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千米的认识教案(30篇)千米的认识教案(一):方程的认识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量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经历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再到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的过程;4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能正确区分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已有信息列方程表示具体生活情景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目标: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
2、在学校众多的运动器材中,有一种我们小朋友非常喜欢的跷跷板。小胖和小丁丁正玩得欢呢。从图上你能说说他们两人体重的关系吗?生:小胖小丁丁2出示:托盘天平师:科学家根据跷跷板的原理,发明了天平。天平是用来做什么的?现在天平是平衡状态,说明了两边的物体一样重。二、探究新知1观察列式。今天老师利用天平做几个小实验,请大家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现象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简易的天平,请大家仔细观察。(演示课件)在左边放2个未知重量的积木,右边放一个100克的法码。师: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生:2_100(生板书)师在右边再添上1个100克的砝码。师:现在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
3、示这时候的现象吗?生:2_200再在右边添上一个50克的砝码。师:现在天平怎样?怎么列式?为什么?生:2_=250,因为天平左边的积木重量=天平右边砝码的重量。出示:小丁丁和爸爸的图片师:同桌交流: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生:小丁丁的身高+凳子的高度=爸爸的身高,因为小丁丁站在木凳上后,就与爸爸一样高了。出示:积木图_思考:应该怎样列式?交流核对:_+7=12 3y=12 因为上排积木的长度=下排积木的长度。2整理分类。师:刚才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的式子,大家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个合理的标准分成两类吗?师: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是按什么标准分的?(展示学生不同的分类,并让他们说说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
4、)3认识等式。师: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有着不同的结果。刚才同学们的分类都是正确的。我们今天来研究这一种分法。(分成等式与不等式两类的)师:(展示等式)你们发现了这一类式子有什么特点?生:左右两边相等师: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板书:等式)谁来举一些例子说说什么是等式?生:师板书学生列举的等式。4认识方程师:如果老师想让你帮老师把这些等式再分成两类,你打算怎样分?生:含有未知数和不含未知数的。师:(板书:含有未知数)黑板上哪些式子可以分到这个类别中呢?生:师: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方程。(板书课题:方程的认识)师:谁来说说什么是方程?生:5判断师:请你判断一
5、下它们是方程吗?为什么?(出示)3+_=10 17-8=9 6+2_ 8_=0 7-_3 ZY=2 师: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你对方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生:未知数不一定用_表示。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师:一个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生:6比较辨析师: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那么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呢?生: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师:你能用最简捷的方式来表示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吗?试一试。生:(思考汇报)三、巩固内化1.判断(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就方程。()(2)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3)等式一定是方程。()(4)8=4+2_不是方程。()(5)14+3_是方程。()2根据图意列方程(
6、电脑演示)千米的认识教案(二):五年级上册公顷的认识设计与说明教案一、复习旧知、导入生疑。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面积单位?让学生比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2、测量橡皮一个面的大小,课桌面的大小,教室地面的大小分别用哪些面积单位比较合适?把这些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3、我们×州将建一座森林公园,面积约_*平方米(让学生读一读),感觉怎么样?导入:测量土地的面积时,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土地面积单位,它的名字叫“公顷”。关于公顷,你有什么疑问?根据学生的汇报梳理:1公顷有多大?它跟平方米的进率是多少?生活中哪里能找到1公顷?二、认识公顷,感受大小
7、。1、算一算“公顷”。课件演示:出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算一算,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米?(就是1公顷。)2、找一找“公顷”。到教室中找一找1公顷:我们教师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两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00平方米,要有200个这样的教室,它的面积才是1公顷。能想像出吗?课前老师准备了一些资料,一起到生活中去找一找。课件配音介绍:体育场、休闲广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在生活中,你还能在哪里找到1公顷?3、用一用“公顷”。尝试练习: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公顷?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1、公顷“信息发布会”素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总面积达_*平方米,合(
8、)公顷;敦煌莫高窟被誉为“艺术瑰宝”,石窟里的壁画为世人所惊叹,其总面积约5公顷,合约( )平方米。但都已遭受帝国主义的毁坏。读了这两题,你有什么感想?2、开发商的广告某市刚刚新建了一个小区。聪聪跟爸爸一起去看房子,走到小区门口看见一则广告牌:小区简介本小区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是×市绿化示范小区。占地面积12公顷,其中公馆、儿童游乐场、老人健身房、网球场、道路等公共设施占地1.5公顷,绿化面积为达5公顷。聪聪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发现该小区共新建了住宅楼75幢。聪聪估计了一下每幢楼的约长80米,宽约10米。请你跟聪聪一起算一算,房屋开发商的广告是否真实?四、课后拓展,预习留疑。江苏省的面
9、积约是_*公顷,用公顷计量方便吗?用什么单位计量好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千米的认识教案(三):1-5的认识及书写教案设计【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页第16页)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教学目标】 1-5的认识及书写 名师教案设计1、 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 感,并能进行交流。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教学准备】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导入:
