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干燥推进机构论文_第1页
微波干燥推进机构论文_第2页
微波干燥推进机构论文_第3页
微波干燥推进机构论文_第4页
微波干燥推进机构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波干燥推进机构论文设计(论文)专用纸目录摘要1第1章绪论 31.1食詁干燥现状3食品干燥的目的3现有干燥器与设备概况4我国干燥设备发展现状与趋势61.1.1 1.1.2 1.1.31.2微波干燥技术及其设备发展概况7微波干燥原理及其特性7微波加热的干燥的特点及优点12微波干燥的发展现状13多点分散式小功率微波干燥的设备的概况151.2.1 1.2.2 1.2.3 1.2.41.3多点分散式小功率微波干燥设备料筐推进机构概述15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5微波干燥设备料筐推进机构研究缘由161.3.11.3.21.4设计的构思16第2章方案设计182.1微波干燥设备的推进机构功能化分析18推进机构的系

2、统分析18推进机构的功能分析19推进机构功能元分析法的原理方案设计13 o212.1.12.1.22.1.32.2推进机构构24机构构型的途径及传输机构特性分析1424链传动中的电机布置形式分析302.2.1 2.2.2第3章链传动的经济性分析353.1价值工程概述35设计(论文)专用纸3.1.13.1.23.1.33.2价值工程的起源及英发展35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36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38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与情报收集39对象的选择39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方法403.2.1 3.2.23.3推进机构的价值分析43链传动所需要素的基本价格43用四分法求各个零件的功能系数43各种零件的价值系数分析及

3、功能系数求解443.3.1 3.3.2 3.3.33.4推进机构价值分析的结果分析及价值优化措施45第4章链传动机构的设计计算474.14.24.34.4电机选型47链传动的设计计算47轴的确定54轴承的设计计算58第5章刚性链条概述595.1 5.2柔性链条推进存在的问题59刚性链概述61结论64心得体会65谢辞67参考文献附录i英文原文70附录ii中文翻译82设计(论文)专用纸摘要本论文作为“多点分散式小功率微波干燥设备”的组成部分,主要研 究了物料输送装置。在对传统干燥设备和微波基本特性进行了解的基础上, 分析了带式传输用于微波干燥设备的不足,提出了料筐步进式输送物料装 置。采用系统分析

4、方法对推进机构作了功能元分解和综合求解。从屮求得 较优方案,确定了在功能方面最优的推进机构为链传动机构。并对链传动 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了经济性分析,以价值工程理论为基础,采用强制 确定法(又称四分制评分法)对推进机构作了性能与成本方面的分析并做 了相应的改善。最后分析了柔性链传动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刚性链特性作了 概要性的说明。将柔性链传动改为刚性链传动,解决了柔性链传动的不足, 提高了传力效率。本文的研究分析均基于现代机械设计方法,通过一系列 的研究,推进机构的整体性能得到提高、成本得以降低。关键词:现代设计方法;链传动;功能元求解;价值工程设计(论文)专用纸abstractserving a

5、s a component of multiple dots distributed low powermicrowave seasoning equipment, this subject mainly involves the equipment of material transition.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easoning equipment and the basic property of microwave and realized the weakness of belt transition which is used in microwa

6、ve equipment, this subject puts forward that using material basket to load material to transmit material in a step and step method. thus, we adopt modern design and systematic methods to analyze function components and solve in synthesis for push machine. we also adopt value engineering in modern de

7、signing method to do economic analyst for link transition, and take value engineering as the theory basis, we introduce compulsory confirmed method to do some improvements for push machine in property and cost. consequently this subject analysis the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flexible linkage transitio

8、n and make some spec讦ications for stiffness linkage property in summary .in stead of flexible lin kage tra nsition, we adopt stiff ness linkage transition, thus we successfully solve the weakness of flexible linkage transition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ition. all research involved in this t

9、hesis are based on modern designing method, visa a serial of research the whole function of the push machine has a prominent improvement and the cost also has droppedkey words: modern designing method; linkage transition; analysis of fun ction设计(论文)专用纸第1章绪论1.1食品干燥现状1.1.1食品干燥的目的根据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研究。我们知道,食品

