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物理处理沉淀理论和沉砂池PPT课件_第1页
污水的物理处理沉淀理论和沉砂池PPT课件_第2页
污水的物理处理沉淀理论和沉砂池PPT课件_第3页
污水的物理处理沉淀理论和沉砂池PPT课件_第4页
污水的物理处理沉淀理论和沉砂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1、沉淀的概念、沉淀的概念 一、概述 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第1页/共56页2 按照废水的性质与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不同,沉按照废水的性质与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不同,沉淀处理工艺可以是整个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工序,亦可淀处理工艺可以是整个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工序,亦可以作为唯一的处理方法。以作为唯一的处理方法。 2、应用场合在典型的污水处理厂中,有以下4种用法:(1) 用于废水的预处理沉砂池 (2) 用于污水进入生物处理构筑物前的初步处理 (初沉池)(3) 用于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次沉淀池)(4) 用于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第2页

2、/共56页3二、沉淀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 压缩沉淀 第3页/共56页41、自由沉淀 自由沉淀也称为离散沉降,是一种非絮凝性或弱絮凝性固体颗粒在稀悬浮液中的沉淀。 由于悬浮固体浓度低,而且颗粒之间不发生聚集,因此在沉降过程中颗粒的形状、粒径和密度都保持不变,互不干扰地各自独立完成匀速沉降过程。第4页/共56页52、絮凝沉淀 这是一种絮凝性固体颗粒在稀悬浮液中的沉淀。 虽然悬浮固体浓度也不高(50-500mg/L),但颗粒在沉降过程中接触碰撞时能互相聚集为较大的絮体,因而颗粒粒径和沉降速度随沉降时间的延续而增大。第5页/共56页6 3、区域沉淀 也称成层沉淀、拥挤沉淀。 这是一种固体颗粒(

3、特别是强絮凝性颗粒)在较高浓度(500mg/L以上)悬浮液中的沉降。 二沉池下部的沉降浓缩池内的初期沉降。 由于悬浮固体浓度较高,颗粒彼此靠的很近,吸附力将促使所有颗粒聚集为一个整体,但各自保持不变的相对位置共同下沉。此时,水与颗粒群体之间形成一个清晰的泥水界面,沉降过程就是这个界面随沉降历时下移的过程。 第6页/共56页7 当悬浮液中的悬浮固体浓度很高时,颗粒之间便互相接触,彼此上下支承。在上当悬浮液中的悬浮固体浓度很高时,颗粒之间便互相接触,彼此上下支承。在上下颗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水被挤出,颗粒相对位置不断靠近,颗粒群下颗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水被挤出,颗粒相对位置

4、不断靠近,颗粒群体被压缩。体被压缩。 4、压缩沉淀 实例:二沉池污泥斗浓缩池内的浓缩过程。第7页/共56页8上澄水自由沉淀带絮凝干涉沉淀带成层沉淀带压缩沉淀时间t水深ABCD沉淀过程示意图第8页/共56页9分析的假定沉淀过程中颗粒的大小、形状、重量等不变颗粒为球形颗粒只在重力作用下沉淀,不受器壁和其他颗粒影响。静水中悬浮颗粒开始沉淀时,因受重力作用产生加速运动,经过很短的时间后,颗粒的重力与水对其产生的阻力平衡时,颗粒即成等速下沉。 三、自由沉淀及分析第9页/共56页10悬浮颗粒在水中的受力:重力F1、浮力F2、下沉中的摩擦阻力F3重力大于浮力和摩擦力时, 下沉;重力等于浮力和摩擦力时, 相对

5、静止;重力小于浮力和摩擦力时, 上浮。F2sF1L,F3第10页/共56页11 用牛顿第二定律表达颗粒的自由沉淀过程用牛顿第二定律表达颗粒的自由沉淀过程: : 式中:式中: m m颗粒质量,颗粒质量,kgkg; u u颗粒沉速,颗粒沉速,m/sm/s; t t沉淀时间,沉淀时间,s s; F F1 1颗粒的重力颗粒的重力 F F2 2颗粒的浮力颗粒的浮力 F F3 3颗粒沉淀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颗粒沉淀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 悬 浮 颗 粒 在 水 中 的 受 力 分 析321FFFdtdum第11页/共56页12 (1 1)颗粒的重力:)颗粒的重力:其中:其中:S S为颗粒密度,为颗粒密度