10、出示主题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3(1) 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二)、出
11、示计数器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2、3、4、52、数的顺序/全班齐读:正、反读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三)、教师说,学生操作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5个圆片。三、教学写数字151、教师教拿笔姿势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四:练一练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五、作业本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让同学们认识一到五,会读,认,写。这部分的内
12、容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有所接触。而且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数字,所以学生们并不陌生。认和读都不成问题,关于写,大多数同学都会写,主要是要让他们写的规范。关于写的规范这个问题,我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们多加练习,先让他们自己来说说这些数字长的像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在写这些数字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在集体练习的时候,让各小组成员互相找找毛病,这样他们才会记得牢。千米的认识教案(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46125页乘法与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并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4题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回顾、梳理的过程,初步学会和复习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过程与方法
13、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结果,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回忆梳理本学期学习的内容(1)出示教科书第126页主题图,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2)你能像他们一样,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吗?(3)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议一议本册书包含哪些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将
14、小组的共同意见写在卡片上。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梳理知识。(4)小组汇报出示小组汇报要求:请全体同学认真倾听每一位小组代表的发言。请各小组记录员边听边用笔将其他小组与你们小组相同的地方勾画出来。勾画完之后,请各小组发言的代表对前面同学的发言只作补充,不作重复汇报。二、复习乘法与除法1.复习口算先以口算比赛的形式完成教科书第126页第1题,补充以下口算题。80÷8=×5=4×25=65÷8=指名汇报,并分别说说是怎样算的。2.复习笔算(1)问: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2)学生_计算教科书第12
15、6页第2题,教师巡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结合题目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304×5=3.复习估算(1)学生先谈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应用过估算,是怎样用的?(2)学生_完成教科书第127页乘法与除法的第3题,同桌再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全班交流,指名说出估算方法,如果学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进行估算。三、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1.认识分数(1)学生先_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
16、数的初步认识第1题。(2)指名口答填写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通过交流进一步强调平均分。2.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1)_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题。(2)全班交流,汇报结果时,结合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四、全课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和复习的?你有什么收获?五、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2,3,4题千米的认识教案(五):教案 比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
17、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提供实例,感受比的意义。 1. 谈话导入: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今年32岁,我家里有个8岁的儿子,我是余杭区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你也能像老师一样来介绍一下你们的班级吗?(男、女生人数) 2. 我的年龄和儿子的年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每两个量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你能用算式来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吗?(列算式并说算式表示什么?) 3. 像这样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我们可以用比的形式来表
18、示。(揭示课题,初步认识比) 4. 哪些算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理解比的意义) 5. 认识比各部分的名称。 二、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比。 1.在生活中我们还遇到过这样的比,(出示图片)你知道2 1表示什么意思吗?尝试说。 2.请你来试一试,下面的水和甘蔗汁如何调配? 3.你现在知道2 1表示什么了吗? 4.师生共同讨论5 1和1 1的含义。 5.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比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 三、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1.比除了表示两个量之间的
19、倍数关系,还可以表示其它的关系。我们来看图,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快多少?(列式计算) 2.汇报。根据算式列出比。明确:因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402表示什么呢? 3.你能用比来表示骑车人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骑车人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453) 4.根据下面信息写出比。 苹果3千克15元。总价与数量的比是( ) 一个打字员5分钟打字500个。打字总个数与时间的比是( ) 四、理解比的意义。 1. 关于比你知道了什
20、么?举例生活中的比。(足球比赛中的32,是比吗?) 2. 练习。 3. 比较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五、练习。 六、拓展。 糖水的甜度。 出示:两杯糖水,并标出糖和水质量的比,第一杯是1 20,第二杯是1 25。 提问:你知道哪杯水甜吗?为什么? 出示:第三杯中糖4克,水100克。 谈话:这杯糖水和刚才的哪一杯一样甜?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提问:根据第一杯糖和水质量的比是1 20,你能说出第一杯中糖和糖水质量的比吗?
