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 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实验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应变片的基本结构,熟悉掌握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及要求。二、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及要求: 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及质量直接影响着测量的精度与成败,因此必须按照粘贴工艺规程粘贴应变片,一般步骤为:1、应变片的检查 (1)外观检查 用放大镜(或投影仪)进行外观检查。凡是金属丝栅不紊乱、布置均匀。引线牢固,底基胶层均匀者可以认为合格。 (2)阻值分选 用精密电桥测量应变片的阻值,一般不超过应变片名义阻值的±0.5时,认为其合格。但要根据实测电阻值分组包装使用。在同一组中,各片之间的实测电阻值偏差最好不超过±0.1。当相差为
2、177;0.5时上,电阻应变仪就不易平衡了。2、粘贴表面的清理(即试件清理) 一般对贴片表面的要求为:(1) 完全去掉表面的氧化皮及污垢。通常采用手提电动砂轮,钢刷、砂布等打磨。测点表面最好用0或1砂布打磨到6即可,也不易太光滑。打磨表面为应变片基底面积的23倍(2) 用划针在测点表面轻画贴片位置的坐标线。 (3)用丙酮(或无水乙醇、甲苯)和脱脂棉清洗。直到没有脏物为止,晾干后即可开始粘贴应变片。3、贴片的具体步骤 一般按使用粘贴剂所要求的工艺进行。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以使用KH一502粘贴剂为例) (1) 粘片前粘片的工具要准备齐全。 (2) 首先在应变片如背面和清理好的试件表面上都涂上层
3、很薄的粘贴剂、然后将应变片按试验要求的方位贴于试件上。 (3) 贴上后,在片上盖上层玻璃纸。一手提住引线,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轻轻滚压(主要用垂直压力,不要有推力)。把多余的胶水与气泡挤出。 (4) 贴片完毕后,应变片应该整齐、干净,位置准确,胶层均匀。4、应变片的干燥处理: 在贴片完成后,应根据所用粘贴剂的干燥固化条件,进行干燥处理。对KH一502粘贴剂。一般可在干燥的空气中自然干燥,也可用热烘干燥,如用红外线灯烤,电吹风吹等。5、粘贴质量的检查: 对应变片粘贴质量应检查如下项目: (1)应变片粘贴位置是否准确; (2)胶水是否均匀。有无气泡与漏贴部分,尽量给以补救。尤其注意将两端贴牢。 (3
4、)用万用表检查应变片是否断路或短路。 (4)用高阻计或万用表欧姆高阻挡,(如MF10型的10K档)检查应变片与试件间的绝缘电阻。对于一般的测量,绝缘电阻50100兆欧即可。 6、导线的连接与固定:对经过检查合格的应变片,即可焊接导线并使之固定。导线是应变片与测量仪器连接的桥梁,起着传输应变信号的作用。因此,应选择合适的导线。一般为了保护应变片,往往应在应变片与导线之间设有接线块(亦称过桥)。7、应变片在干燥固化和接好导线后,应立即涂上保护层。其作用是:防止胶层受潮,从而降低绝缘电阻,降低粘结强度,影响变形传递;防止油污腐蚀、机械损伤等。常用的材料有凡是林、石蜡环氧树脂等。三、实验用仪器、仪表、
5、工具、材料等:1、应变片、导线、接线块等强度梁、补偿块;2、万用表、精密电桥、放大镜;3、KH502粘结剂(胶水)、丙酮、脱脂棉(0、1)、玻璃纸(或聚氯乙稀膜);4、画笔、划针、钢板尺、电烙铁、焊锡、焊油、镊子、砂布;四、实验步骤:用KH502粘结剂,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耐心、细致地进行应变片的粘贴。KH502粘结剂使用时胶层要薄而均匀;涂胶水后在空气中暴露十分钟左右,再进行粘贴片比较理想。此胶固化后可用基甲或丙酮溶掉。注意勿粘触到手上严防胶液溅入眼内。切忌用水洗。涂油质眼膏使之脱落。五、实验报告的内容 1、详细记录所用应受片的规格、性能参数尺寸、原始阻值,灵敏系数K值,应变片类型等。 2、记
