东北面的青阳大桥连接着规划二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重要位

3、置。2.4 项目简介:本项目位于历史厚重的上高县大观塔文化区,毗邻胜利东路、规划一路、规划二路和锦惠路。总用地约44978.6m2。南北方向长146 m。东西方向宽311.25m。地势较为平坦。总建筑面积约111141 m2 ,容积率2.47。2.5 地形情况:规划场地基本为空地,其中(详见地形红线图)2.6 交通条件:地块四周临路,交通十分便利,在地块北面设置“水岸都市”主入口,南、西设置次入口。第二章 规划设计说明一、规划设计条件1、建设单位提供的用地红线图和坐标定位图2、规划与建筑设计技术标准2.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4、)(2003年版);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其他设计依据3.1居住区规划资料集;3.2建筑设计资料集;3.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3.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3.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3.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BG50189-2005);3.7国家其它相关法律法规。4、甲方提供的相关设计要求二、总体规划构思水是生命的源泉, 建筑的规划由于有了水变得不一般。水,那么灵动清丽,令人神往遐思;水,那么雄浑澎湃,充满了无限激情。她的灵动,她的深邃,她的神韵,那以她为

5、画、以她为歌、以她为诗、以她为曲的作品,不胜枚举。“水调歌头”的词牌,演绎出多少耐读的诗篇;“高山流水”之琴音,倾倒了无数天下知音秉承“自然的、生态的、健康的、休闲的、都市的”思路,以“水岸都市”为主题立意将小区打造成为集“高层、多层、大型商场、酒店式公寓” 为一体的真正意义上的丰富多彩的“水岸都市”。三、总平面规划 总体风格1、 整体上:开放的、大气的时代风格;2、 布局上:对称的、和谐的民族风格;3、 细节上:深邃的、优雅的文化风格;4、 局部上:精粹的、兼容的通俗风格。 空间形态规划整体上采取“扇形”, 环形大气的主入口广场,对进入小区的人流形成欢

6、迎之势,让住户回家有归宿之感。中心区大面积户外活动场所和水景中心广场,形成较高的建筑置空率;组团化的节奏空间是“疏密有致”,该密则密,该疏则疏,把握营造尺度空间; 总平面布局根据地形特点,规划设计把整个基地分为四个开发区域,通过小区道路联系起来,邻里之间利用集中绿地系统和步行系统相分割。自身从空间关系、道路走向和环境布局均成独立成系统。其中北面临胜利东路部分主要为高层住宅,西面、南面为多层,东面临青阳大桥规划有一幢18层酒店式公寓,将成为该地区新的景观建筑。各个区块之间采用道路和景观绿化相连接。在建筑高度上,总体采用北高南低,中央高东西低的变化趋势,保证了每户住宅的景观特色,同时又通过优秀的景

7、观设计,使自然景观最大化的融入到住宅中去。我们的努力不仅保持了自然景观的天性,也使住宅成为另一道令人炫目的风景。四、景观空间设计运用现代的造景手法再现江南水乡“荷塘月色”之美景。在塑造园林景观的同时,提倡包容性,即把从建筑到园林景观连成一体,以创造一种横向纵向一体化的立体自然空间。在生态上,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再现自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生”为目标,让居民走出家门来共同享受自然性、构筑人与水更加亲密的景观关系。五、道路构架本案根据总体规划设计了富有特色的路网系统。首先,结合地形和规划特点主道路设计的蜿蜒自然,所有区块通过主干道(宽6米)联系起来,在局部通过支路(宽4米)

8、与各建筑物联系。其次,道路构架清晰、分级明确、各司其职。六、停车设计高品质地下停车场,同时在架空层设置车库和储藏室。宅间道路旁布置适当室外临时停车位,方便住户停车。七、公建及市政配套1) 公建配置,本小区公建内容包括会所、公厕和配电房。会所位于主入口中西侧。公厕建于会所内,配电房位于小区中东边,与周围建筑间距大于12米.2) 市政配套,本小区配建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站位于小区中东部,与小区内环道相接,方便垃圾运输。八、消防设计1、本小区设计外环车道和内环道。内、外环之间通过宅间道路连接,形成完整的消防环道,每一栋住宅的消防登高面均有道路通达,解决各栋的消防要求。2、地下室作为车库使用,设自动喷