6、,kg/mkg/m3 3; d d为颗粒直径,为颗粒直径,m m; g g为重力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2 2)颗粒的浮力:)颗粒的浮力: 其中:其中:L L为液体密度,为液体密度,kg/mkg/m3 3;gdS6F31gdL6F32第12页/共56页13 (3 3)颗粒沉淀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颗粒沉淀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 式中:式中:阻力系数,当颗粒周围绕流处于阻力系数,当颗粒周围绕流处于层流状态时,层流状态时, =24/Re=24/Re;ReRe为颗粒绕流雷为颗粒绕流雷偌数,与颗粒的直径、沉速、液体的粘度等偌数,与颗粒的直径、沉速、液体的粘度等有关,有关, A A自由沉淀颗粒在垂直面上

7、的投影面积,自由沉淀颗粒在垂直面上的投影面积,2F23uALLudRe241dA第13页/共56页14 颗粒下沉开始时,沉速为颗粒下沉开始时,沉速为0 0,逐渐加速,逐渐加速,阻力阻力F F3 3也随之增加,很快三种力达到平衡,也随之增加,很快三种力达到平衡,颗粒等速下沉,颗粒等速下沉,du/dt=0du/dt=0,代入公式:,代入公式:2212231834246)(gddguuddgdtdumLSLLSLLS第14页/共56页152181dguLSs 即为球状颗粒自由沉淀的沉速公式,亦称斯托克斯公式第15页/共56页16由上式可知,颗粒沉降速度uS与下述因素有关:2181dguLSS斯托克斯

8、定律讨论v当S大于L时,S-L为正值,颗粒以uS下沉;v当S与L相等时,uS=0,颗粒在水中呈悬浮状 态,这种颗粒不能用沉淀去除;vS小于L时,S-L为负值,颗粒以uS上浮,可 用浮上法去除。vuS与颗粒直径d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增加颗粒直径有助于提高沉淀速度(或上浮速度),提高去除效果。vuS与成反比,随水温上升而下降;即沉速受水温影响,水温上升,沉速增大。第16页/共56页17 为了便于说明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分析水中悬浮颗粒在沉淀池内运为了便于说明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分析水中悬浮颗粒在沉淀池内运动规律,动规律,HazenHazen和和CampCamp提出了理想沉淀池的概念。提出了理想沉淀池

9、的概念。四、沉淀池工作原理 理想沉淀池划分为4个区域,即进口区域、沉淀区域、出口区域及污泥区域。 第17页/共56页18 作如下假设作如下假设(1) (1) 沉淀区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水流速度均相同,水平流速为沉淀区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水流速度均相同,水平流速为;(2) (2) 悬浮颗粒在沉淀区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为悬浮颗粒在沉淀区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为u u;(3) (3) 在沉淀区的进口区域,水流中的悬浮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过水断面上;在沉淀区的进口区域,水流中的悬浮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过水断面上;(4) (4) 颗粒一经沉到池底,即认为已被去除。颗粒一经沉到池底,即认为已被去除。第18页/共56页19式

10、中:v-颗粒的水平分速; qv-进水流量; A-沉淀区过水断面面积,Hb H -沉淀区的水深; b -沉淀区宽度。当某一颗粒进入沉淀池后另一方面,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沿垂直方向下沉,其沉速即是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u。一方面随着水流在水平方向流动,其水平流速v等于水流速度;颗粒运动的轨迹为其水平分速v和沉速u的矢量和,在沉淀过程中,是一组倾斜的直线,其坡度为i=u/v。bHqAqvvv/第19页/共56页20 从沉淀区顶部x点进入的颗粒中,必存在着某一粒径的颗粒,其沉速为u0,到达沉淀区末端时刚好能沉至池底。 当颗粒沉速uiu0时,无论这种颗粒处于进口端的什么位置,它都可以沉到池底被去除。大颗粒.pp

11、t 当颗粒沉速uiu0时,从沉淀区顶端进入的颗粒不能沉淀到池底,会随水流排出,而当其位于水面下的某一位置进入沉淀区时,它可以沉到底部而被去除。小颗粒.ppt第20页/共56页21自 由 沉 淀 实 验 设在一水深H的沉淀柱内进行自由沉淀实验,实验开始,沉淀时间为0,此时沉淀柱内悬浮物分布是均匀的,即每个断面上颗粒的数量与粒径的组成是相同的,悬浮物浓度为C0(mg/L),此时去除率E=0。自由沉淀图解第21页/共56页22 在同一沉淀时间t,下式成立: 故: 设沉速u1u0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dP(%),其中 的颗粒将会从水中沉到池底而去除。(%)dPHhtuHtuh01;01/uuHhdPuud

