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第6章光的偏振_第1页
王第6章光的偏振_第2页
王第6章光的偏振_第3页
王第6章光的偏振_第4页
王第6章光的偏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偏振偏振: : 光波的振动方向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光波的振动方向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 6.9 光的偏振性光的偏振性 (Polarization of light)光波是横波光波是横波, 具有偏振性具有偏振性. c0EH偏振偏振: 光波的振动方向对于传光波的振动方向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播方向的不对称性光波的五种形态光波的五种形态2.线偏振光线偏振光3.圆偏振光圆偏振光4.椭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1.自然光自然光5.部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 6.9.1 自然光自然光 偏振光偏振光(Natural light and polarized light) 在与光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在与光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

2、内,各个方向的光振动具各个方向的光振动具有相同的平均值有相同的平均值, 这样的光称为自然光这样的光称为自然光或或:各个方向光振动的几率相同各个方向光振动的几率相同一、自然光一、自然光(Natural light)自然光的分解自然光的分解自然光自然光二、偏振光二、偏振光(Polarized light)1.偏振偏振:自然光经过媒质的吸收、反射、透射、散自然光经过媒质的吸收、反射、透射、散 射使某一方向的光振动占有优势,这种取射使某一方向的光振动占有优势,这种取 向作用称为偏振向作用称为偏振2. 线偏振光线偏振光(完全偏振光完全偏振光,平面偏振光平面偏振光) (Linearly polarized

3、 light)只有单一方向的光振动只有单一方向的光振动,这样的光称为线偏振光。这样的光称为线偏振光。 振动平面振动平面: 光振动与光传播方向所决定的平面光振动与光传播方向所决定的平面E播播传传方方向向振振动动面面3.部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二个互相垂直的光振动中某一方向光二个互相垂直的光振动中某一方向光 振动占有相对的优势这样的光称为部振动占有相对的优势这样的光称为部 分偏振光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的分解部分偏振光的分解部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 4.椭圆和圆偏振光椭圆和圆偏振光 (Elliptically 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 迎着光的传播方向看迎着光的传播方向

4、看: :光矢量逆时针旋转光矢量逆时针旋转 左旋偏振光左旋偏振光光矢量顺时针旋转光矢量顺时针旋转 右旋偏振光右旋偏振光EE y yx z传播方向传播方向 / 2x某时刻右旋椭圆偏光某时刻右旋椭圆偏光E 随随 z 的的 变变 化化E 0 xyE透明玻璃片透明玻璃片自然光自然光偏振光偏振光偏振化方向偏振化方向涂有金鸡纳霜或碧硒涂有金鸡纳霜或碧硒(电电气石气石)等材料的簿膜等材料的簿膜 6.9.2 起偏起偏 检偏检偏 马吕斯定律马吕斯定律(Polarizing,analyzing and Malus law)一、偏振片一、偏振片(Polarizing plate), 起偏起偏, 检偏检偏1.偏振片偏振

5、片: 只允许某一个方向的振动透过的装置。只允许某一个方向的振动透过的装置。2.偏振片的用途偏振片的用途(1)作起偏振器作起偏振器I0I0/2(2)作检偏振器作检偏振器偏振光偏振光光强为零光强为零( (消光消光) )自然光自然光光强不变光强不变I0I0/2I0自然光自然光I0/2I0/2I0/2P12I0P2自然光自然光I0E E/0E二、马吕斯定律二、马吕斯定律(Malus Law)通过检偏器的光振动振幅通过检偏器的光振动振幅: EEcos0EEII22020cosII20cos马吕斯定律马吕斯定律讨论讨论:021/0II ,PP,透射光最强透射光最强090210I ,PP,无光透出无光透出(

6、消光消光)例例: 起偏器和检偏器起偏器和检偏器,在它们的偏振化方向成在它们的偏振化方向成 时,观测一束单色自然光。又在时,观测一束单色自然光。又在 时,观测另时,观测另一束单色自然光,设两次所得的透射光强度相等一束单色自然光,设两次所得的透射光强度相等,求两求两光束强度之比光束强度之比301 602 1I2I2/1I2/2I解解:1211cos2II 按题意按题意21II 于是于是222121cos2cos2 II 3130cos60coscoscos22122221 II起偏器起偏器检偏器检偏器检偏器检偏器起偏器起偏器2222cos2 II 6.9.3 反射和折射时的偏振反射和折射时的偏振