10、受到酶和微生物破 坏的前提条件是由于水分的存在,去除水分可使酶和微生物的破坏减少的 最小,同时干燥也是保存有用微生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干燥技术是食品储 藏和改善品质必不可缺的单元操作z-,除了保藏食品和延长寿命外,干 燥还能实现下列的一个或多个额外的目的:1)获得期與的物理形态(如粉状、片状、颗粒状);2)获得期槊的色 泽、风味或组织;3)减少体积或质量,便于运输;4)生产新的产品,除 了干燥外用替他方法不可行。近些年来,我国绿色食品的生产发展迅速,2005年我国计划把绿色食 甜的产量增加到4500万吨,而2004年我国绿色食品的产量为1000万吨, 产量日趋剧增。但绿色食品生产的淡、旺季很明显

11、,而且乂极易腐烂变 质。因此,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绿色食品储藏保鲜技术的重要性。人们很 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干燥的方法以延长绿色食品的储藏期,干燥一 直以来都是人们常用的加工食品的方法,而人们运用干燥方法的h的是: 要将食品中的水分降低到一定水平,达到干藏的水分要求,又要求食品品 质变化最小,有时还要改善食品质量。同时绿色食品干燥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绿色食品干燥带动了我 国脱水蔬菜业在国际贸易需求的形势下迅速的发展,并形成了三个大市场, 即:食品工业原料或配料市场,例如,用作快餐食品中的配菜、食品添加 剂等;调味品市场,例如,用作调料的辣椒粉、洋葱粉等;作为蔬菜替代 品的特殊市场,例如,

12、在地质勘探、部队野营训练、海岛和雪山等边防哨卡、北欧冬季滑雪旅游业等特殊场合。2)绿色食品加工3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设计(论文)专用纸1.1.2现有干燥器与设备概况基本干燥器的类型,它是按热量输入方式来划分的,如对流、传导、 辐射、电介质加热或这些方式的一种或多种联用。由这些基本干燥器所衍生的干燥设备列举如下5:一、对流干燥设备:该方法使热空气与物料直接接触,边加热边除去水分。干燥粉、粒、片 状物料,最普通的方式就是在颗粒表面施加热空气或气体流。通过的气流对 物料进行传热,使水分蒸发。蒸发后的水蒸气直接进入空气中被带走,对干 燥系统中常用的干燥介

13、质有空气、惰性气体、直接燃烧气体或过热蒸汽。 此方法关键是要提高物料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防止热空气偏流。这种干燥 方法干燥速率高,设备投资较少,但热效率比较低,下面是主要对流干燥设备 的基本情况。(1)箱式干燥器是最古老的干燥气之一。物料有盘盛装,料盘摆在驾车上逐层逐排放入, 用蒸汽或电作为热源,箱内热空气可循环及部分排放,以使干燥较均匀。虽 热效率低,但仍在大量的使用,也在继续制造,原因是结构简单。但不少物料 干燥时须翻盘、翻粉,热敏性物料常易变色,也不适用于带溶媒物料的干燥。由于物料堆积,其内层传热、传质差,因而干燥速率低。(2) 隧道式烘房亦将料盘分置与特制小车上,可逐车间歇进、岀隧道,

14、以增加产量和提 高热效率。其他结构与箱式干燥器相似。(3) 网袋式干燥机可用于干燥玉米、谷物、蔬菜等。此机装有不锈钢丝网制的传动带, 物料随带移动,可分段加热。改装置以每段1.82m长为一单元,最长可连 接至40m,每小时处理量可高至4to恒率干燥阶段热空气温度可达130ocz 排气相对湿度可达85%o(4) 转筒式干燥器干燥器为略带倾斜的水平圆筒,物料与热空气对流进过干燥器,是一种 出现较早设计(论文)专用纸的机型。虽然结构简单,但热效率高,允许高温操作。主要用于矿山。(5) 气流式干燥器系将热空气并流携带颗粒,使之受热干燥。为使气流与颗粒有较高相对 速度,提高传热传质速率,在直管基础上增加

15、了变径,制成脉冲气流干燥器, 脉冲气流干燥器的干燥效率较原来直管气流干燥器要高一些。此外还有将干燥空间制成夹套筒,于筒上部切线进热空气及物料,中心管导出的旋风气流干燥器。这类干燥器主耍适应散粒、带表面水分的物料。喷雾干燥器将料液或悬浮液经雾化后,直接用热空气使液滴干成粉粒状产品的装 置。雾化方法有离心式喷雾、压力式喷雾、气流式喷雾。干燥室设计中, 热空气的引入方式对干燥过程影响很大。另外,进口热空气的温度与热效率 有很大关系,温度越高,热效率也越高。一般进风150°c,热效率约为30%-(7)流化床干燥器系利用气流在对被干燥物料颗粒群的临界速度与带出速度z间作用 时,使颗粒形成流化状