21、160; 七、你能联系实际说说1 4的含义吗?千米的认识教案(六):教学目标:1、认识5以内的序数,能分清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前到后,从后到前数是第几。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5以内的序数。教学难点:能从不同的方向数是第几。教学准备:1、课件“小动物赛跑”2、各种动物、植物、蔬菜的图片若干,白纸条若干。教学过程:一、幼儿听音乐按第一队、第二队的顺序走入教室。二、利用课件进行教学。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动物园里去,今天的动物园可热闹了。一会儿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一看、想一想,今天的动物园为什么这么热闹?”(带领幼儿去开汽车)2、
22、教师:“动物园到了,我们来看一看,小动物们要干什么?”(放小动物比赛的画面)。现在我们来数一数,有几只小动物来参加比赛?都有谁?(告诉幼儿从下往上数,最下边的是第一条跑道,依次类推)。看一看,谁站在第一跑道,谁站在第二跑道教师:“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来预测一下,你认为在这次比赛中谁能得第一名?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3、放“小动物赛跑”的画面,提问:谁得了第一名,它跑在第几跑道?谁得了第二名,它在第几跑道?小熊得了第几名,它在第几跑道?4、比赛结束了,小动物们按先后顺序排好了队,排在第一的是第一名的小狗三、创设情境,幼儿巩固序数。1、选四名幼儿与老师一起做游戏。2、教师扮教官,幼儿扮士兵,做游戏。四
23、、小组活动。1、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分给不同的图片,先请幼儿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根据你观察的结果,将它们摆好。说一说把谁排在了第一、第二2、将幼儿的作品粘贴在前面,请幼儿说一说,你还有与他不同的排法吗?五、教师做简单的小结,教学结束。千米的认识教案(七):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数学教案设计活动目标1.使幼儿认识10以内的序数,并会从不同的方向辨别数序,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2.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的.发现,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3.让幼儿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1、图片:动物之家(设计为6层,每层为10间房,住着各种小动物)猫捉老鼠(设计一幢楼,猫、老鼠分别活动的图片)2、幼儿操作材
24、料:对对卡(画着各种动物的图片)趣味练习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小动物,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二、展开1.出示-动物之家(1)引导幼儿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动物的家在哪里?(2)教师:你能很快的找出小鸡、小鸭他们的家在第几层楼,第几间房间吗?你用的是什么好办法?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3)请幼儿说出:_动物的家在第几层、第几间。2.出示“猫捉老鼠”,组织幼儿玩猫捉老鼠的游戏。(1)师:小动物的房间里住着老鼠呢?我们请小猫来帮忙,抓住它,好不好?不过,我们要告诉小猫,老鼠住在哪里,这样小猫才能很快的捉住老鼠。(2)引导幼儿找一找老鼠在哪里,猫到哪里捉老鼠,要求幼儿说出第几层,第几间。游戏可反复进行几次。
25、3.幼儿操作活动(1)对对卡游戏两人结对玩,把若干画有相同物体的卡片打乱,再整齐排成行,上下对齐,每人每次翻两张卡片,如两张卡片相同,可取走;不同,则放回原处(学着记忆第几排、第几张),两人轮流,看谁拿的卡片多。(2)找房子让幼儿找找_颜色的房子或_的房子在第几间,并用印数字的方式表示出来。三、结束部分请幼儿讲讲,是怎么玩的?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贯穿10以内序数的学习。如_你排在第几排、第几个?等等。千米的认识教案(八):认识圆柱的教案设计认识圆柱的教案设计活动目标:1. 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2. 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3. 在动手尝试的
26、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用各种圆柱体制成的机器人一个。胡萝卜、粉笔 、小刀、磁带、录音机2. 操作学具:人手十枚一样大小的硬币、浆糊。长方形纸8张、水笔8盒废卫生纸筒8个、各色腊光纸若干吸管一篮、薯片筒若干各种空心小形体、铁丝3. 环境创设: 体育角,内放高跷、圆柱状沙袋、棍、易拉罐、滚筒、金箍棒等 自制玩具角,陈设会叫的陀螺、望远镜、万花筒、柱状风铃等 实物角,内置电池、果汁罐、卷糖、球、椎状物体、花瓶、废旧蛋糕盒等活动过程:一、通过机器人柱柱激发幼儿参观圆柱世界的兴致。1. 介绍机器人引题: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柱柱。柱柱
27、想请小朋友到柱柱世界宫玩,你们想去吗?2. 听音乐开火车带领幼儿到柱柱世界。二、通过反复尝试初步认识圆柱体,引导幼儿体验圆柱世界的秘密。1. 玩一玩、想一想-引导幼儿第一次游戏尝试,知道圆柱体的名称。 让幼儿任意挑选一种玩具,自由感知圆柱世界的丰富。 启发提问:A、你玩的是什么?它象什么形状?B、你还发现了圆柱世界的什么秘密? 鼓励幼儿完整表述自己的经验,重点能说出它象什么形状? 以机器人口吻小结-柱柱世界里的每样东西都象柱子一样,这种形体就叫圆柱体。2. 量一量,说一说- 引导幼儿第二次测量尝试,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启发尝试:A、你发现圆柱体是什么样的?它跟圆形一样吗?B、请你再玩一玩,想一