7、布儒斯特定律布儒斯特定律(Polarization of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Brewsters law)一、反射时的偏振一、反射时的偏振(Polarization of reflection )入射平面入射平面: 入射线与法线组成的平面入射线与法线组成的平面入射自然光入射自然光:垂直振动垂直振动平行振动平行振动反射光中反射光中: 垂直振动垂直振动多于平行振动。多于平行振动。折射光中折射光中: 平行振动多于垂直振动。平行振动多于垂直振动。n2n1ri120tannni 使之满足使之满足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反射光为线偏振光: 只有垂直振动只有垂直振动; ; i0为为

8、起偏角起偏角(布儒斯特角布儒斯特角)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 全部平行振动和部分垂直振动全部平行振动和部分垂直振动二、布儒斯特定律二、布儒斯特定律(Brewsters law)0ii 当入射角当入射角时时n2n1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互相垂直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互相垂直0i0r 9000rin1三、折射光为线偏振光的方法三、折射光为线偏振光的方法i0(接近线偏振光接近线偏振光) 玻璃片堆玻璃片堆布儒斯特角反射起偏布儒斯特角反射起偏例例.自然光以自然光以60入射角照射到某两介质交界面入射角照射到某两介质交界面 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知折射光为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知折射光为(A)

9、完全偏振光且折射角是完全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B)部分偏振光且只是在该光由真空入射到折部分偏振光且只是在该光由真空入射到折 射率为射率为 的介质时,折射角为的介质时,折射角为30。(C)部分偏振光须知两种介质折射率才定折射角。部分偏振光须知两种介质折射率才定折射角。(D)部分偏振光且折射角是部分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 3D解解: IIIpN(1)由由(2):pNNIII225pNII2代入代入(1):3IIN32IIp(9)(2)5122pNNIIImaxminII例例: 一束光是自然光和平面偏振光的混合一束光是自然光和平面偏振光的混合,当它通过当它通过一个偏振片时透射光的强度取决于偏振片的

10、取向一个偏振片时透射光的强度取决于偏振片的取向,最最大透射光强是最小的五倍大透射光强是最小的五倍, 求入射光中二种光的强求入射光中二种光的强度占总入射光强的几分之几度占总入射光强的几分之几?例例.马吕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马吕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I=I0cos2。式中式中I为通过检偏器的透射光的强度;为通过检偏器的透射光的强度;I0为入射为入射 光的强度;光的强度;为入射光为入射光 方向和方向和检偏器检偏器 方向之间的夹角。方向之间的夹角。线偏振线偏振 线偏振光矢量振动方向线偏振光矢量振动方向 偏振化方向偏振化方向i0i0例:下图例:下图i ve)负晶体负晶体(vo ve )o光光e光光vo t

11、ve tve tvo t(16)4.光在单轴晶体中的波面光在单轴晶体中的波面vo tve t光轴光轴 子波源子波源子波源子波源vo tve t光轴光轴 5.光在单轴晶体中的光在单轴晶体中的传播方向传播方向以方解石为例以方解石为例, 用作图法用作图法(惠更斯原理惠更斯原理)确定确定o光和光和e光在晶体内的传播方向光在晶体内的传播方向1)光轴平行晶体表面光轴平行晶体表面, 且在入射面内且在入射面内,自然光入射自然光入射光轴光轴(17)eeooeeeoootcoooo:,vcntvntc 得得由由光光程程相相等等eeee:,vcntvntc 得得同同理理光轴光轴tv otv e 2)光轴与晶体表面斜

