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辅导练习西师大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辅导练习西师大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辅导练习西师大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辅导练习西师大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辅导练习西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课内阅读理解。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o)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未成,弃去”中“弃”的意思是( )A.离开 B.放弃 C.不要2“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 )A.刚才 B.正在 C.开始3“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这句话的意思是:_。4下列朗读节奏正确的是(   )A.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C.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D.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2、。5下列名言与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相符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D.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6“太白感其意”,他当时会想些什么?_2. 阅读理解。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1从上文中找出与加点词意思相关的单音词。(1)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   (反义词:_)(2)豹视之,顾谓三老  &#

3、160;(近义词:_)2填空。“豹视之”的“之”指_,“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一句中的“之”指_。西门豹巧妙地处死巫婆,用的是_法。3.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溺:_故:_2这个故事中描写的人物叫_,她化为精卫的原因是_。(用原文回答)3大海十分辽阔,精卫却坚定地衔树枝和石子来填塞大海。这表现了精卫()A.做事自不量力,十分愚蠢。B.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C.做事不经过仔细思考就开始行动。4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时,我们会赞扬这是精卫填海的精神?()A.小豆豆在围棋比赛中输给了对手,她坚持刻苦练习,相

4、信自己总有一天能获得冠军。B.马小虎总是丢三落四,这个毛病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四年级。C.林雯雯每年春节都和家人一起挂红灯笼,贴春联。4. 课内精彩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rì  yu)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nì  ruò)而不返(fn  fn),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下列词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请你选一选,填一填。溺而不返(_)   堙于东海(_)A 喜悦   B 仇恨   C 悲伤 &

5、#160; D 感激3因为_,所以她化为精卫要填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4说说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5. 阅读短文。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注释:两不相下:不相上下。 久之:过了很长时间。 逐:追。1根据短文内容,在( )里写出带点词语意思。(1)耸毛竖尾。(_)(2)白猫走入室。(_)2哪只猫输了?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抄写在下面。_。6. 文言文练习。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x)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选

6、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昔者:_争:_  触:_折:_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_。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用“   ”画出来。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_7. 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7、一)勿 贪 多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握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儿/伸手/入瓶 B.儿伸/手入瓶 C.儿伸手/入瓶2“拳不能出”最主要的原因是( )A.瓶口太小 B.取之握满 C.手痛心急3选出与“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的启示相近的事例( )A.我跟同桌说了许多好话,终于吃到他的一点点美食。B.吃东西时,奶奶对我说,少食滋味好,多食滋味少。C.妈妈给我报了好多个课外班,想让我得到全面培养。D.我坚持练了四年的书法,在全区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8. 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片段诸儿取

8、之,回答问题。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1“折枝”的意思是(   )A.折断了树枝。 B.压弯了树枝。2从“_”和“_”两个词可以看出树上结的李子很多。3“诸儿竞走”的原因是_。(用文中原句回答)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_9. 阅读理解。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1将课文补充完整。2解释下列词语。囊萤:_恭勤:_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4请再写出两个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_10. 读弟子规节选,完成练习。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9、。(注释)冠:_。俱:_。置:_。定:_。勿:_。(译文)(出门)帽子要戴正,扣子要系好,袜子和鞋都要穿平整紧凑。(在家)衣帽都要摆放好,各自都要有固定的位置,不要乱丢,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1请根据译文内容,猜一猜加点字的意思,补全注释。2这段话所讲的事情中,哪些你还没有做到呢?以后准备怎么做?_11. 读文章,完成练习。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端。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注释羿: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  请:求。  西王母

10、:仙人名。姮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斫:砍。1请你给这篇神话故事起个名字。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故异书言:_(2)名刚:_3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译文:_4对于嫦娥“窃之奔月”的行为,你怎么评价?_12. 课内阅读。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文中加点字“之”的意思是()。A.老媪 B.用铁杵磨针这件事 C.没有实际意义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3理解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媪。B.这个故事发生在象耳山下的一条

11、小溪边。C.李白受到了用铁杵磨针的老妇人的启发,完成了学业。4能够概括本文中心的四字词语是_,本文带给你的启示:_13. 古诗小考场。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_。两岸猿声啼不住,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_(3)快乐调音师 (4)好朋友,牵牵手。14. 读文言回答问题。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匡衡:汉朝人。不逮:指烛光透不过来。大姓:大户。文不识:姓文,名不识。大学:很有学问的人。1借助注释翻译句子。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2你知道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现在我们经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_。3你认为我们该学习匡衡什么品质?_15.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看道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