28、想,你是怎么玩的?C、每个圆柱体摸上去都是什么感觉?请你用绳子或尺子量一量好吗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绳子,尺子量一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一样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小结:圆柱体的两端是两个一样大的圆形,中间部分一样粗,放倒了还会滚动。三、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巩固认识圆柱体,提高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辨别能力。page_break1. 叠一叠,变一变- 让幼儿在比较尝试中 加深对圆柱体的印象。 启发提问:A、你知道硬币是什么形状的?B、你能不能用许多硬币变一个圆柱体? 幼儿操作,思考:你是怎么变的?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象什么? 小结: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叠起
29、来象圆柱体。2. 找一找,削一削-幼儿在寻找相似与不似中加深对圆柱体的理解。 以柱柱口吻夸奖操作认真的幼儿,并寻求帮助:你能不能帮我把象圆柱体的东西找出来? 引导幼儿观察陈列柜内实物,分辨相似与 不似圆柱体的东西,并说出原因。 提出疑问:怎样使胡萝卜变得象圆柱体? 教师操作:用削刀将胡萝卜削掉,中间部分削去外皮,变成一样粗细。四、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圆柱体,开拓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迁移发散能力。想一想,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还见到、用到的东西有哪些象圆柱体?五、通过分组小制作延伸幼儿对圆柱世界的想象创造能力。1. 制作望远镜-在长方形卡纸上先涂上花纹,再粘制两个一样大的圆柱体,并用胶水固定。2. 花链数字
30、玩具-在许多形状中寻找圆柱体的小纸链,并串到弯好的铁丝上,变成花链玩具。3. 纸筒小动物-利用废卫生纸筒,卷上色纸,粘贴眼睛、嘴巴、耳朵等制作小兔、小鸟、螃蟹等小动物。插吸管-把吸管有规律地插入纸杯,并调整吸管两边长度,变出各种形态东西。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千米的认识教案(九):圆锥的认识教案圆锥的认识教案湖北省京山县宋河镇小田蓉教学内容:六年制第十二册数学第4849页的内容,完成第49页上面的“做一做”和练习十 二的第12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教学重难点:圆锥的特征教具准备:圆锥形物体一个、圆锥的模型一个、CAI课件四件学具准备:圆锥形实物,模
31、型一个、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教程:一、导入 新课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谁能告诉老师圆柱有什么特征?(指名答)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感觉一下,它与圆柱有什么不一样?生观察感知后,说出自己的结果,师肯定:这个物体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立体图形。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二、新授1?教学圆锥的认识1出示多媒体CAI课件的三幅圆锥形实物图。(此处有图)提问:这些物体的形状是什么?(圆锥)这时利用CAI课件动画光点的闪烁,闪动实物图的轮廓,紧接着把实物的模像移走,只剩下图
32、形的轮廓,抽象出圆锥体的几何图形。(此处有图)接着改变不同的方向,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就是圆锥体的几何图形。2师讲解: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边讲边用动画光点的闪烁闪动“圆锥的顶 点”,并标示出来,将底面用彩色涂上,并标出“底面”。)请同学们拿出圆锥模型,摸一 摸周围的面,提问:这个面是一个平面还是曲面?指出: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同时标出“侧面”让学生看着圆锥形物体,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用CAI课件演示作高,接着顺着母线的方向演示、强调: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3生拿出学具,同桌互指圆锥的底面、侧面、顶点、高2?小结谁能归纳一下圆锥有什么特
33、征?(指名试答)师板书: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3?教学测量圆锥的高。提问:圆锥的高能直接测量吗?为什么?(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采用多媒体CAI课件(二)演示边演示,边讲解测量过程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读出数值。生自己量手中的圆锥学具的高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设问: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又是什么图形呢?生思考讨论后,指名回答师:我们通过实验来看看。出示CAI课件(三),一步一步演示:(此处有图)使学生认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再利用CAI课件将其展开图合拢,恢