12、交光轴与晶体表面斜交, 且在入射面内且在入射面内,自然光入射自然光入射(18)光轴光轴oooeee光轴光轴ooee3)光轴平行晶体表面光轴平行晶体表面,且垂直于入射面且垂直于入射面,自然光入射自然光入射ooosinsinnvcri eeesinsinnvcri (19) 光轴光轴eove tvo ttc ieeooo光主折射率光主折射率e光主折射率光主折射率 光轴光轴rore4)光轴垂直于晶体表面光轴垂直于晶体表面, 且在入射面内且在入射面内,自然光入射自然光入射(20)光轴光轴eoeo无双折射现象无双折射现象1)尼科耳棱镜尼科耳棱镜(Nicol prism)双折射的应用双折射的应用:1)获得

13、线偏光获得线偏光, 2)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态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态6.9.5 偏振棱镜偏振棱镜 波片波片(polarized prism and wave plat)1.偏振棱镜偏振棱镜起偏起偏优点优点: 对可见光透明度高对可见光透明度高, 能得到较完善的线偏光能得到较完善的线偏光缺点缺点: 入射光束与出射光束不在一条线上入射光束与出射光束不在一条线上(21)光轴光轴 BADC o光光e光光e光光e光光 黑色涂层黑色涂层68 71 68 90 自然光自然光加拿大树胶加拿大树胶 ABCD 光轴光轴光轴光轴oe2)渥拉斯顿棱镜渥拉斯顿棱镜(Wollaston prism)(sinsineoeoennnn

14、ir 远离远离BD面的法线传播面的法线传播, 同理同理e光从光从ABD进入进入BCD中中将变为将变为o光光, 靠近靠近BD面的法线传播。面的法线传播。i 自然光垂直入射自然光垂直入射AB, 在在ABD中中, o光光e光重合光重合,由于由于ABD中的光轴与中的光轴与BCD中的光轴相互垂直中的光轴相互垂直,o光从光从ABD进入进入BCD中将变为中将变为e光光(22)1 2 eoer (23)2.波片波片(wave plate)2cos(eeedtAE )2cos(ooodtAE 出波片出波片C 时时, o光和光和e光的振动光的振动:AAoAe 光轴光轴P1偏振片偏振片P1 单色自然光单色自然光 波

15、片波片Cdxy(光轴光轴)A AeAo光轴光轴 d e光光o光光dnn)(2eo sincos22eoeo2e2e2o2o AAEEAEAE所以所以则则其它值其它值2)12()12( ,2 kkk 合成为线偏振光合成为线偏振光合成为正椭圆偏振光合成为正椭圆偏振光合成为斜椭圆偏振光合成为斜椭圆偏振光45,2)12( k 合成为圆偏振光合成为圆偏振光(24)k=0, 1, 2, 1) 1/4波片波片 /2 dnneo 又又41) 12(eo4/1 nnkd41eomin nnd, 2 , 1 , 0k思考思考: (1)线偏光通过线偏光通过1/4波片后波片后, 出射光的偏振态和出射光的偏振态和 光强

16、如何光强如何?(25)(正椭圆或圆偏光正椭圆或圆偏光, 光强不变光强不变)(2)自然光通过自然光通过1/4波片后波片后, 出射光的偏振态和出射光的偏振态和 光强如何光强如何?(自然光自然光, 光强不变光强不变)(3)正椭圆或圆偏光通过正椭圆或圆偏光通过1/4波片后波片后,又如何又如何?能使能使从从波片波片透透射射后后的两束线偏振光的两束线偏振光(o光和光和e光光)的相的相位差位差 = (2k+1) /2 ,这样的波片称为,这样的波片称为1/4波片。波片。2) 1/2波片波片(半波片半波片)思考思考: 右旋右旋偏振光通过半波片后偏振光通过半波片后, 旋向是否变化旋向是否变化?(26)光轴光轴xy

17、线偏振光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垂直入射到半波片半波片上上,透透射光仍为线偏振光射光仍为线偏振光,但其但其光矢量光矢量向着光轴的向着光轴的方向旋转方向旋转2 角角,如如右右图图能使能使从从波片波片透透射射后后的两束线偏振光的两束线偏振光(o光和光和e光光)的的相相位差位差 (2k+1) ,这样的波片称为,这样的波片称为1/2波片。波片。 入入eA入入A入入oA2)(1) 12(eo2/1 nnkd,210k21eomin nnd 透透oA透透A透透eA3) 全波片全波片 kk,2 注意注意: 几分之几波片是对某一波长几分之几波片是对某一波长 而言的而言的例例:某波片对某波片对 为为1/4波片波片,