9、淋,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小于4000m2,地下车库设人防,每个分区面积小于800m2,且有两个出口。3、高层与高层间距大于13米。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二章 建筑设计说明建筑,凸显历史使命,使人能够真正的体验到场所的精神,在艺术、人文的建筑空间内共享人居建筑给予人来自亘古之本源的感受。一个建筑文化的构想,因为它以理念的进步的来社会和文化的演进,使它成为现在人们启发想象和发现内心生活灵感的契机,以及未来陶冶后代情性生活的场景;一个建筑品味的构想,因为它将为人们创造他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需求,在一个充满阳光的绿色场所中共同分享这一切真善和美丽;一个经济的构想,因为它将建立一条关于城市和人居的传

10、统经济和新经济间的通道和纽带。一个关于建筑未来的构想,因为它将为人们提供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思考和追求场所,它把过去的体验和对未来的憧憬有机结合成了可触可及的现实。一、 建筑立面设计根据项目分区特色,结合周边环境,分别进行立面设计,气质统一、风格协调,小区立面设计灵活构思、有机统一,造型轻松飘逸、高贵典雅。紧扣表现“水岸都市”的主题,引入外墙“橙红色”的主体色系,结合设计“自然的、生态的、健康的、休闲的、都市的”的造型主题,设计浪漫、优雅的现代立面风格,对住宅色彩、造型进行组合变化以及立面构思、阳台颜色的变化处理,主墙面为橙红色,局部用淡黄色穿插,再加以木色百页点缀其中,色彩鲜艳夺目,给人传达

11、一种积极向上的都市气息!二、建筑户型设计住宅单体户型设计以“创新、人文关怀”为本,突出沿江观景价值,设计观景阳台和阳光室设计,细部设注重“通透、敞亮、气派大方”的户型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设置南北通透视阳台、尽量做到明室明厅明卫明厨。第三章 结构设计一、主要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高层建筑

12、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地震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有关规定,本地块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多层及部分小高层采用非抗震设计,建筑高度超过50m的高层按江西省新规定须六度抗震设防。2、基本风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查得宜春地区基本风压为0.35KN/(50年),基本雪压0.4 KN/(50年一遇)。3、主要用房荷载取值:恒荷载:钢筋混凝土25 KN/m3,砼空心砖:<14 KN/ m3(最大值),11 KN/ m3(最小值)。活荷载:住宅:2.0 KN/商店:3.5 KN/办公:2.0 KN/客房:2.0 KN/阳台:2.

13、5 KN/卫生间:4.0 KN/楼梯和门厅:3 .5 KN/电梯机房:7.0 KN/上人屋面:2.0 KN/;非上人屋面0.5 KN/二、结构选型1、基础:采用形式待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出来后再定。2、主体结构:多层住宅拟采用砖混结构,营业房采用框架结构,高层采用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楼面均为现浇C25C30 100120mm厚钢筋砼楼板。3、材料钢筋:HPB235、HRB335钢板、型钢:Q235混凝土:C25C40墙体:砖:±0.000以下采用Mu10页岩实心砖,±0.000以上多层部分采用Mu10页岩多孔砖;高层部分采用砼空心砖。砂浆:±0.000以下为

14、M10水泥砂浆;±0.000以上高层部分为M5混合砂浆,多层部分为M5M10混合砂浆。第四章 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005年版);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7、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8、甲方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二、给水1、水源及用水量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从该地块西面和东面市政给水管上各引入

15、DN150给水管,在基地内形成环状供水系统,以提高供水的可靠性和服务品质。名称标准数量使用时间K值日用水量(m3/d)时用水量(m3/h)住宅200升/人·日2170人242.543446商铺5升/m220251122.510221.3未预见水量10%53.66.8合计589.674.1本小区最大日用水量为589.6m3/d,最大时用水量74.1m3/h。按消防规范需求,住宅小区的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高层室内消防用水20L/S,公寓式酒店室内消防用水为40L/S。2、生活给水系统本工程由多层和高层组成,多层生活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保证水量水压。高层15层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