16、运动,从而加强两者的传热与传质,常用于精细化工及 医药产品。此外,对流干燥还有:多层涡轮干燥器、闪蒸干燥机、粉末气流干燥器、 振动流化干燥器、惰性粒子流化干燥器、喷动床干燥器、流化造粒干燥器 等。二、传导传热干燥设备传导干燥也称接触干燥,对于潮湿颗粒非常适用,且传导干燥机热效率 较高。蒸发的水蒸汽或有机溶剂由真空抽岀或用少量气流排出,气流是湿分 的主要载体,对于热敏性颗粒状物料建议用真空操作。传导干燥机中,桨叶 干燥机用于干燥膏状物料具有内流管的旋转式干燥机现已设计出来并投 入使用。真空干燥的操作费用昂贵,只是物料必须要在低温或缺氧状态下干燥 时,或物料在加热介质和高温下干燥会变质时,才推荐用

17、真空干燥。对于一 定的蒸发效率,采用高温操作有效,这样可以降低气流流速,减小设备体积。 对于低温干燥还可选择适当的低温废热或太阳能收集器作为热源,但体积 较大。冷冻干燥是真空条件下干燥的一个特设计(论文)专用纸例。在这里,温度在水的三态之下,水(或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尽管升 华所需的热量比蒸发低几倍,其他方面的动力消耗较大,故真空干燥费用还 是昂贵的。传导干燥法通过金属的蜀面简接传递干燥所需要的热量。干燥速率比 直接干燥发低。恒速干燥期间产品温度与加热源的温度没有关系,大体与装 置内气体压力的饱和温度相同。为了提高干燥速率和防止干燥不均,通常用 机械搅拌或使容器本深旋转,以增加或不断更新物料

18、的传热面。此种干燥装 置本身价格昂贵,但英特点是集成系统的负荷小,热效率高,溶剂容易回收。传导传热现用的干燥设备有:真空干燥机、附着干燥机、冷冻干燥机、 真空烘箱、双锥形回转真空干燥机。还有以以上干燥装置为基本类衍生出 的很多变形机。三、辐射传热干燥设备辐射干燥机主要有远红外干燥机、高频(微波)干燥机、超声波干燥机 等。各种电磁辐射波长在太阳光谱到微波范围内,太阳光辐射只能穿透物 料表面。根据太阳辐射波长,物料只能吸收一部分入辐射。尽管大多数潮湿 物料在50hz60hz频率的电流中是不良导体,但在高频中阻抗会急剧下降。 微波辐射可以用来加热颗粒,减少对内部传热的阻力。吸收的能量由水分子 來选择

19、,物料的干燥过程达到节能效果。四、组合干燥设备组合干燥机是两种或两中以上干燥形式的组合,对物料而言'主要以串 联为主,也就是工作时物料先后通过干燥机两台或两台以上干燥机,组合干 燥主要是满足某种干燥工艺需要,众所周知,每种干燥器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z处,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机型串联工作,利用各口的优点,常会起到单台设 备所不能实现的目的。最近广泛采用不同的干燥方法、不同干燥原理的组合,能发挥各自的特长而弥补各自缺点 的干燥装置。1.1.3我国干燥设备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干燥设备在解放前基木是空白,只有烘房、烘箱和滚筒干燥机,干 燥技术落后、生产设备原始。到1975年才出现了真空耙式干燥机,1

20、964年以后 干燥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纵观我国干燥技术及设备的发展史,在几十年间 经历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现在常用于生产的干燥设备有十余类三十多个系列, 加上组合干燥设计(论文)专用纸设备约有五十几种,再加上专用干燥设备就更难于统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干燥设备行业己形成了一定企业数量和生产 规模。直接从事各类干燥设备专业制造厂家约400家之多,与干燥设备配套 的企业有100多家,还有部分各类机械厂也在制造干燥设备,主要分布在制 药机械、化工机械、食品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干燥设 备生产占全行业总数的80%以上,行业总产值约20亿元以上。现在的干燥 设备向专业化