34、复原状,以加深对圆锥侧面的认识。三、课堂练习1?做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2?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3?做练习十二的第2题采用CAI课件,拆分组合,指名口答。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锥,想一想:圆锥有什么特征?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此处有图)圆锥的特征: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圆锥的认识教案千米的认识教案(一十):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与实际操作中、感知角的基本特等特征。2、利用角的特征来发现角、画角、发明角。3、在小组合作中养成倾听的习惯、培养口头发达的能力。教学重点:1、认识角。2、从直观感知中笼统出角的图形和正确的画角。教学
35、过程: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在黑板上写上星级小组、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拿出一个五角星)、喜欢这个吗?那怎样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五角星呢?今天我们要开展星级小组的评比、看看哪个小组能获得今天的星级小组、有信心吗?(生:有)同学们都有信心、每个组加上一个五角星、现在是几星级了?下面张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可要看仔细了。课件播放引入。师:屏幕上哪些图形我们已经学过了、它们分别叫什么?生1:这些图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师:这是什么图形呢?(课件出示角)生回答:这个图形是角。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它叫角、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师:看、我们的学校多么整洁、优美。新的一天
36、开始、学校里早早就热闹起来了。认真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同桌活动、边听边说)谁来把你们的发现说给大家听一听?生1:操场上有老师、老爷爷、小朋友。师:你发现了角吗?哪些地方有角、谁来指一指?(课件演示)生1:老师手中的三角板上有角。生2:老爷爷手中的剪刀上有角。生3:钟面上有角、小朋友们做操时两手之间形成了角、球场上有角师:刚才第三组的同学发言特别积极、第一组和第四组的同学听得特别认识、给他们分别奖励一个一角星、现在是几星级了?还是一星级的不要灰心、因为还有机会。师:在我们的学校里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在许多物体上面都有角。千米的认识教案(一十一):大班
37、认识自己的身体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笔者精心整理的大班认识自己的身体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活动背景:通过平时对孩子们的观察,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身体非常感兴趣:喜欢对着镜子做千奇百怪的动作来自娱自乐;音乐响起时,孩子们总是不由自主的翩翩起舞;他们在运动时时常会问“人的手臂、腿为什么能动呢?”如何引导幼儿发现人体肩、臂、手、腿和足会动的奥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呢?为此我想到了孩子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我的关节会表演”这一以保健知识为主的综合主题活动。本活动通过自身的活动,让幼儿去发现关节、认识
38、关节及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人体奥秘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勤于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兴趣。幼儿情况分析:本班幼儿对健康方面的知识不是太了解,尤其是关于身体的奥秘,但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能较好的吸收新知识。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探索身体上的各个关节,知道关节能使身体弯曲,体验关节运动的快乐。2、了解如何正确的保护关节,关节的重要性。3、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在关节部位作画。活动准备:1水彩笔若干、健康歌的音乐。2教师事先在手上画好“亲亲一家人”。3知识准备:幼儿初步了解四肢各部位的名称(如肩膀、胳膊、膝盖、手腕等)教学方法:1、整体教学法集体教学,面对群体展开教学活动。2、情景教学法活动
39、开始,创设“亲亲一家人”来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情景,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很好的导入活动。3、游戏法活动中通过玩“不弯曲手指关节拿东西”的游戏,让幼儿了解关节的重要性。活动过程:一、会弯腰的一家人,引出活动。1导入部分。今天老师邀请了亲亲热热的一家人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你们高兴吗?咦,那他们在哪里呢?瞧,他们在这儿呢。2教师逐一伸出手指念儿歌。拇指是爷爷,胡子一大把;食指是奶奶,带着老花镜;中指是爸爸,排队站中央;无名指是妈妈,笑着把我夸;小指就是我,聪明又可爱;五指握握紧,亲亲一家人。这是多亲热的一家人呀,我们小朋友也把手伸出来弯一弯和他们打个招呼吧!(爸爸好!妈妈好!爷爷好!奶奶好!)二、灵活的