12、PHh01第22页/共56页23 对于沉速为对于沉速为u u(uuuu0 0)的全部悬浮颗粒,)的全部悬浮颗粒,可被沉淀于池底的总量为:可被沉淀于池底的总量为: 而沉淀池能去除的颗粒包括而沉淀池能去除的颗粒包括uuuu0 0以及以及 uuuu0 0的两部分,故沉淀池对悬浮物的总去除率的两部分,故沉淀池对悬浮物的总去除率为:为:0000001/PPudPudPuu00001)1 (PudPuP第23页/共56页24不同沉淀速度的总去除率第24页/共56页25不同沉淀时间的总去除率第25页/共56页26HLuv/0)/(0HLuv中并简化后得出Hu0vL 下图的运动迹线中的相似三角形存在着如下的关

13、系:将上式带入式qv/A反映沉淀池效力的参数,一般称为沉淀池的表面负荷率,或称沉淀池的过流率,用符号q表示:bHqAqvvv/Aquv/0AubHHLuqv00)/(Aqqv/第26页/共56页27 理想沉淀池中,u0与q在数值上相同,但它们的物理概念不同: u0的单位是m/h;q表示单位面积的沉淀池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流量,单位是m3/m2h。故只要确定颗粒的最小沉速u0,就可以求得理想沉淀池的过流率或表面负荷率。 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与池的水面面积A有关,与池深H和沉淀时间t无关,即与池的体积V无关。Aquv/0Aqqv/比较两式可知:第27页/共56页28 实际中,常按以下经验公式确定设计

14、表面负荷q和沉降时间t: 000 . 25 . 175. 1125. 11ttuq式中:u0、t0分别为由沉降曲线上查得的理论沉降速度和沉降时间。 第28页/共56页29例 题 某自由沉淀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沉淀高度H=120cm。试绘制沉淀曲线P-u曲线,并计算不同沉淀时间条件下的悬浮颗粒的总去除率,并绘制-t、-u曲线。第29页/共56页30解:解:(1 1)计算各沉淀时间相应的沉速计算各沉淀时间相应的沉速u u, 表观去除率表观去除率E E(2 2)以)以P Pi i为纵坐标,为纵坐标,u u为横纵标作图得沉淀曲为横纵标作图得沉淀曲线:线: P-uP-u曲线曲线 (3 3)图解计算各沉速

15、下的总去率)图解计算各沉速下的总去率,u,u0 0=3.0=3.0为例为例,小于此沉速的颗粒与全部颗粒之比小于此沉速的颗粒与全部颗粒之比P P0 0=0.67,=0.67, 积分项等于各矩形面积之和。积分项等于各矩形面积之和。则:=(1-0.67)+1.07/3=0.687 以此计算出各时总沉淀效率。00001)1 (PudPuP第30页/共56页31(4 4)以总效率)以总效率为纵坐标,以沉淀时间为纵坐标,以沉淀时间t t为横为横纵标作图的效率纵标作图的效率- -时间曲线时间曲线不同沉淀时间的总去除率第31页/共56页32不同沉淀速度的总去除率第32页/共56页33思考题 下图是沉降实验所得

16、总去除率与颗粒沉淀速度u0 的关系,有人认为从图中可以看出,颗粒的沉淀速度越大去除率越低。另外的人认为沉淀速度越大说明颗粒粒径越大,而颗粒越大越易除去,为什么此时去除率越低呢?你如何解释?第33页/共56页3410-4 沉砂池第34页/共56页35 污水中的无机颗粒不仅会磨损设备和管道,降低活性污泥活性,而且会污水中的无机颗粒不仅会磨损设备和管道,降低活性污泥活性,而且会板积在反应池底部减小反应器有效容积,甚至在脱水时扎破滤带损坏脱水板积在反应池底部减小反应器有效容积,甚至在脱水时扎破滤带损坏脱水设备。设备。 沉砂池设置目的沉砂池设置目的就是就是去除污水中泥沙、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比重为去除污

17、水中泥沙、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比重为2.65)的无机颗粒)的无机颗粒,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第35页/共56页36沉砂池的作用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沉砂池的几种型式 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平流式、曝气沉砂池、旋流式沉砂池等、 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一、概论第36页/共56页37沉砂池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与主要参数:(1) 城市污水厂一般均应设置沉砂池,工业污水是否设置视水质情况而定。城市污水厂的沉砂池

18、的只数或分格数应不少于2,并按并联运行原则考虑。(2) 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考虑:当污水自流进入时,应按每期的最大设计流量计算;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应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在合流制处理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计算。 第37页/共56页38(3) 沉砂池去除的砂粒比重为2.65、粒径为0.2mm以上。(4) 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6 m3污水沉砂30m3计算,其含水率约60,容重约1500kg/m3。(5) 贮砂斗的容积应按2日沉砂量计算,贮砂斗壁的倾角不应小于55。排砂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6) 沉砂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 第38页/共56页39 一般认为大于一般