21、、大型化、系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1.2微波干燥技术及其设备发展概况1.2.1微波干燥原理及其特性一、微波干燥的原理微波干燥的基本原理是介质物料和半导体材料通过在高频电场中受 热脱水达到干燥的目的6,7o从物质本身的电结构看,电介质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无极分子电介质,其分子内部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分子呈屮性;另一类 电介质中,即使没有外加电场,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也不重合,只是由于分子 的热运动,使其内部排列十分紊乱,整个电介质呈中性,对外不显电性,这种 介质称为有极分子介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无极分子的止负电荷中心的距离将发生相对位 移,形成沿着外电场作用方向取向的偶极子,因此,电介质的表面将

22、感应极性 相反的束缚的电荷,宏观上称这种现象为电介质的极化。随着外加电场越强, 极化程度也就越高。为无极分子极化示意。对于有极分子来说,在外电场的 作用下,每个分子的正负电荷都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吏偶极子转动并趋向 于外电场作用方向。随着外加电场越强,偶极子排列越整齐,宏观电介质表 面出现的束缚电荷越多,极化的强度越多。为有极分子极化示意。如果把介质物料外加电场为交变电场,则无论是有极分子电介质或无 极分子电介质都被反复极化,随着外加电场变化频率越高/禺极子反复极化 的运动越剧烈。反复极化越剧烈,从电磁场所得到的能量越多。同时,偶极 子在反复极化的剧烈运动中又在相设计(论文)专用纸互作用,从而

23、使分子间摩擦也变得越剧烈,这样就把它从电磁场中所吸 收的能量变成了热能,从而达到使电介质升温的目的。从物料表面蒸发水分 时,物体内部形成一定的温11度梯度和湿度梯度,加速了水分自物料内部向 表面移动,达到干燥的冃的。由此可见,高频干燥时,物料加热使物料内相变 速度超过蒸汽传质速度。微波的频谱是高频高上百倍的电磁波,频率范围在300-300 000mhz, 波长在10.001m。微波干燥实质上是一种微波介质加热干燥。微波快速变化的高频电磁场与物质分了相互作用,被吸收而产牛热效 应,把微波能量直接转换为介质热能,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由于微波加热 干燥所产生的热量与介质性质有关,因而微波加热干燥具有

24、选择性。对于一 定的介质或物料,介质吸收的功率与电源频率和电场强度成止比,其关系式 为:pa?52fe?tan?10?12(2-1) 9式中pa单位体积介质在微波场内的微波功率,w/cm3;e电场强度有效值,w/cm;f频率hz; e 介质的介电常数;?介质的损耗角正切。tan为了提高干燥的功率'就需要提高吸收功率能力'从式(21)屮口知,提高 电场强度或提高工作频率都能达到这一目的。不过如果电场强度过高,电极 间将会出现击穿现象,而提高工作频率的微波波段,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 放电击穿问题。由式(2j)也可以看到,不同介质对微波吸收程度也不同冰能强烈地吸 收微波,所以含水物质

25、都是吸收性介质,均可用微波进行加热干燥。微波加热过程中物料的温度梯度。传递和蒸发压迁移方向均一致,即 由于微波加热特性,决定了加热干燥过程中无论是物料表面的界面层中, 还是物料内部均不存在障碍水分从物料屮脱去的因素。由于在微波场中微波透入物料内部使加热一开始就进行的相当剧烈, 以至于物料内部蒸汽的形成速率有可能超过它的迁移速度。因此,在物料 屮出现总压梯度。该总压梯度更促进物料的排湿。设计(论文)专用纸二、微波的基本特性(1)波动特性微波是电磁波,因此,它具有电磁波的,诸如反射,干涉,衍射等, 以及伴随着电磁波的能量传输等波动特性。具体来说:1)由于它的频率甚高,因此波动传播有“似光性”的直线

26、传播,遇到 金属表面将发生反射,其反射方向符合光的反射规律。2)当入射波与反射波相遇叠加是能形成波的干涉现象,其中包括驻波 现象。这在有限的微波波导或谐振腔中,微波电磁场的驻波分布现象是常 见的。并经常利用多种频率模式的电磁场分布的叠加来改善总电磁场分布 的均匀性。3)微波能量的空间分布,也如同一般电磁场能量一样,具有空间分布 特性。即在微波能量传输方向上的空间某点,其电场能量的数值大小与空 间的电场强度的二次方有关。而微波电磁场总能量为该点的电场能量与磁 场能量叠加的总和。(2) 高频特性高频特性包括三方面:即集肤效应、辐射效应和相位滞后。微波的振荡频率极高,每秒在3亿次以上!由于频率比低频

