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减少隔离开关故障QC成果_第1页
广东减少隔离开关故障QC成果_第2页
广东减少隔离开关故障QC成果_第3页
广东减少隔离开关故障QC成果_第4页
广东减少隔离开关故障QC成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C成果材料杨村巡维站QC小组2008年12月31日前 言 隔离开关的主要作用是用来作为各种设备和供电线路的电源隔离.也可断开无负荷的小电路及倒母线操作,使所检修的设备与电源有明显的断开点,为检修工作提供安全保证。隔离开关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其它设备是不可以代替的,如果隔离开关有缺陷,就必须检修,这样就会增加了非计划停电次数,不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隔离开关缺陷率越低越好。 上图为运行中的隔离开关一、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博罗供电局杨村巡维站QC小组课题类型现场型成立日期1999年3月18日课题注册登记NO;2008-073课题名称减少杨村站隔离开关缺陷频数活动时间2008年3月18日200

2、8年12月31日活动次数12次出勤率100% 本QC小组成员均受TQC教育时间达100小时以上制表人:崔文斌 时间:2008年3月18日小 组 成 员 简 介序号姓 名性别文化程度小 组 分 工1黄伟明男大专组长全面负责2廖伟强男技工组员调查实施3钟旭强男大专组员调查实施4邓春燕男高中组员实施检查5邓伟光男高中组员实施检查6彭国坤男高中组员调查实施7李伟荣男高中组员调查实施8黄伟平男高中组员实施检查9翟镜荣男大专组员调查实施10黄国强男大专组员调查实施11廖宗明男在职研究生组员调查实施、成果发布12崔文斌男中专组员QC辅导员、材料撰写制表人:崔文斌 时间:2008年3月18日二、活动计划QC活

3、动甘特图代表计划进度 代表实际进度PDCA步骤应用工具2008年工具使用人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选择课题逻辑图崔文斌制定目标柱状图翟镜荣现状分析统计表、排列图崔文斌翟镜荣原因分析树形图翟镜荣要因确认简易图表崔文斌制定对策简易图表崔文斌组织实施过程决策黄伟明崔文斌效果检查统计表、排列图、柱状图崔文斌翟镜荣巩固措施统计表崔文斌活动总结雷达图 简易表崔文斌制表人:崔文斌 时间:2008年12月31日三、选题理由设备完好率95%惠州供电局创一流供电企业文件要求杨村站现实情况小组对杨村变电站2007年6月9月设备完好情况调查,经汇总如下表设备总数(件)设备完好(件)设备缺陷(件)

4、完好率%1671491889.22结论:完好率=89.22%未能满足上级要求.分析18件设备缺陷情况:设备缺陷分类统计表序号缺陷类别频数(次)累计频数(次)百分比()累计百分比()1隔离开关151583.3383.332断路器1165.688.933互感器1175.694.534其它1185.61005合计18100频数(次) 累计百分比() 20 100 94.44 88.88 15 (次)83.33 15 105 1 (次) 1(次) 1(次) 隔离开关 断路器 互感器 其它 设备缺陷排列图结论: 设备缺陷总数18次,其中隔离开关15次, 占83.33%如不处理将难于完成惠州供电局创一流供

5、电企业考核目标,从而遭到扣分问题症结 减少杨村站隔离开关缺陷频数指令性课题四、目标设定(一)目标值:1、指令性目标值:根椐惠州供电局创一流供电企业文件要求,制定本次活动目标为:将隔离开关缺陷频数由15次减至5次(以四个月为考核期)缺陷频数(次) 现状 小组目标目标柱状图制图人:翟镜荣 时间:2008年3月30日 2、目标可行性分析QC小组对2007年6月1日9月30日杨村变电站隔离开关有缺陷的15次缺陷情况进行分类统计。 不同电压等级的隔离开关缺陷频数分类统计表序号缺陷类别频数(次)累计频数(次)百分比(%)累计百分比(%)1110kV12128080235kV1136.6786.67310k

