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数学第二板块教案_第1页
二上数学第二板块教案_第2页
二上数学第二板块教案_第3页
二上数学第二板块教案_第4页
二上数学第二板块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 教者: 时间: 2014.8.18 周次日 期授课天数授 课 内 容备注18.18-8.245第一单元 加与减 (第1-4课时)28.25-8.315第二单元 购物 (第1-3课时)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第1课时)39.1-9.75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第2-5课时)49.8-9.143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第6课时)第四单元 图形变化(第1课时)中秋节休一天 教师节休一天59.15-9.215第四单元 图形变化(第2课时)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第1-3课时)69.22-9.284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第4-

2、6课时)国庆节串休一天市运会2天79.29-10.52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第7-8课时)国庆节休三天810.6-10.124整理与复习(第1-3课时)国庆节串休一天910.13-10.195第六单元 测量(第1-4课时)1010.20-10.265第六单元 测量(第5课时)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1-3课时)1110.27-11.25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4-7课时)1211.3-11.95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8-11课时)1311.10-11.165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12课时)第八单元 6-9的乘法口诀(第1-3课时)1411.17-11.235第八单元

3、6-9的乘法口诀(第4课时)数学好玩(第1-2课时)第九单元 除法(第1课时)1511.24-11.305第九单元 除法(第2-4课时)总复习(第1课时)1612.1-12.75总复习(1-4课时)- 2 - / 171712.8-12.145期末总复习1812.15-12.215期末总复习1912.22-12.2852012.29-1.44元旦休一天小学 数学 第 三 册教学目标1、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结合具体的情境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能读懂情境图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

4、能和作用;在购物情境中,认识各种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数一数”活动中,感受相同数连加的特点,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产生的必要性;能根据具体情境或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能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结合画图和操作,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结合动手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动经验;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操作活动对图形的认识产生兴趣,初步感受

5、数学的美。5、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体验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的优越性;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初步发展推理能力;会比较熟练的运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6、在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实际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在实际活动中,发展观察、操作的能力。7、经历一系列的分物活动,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分物经验;结合具体情境,初

6、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意义,能解决与倍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除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于同伴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8、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编制6到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乘法口诀的魅力。9、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体会除法与乘法的联系;体验除法运算方法 的多样性,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感受除法

7、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切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和探索 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分享。第二单元 购物教学目标:1.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2.在购物情况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3.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 认识小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 在活动中学习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并掌握起换算关系。3.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

8、换算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会用小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2.大面额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及灵活选择付款方式。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共计3课时。第( 一 )课时 累计( 1 )节教学内容买文具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及预期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出示钱包,从钱包里拿出一些不同小面额的钱来) “钱”是我们国家进行购物时使用的货币,统称为“人民币”。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并学习用人民币来购买文具。(板书:买文具)谈话的导入激活了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这样的购物经历是很熟悉的,价钱也应该能说清楚探究新知1、认识人民币。(1)(出示不

9、同小面额的人民币)你认识哪些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从老师手中拿出来吧!你是怎么知道它是5元、2元、1元、5角、2角、1角(这里根据学生所拿的、自己认识的每一张人民币进行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来辨认的?除了这些,你还认识哪些面额的人民币?你是怎么知道的?(2)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及或直接出示不同面额的硬币:1元、5角、1角、5分,让学生进行辨认。然后进行总结这一类是纸币,这一类是硬币。(3)看课本“认一认”  图中有哪些人民币?给他们进行分类。 说说哪些是纸币,哪些是硬币?(4)同学们,你们知道1元可以换几张1角呢? 几个1分可换1张1角呢?(5)练

10、习: 练一练的第1题 换一换,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练一练的第2题 填一填,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强调:计算钱数时,相同单位的钱数可以直接相加减。22 、学习付款(1)创设情境:(出示钢笔)1支钢笔1元钱,要买这支钢笔你都可以怎样去付钱呢?老师做售货员,让学生来付钱购买钢笔,展示学生的付钱方式。很自然的引出人民币的单位,使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人民币通过购物这一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在购物过程中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人民币的功能。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人民币及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数学教学变成数学活动的教学。(2)课件出示文具情境图,

11、同学交流说一说购买每一种文具都可以怎样付钱。老师选其中2-3种让学生交流付钱方式。(3)小结:在用人民币付款时,相同的钱数可以有不同的付款方式。3、1把尺子8角,淘气想用1元买1把尺子,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应找回多少钱呢?你如何列式解决呢?学生交流并列式解答(见板书)4、学生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说一说,1元正好可以买图中的哪些文具?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独立解决,最后全班交流。巩固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总结提升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应该如何爱护人民币 ?板书设计 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1元=10角 1元

12、=10角1角=10分 10-8=2(角)1元=100分 答:应找回8角。第( 二 )课时 累计( 2 )节教学内容买衣服教学准备课件 实物投影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及预期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情境1.同学们,知道今天咱们要去哪转转吗?今天咱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2.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师: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探究1. 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教师依次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回答问题,介绍自己能认识这些人民币的依据。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师: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

13、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摆一摆,然后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说,然后抽生答。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师: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巩固练习教材11页练习巩固知识,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 三 )课时 累计( 3 )节教学内容小小商店教学准备课件 、实物投影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及预期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引入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

14、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悬疑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双边活动设计1.、现在咱们注意看第一幅情境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2、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3、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教师巡视,组织汇报。 4、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么付钱?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5、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6、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并组织交流想法及计算结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交流各自的发现 在具体

15、的购物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小小商店                   共需要多少钱?         用加法              

16、;     应找回多少钱?         用减法                   如何付钱?             凑钱数 第二单元 教学反思 教材解读要深入,我们才能很好

17、的完成教学目标。在备课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在本单元教学第一课时后,我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生活经验不同 对于小面额人民币孩子们接触得多一些,特别是几元的,而大面额人民币孩子们接触得少一些,使用大额人民币少,生活经验相对少。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第二 认钱难度不同 在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的基础上,来认识大额的人民币,已有了一定的方法。 第三 换钱计算量不同 第一课时学了换钱的方法,第二课时换钱面额大一些。 可 见,课不可能复制,更要多一些自主性和探索性,因此在第二课时我做了如下的调整: 1、在认钱这一环节,过程快一点,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2、小额换钱可复习一下,再进行大面额的换钱。换钱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一定要先思考,重方法的感悟与提炼,重动手操作。 3、付钱也是先思考怎么拿,再操作,多合作,重方法的感悟与提炼。 4、动手、动笔的练习要设计好,与生活紧密结合,循序渐进。 小小商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