27、无线电波 提高了几个数量级,一些在低频段并不显著的效应在微波波段就能非常明 显地表现出来。例如:在普通栅控电子管内,电子在极间飞越的时间一般 为10-9s的数量级,这比长、中、短波段无线电波的振荡周期小得多, 可以忽略不计,但与微波的振荡周期相比就绝不能忽略。因此在低频时可 以认为是无惯性的普通栅控电子管,当频率提高到微波波段以后,就会由 于电子的惯性而失去有效的控制作用,从而被建立在新原理基础上的微波 电子管、微波固体器件和量子器件所代替。由于电磁波是以光速传播的因 此它从电路的一端传到另一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是“延时效应”。在 一般低频电路中其延时远小于振荡周期,可以忽略,但在微波电路中

28、其延 时可以与周期相比拟,不再能忽略。在简谐振荡情况下,这种延时表现为 电路中的各点具冇不同的相位。此外,如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传输线的 辐射效应等,也随频率的提高而越来越显著,乃至在微设计(论文)专用纸波波段一般都不可忽略。更重要的是,由于微波的频率很高,因此在不太大的相对频宽下,其 可用频带很宽,可达数百甚至上千mhz,这是低频无线电波无法比拟的。 频带宽意味着信息容量大,因此微波具有巨大的信息传输潜力,使得它在 需要很人信息容量的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短波特性微波的波长比一般宏观物体如建筑物、船舰、飞机等的尺寸短的多, 因此当微波波束照射到这些物体上时将产生显著的反射,一般地说,

29、电磁 波的波长越短,其传输特性就越接近于几何光学,波束地定向性和分辨能 力就越高,天线也可以做得更小。微波的波长短这一特点,对于雷达、导 航和通信等应用都是很重要的。此外,一般微波电路的尺寸可以和波长相 比拟,由于延时效应,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将明显地表现出来,使得电磁场 地能量分布于整个微波电路之中,形成所谓的“分布参数”;这与低频时 电场和磁场能量分别集中在各个元件中的所谓“集总参数”有原则的区别。(4) 散射特性当电磁波入射到某物体上时,波除了会沿入射波相反方向产牛部分反 射外还会在其他方向上产生散射,我们称该物体为散射体,散射是入射波 与散射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故散射波中携带有关于射体的频域

30、、时域、相 位、极化等多种信息,人们可通过对不同物体散射特性的检测,从中提取 目标信息从而进行日标识别,这是实现微波遥感、雷达成像等的基础。(5) 穿透性微波能穿透高空电离层,这一特点为天文观测增加了一个“窗口”, 使得射电天文学研究成为可能。同时,微波能穿透电离层这一特点又一特 点又可被用来进行卫星通信和宇航通信。但另一方面,也止是由于微波不 能为电离层所反射,所以利用微波的地面通信只限于天线的视距范围z内, 远距离微波通信需用中继站接力。量子特性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据量子理论,电磁辐射的能量不是连续的, 而是由一设计(论文)专用纸个个的“能量子”所组成,每个量子具有与其频率成止比的能量

31、e = h xf其中h = 6.626x10-34j*s,是普朗克(planck)常量。低频无线电波 的频率很低,量子能量甚小,故其量子特性不显著。与微波频率相应的量 子能量范围是10-510-2ev,故在低功率电平下,微波的量子特性将明 显地表现出来,当微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应该考虑到这种量子效应。(7) 热特性物料从其电性质来说称作介质,对电磁波都表现有吸收特性。介质对微波的吸收特性表现在微波能穿透深入到物料内部,其深入距 离与微波波长同数量级,透入物料内部的微波能量被物料吸收转换成热能 对物料加热,形成独特的物料受热方式一物料整体被加热。即所谓无温度 梯度加热。此时物料的表里层温度差不多

32、。随着物料表面水分不断蒸发, 物料表面层温度将略低于里层温度,形成的温度梯度由内指向外,与加热 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蒸汽压迁移方向与热量迁移方向均一致。据物料干燥理 论,这种加热状态极有利于物料干燥。因此,微波加热物料具有加热均匀、 热转换效率高、加热时间短的优点。(8) 非热特性利用微波加热杀灭食詁中有害微牛物,它与传统灭菌发不同处在于:微波电磁场不仅对微生物具有加热的热力作用,如蛋白质受热变性凝固, 而且还具有非热力的电磁辐射作用。微波电磁场对微生物的非热力作用后 果有多种解释,最常见的解释是:微生物体内的水分是极性分子,在微波 的交变电磁场作用下引起极性振荡,导致电容性细胞膜结构电击穿破裂,