6、V1146.6793.344380V1156.671005合计15100制表人:崔文斌 时间:2008年4月10日根椐上表绘制如下排列图频数(次) 累计百分比()20 15 94.44 100 12(次)80 88.88 105 1 (次) 1(次) 1(次) 110 kV 35kV 10 kV 380V 不同电压等级的隔离开关缺陷排列图制图人:翟镜荣 时间:2008年4月10日 结论: 从统计表和排列图中可以看到,110kV缺陷占隔离开关缺陷的80%,是隔离开关缺陷频数高的主要问题,是本次课题解决问题的关键。QC小组认为: A、设备完好率考核指标为95%,即设备允许缺陷总频数为8次; (缺陷

7、允许总频数)167×5%=8.35次即8次.B、隔离开关允许缺陷频数为:8-(1断路噐缺陷)+(1互感器缺陷)+(其它缺陷)=5(次)C、110kV缺陷次数多这一问题症结已经找到,我们只要解决110kV的缺陷(15-12=3次) 即使只解决了85%那缺陷频数也将减少到15-(12×85%)=4.8次结论:把隔离开关缺陷频数定为5次是可以实现的。五、原因分析 110kV缺陷频数高树图设计触头设计不足没有泄水孔110kV缺陷频数高夹紧弹簧无法复位复位弹簧弹性强度不足弹簧无法复位机构定位螺栓不紧传动连杆松动密封胶圈老化配件操作端子箱密封度差操作端子箱门变形材料绝缘滚轮老化碎裂绝缘

8、滚轮不结实户外湿度大户外气候恶劣环境制图人:翟镜荣 时间:2008年4月15日 六、要因确认通过树图分析,找出八个末端因素,我们全体小组成员对此逐个论证如下 :要因确认表序号末端因素验证方法要因分析是否主因备注1没有泄水孔调查分析见详细确认一是2夹紧弹簧无法复位厂家规定见详细确认二否确认过程得到厂家指导和有关班组的协助3复位弹簧弹性强度不足厂家规定见详细确认三否确认过程得到厂家指导和有关班组的协助4定位螺栓不紧厂家规定见详细确认四否确认过程得到厂家指导和有关班组的协助5密封胶圈老化现场检查见详细确认五否6操作端子箱门变形现场检查测量见详细确认六是7绝缘滚轮老化碎裂现场检查见详细确认七否8户外湿

9、度大现场测量见详细确认八否制表人:崔文斌 时间:2008 4月21日 详细确认一: 没有泄水孔 负责人确认时间确认地点确认方法崔文斌2008年4月22日110kV杨村变电站高压场调查分析确认过程及结果:触头内部不允许有积水,泄水孔的作用是排出触头内部少量的积水,减少触头内部腐蚀和避免冬季积攒的雨水结冰造成触头变形。由于没有泄水孔不当的设计,当初设计只考虑了隔离开关水平位置的情形,当隔离开关不在完全水平位置,触头密封的一侧处在水平位置以下时,敞开的一侧进入雨水流向密封侧,从而导致了触头内部积水,(厂家把触头分为敞开和密封两侧设计,小组推测敞开侧是为了散热,而密封侧是为了增加接触截面)。根据设备缺

10、陷和检修台账记录,4台隔离开关有过积攒的雨水在操作过程中变成铜绿水洒向绝缘瓷瓶, 使绝缘瓷瓶减少了绝缘强度成为亊故隐患, 增加了缺陷处理工作。 公触头敞开侧母触头密封侧结论:是要因公触头密封侧母触头敞开侧触头敞开侧开口部位 注:为了方便表达,QC小组把触指、触头统称为公触头和母触头详细确认二:夹紧弹簧无法复位负责人确认时间确认地点确认方法确定标准黄伟明2008年4月22日110kV杨村变电站高压场现场测量厂家规定确认过程及结果:厂家技术人员表示只要夹紧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14×103(N/m)就能够灵活可靠复位。根据虎克定律:F=KX,其中F为施力,K为弹性系数,X则为变形量。我们现场

