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 FLEX 20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添加剂技术_第1页
PR FLEX 20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添加剂技术_第2页
PR FLEX 20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添加剂技术_第3页
PR FLEX 20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添加剂技术_第4页
PR FLEX 20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添加剂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粘度产品高粘度产品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添加剂技术PR FLEX 20 高粘度沥青技术背景高粘度沥青技术背景p 早期使用低粘度沥青p 粘度低,粘结度不足p 过早出现掉粒、松散现象 p 耐久性差高粘度沥青高粘度沥青p 最初用于排水路面p 日本最早研发成功并使用 高粘度沥青技术发展高粘度沥青技术发展 国家国家初期初期近期近期比利时针入度100沥青掺加再生胶、纤维、环氧沥青丹麦针入度100沥青-法国80/100,60/70掺加20%橡胶粉德国B65、B85特种改性沥青英国100/200沥青SBS/EVA改性沥青,纤维美国80/100掺加硅化橡胶日本80/100高粘度沥青、彩色硬化沥青各国使用沥青情况及

2、发展各国使用沥青情况及发展 高粘度沥青技术发展高粘度沥青技术发展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技术标准技术标准针入度(0.1mm)40软化点 ()80延度15(cm)50闪点( )260TFOT后残留针入度比 (%)65TFOT后质量损失 (%)0.6粘韧性 25 (Nm)20韧性 25 (Nm)15粘度 60 (Pa.s)20000 日本高粘度沥青技术标准日本高粘度沥青技术标准 高粘度沥青技术主要特点高粘度沥青技术主要特点p 提高沥青粘度p 增加沥青膜厚度p 提高沥青与骨料的粘附性p 直接投放p 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p 提高路面抗变形能力p 增强路面整体强度p 提高施工性能 技术特点技术特点性能优势性能优

3、势 高粘度沥青技术性能优势高粘度沥青技术性能优势肯塔堡飞散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00.20.40.60.811.21720磨耗量磨耗量/cm2设计空隙率设计空隙率/%高粘度沥青一般改性沥青高粘度沥青与一般改性沥青磨耗量比较高粘度沥青与一般改性沥青磨耗量比较 高粘度沥青技术性能优势高粘度沥青技术性能优势不同结合料的损失率不同结合料的损失率05101520253035404550普通沥青改性沥青高粘度沥青损失率损失率/%肯塔堡飞散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 高粘度沥青技术在中国使用价值高粘度沥青技术在中国使用价值p 排水路面骨料飞散严重p 增加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防止表面集料在车轮荷载作用下飞散p车流量的日益

4、增长p 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耐磨性能和力学强度,提高使用耐久性p交通事故发生频繁p 减少因沥青的自由流动而形成的光面,提高路面表层的抗滑性能,提高行车安全p超薄磨耗层的推广应用p 提高沥青对集料的包裹力,抗剥离性等各种性能中国道路存在的问题中国道路存在的问题高粘度沥青技术解决方案高粘度沥青技术解决方案 高粘度沥青技术类型高粘度沥青技术类型p 由于粘度高,给工厂化生产带来很多问题,如需要更高的温度,管道泵送难度增大p 燃料用量增加,储存难p 混合料拌和时直接投入添加剂,在拌和过程中与沥青混合料混和,形成高粘度沥青混合料p 便于运输和储存p 使用简易预混式预混式直投式直投式 PR FLEX 20 P

5、R FLEX 20 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添加剂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添加剂p 直投式,生产工艺简易直投式,生产工艺简易p 使用后粘度满足国家技术要求使用后粘度满足国家技术要求p 具备高粘度改性沥青一切特性具备高粘度改性沥青一切特性 PR FLEX 20 PR FLEX 20 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技术特点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技术特点特性特性作用作用粘韧性高确保了沥青对集料的包裹力,增强了路面抵抗集料飞散的能力粘附性高确保了耐水(抗剥离)性能软化点高,60粘度大混合料耐流动性强,确保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和抗车辙性能沥青膜厚度大空隙率高,易受阳光和空气老化,高粘度改性沥青的沥青膜厚度较大,确保了路面有良好的耐候性135粘

6、度小与普通改性沥青一样,施工和易性高制成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高可以生产变形能力高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和超重交通路面用的沥青混合料 PR FLEX 20 PR FLEX 20 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动稳定度(次/mm)5633抗弯拉应变()4935.9交通部公路工程检测中心交通部公路工程检测中心AC-16C 70#AC-16C 70#沥青沥青+0.22%PR FLEX 20+0.22%PR FLEX 20PR FLEX 20PR FLEX 20与其他高粘度改性沥青技术对比与其他高粘度改性沥青技术对比产品软化点()粘度(1104Pa.S)数据来源10%TPS690.585(

7、东南大学)15%TPS8911.7020%TPS9592.3012%TPS87.42.70(盐通高速)SBS+8%TPS88.914.36韩国SK96.96.8012%TPS87.34.37(萧山机场路)广东路翔90.116.4(广东路翔)湖北国创962.65(孝襄高速)11.5%HVB(武汉理工大学)101.53.59(武汉理工大学)10%RST-1(上海浦东路桥)84.05.43(上海浦东路桥)8%辐射改性产品92.836.1(浦东路桥测试)9%辐射改性产品95.547.810%辐射改性产品96.450.0PR FLEX 20PR FLEX 20与其他高粘度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对比与其他高粘