6、录下应变片粘贴后的阻值,绝缘电阻值,粘贴中出现的问题及其采取的解决办法。3、所使用仪表的精度及测量误差值。4、若粘贴后阻值与原阻值(粘贴应阻值)不一样,试指出阻值变化的原因。六、思考讨论题1、 影响粘贴质量的因素有那些?2、 怎样提高粘贴质量?3、 从传递变形的角度来看,应变片只粘贴两端不粘贴中间是可以的,而实际中却不能采用,试说明不能这样粘贴的原因。附:试件(等强度梁)上粘贴片应变片位置示意图(图1)。砝码P图1试验二 电桥特性试验1、实验目的 1.1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桥和差特性的理解; 1.2 掌握CM-1L型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2、实验仪器及设备 2.1 CM-1L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7、 1 套; 2.2 BDQ-1D型等强度梁实验装置及法码 1 套。3、实验原理及方法 电阻应变仪电桥的输出电压与各桥臂电阻应变片的实际应变有如下关系:(1)式中:各桥臂应变片的实际值;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供桥电压。 3.1 半桥接法等强度梁采用低碳钢材料,其弹性模量E=210GPa。等强度梁上下表面粘贴的五片应变片,分别为、。半桥接线法有单臂半桥接线法和双臂半桥接线法。 a单臂半桥接线法单臂半桥接线法是用一个工作应变片和一个补偿应变片接成半桥。取等强度梁上任一片应变片作为工作应变片与一补偿应变片接成半桥,即为单臂半桥接线法。(2) b双臂半桥接线双臂半桥接线是用两个工作应变片接成半桥。取等强
8、度梁上应变片和 (或和)接成半桥,即为双臂半桥接线。(3) 3.2 全桥接法 全桥接线有对臂全桥接线法和四臂全桥接线法。 a对臂全桥接线法 对臂全桥接线法是用两个工作应变片和两个补偿应变片接成全桥。取等强度梁上应变片和(或和)与两个补偿应变片接成全桥,即为对臂全桥接线。 (4) b四臂全桥接线法 四臂全桥接线法是用四个工作应变片接成全桥,取等强度梁上应变片、接成全桥,即为四臂全桥接线。(5)4、实验步骤 41、准备工作:应变片与CM1L应变仪的连接:每组测点组成同一种电桥的接线方式见图1,图2,图3:图1 1/4桥接线方法图2 半桥接线方法图3 全桥接线方法同时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本应变仪每一
9、组内的测点也可根据需要组成不同方式的电桥。全桥方式只需接好对应电桥的ABCD端即可。1/4桥,半桥,全桥的混合接线参见图4。图4 混合接线方法示意每一测试组连线应使用屏蔽电缆,长度相等,应变片阻值也应预先挑选,使其基本相等,以利桥路平衡。42、按键功能及使用CM1L系列静态应变仪键盘为矩阵式键盘,具有数字键及功能键。数字键的功能:数字键主要用于数据采集通道的切换及K值大小的设置,由数字09以及增“”、减“”键组成。功能键的功能:功能键共5键,即功能换挡键Shift、K(S)/测量键、总清/清零键、K(A)/巡检键、机号键。有关键盘的操作介绍如下:(1)切换测点:测点的切换要求在测量界面下完成,
10、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方法一:用户可通过数字键输入2位数来实现测点切换。如由键盘输入0、2,则表头显示切换为第2测点应变。方法二:用户可通过按“”“”键来查看各通道数据。(2)K值修正:当表头显示测量界面时,用户按“Shift”+“K(S)/测量”组合键将表头显示切换为K值修正界面,查看K值或对K值进行修正,即:首先在键盘按下功能换挡键Shift,释键后再按下“K(S)/测量”键,进入K值修正界面,表头显示当前测点应变片K值。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可由数字键的输入对当前K值进行修改。例:当前K值为2.000,若操作者输入四位数如1999,则表头K值指示修正为1.999,完成对K值的设置并自动保存,也