33、 使得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元细胞的生命化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物质、能 量、信息交换的正常条件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以至死亡。微波的生物效应是医学、细胞学基础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能 为微波理疗或微波手术、微波治癌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此项工作正在深 入研究之中。微波地上述几个特点都是互相联系的,而这些特点都是由于它在电磁 波谱中所占有的特定的位置所决定的。设计(论文)专用纸1.2.2微波加热的干燥的特点及优点(1) 加热速度快普通加热方法才用热空气、燃气、蒸汽等对物料进行加热,通过物料内 外的温度梯度传递热量,因此加热速度慢。采用介电加热'电磁场与物料的 整体发生作用,在物体内迅速的产生

34、热效应,加热速度很快,通常在几秒钟内 便可完成加热过程。(2) 均匀加热尽管介电加热并不总是能够保证加热均匀,但通常情况下,其体积热效 应将导致均匀加热,避免了普通加热系统中出现大的温度梯度。有效利用能量电磁能直接和物料耦合,不需要加热空气、器壁及输送设备等,而口加 热室为由金属制造的密封空腔,它们反射电磁波,使z不向外泄露,而只能被 物料吸收。(4) 过程控制迅速能量的输出可通过开或关闭发生器的电源而实现,操作便利;而且加热 强度可通过控制功率的输出而实现。(5) 选择性加热一般地,电磁场只与物料中的溶剂而不与基质耦合。因此,湿分被加热、 排岀,而湿分的载体(基质)则主要是通过传导给热。但应

35、注意热击穿现象的 发生,因为温度提高,物料吸收微波的能力也相应提高。(6) 有助于产詁质量的提高因为物料表面温度不会变得很高,所以物料表面过热和结壳现象很少 发生,从而降低了产品不合格率。对食品、药品加热干燥时,电磁波的生物 效应能在较低温度下杀死细菌。热效率高、受热吋间短,从而是产品的色、 香、味、维生素等不致受到破坏。(7) 产生所希望的化学反应许多化学、物理反应是通过介电加热的方法促进的,可导致膨化、干燥、 蛋白质变性、淀粉胶化等。设计(论文)专用纸(8) 避免环境高温,改善劳动条件。微波的这些的特性决定了微波干燥有如下的几个优点:1)能量的有效 利用。2)无破坏性。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进

36、行干燥,不需要高的表面温 度,物料的温度分布较低。3)其他挥发性物质迁移量少。溶剂经常以汽 态形式排出,不会使英他物质传递至表血。4)均匀作用。能量倾向于施 加在湿润区。5)干燥迅速。干燥时间可缩短50%或更多。6)干燥均匀形 成更加均匀的温度场和湿度分布。7)系统占地面积少,减少操作步骤。8) 产詁质量改善。避免表面硬化(结壳)、内应力和其他质量问题。1.2.3微波干燥的发展现状一、国外微波干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国外微波干燥技术已在轻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农业和 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得到应用。具体在造纸、陶瓷、木材、食品、沥青、污 水处理、表面活性剂、香料、矿石、药物、混凝土、涂料、油漆

37、等方面进 行研究和应用。在工业方面,德国对微波干燥陶瓷等材料进行了研究,还进行了微波 干燥大量水体的油漆试验;英国研究了微波干燥药物粉的情况,认为尽管 微波干燥技术在多种工业应用中都证明是成功的,但药物对微波的吸收率 仍然很低;南非17研究了微波加热在矿物处理中的应用,认为许多矿石 都吸收微波,而脉石则不吸收微波;法国18对微波加热大量水溶液时表 现出的系列性能进行了研究。在食品方面,国外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研究微波技术并将其应 用到食品加工业中,1946年10月,美国雷声公司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 台用于食品烹制的微波炉,1947年,该公司向新英格兰地区餐饮业推出了 第二台专用于三明治加热的雷声系列微波炉。这两种微波炉一经推出,人们立即意识到微波加热在工业方面的潜力。随着雷声公司的不断研究和推 广,其它制造商也开始瞄准这块市场。日本夏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