18、对对 /2则为则为1/2波片波片eonnkd ,2,1 ,0k(27)例例20: 如图如图, 1)P与与A处于消光处于消光, 插入插入1/2波片波片, 转动一转动一周周,问问有几次消光有几次消光, 为什么为什么?2) P与与A处于消光处于消光, 插入插入1/2波片波片(任意取向任意取向), 转动转动A一一周周, 问问有几次消光有几次消光, 为什么为什么?3) P与与A处于消光处于消光,插入插入1/2波片波片,旋转波片至消光旋转波片至消光; 顺时顺时转动转动P( 角角),欲重新达到消光欲重新达到消光,需转动需转动A(逆时逆时)多少多少?解解: 1) 四次消光四次消光P光轴光轴2)二次消光二次消光

19、(28)2/ A光轴光轴设设 为为P与波片光轴方向与波片光轴方向间的夹角间的夹角当当 =0, /2, , 3 /2 时时,分别使分别使P后后的线偏光旋转的线偏光旋转2 =0, , 2 , 3 3)PAAA PA 波片后的振动方向波片后的振动方向(29)P光轴光轴2/ A光轴光轴波片光轴波片光轴A应逆时旋转应逆时旋转 0I0I20I 20cos2I 20cos2I圆偏光圆偏光(30)例例21: 有两个圆偏振器有两个圆偏振器, 偏振片用偏振片用P1和和P2 表示表示, 波片波片用用N1和和N2 表示表示, 按按N1 - P1 - P2 - N2 顺序排列顺序排列, P1和和P2 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

20、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 , 以光强为以光强为I0 的自然光垂直入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到上述偏振系统射到上述偏振系统, 求求透射光的偏振态和光强透射光的偏振态和光强?解解:由圆偏振器由圆偏振器,可知可知P1与与N1, P2与与N2之间夹角为之间夹角为45 例例22: 用旋转的检偏镜对某一单色光进行检偏用旋转的检偏镜对某一单色光进行检偏, 在旋在旋转一圈的过程中转一圈的过程中, 发现从检偏镜出射的光强并无变发现从检偏镜出射的光强并无变化化. 先让这一束光通过一块先让这一束光通过一块1/4波片波片, 再通过旋转的检再通过旋转的检偏镜检偏偏镜检偏, 则测得最大出射光强是最小出射光强的则测得最大出射光强是最小出

21、射光强的2倍倍. 求求入射的是什么偏振态的光入射的是什么偏振态的光, 其中自然光光强占其中自然光光强占总光强的百分之几总光强的百分之几?解解:光强无变化光强无变化,自然光自然光,圆偏光圆偏光,两者混合两者混合光强无消光光强无消光,非圆偏光非圆偏光;光强有变化光强有变化,非自然光非自然光;结论结论: 两者混合两者混合(31)设入射总光强为设入射总光强为1, 其中自然光强为其中自然光强为x , 则圆偏光强为则圆偏光强为(1-x)xI 自自xI1园园xI 自自xI1线线2/xI自自)1(maxxI线线)02(2)1(2xxx%7 .662/3x0min线线I(32)自 然 光自 然 光起 偏 与 检

22、 偏起 偏 与 检 偏偏 振 光偏 振 光获得偏振获得偏振光的方法光的方法偏振片偏振片折 射 起 偏折 射 起 偏反 射 起 偏反 射 起 偏双折射双折射晶 体 二 向 色 性晶 体 二 向 色 性马 吕 斯 定 律马 吕 斯 定 律 20cosII 布 儒 斯 特 定 律布 儒 斯 特 定 律120tannni 尼 科 尔 棱 镜尼 科 尔 棱 镜波片波片:1/4波片波片1/2波片波片完全偏振光完全偏振光部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自然光自然光线 偏 振 光线 偏 振 光圆 偏 振 光圆 偏 振 光椭 圆 偏 光椭 圆 偏 光几 种 偏 振 状 态几 种 偏 振 状 态(33)光的偏振教学要求光的偏