11、可以通过按“”“”键来设置。表头显示K值时只需按下“K(S)/测量”键,表头即可切换回测量界面显示应变。(应变值与K值显示最显著的差别是应变值无小数点,K值显示是2.000左右的数值)。若设置完K值返回测量界面,只对当前测点K值修正,在设置完K值后,按“K(A)/巡检键”键,则仪器所有测点的K值被修改为与当前测量点相同的K值并返回测量界面。(3)总清/清零:按总清/清零键,对表头当前的测点进行清零;若该键与Shift键相组合实现总清功能,即先按下Shift键,再按总清/清零键对各测点自动进行清零,然后返回原测点(即总清前测点)。(4)巡检:按一次“K(A)/巡检键”键,对各测点自动循环测量一次
12、,并显示。43、测量连线接好后打开电源,10位数码管发亮由5到0递减显示完成仪器自检进入工作状态,应变表头左部12位显示联机站号,34位显示测点P,第5位显示正负号,第610位显示应变值或K值(仪器的应变片灵敏度系数)。预热30分钟,检查每个测量点初始不平衡值,如是该数值稳定时,表示此点连接正确。出现不平衡数值有大的跳变或显示“E”时,应查明应变片或导线是否断、短路或其他异常情况,根据具体情况排除故障。经此检查正确后按“总清”组合键(Shift+总清/清零)进行巡检清零。总清后给测件加载,加载完成后按“K(A)巡检”键,仪器以约每秒一测点的速率进行显示,也可通过数字键切换显示测点。表1 各种组
13、桥方式测量结果表()序号组桥方式加载重量应变读数()计算项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 均 应 变输出电压公式桥臂系数加载卸载加载卸载加载卸载12 344.4、按照表1中序号顺序分别组桥测量。4.5、按递增法逐级加载、卸载(按递减法逐级卸载)三次,记录各级载荷所对应的应变值,并取其三次数据的平均值记入表1。5、实验报告要求5.1 按上页表中顺序分别记录、整理数据。5.2 讨论分析应变片各种组桥方法,比较其优缺点。6、思考讨论题:a) 正确地布片与接桥应从那些方面来考虑?b) 通过本次试验你有什么收获?c) 试讨论用图示的布片方式能测出等强度梁材料的弹性模数E,泊松比来吗?若可以,如何测量?若不行,试
14、设计一个能测量等强度梁E、值的方案。试验三 灵敏系数K值的测定试验一、试验目的:熟悉掌握应变片灵敏系数的测定方法。二、基本说明:灵敏系数K是应变片的主要参数之一,但应变片在厂时是抽样鉴定的。若应变片储存时间过长或质量不可靠时,在使用应变片前应对其K值进行必需的测定。一般采用等强度梁来进行测定。如实验一图1所示,贴于梁上的为工作片(待测片,贴在与梁的材料相同,但不受外力的补偿块上的电阻片为温度补偿片,与工作片为同一类型。)由材料力学我们知道,所谓等强度梁是各横截面上应力相同的梁。假设梁的高度,宽度按X的一次函数变化,即:则梁上下表面任一点的应力都相等,支座处的上下表面应力为:式中: 此时,梁的各
15、纵向纤维处于弹性应力状态,根据虎克定律:等强度梁各截面上任一点的应力为:式中:E材料弹性模量,取这样,当已知自由端砝码重量P和E值,便可以算出等强度量的应变计。由于应变片牢固地粘贴在梁的上表面,因而与梁表面具有相同的变形,即应变片所反应值是梁上表面贴片的应变。即。在等强度梁上加载前,先将工作片与补偿片接入电阻应变仪。把仪器的灵敏系数旋钮对准任一数值(一般取2),并将仪器调平衡。然后在梁上加载荷P=( )kg。应变仪则失去平衡,则可得应变仪指示应变,是指仪器灵敏系数为时所反应的贴片处应变。又 式中:所测得的应变片灵敏系数; 应变仪指示的灵敏系数; 应变仪灵敏系数为时测出的应力值; 用理论公式算出