40、关节。1引导幼儿发现关节。刚才呀,老师看你们和这一家人打招呼的时候,小手一弯一弯的动得可灵活了,真奇怪。我们的手指头为什么会弯曲呢?(因为有关节)2引导幼儿寻找身体上的关节,告诉幼儿各关节的名称,并让幼儿活动各个关节。我们的身上除了有手指关节外,还有别的关节吗?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好不好?(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脚趾关节等,并引导幼儿发现有了关节我们的身体才能弯曲。)3游戏。今天,我们认识了身体上的许多关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不弯曲手指关节,你能拿到老师手里的东西吗?)通过刚才的小游戏,你们说我们的关节重要吗?4、如何正确的保护关节总结:因此我们平时要经常锻
41、炼身体,增强体质,但是锻炼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以免损伤我们的关节,天冷了,我们也要保护我们的关节,给他们穿上衣服。5、画关节亲亲一家人给小朋友送来了水彩笔,那我们就用它在我们的手指关节上画上各种礼物送给他们吧!画完后请你们试着动一动这些关节,看看关节在一曲一伸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幼儿弯曲自己的关节,会发现关节上的图形(毛毛虫、人脸)随着动起来,非常有趣。三、我的关节会表演。4带领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舞,活动身体上的各个关节。(老师播放健康歌的.音乐)活动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反思:1、注重激发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本次活动开头以“手指儿歌”这一形象的描述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42、,自然导入课题。首先我在手指关节上画好“亲亲一家人”的头像,并请幼儿一起和这一家人用手指头打招呼,想一想我们的手指头为什么会弯曲?让幼儿从自身对手指会弯曲这一认识入手,知道我们的手指上有关节。从而让幼儿比较容易进入探究状态,并保持持续的求知欲望。在认识关节这一活动过程中,我着眼于以“活动各个关节”来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让幼儿通过想象在关节上画画,使幼儿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玩中体验,玩中交流,玩中探究”。2、注重幼儿的亲历过程。在初步认识了我们身体上的关节后,我又以“如果不弯曲手指关节,能不能拿到我手里的东西?”为游戏,让幼儿亲自体验人体关节的重要性,激发他们
43、认识、探究自己身体的兴趣。通过这样的亲历活动,使幼儿较好的掌握和理解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3、注重幼儿对关节这一概念是否准确理解。在引出关节这一概念时,我强调了它是骨头与骨头之间可以动的连接部分叫关节。但有一幼儿说我们的舌头上也有关节,他认为舌头能活动就有关节,这无疑是不正确的。于是我就问他:我们的舌头上有骨头吗?(没有),这样就自然地让幼儿明白了我们的舌头上是没有关节的。4、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如果老师提出问题时,孩子们不能回答,老师可以直接说出答案;当孩子们找身体上的其他关节时,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孩子们在玩“不弯曲关节拿笔”的游戏时,老师可以提供操作台,让所有的孩子都看到。千米的认识教案(一
44、十二):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数学教案设计活动目标1.使幼儿认识10以内的序数,并会从不同的方向辨别数序,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2.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的.发现,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3.让幼儿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1、图片:动物之家(设计为6层,每层为10间房,住着各种小动物)猫捉老鼠(设计一幢楼,猫、老鼠分别活动的图片)2、幼儿操作材料:对对卡(画着各种动物的图片)趣味练习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小动物,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二、展开1.出示-动物之家(1)引导幼儿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动物的家在哪里?(2)教师:你能很快的找出小鸡、小鸭他们的家在第几层楼,第几间房间吗?你用的是什么好办
45、法?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3)请幼儿说出:_动物的家在第几层、第几间。2.出示“猫捉老鼠”,组织幼儿玩猫捉老鼠的游戏。(1)师:小动物的房间里住着老鼠呢?我们请小猫来帮忙,抓住它,好不好?不过,我们要告诉小猫,老鼠住在哪里,这样小猫才能很快的捉住老鼠。(2)引导幼儿找一找老鼠在哪里,猫到哪里捉老鼠,要求幼儿说出第几层,第几间。游戏可反复进行几次。3.幼儿操作活动(1)对对卡游戏两人结对玩,把若干画有相同物体的卡片打乱,再整齐排成行,上下对齐,每人每次翻两张卡片,如两张卡片相同,可取走;不同,则放回原处(学着记忆第几排、第几张),两人轮流,看谁拿的卡片多。(2)找房子让幼儿找找_颜色的房子或_的
46、房子在第几间,并用印数字的方式表示出来。三、结束部分请幼儿讲讲,是怎么玩的?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贯穿10以内序数的学习。如_你排在第几排、第几个?等等。千米的认识教案(一十三):一.教学内容:p2-4及相应的练习。二.教学目标: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使学生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3.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新。三.重点难点1.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2.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
