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2《组织行为学》讲义_第1页
00152《组织行为学》讲义_第2页
00152《组织行为学》讲义_第3页
00152《组织行为学》讲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篇群体行为及其管理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4知识框架曲的含义群体行为基础詳谏的类型群库的件用齢施阶段rJ群体行为解釋群体外部环垣I非正式群体与菅理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非正式M的特点与类型寸E正式M的痔用第一节群体概述一、群体的含义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体之间,是指两个以上相互交往、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达到特别的目的而结合在一 起的集合,即由若干个体组成的为实现组织目标和利益而相互信赖、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并以一定的行 为规范约束其成员的人群结合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能更全面把握群体的含义:(1) 群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群体成员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整体,具有群体意识 和归属感,意识到自己

2、是群体中的一员。(2) 群体具有稳定的结构。群体拥有一定的行为规范,群体成员要遵守这些行为规范,他们在行为上 相互制约。(3)群体成员有着相同的目标。这个目标为全体成员所接受,只有靠群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4)群体成员有着共同的利益,个体利益存在于群体之中,没有群体利益,个体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 群体成员间有共同的利益,或是为了共同的爱好,或是为了共同的利益,或是为了共同的情感等而聚集在一起, 互相分享信息、建立友谊、取长补短。群体的这一特性,是群体建立和维系的基本条件。二、群体的类型群体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群体做出不同的分类。1. 按照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式,可以把群体分为正

3、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1)正式群体是指有明文规定的、由一定社会组织认可、有明确的组织结构、职务分配清晰的群体。 正式群体还可以细分为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 命令型群体是指直接对某主管负责、向某主管报告工作的下属同其主管之间构成的群体。 任务型群体是指为完成某项指定任务或项目而在一起工作的群体。(2)非正式群体是指没有明文规定,没有正式结构,不是由组织确定,而是在成员某种共同利益的基础 上,为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群体。从个性需求方面来看,非正式群体有如下特征:有达到致认同的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获得满 足,而且在群体行为关系中相对较少的约束和指令使得成员更能按个体的个性特

4、征自由发挥;成员间多以 自愿交往而非强制性交往的方式,形成较小心理压力的沟通关系;群体中因淡化等级差别及制度化的行为 模式而形成更多默认的、相对于正式群体更灵活的关系结构和群体规范。非正式群体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 利益型群体是指为了某个共同关心的特定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人。 友谊型群体是指那些因为兴趣、观点等相同或相近而走到一起的人。2.按照成员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1)松散群体是处于最低层次的群体,群体成员只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但没有共同活动的内容和目 标要求。(2)联合群体处于群体发展水平中的中间层次,常常由松散群体进一步发展而成。(3)

5、群体发展的最高层次是集体。集体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存在不仅对其成员有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 和人类都有意义。集体的目的与社会要求的根本利益一致,对社会和人类都有积极、有益的作用。3. 按照群体的规模大小,可以把群体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这种划分具有相对意义。车间相对于工厂是小群体、相对于班组是大群体。一般来说,大群体包含许多小群体。4. 按照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以把群体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1)假设群体又称为统计群体,即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而划分的群体。(2)实际群体是客观上实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的成员之间有着实际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5. 按照群体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大小,可以

6、把群体分为参照群体和一般群体(1)参照群体又称标准群体或示范群体。这种群体的标准、目标、规范可以成为人们行为的指南,成为 人们努力追求达到的标准和学习的榜样。(2)一般群体是指那些大量存在于社会的、不足以成为人们行为揩模的普通群体。6. 按照群体的开放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开放型群体和封闭型群体( 1) 开放型群体的成员变动频繁,来去自由,成员间的权利与地位不稳定,与外界联系较密切,内部联 系相对松散。( 2) 封闭型群体的成员相对稳定,变动较少,内部权利与地位明确,成员等级关系严格。 一般来说,封闭型群体思想相对保守,对外界新事物接受较慢,有时甚至有抵触情绪;而开放型群体 吸收新思想和新人才较

7、快,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不适于完成长期任务。三、群体的作用1. 完成俎织任务 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这是群体对组织来说最主要的功能。 每个群体都承担着组织所分配的任务,管理者要通过宣传、鼓动和思想教育工作,把群体所有成员有 效组织起来,使大家通力合作,形成一种新的合力。2. 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群体作为一种社会化形式,可以满足其成员安全感的需求,个人在群体中可以避免孤独感和恐惧感, 达到心理上的平衡。3. 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群体是成员了解别人、了解社会的个窗口。在群体里,人们可以利用各种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 互通信息,交换情报,与各方面保持联系。4. 协调人际关系 群体就可以根据这些

8、隔阂和矛盾,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既能进行各种信息沟通,也能促进个人之间的 情感交流,促使成员相互了解,协调各成员的关系。5. 促进成员间的相互激励 群体是成员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的有利环境。 一方面,通过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流,可以巩固自己原来的不确定、不定性的看法和意见,增强个人的 自信心,完善自我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相互交往,可以看清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也能认识到自己的短处 和不足,从而激发群体成员奋发向上的精神。衡量一个群体的有效性,一要看其任务完成得好坏;二要看其成员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四、群体发展阶段群体的发展过程不仅受到群体成员个性特征的影响,还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群体的发展过程实际 上是

9、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从松散到紧密的过程。1.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塔克曼和詹森认为,群体的发展要经历五个阶以: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执行阶段和中 止阶段。(1) 形成阶段 这是群体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涉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包括了解其他成员的性格、优点及行 为。(2) 震荡阶段面对的重要问题:群体必须确定其目标体系及各个目标的优先次序;应安排成员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影响。(3) 规范化阶段在规范化阶段,群体制定出一套规则和角色以协调群体活动,同时促进群体目标的实现。(4) 执行阶段在这一阶段,群体成员明白了群体的目标及各自的角色,并制定出用于指导工作的规则。(5) 中止阶段在这个阶

10、段,群体开始做解散准备,注意力放到了群体的收尾工作上,高绩效不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群 体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非常严格和清晰的。2. 间断一平衡模型间断一平衡模型是由鲍姆加特纳和琼斯提出来的。该模型认为,群体发展当中的第一次聚会很重要, 因为它能营造出群体的氛围,也能确定群体的领导;随后是一个均衡时期,群体投入正常运作;然后变化突 然发生,这一点被称为群体发展阶段的中点;之后由于认识到任务必须尽快完成,这种均衡状态被打破,同时在群体的各项安排上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间断一平衡模型如图所示。SJIA低A (A+B) 12B图H间断一平衡犧型群体成员完成其项目所要求的行为模式和假设的基本框架,以及群体的发展方向都会在群体成员的第 一次会议上被确定。尽管每一个群体完成项目所花的时间并不一定相同,但是每个群体进行转变的时间却非常相似,几乎 都是在其寿命周期的中间带上发生转变。这种现象似乎是在说明每个群体在其存在阶段都要经 历“中年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