11、用厂家提供的专用工具随机对9台己停电的隔离开关夹紧弹簧的弹性系数进行了测量,结果9台夹紧弹簧的弹性系数均大于厂家要求的14×103(N/m)。具体如表:序号夹紧弹簧的弹性系数k(N/m)序号夹紧弹簧的弹性系数k(N/m)1152×1036154×1032156×1037154×103314.2×103814.5×103415.9×103914.6×103514.8×103平均值15.1×103 制表人:崔文斌 日期:2008年4日22日结论:非要因详细确认三:复位弹簧弹性强度不足 负责

12、人确认时间确认地点确认方法确定标准钟旭强2008年4月22日110kV杨村变电站高压场现场测量厂家规定确认过程及结果:复位坦簧的弹力可以使触指松开,如果触指不能松开,触指强大的夹力会直接导致操作拒动,因此复位弹簧必须保持足够的回复力。在弹性形变距离内,我们现场用厂家提供的专用工具随机对9台己停电的隔离开关的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进行了测量,序号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k(N/m)序号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k(N/m)1152×1036154×1032156×1037124×103314.2×103814.5×103413.9×103913

13、.6×103514.8×103平均14.4×103制表人:崔文斌日期:2008年4日22日具体如上表,9台复位弹簧的平均值为14.4×103(N/m),大于厂家规定的弹性系数14×103(N/m)。 结论:非要因详细确认四:定位螺栓不紧 负责人确认时间确认地点确认方法廖伟强2008年4月22日110kV杨村变电站高压场调查分析确认过程及结果:定位螺栓不紧可能引起各部分之间的松动,可能引起分合闸不完全。小组成员随机对9台己停电的隔离开关用力矩扳手对每个定位螺栓的松紧度进行了测量。具体如表:序号设备位置定位螺栓的力矩(N·M)标准(N&#

14、183;M)118144隔离开关4845218141隔离开关47318044隔离开关46418041隔离开关4751244隔离开关4861241隔离开关4871284隔离开关4981281隔离开关489111隔离开关49制表人:崔文斌 日期:2008年4日22日经测量没有发现定位螺栓不紧的情况。 结论:非要因详细确认五:密封胶圈老化负责人确认时间确认地点确认方法廖伟强2008年4月23日110kV杨村变电站高压场现场检查确认过程及结果:现场抽查9个操作端子箱密封胶圈,密封胶圈虽有轻微老化但不影响密封效果。 结论:非要因详细确认六: 操作端子箱门变形负责人确认时间确认地点确认方法崔文斌2008年

15、4月23日110kV杨村变电站高压场现场检查确认过程及结果:现场检查9个操作端子箱由于门太薄8个有1- 5毫米的变形缝隙,有雨水和小动物进入操作端子箱内。 结论:是要因详细确认七:绝缘滚轮老化碎裂 负责人确认时间确认地点确认方法翟镜荣2008年4月23日110kV杨村变电站高压场现场验证确认过程及结果:在检修班任职多年的原一次设备检修工翟镜荣有着丰富的现场检修经验,他亲自对9台己停电的隔离开关的绝缘滚轮老化情况进行了评测和统计:绝缘滚轮老化情况评测统计表序号时间位置绝缘滚轮老化情况12008年4月23日18144隔离开关良好一般碎裂22008年4月23日18141隔离开关良好一般碎裂-2008

16、年4月23日18044隔离开关良好一般碎裂42008年4月23日18041隔离开关良好一般碎裂52008年4月23日1244隔离开关良好一般碎裂62008年4月23日1241隔离开关良好一般碎裂72008年4月23日1284隔离开关良好一般碎裂82008年4月23日1281隔离开关良好一般碎裂92008年4月23日111隔离开关良好一般碎裂结论:非要因 详细确认八:户外湿度大 负责人确认时间确认地点确认方法崔文斌2008年4月23日上午110kV杨村变电站现场测量2008年4月23日下午110kV杨村变电站确认过程及结果:我们用8个湿度计对户内、户外进行湿度测量如下表2008年4月23日上午户