8、度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对比检测项目检测项目5%PR FLEX 205%PR FLEX 2012%HVA12%HVA15%TPS15%TPS油石比4.64.64.8动稳定度(次/mm)563365306801抗弯拉应变()4935.929912488.9 PR FLEX 20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建议掺量建议掺量PR FLEX 20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5%10%。添加方式添加方式通过人工投料(热熔袋小包装)或自动输料系统(吨袋包装)投入拌和设备。拌和及生产条件拌和及生产条件p PR FLEX 20在沥青混合料加热时直接投放,一般在加入集料后,掺入沥青前加入拌和楼。p 为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拌和温度至少为1

9、70。 PR FLEX 20PR FLEX 20应用范围应用范围p 多孔隙排水路面(OGFC)p 沥青玛蹄酯碎石路面(SMA)p 超薄磨耗层p 沥青大碎石柔性基层p 所有开级配路面 p 桥面铺装p 重载路段SMAOGFC超薄磨耗层超薄磨耗层PR FLEX 20排水路面应用技术方案 多孔隙排水路面多孔隙排水路面(OGFC)简介简介p 研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p 空隙率15%25%p 改善路面抗滑性,提高雨天行车安全p 降低水雾和眩光p 降低噪音 多孔隙排水路面多孔隙排水路面(OGFC)优点优点排水路面在雨天排水路面在雨天效果对比效果对比排水路面降噪效果排水路面降噪效果 多孔隙排水路面多孔隙排水

10、路面(OGFC)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p 沥青与骨料粘附性差,混合料易松散p 耐久性差p 力学强度低p 热稳定性差p 养护较难多孔隙排水路面多孔隙排水路面(OGFC)结合料所需特性结合料所需特性降噪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特殊性,要求结合料必须采用高粘改性沥青,以满足混降噪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特殊性,要求结合料必须采用高粘改性沥青,以满足混合料功能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合料功能性和耐久性的要求。较大空隙率沥青结合料p 较厚的沥青膜厚度p 由于空隙率大,要有良好的抗老化能力p 较强的石料包裹力合粘结力骨料间点接触基本要求基本要求p 保证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良好的整体性,在水的作用下不发生松散、剥落p 保证高孔隙路面具

11、有足够的强度;PR FLEX 20超薄磨耗层应用技术方案 超薄磨耗层技术简介超薄磨耗层技术简介p 15-25mm厚p 小粒径、多碎石、断级配p 北美和欧洲十几年的应用实例p 在中国逐步推广和使用 超薄磨耗层技术优点超薄磨耗层技术优点p 抗滑、 抗车辙、 抗磨耗、 防水雾、 降噪p 施工时间短,大幅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p 保护路基,超强粘结p 理想的经济效益超薄磨耗层结合料所需特性超薄磨耗层结合料所需特性超薄磨耗层路面特性超薄磨耗层路面特性所需所需沥青沥青特性特性间断级配,粗集料含量较高,路面易松散,需采用较大沥青用量保证粘结性能混合料处路面表层,受日光、空气等因素影响,易产生老化表面层易受高温

12、等气候因素影响产生病害在重载、制动条件下剪切应力较大粘度高,粘附性好能形成较厚的沥青膜厚度软化点高PR FLEX 20PR FLEX 20在超薄磨耗层的应用在超薄磨耗层的应用法国超薄磨耗层法国超薄磨耗层BBTM 0/6PR FLEX 20沥青玛蹄酯碎石应用技术方案 沥青玛蹄酯碎石(沥青玛蹄酯碎石(SMASMA)技术简介)技术简介p 间断级配p 粗骨料多、细集料少、矿粉多、沥青含量大p 构造深度大p 适用于高速公路公路、一级公路等重要公路的表面层沥青玛蹄酯碎石(沥青玛蹄酯碎石(SMASMA)技术优点)技术优点p 粗集料的良好嵌挤作用p 沥青玛蹄酯的粘结作用p 间断级配在表面形成大孔 隙,构造深度

13、大p 空隙率较小p 提高永久变形能力,减轻车辙 30%-40%p 提高低温变形性能和水稳定性p 提高抗滑性能,提高行车安全p 提高抗老化能力,延长耐久性 20%-40%技术特点技术特点性能优势性能优势 沥青玛蹄酯碎石(沥青玛蹄酯碎石(SMASMA)结合料所需特性)结合料所需特性p 粘结性要求高p 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用于SMA的沥青结合料必须具有较高的粘度,与集料有良好的粘附性,以保证有足够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韧性。较多粗集料较少细集料较大沥青用量PR FLEX 20重载路段应用技术方案 重载交通对路面的影响重载交通对路面的影响p 我国道路交通车辆发展状况 重载、超载现象普遍p 重载情况下沥青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