47、理解。四.教具准备挂图,投影仪。创新点:注重以旧知带新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五、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答(1)一千里面有()个百,一万里面有()个千。(2)()个一百是一千,()个一千是一万。2.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5.自由读一读下面的话。P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6.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并进行板书(二)讲授新课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1)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四人小组计论,再汇报。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读呢?(2)教师拨算珠,让学
48、生观察,思考能得出的规律是什么。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lO个一百万是一千万,lO个-千万是一亿。(3)结合板书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4)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5)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6)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足10,即:十进关系。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1)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2)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3)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
49、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4)认识数位分级。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干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看书质疑。问: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1.回答下面的问题。(1)万级的数位有哪些?(2)每相邻的两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3)说说万级中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4)有_*中,各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2.课本p4页的做一做。3.判断题:(1)十个一
50、千是一万。()(2)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3)5050中这两个5表示的数值是一样的。()(四)课后延伸看书:p2-4千米的认识教案(一十四):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一年级数学教案一、说教材一、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第24页的例题,做一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3、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现学习的喜悦
51、。教学重点: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关键:初步理解0的含义二、说教法,说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多种情景来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我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总是及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含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实现教学的再创造。学法可归纳为: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三、说教学程序创设情景,
52、设疑引入(出示三个纸盒)教师说:“我给小朋友带来一个东西,想不想知道盒子里分别装的是什么?谁能打开并说说用哪个数来表示它?”教学关键:初步理解0的含义学生感到疑惑,教师及时提出课程:我们这节课就进一步学习“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探索新知1、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出示物图)教师充分利用实物图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2、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出示直尺)教师引导思考:0还可以表示什么?3、寻找“0”设计意图:从生活中你见到的0入手,带领孩子们去生活中寻找知识的原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0的感知体验,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4、体会0的计算我在情景