17、内户外62%88%59%86%62%90.5%60%83%平均61.5平均86.9户外湿度大2008年4月23日下午户内户外61%89%59%87.5%61%90%60%84%平均60.3平均87.6户外湿度大经湿度对比测试户外湿度确实很大,但该型号隔离开关为户外设备(GW4126W西安西电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对湿度无要求。结论:非要因综上所述,通过要因确认,我们确认了引起110KV缺陷频数高的二项要因:七、制定对策根据要因我们制定了如下对策:对 策 表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1没有泄水孔设置泄水孔触头内的水通过泄水孔能100%流出,无积水残留。1、 确定泄水孔直径2、 根据11

18、0kV触头积水的部位,确定泄水孔的位置;3、按确定的泄水孔直径和位置进行实施。杨村变电站高压场利用2008年5月上旬计划停电检修的机会搭车工作钟旭强2操作端子箱门变形加固操作端子箱门100%操作端子箱门不变形,密封好,不漏雨,不进小动物1、提岀解决方案;2、优选方案;3、实施优选方案。杨村变电站高压场2008年5月中旬廖伟强制表人:崔文斌 时间:2008年4月30日八、实施对策设置泄水孔对策实施一 针对触头积水导致触头內部腐蚀、污脏的积水洒向绝缘瓷瓶从而降低绝缘瓷瓶的绝缘强度、冬天时积水结冰使触头变形,QC小组进行了如下实施: 1) 确定泄水孔直径打泄水孔的工具是电动手钻,确定了钻头型号也就确

19、定了直径。我们分析对比了常用尺寸钻头的优缺点:钻头尺寸优缺点对比选择表孔径优点缺点是否选用4mm泄水孔小,不容易进异物直径小,积水流出慢,易堵塞否6mm既能排尽积水,又不容易进入异物底部积水过多时积水留出较慢是8mm泄水孔稍大,积水流出较快,孔径太大对动触头机械强度有影响否结论孔径确定为:6mm2) 确定泄水孔位置为了使触头不积水或积水全部流出,QC小组对确定泄水孔的位置提出了三个方案: “方案一” 泄水孔分别设在公母触头敞开侧8cm处正下方, 当雨水从触头敞开侧流入8cm处时雨水由泄水孔导流岀触头外, 确保触头不积水;“方案二” 泄水孔分别设在公母触头密封侧8cm处正下方积水部位最低侧, 确

20、保积水能全部排岀;“方案三” 即“方案一” 加“方案二” -分别在公母触头敞开侧8cm处正下方设置一个主泄水孔,同时分别在公母触头密封侧8cm处正下方积水部位最低侧再设置一个副泄水孔, 当主泄水孔不能完全把雨水导岀触头外时, 副泄水孔再把闯过主泄水孔的雨水排岀触头外.“方案一”:在公触头敞开侧8cm处正下方设置一个泄水孔在母触头敞开侧8cm处正下方设置一个泄水孔在公触头密封侧8cm处正下方设置一个泄水孔“方案二在母触头密封侧8cm处正下方设置一个泄水孔”:“方案三”:在公触头密封侧8cm处正下方设置一个副泄水孔在母触头密封侧8cm处正下方设置一个副泄水孔在母触头敞开侧8cm处正下方设置一个主泄

21、水孔在公触头敞开侧8cm处正下方设置一个主泄水孔 经领导批准,QC小组对确定泄水孔位置的 “三个方案”, 用一个与系统不相连接的 “备用”间隔的一组隔离开关进行试验:A相按“方案一” 分别在公母触头敞开侧8cm处正下方用电动手钻钻一个直径6mm的泄水孔;B相按“方案二” 分别在公母触头密封侧8cm处正下方积水部位最低侧用电动手钻钻一个直径6mm的泄水孔; C相按“方案三” 分别在公母触头敞开侧8cm处正下方和在公母触头密封侧8cm处正下方积水部位最低侧用电动手钻分别钻一个直径6mm的主泄水孔和一个副泄水孔. 钻孔完毕后,QC小组用本站防汛抗洪备品移动式人工降雨机调到暴雨挡,模拟降暴雨试验30分