19、认为大于0.21mm0.21mm粒径的砂粒是造成后续处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所粒径的砂粒是造成后续处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传统上沉砂池设计是基于去除以传统上沉砂池设计是基于去除粒径粒径0.21mm0.21mm(6565目)以上,目)以上,相对密度为相对密度为2.652.65的砂粒的砂粒。但除砂数据分析表明,沉砂的相对密度范围在。但除砂数据分析表明,沉砂的相对密度范围在1.3-2.71.3-2.7之间,之间,而且现已有沉砂池能够去除到而且现已有沉砂池能够去除到0.11mm0.11mm(140140目)砂粒目)砂粒70%70%以上。以上。第39页/共56页40二、平流式沉砂池第40页/共56页41 平

20、流式沉砂池的平流式沉砂池的主要缺点主要缺点是沉砂中是沉砂中约夹杂有约夹杂有1515的有机物,使沉砂的后续处理的有机物,使沉砂的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增加难度。 故常需配洗砂机,排砂经清洗后,有机物含量低于10,称为清洁砂,再外运。 平流式是最常用的一种型式,它的截留效果好,工作稳定,构造亦较简单。上图所示为平流式沉砂池的一种。池的上部是过水部分,是一条加宽了的明渠,渠的两端设有闸门以控制水流,池底设有12个贮砂斗,下接带闸阀的排砂管。第41页/共56页42污水在池内的最大流速为0.3m/s,最小流速为0.15m/s;最大流量时,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不少于30s,一般为3060s;有效水深应不大于1.

21、2m,一般采用0.251.0m,池宽不小于0.6m;池底坡度一般为0.010.02,当设置除砂设备时,可根据除砂设备的要求,考虑池底形状。 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参数 第42页/共56页43 1.沉砂部分长度L 式中: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 速度,m/s; t-最大设计流量时的停留时 间,s。 2.水流断面面积A 式中: qv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3.池总宽度b 式中: h2-设计有效水深,m。 4.贮砂斗所需容积V 式中:X-城市污水的沉砂 量,一般采用30m3/106m3 (污水); T-排砂时间的间隔,d; kz 生活污水流量的总变化 系数。平 流 式 沉 砂 池 的 设 计 计

22、算 vtL 2/hAbvqAv/max6max1086400zvkTXqV第43页/共56页44 5.贮砂斗各部分尺寸计算 设贮砂斗底宽b1=0.5m; 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60; 则贮砂斗的上口宽b2为: 贮砂斗的容积V1: 式中:h3-贮砂斗高度,m; S1,S2-贮砂斗上口和下口的面积。 6. 贮砂室的高度h3 设采用重力排砂, 池底坡度 i=6%, 坡向砂斗,则:平 流 式 沉 砂 池 的 设 计 计 算132602btghb)(21213311SSSShV2/ ) 2(06. 006. 023233bbLhlhh第44页/共56页45平 流 式 沉 砂 池 的 设 计 计 算7.池总

23、高度池总高度H 式中:式中:h1-超高,超高,m; h3-贮砂斗高度,贮砂斗高度,m。 8.核算最小流速核算最小流速vmin 式中:式中: qvmin-设计最小流量,设计最小流量,m3/s;n1-最小流量时工作的沉砂池数目最小流量时工作的沉砂池数目 Amin-最小流量时沉砂池中的水最小流量时沉砂池中的水流断面面积,流断面面积,m2。321hhhHmin1minmin/Anqvv第45页/共56页46三、曝气沉砂池第46页/共56页47 曝气沉砂池是一个狭长形渠道,沿渠壁一侧的整个长度上设置曝气装置。为增强曝气推动水流回旋的作用,可在曝气器的外侧装设导流挡板。池底内侧设有集砂斗,池底以0.10.

24、5的坡度坡向砂斗。第47页/共56页48曝气沉砂池剖面示意第48页/共56页49 污水在池中存在着两种运动形式,其一为水平流动(一般流速0.1m/s),同时在池的横断面上产生旋转流动(旋转流速0.4m/s ),整个池内水流产生螺旋状前进的流动形式。 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第49页/共56页50 由于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作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由于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作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附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沉于池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附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沉于池底的砂粒较为纯净,有机物含量只有底的砂粒较为纯净,有机物含量只有5%左右,长期搁置也不至于腐化。左右,长期搁置也不至于腐化。特点: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5; 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还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离等作用。第50页/共56页51u水平流速一般取水平流速一般取0.080.12m/s。u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46min;雨天最;雨天最大流量时为大流量时为13 min。如作为预曝气,停留。如作为预曝气,停留时间为时间为1030min。u池的有效水深为池的有效水深为23m,池宽与池深比为,池宽与池深比为1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