53、中体会0的计算,集体交流不同想法。学生感到疑惑,教师及时提出课程:我们这节课就进一步学习“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我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交流,从而亲身体验关于0的计算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练习,巩固新知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富有情趣、灵活多样,要富有挑战性。根据这些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例如:巩固练习第2题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游戏中尝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全结评价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
54、有什么体会?这样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激发学生数学的热情。总之,本节课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化、活动化、生活化、情感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千米的认识教案(一十五):圆的认识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修订本)第115118页。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经历“做”圆、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圆的特征,培养学生_思考的意识和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
55、学应用的价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多媒体演示自然界中的圆,有向日葵的花盘、荷花池中的莲蓬、平静水面的圆形涟漪谈话:从我们欣赏的这些美景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举例:这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圆,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为制造的圆,请你举出实例,好吗?(学生举例)质疑:(出示圆形喷泉水池图片)看了这个圆形喷泉水池,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小结: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有关圆的问题。(板书课题)【评析: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二、合作探究1“做”圆。 ,谈话:请大家先在小组里商量,然后用提供的材料动手“做”一个圆。
56、(材料有:图钉一枚、绳子一根、铅笔一枝、吹塑纸一张、剪刀一把。)(1)展示学生“做”出的圆;(2)让学生汇报“做”圆的方法;(3)交流“做”圆的关键。小结:“做”圆的方法是先在绳子的两端各拴上图钉和铅笔,然后把图钉固定在吹塑纸的中央,拉紧绳子用铅笔围绕图钉画一圈,把它剪下来,就“做”出了一个圆。其中关键的步骤就在于不仅固定的图钉不能移动,而且转动时一定要拉紧绳子。【评析:利用提供的材料动手“做”圆,使学生在实践中初步感知了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同时明确了图钉固定点到铅笔画出的圆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2画圆。提问:画圆的工具是什么?你会使用圆规画圆吗?请大家用圆规随意在纸上画出两个圆,并说说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思考:如果要求画出的圆是同样的大小,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小结:只要把圆规两只脚分开的距离保持一样长,那么画出的圆一定同样大小。【评析:让学生用圆规试着画圆,形成实践的体验后,再交流画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新乡市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桥梁养护管理培训课件
- 2025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核心银行面试题及答案
- 2025注册验船师考试(B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初级汽车维修工考试模拟试题集
- 2025年人工智能项目经理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碳排放权与碳期货市场关联研究面试高频考点
- 公务员面试题实例分析及答案
- 山地光伏除草施工方案
- 医院培训课件:《查对制度》
- 2024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技术规范
- TB10104-2003 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
- 08J333 建筑防腐蚀构造
- DL∕ T 802.7-2010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7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点及风险隐患排查重点课件
- 香港朗文1A-6B全部单词(音标版)
- CJJ57-2012 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入厂燃料验收管理验收统一标准
- 14J936变形缝建筑构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