22、钟, 试验结束后QC小组对三个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检查.注:1、每组隔离开关有A、B、C三相. 每相都有一对公母触头;2、人工降雨机是小型抽水机的一种,不同的是它配有一个可调节雨量的人工降雨喷嘴,广泛用于人工降雨淋果、淋菜,拆下喷嘴可作为普通小型抽水机使用。试验效果检查: 黄伟明、崔文斌、廖伟强分别对三个方案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如表试验效果检查表序号相别检查内容负责人检查结果方案一A触头内部有无积水黄伟明无方案二B触头内部有无积水崔文斌无方案三C触头内部有无积水廖伟强无 制表人:崔文斌 日期:2008.05.05从试验效果检查表看到三个方案都不错触头都没有积水, 为了找到最佳方案QC小组把降雨升级;

23、1、找来了二把工业风扇开动强风挡模拟6级强风;2、把人工降雨机再次调到暴雨挡模拟强风暴雨30分钟进行了新的升级试验.试验效果检查: 黄伟明、崔文斌、廖伟强再次分别对三个方案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如表试验效果检查表序号相别检查内容负责人检查结果方案一A触头内部有无积水黄伟明有方案二B触头内部有无积水崔文斌无方案三C触头内部有无积水廖伟强无制表人:崔文斌 日期:2008.05.05从第二次试验表明 “方案二”和“方案三” 都能实现对策目标, 因此QC小组在“方案二”和“方案三” 中优选一个方案.确定泄水孔位置方案优选表序号方案内容优点缺点是否选择方案二 分别在公母触头密封侧8cm处正下方积水部位最低侧钻

24、一个泄水孔. 能把触头的积水全部排岀, 实施工作量小排水速度稍慢是方案三 分别在公母触头敞开侧8cm处正下方和在公母触头密封侧8cm处正下方积水部位最低侧用电动手钻钻一个直径6mm的主泄水孔和一个副泄水孔.能快速把触头的积水全部排岀,要钻四个孔, 实施工作量比方案二大一倍否制表人:崔文斌 日期:2008.05.053) 按确定的泄水孔直径和位置进行实施确定了泄水孔直径和位置后,我们和厂家取得了联系经厂家论证认可后,我们利用杨村变电站全站停电检修的机会搭车工作,按“方案二” 在杨村变电站的24组110kV隔离开关,的144个公母触头密封侧8cm处正下方积水部位最低侧,分别钻一个6mm的泄水孔,实

25、施工作在有关班组的配合下顺利完成。对策检查:小组分两次强风暴雨后,对完成实施的144个泄水孔排水情况进行了检查,具体如下表:序号检查时间负责人检查内容检查结果12008-06-15黄伟明触头内有无积水无22008-06-28廖伟强触头内有无积水无 制表人:崔文斌日期:2008.6.28结论: 触头内的水通过泄水孔能100%流出,无积水残留,实现了对策目标。活动后有了泄水孔触头內部不再积水活动前沒有泄水孔触头內部积水加固操作端子箱门对策实施二针对操作端子箱门变形, 从而导致进雨水和小动物问题, QC小组进行了如下实施:1、提岀解决方案在对如何具体加固操作端子箱门上, QC小组反复讨论提岀了三个解