16、,5层以上高层采用生活水泵加压供水。3、消防供水系统小区消防系统统一考虑,多层建筑单体内无消防给水系统,每楼层均按规范设置足量的灭火器;高层住宅楼梯间设置带灭火器双阀双栓消火栓箱,室内消防用水20L/S。公寓式酒店室内消防用水为40L/S,保证最不利点同层有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外消防给水与生活管网合用,室外消火栓按间距120m,保护半径150m沿道路设置。三、排水室内排水,污废合流。卫生间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汇同生活废水排入小区污水管,最后排入市政预留污水管接口。小区生活污水日排水量以最大日生活用水量85%计,经计算,本地块最高日污水排放量为502T/d。室内采用雨、污废二水分流制,底层污水

17、、废水单独排出。生活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管线排放标准,与生活废水混合,就近排入临近城市道路的污水系统。屋面雨水、地面雨水均为有组织排放,由分布于小区各处的雨水口收集,经小区主干道下的雨水干管汇聚,就近排入城市道路的雨水系统。四、设备及管材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PP-R管。室外排水管采用加筋UPVC波纹管,室内生活排水管采用优质UPVC排水管。卫生洁具采用中档产品。消防产品采用国产成套设备。第五章 电气设计一、供配电系统(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3、供配电系统设

18、计规范GB50052-9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民用建筑电信设施设计标准DBJ10-3-93;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8、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9、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二)电源与用电负荷电源从城市道路上10kv线路接入,至小区配电房,经变压后,再向各住宅及配套公建供给380/220V电力。(三)高低压变配电系统住区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配电干线采用树干与放射混合方式供至各配电箱。住宅用电量按56KW/户计,公共建筑按40W

19、/考虑用电量。住宅共620户,商业建筑20251,会所706,总计电量为2640KW,需要系数取0.5,采用六台630KVar变压器供电。电费计量住宅区实行一户一表制,多层在每单元底层集中设置电表箱;每户设户内箱,内装漏电保护器。(四)室外照明系统包括道路照明、装饰照明、建筑立面冷光照明等。(五)防雷与接地本工程内住宅建筑属三级防雷建筑,其屋顶设避雷带,沿四周设避雷母引下线,所有避雷带与引下线均接至建筑物内结构钢筋,利用建筑物基础作接地体。户内配电均采用TN-C-S制。利用建筑物基础作为综合接地体,接地电阻<1欧姆。每个单体均采用总等电位联结。二、弱电系统1、通讯本工程住户电话以2门/户

20、计,其他公建以1门/50M2计,全部为外线电话。由市话引来两路通讯电缆,小区内设电话交接箱,户外通信线路均采用铠装电缆直接埋地的方式敷设,引入室内时应换接成脱去铠装层引入的方法。各单元底层室内分线箱,由分线箱至各住宅户内采用四芯电话线穿金属管暗敷。每户电话按两只出线座配置。2、有线电视有线电视信号干线采用光缆由城区有线电视网引入至小区有线电视前端放大箱。经分配后采用射频电缆埋地引入各单元;每户有线电视出线座按23只配置。3、防盗对讲按每单元配置防盗对讲系统。4、网络本工程预埋宽带网络线,线路铺设同电讯线缆。为住户提供高品质的虚拟社区服务。第六章 消防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

21、016-2006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二、建筑构造及结构1、建筑内外墙体均采用KP1型多孔粘土砖。2、管道井、电缆井、排烟井分别独立设置,管道井与缆井每层在楼板处做防火分隔,采用材料同楼板,井壁检修门为丙级防火门。3、结构构件均采用现浇钢筋砼,钢筋砼柱最小截面400×400,钢筋砼梁最小断面200×400,钢筋砼板最小厚度100。三、给排水消防设计整个住宅小区由多层和高层组成,消防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进行设计。消防水量:室外消防15L/S,室外按间距小于120m,设消火栓布置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进行设计,满足消防用水量、水压要求。若地块附近有市政消火栓,可加以利用。室外给水系统布置成环状,消火栓间距按规范要求,保证最不利点同层有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在多层单元住宅楼梯间设置消防灭火器。高层住宅楼梯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