23、振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光的五种形态熟练掌握光的五种形态(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 偏振光、椭圆和圆偏振光偏振光、椭圆和圆偏振光)。2.理解光的起偏和检偏理解光的起偏和检偏,掌握马吕斯定律及应掌握马吕斯定律及应 用。用。3.理解光在反射、折射时偏振态的变化理解光在反射、折射时偏振态的变化, 掌握布儒斯掌握布儒斯 特定律。特定律。练习:练习: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屏上第屏上第2级暗纹级暗纹对应对应单缝处波面相应地可划分为单缝处波面相应地可划分为_个半波带。若将单缝宽度缩小一半,个半波带。若将单缝宽度缩小一半,原来第原来第2级暗

24、纹级暗纹处将是处将是 纹。纹。asin=24 sin2a1级暗级暗6-1 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的间距为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的间距为0.3mm,用汞弧,用汞弧灯加上绿色滤光片照亮狭缝灯加上绿色滤光片照亮狭缝s。在离双缝。在离双缝1.25m的观察的观察屏上两条第屏上两条第5级暗条纹中心之间的距离为级暗条纹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0.43mm,求:,求:(1) 入射光的波长;入射光的波长;(2) 相邻两条明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相邻两条明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解(1) 屏幕上第屏幕上第k级暗纹中心的位置为级暗纹中心的位置为 dDkx212 两条第两条第5级暗条纹中心之间的距离为级暗条纹中心之间的距离为 dD

25、kx 125 入射光波的波长为入射光波的波长为 nm8 .544101.251520.320.431235 Dkdx (2) 屏幕上,第屏幕上,第k级明纹中心的位置为级明纹中心的位置为dDkx mm27. 23 . 0108 .5441025. 11631 dDdDkdDkxxxkk 6-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一薄云母片盖住其中一条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一薄云母片盖住其中一条缝,发现第七级明纹恰好位于原来中央明纹处。若入缝,发现第七级明纹恰好位于原来中央明纹处。若入射光波长为射光波长为550nm,云母的折射率为,云母的折射率为1.58,求云母片,求云母片的厚度;如果在云母片的一个表面上均匀镀上

26、一层折的厚度;如果在云母片的一个表面上均匀镀上一层折射率为射率为2.35的某种透明薄膜,随着薄膜厚度增加,原的某种透明薄膜,随着薄膜厚度增加,原来中央明纹处逐渐变为暗条纹,求薄膜的厚度。来中央明纹处逐渐变为暗条纹,求薄膜的厚度。解解覆盖云母片前的零级明纹位置光程差覆盖云母片前的零级明纹位置光程差012 rr设云母片厚度为设云母片厚度为e,覆盖在双缝装置的下缝,依题,覆盖在双缝装置的下缝,依题意,第七级明纹下移到原来零级明纹处,意,第七级明纹下移到原来零级明纹处, 711212 enrrrneer mm1064. 6173 ne 设透明薄膜厚度设透明薄膜厚度e0,折射率,折射率n0,附加光程差为

27、,附加光程差为 001 en 2100 en)mm(1004. 212400 ne 6-4 用单色线光源用单色线光源s照射双缝,在观察屏上形成干涉图照射双缝,在观察屏上形成干涉图样,零级明条纹位于样,零级明条纹位于O点,如图所示。如将线光源点,如图所示。如将线光源s移移至至s 位置,零级明条纹将发生移动。欲使零级明纹移回位置,零级明条纹将发生移动。欲使零级明纹移回O点,必须在哪个缝处覆盖一薄云母片才有可能?若用点,必须在哪个缝处覆盖一薄云母片才有可能?若用波长为波长为589nm的单色光,欲使移动了的单色光,欲使移动了4个明纹间距的零个明纹间距的零级明纹移回到级明纹移回到O点,云母片的厚度应为多