26、决方案:“方案一” 把薄的操作端子箱门换成厚的; (把0。8mm的不锈钢门板换成1mm的不锈钢门板)“方案二”在操作端子箱门冲压一个四方形或米字形图案以增加门的机械强度来实现加固操作端子箱门; “方案三” 在操作端子箱门后面用金属方管焊一个“T字形”骨架以增加门的机械强度来实现加固操作端子箱门。2、优选方案方案选择抉策表序号内容可行性估算改进费用估算改进工时活动后效果推测方案一把簿的操作端子箱门换成厚的; (把0.8mm的不锈钢板换成1mm的的不锈钢板)需要专用工具,制作有一定的难度350元2.5小时能彻底解决操作端子箱门, 易变形进雨水和小动物问题.方案二在操作端子箱门冲压一个四方形或米字形

27、图案以增加门的机械强度来实现加固操作端子箱门;需要专用工具和模具130元1.5小时能基本解决操作端子箱门, 易变形进雨水和小动物问题.方案三在操作端子箱门后面用市面容易购买的2.5×3.8cm金属方管焊一个 “T字形”骨架以增加门的机械强度来实现加固操作端子箱门。简单易操作30-80元0.5小时能彻底解决操作端子箱门, 易变形进雨水和小动物问题.QC小组经过论证,“方案三”简单,费用低、耗时少、效果明显,比“方案一”、“方案二”优胜,因此选择“方案三”,在操作端子箱门后面用2.5×3.8cm的金属方管焊一个 “T字形”骨架以增加门的机械强度、解决操作端子箱门因铁皮薄易变形进

28、雨水和小动物问题。为了能找到最合适的金属方管QC小组对比了四种常见金属的性能,并做如下矩阵图: 金属材质性能比较矩阵图 性能材料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加工性能得分是否选用硬度强度韧性导电性耐热性导热性耐氧化性耐腐蚀性焊接性锻造性弯曲性铝45否铜41否铁32否不锈钢51是表中: 7分 5分 3分 1分 制表人:崔文斌 日期:2008.05.15小组将金属方管定为最高分的不锈钢后又将不锈钢方管厚度进行论证:不锈钢方管厚度论证表材料厚度强度要求预测使用年限是否选用选择理由1.1mm合格6年否材料薄焊接不牢1.3mm合格8年否材料薄焊接不牢1.5mm合格12年是材料厚度适中焊接牢固, 费用没有超岀8

29、0元预算1.7 mm合格12年以上否费用高效果和1.5mm差不多结论:不锈钢方管厚度确定为1.5 mm制表人:崔文斌 日期:2008.05.153、实施优选方案确定不锈钢方管厚度后,QC小组按“方案三”进行实施,将1.5毫米厚2.5×3.8厘米的不锈钢方管,按操作端子箱门的“T字形”尺寸进行裁剪后,焊接到操作端子箱门的后面,经过6小时的实施,完成了全部12个操作端子箱门的 “T字形”加固焊接。对策检查:小组分两次强风暴雨后,对完成实施的12个操作端子箱门的变形情况进行了检查,具体如下表:序号检查时间负责人检查内容检查结果12008-06-15崔文斌操作端子箱门有无变形缝隙、 渗漏雨水

30、、小动物进入;无22008-06-28钟旭强操作端子箱门有无变形缝隙、渗漏雨水、小动物进入。无 制表: 日期:2008.6.28结论:100%操作端子箱门不变形,密封好,不漏雨,不进小动物,实现了对策目标。活动前活动后用方管做骨架活动前操作端子箱门有变形缝隙 活动后有了方管的加固,操 九、效果检查 作端子箱门不再有变形缝隙 1、目标值检查对策实施后我们对2008年6月1日9月30日隔离开关缺陷频数进行了统计,实施后不同电压等级的隔离开关缺陷频数分类统计表序号缺陷类别频数(次)累计频数(次)百分比(%)累计百分比(%)135kV 1133.3333.33210kV 1233.3366.663380V 1333.331004110kV 035合计3100制表人:崔文斌 时间:2008年9月30日根椐上表我们绘制了排列图频数(次) 累计百分比() 15 105 100 100 33.33 66.66 1 (次) 1(次) 1(次) 0(次) 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