28、少?云母片的点,云母片的厚度应为多少?云母片的折射率为折射率为1.58。Osss1s2 41 en nm062. 414 ne 解解h油油膜膜S 6-8 如图所示,平板玻璃上放一油滴如图所示,平板玻璃上放一油滴,展开成油膜,波长展开成油膜,波长 = 6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垂直观察油膜反射光干涉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垂直观察油膜反射光干涉条纹。玻璃的折射率条纹。玻璃的折射率n1 = 1.50,油膜的折射率油膜的折射率n2 = 1.20。 (1) 当油膜中心最高点与玻璃的上表面相距当油膜中心最高点与玻璃的上表面相距 h = 1200nm时,可以看到几条明条纹?明条纹所在处的油膜厚度是时,可以看

29、到几条明条纹?明条纹所在处的油膜厚度是多少?中心点的明暗如何?多少?中心点的明暗如何? (2) 当油膜继续扩展时,所看到的条纹情况将如何变化?当油膜继续扩展时,所看到的条纹情况将如何变化?中心点的情况如何变化?中心点的情况如何变化?两界面反射都发生半波损失,油膜边缘处应两界面反射都发生半波损失,油膜边缘处应为为明纹明纹(1) 油膜中心处光程差为油膜中心处光程差为hn22 8 . 422 hnk中心点介于明、暗间,偏向于明。中心点介于明、暗间,偏向于明。从中心到边缘处,依次可见的亮纹从中心到边缘处,依次可见的亮纹级次分别为级次分别为01234, k解解h油油膜膜S 6-8 如图所示,平板玻璃上放

30、一油滴如图所示,平板玻璃上放一油滴,展开成油膜,波长展开成油膜,波长 = 6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垂直观察油膜反射光干涉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垂直观察油膜反射光干涉条纹。玻璃的折射率条纹。玻璃的折射率n1 = 1.50,油膜的折射率油膜的折射率n2 = 1.20。 (1) 当油膜中心最高点与玻璃的上表面相距当油膜中心最高点与玻璃的上表面相距 h = 1200nm时,可以看到几条明条纹?明条纹所在处的油膜厚度是时,可以看到几条明条纹?明条纹所在处的油膜厚度是多少?中心点的明暗如何?多少?中心点的明暗如何? (2) 当油膜继续扩展时,所看到的条纹情况将如何变化?当油膜继续扩展时,所看到的条纹情况

31、将如何变化?中心点的情况如何变化?中心点的情况如何变化?亮纹对应的油膜厚度亮纹对应的油膜厚度 22nkhk nm250,nm500,nm750,nm10001234 hhhh 211222 khn 可知,中心点外侧为第四级暗纹可知,中心点外侧为第四级暗纹(2) 油膜的扩展,中心点膜厚减油膜的扩展,中心点膜厚减小,反射光的光程差将依次满足小,反射光的光程差将依次满足干涉加强或减弱条件,中心点出干涉加强或减弱条件,中心点出现明、暗交替变化。相邻条纹的现明、暗交替变化。相邻条纹的间隔变大,视场内的条纹数不断间隔变大,视场内的条纹数不断减少。减少。h油油膜膜S 6-8 如图所示,平板玻璃上放一油滴如图

32、所示,平板玻璃上放一油滴,展开成油膜,波长展开成油膜,波长 = 6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垂直观察油膜反射光干涉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垂直观察油膜反射光干涉条纹。玻璃的折射率条纹。玻璃的折射率n1 = 1.50,油膜的折射率油膜的折射率n2 = 1.20。 (1) 当油膜中心最高点与玻璃的上表面相距当油膜中心最高点与玻璃的上表面相距 h = 1200nm时,可以看到几条明条纹?明条纹所在处的油膜厚度是时,可以看到几条明条纹?明条纹所在处的油膜厚度是多少?中心点的明暗如何?多少?中心点的明暗如何? (2) 当油膜继续扩展时,所看到的条纹情况将如何变化?当油膜继续扩展时,所看到的条纹情况将如何变化?中心点的情况如何变化?中心点的情况如何变化? sin2L解解: 1) kek22由由9151060041152em1035. 46m1035. 4sin2151515 eeL设第设第k条明纹对应的空气厚度为条明纹对应的空气厚度为ek6-11: 两平板玻璃之间形成一个两平板玻璃之间形成一个 =10-4rad的空气劈尖的空气劈尖, 若用若用 =6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求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求: 1)第第15条明纹距劈尖棱边的距离条明纹距劈尖棱边的距离; 2)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