16、来的应变值。三、试验步骤1、记录被测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即出厂时的平均名义灵敏系数)。2、测量并记录等强度梁的几何参数值。3、将被测量片和补偿应变片接入应变仪,应变仪灵敏系数旋钮调至2处,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把仪器调平衡,并记录。1、 按P( )kg逐次加载。分别记录下应变仪上相应指示的应变值。则。四、试验报告要求1、按下表内项目进行试验结果的整理计算;2、比较与的平均值。并作出测定结论(相对误差形式给出)。3、试分析误差原因。K值测定记录表表二 其它序号实验四 等强度梁的标定标定标准载荷与对应输出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标定的作用制定一个标准尺度,用以衡量实测信号的大小。1、实验目的1.1 熟悉C
17、S1D型动态应变仪的操作;1.2 了解信号采集及分析软件的功能;1.3 学会用上述仪器标定等强度梁。2、实验设备及仪器2.1 CS1D型动态应变仪 1 套;2.2 多通道AD采集卡及电脑 1 套;2.3 等强度梁及法码 1 套。3、实验仪器操作说明及标定方法图1 动态应变测量系统3.1 面板说明 1增益选择开关 此开关分为1倍、1/2倍、1/5倍、1/10倍、1/20倍、0倍,共六档,使用时可根据被测信号的大小改变此开关。 2过荷灯 当仪器输出过荷时此灯亮。 3自动复零按钮,用于仪器输出清零。 4校准选择开关: 此开关为0、100、200、500、1K、2K,共6档,可根据被测信号的大小,选择
18、此开关的位置。 5功能选择开关: 选择此开关不同的位置,可输出正校准值,负校准值及测量值。 6低通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分为:10Hz、100Hz、300Hz、1KHz、10KHz、F共六档,可根据被测量信号的频率选择适当的档位。 7电桥平衡: 测量时用于调节初始不平衡外接电位器。 8增益微调: 此电位器为增益调节,出厂时已调节好,正常情况下不要调节。图2 动态应变仪前后面板3.2 测量前的准备和仪器调节 1、桥压选择: 桥路电阻120,桥压选2V或4V2、桥路的连接 桥盒是应变测量元件与信号适调放大器(动态应变仪)连接的桥梁,熟悉桥盒的结构及连接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图3给出了桥盒的引线结构,图中
19、、是放在桥盒内的120精密线绕电阻,作为辅助组桥用。图4给出了1/4桥到全桥的连接方法。在(a)、(b)、(d)的连接方式中,必须使用120的应变片,才能保证电桥平衡。在实际测量时,应变片的连线、桥盒接线柱之间的短路线都要尽可能用烙铁焊接。 图4应变片与桥盒的连接方法为防止外部电磁干扰,特别是50Hz的干扰,桥盒与应变片之间用屏蔽线。遇到干扰严重,譬如集流环转接时,桥路干扰可能很大,可采用图4中(b)、(d)三线式接法予以降低。在测量点远离仪器条件下,为了保证校准值的准确度,可采用六线制接法,即在桥盒插头和仪器桥路输入插座之间引入需要长度的七芯(或六芯)电缆,两端配接相应的六芯转接插头,即1-
20、1,2-2,6-6对应连接,第七根芯线可剪断。 3、应变片灵敏度系数的修正 本仪器设计使用的应变片系数K=2.00,若使用灵敏度系数为KP的应变片,实际的应变值应:式中为测量的应变值。 4、接通电源 所有测量通道桥路接好后,放大器增益置于“1”档的位置,无桥路接入的增益置于“0”位,开启电源。 5、预热 仪器接通电源后即进入工作状态,为了保证稳定运行,电路应预热15-30分钟,对于小应变或长时间测量,则需要30-60分钟预热。预热完毕,即可进行测量。 6、零点调平衡 将功能转换开关置于“测量”位置,按下自动平衡按钮。使初始不平衡在最小范围内,然后调节平衡微调(逆时针旋动为减小,顺时针旋动为增大
21、),观察电源通道的表头显示,使仪器输出为零。3.3 测量1、低通滤波器档位的选择 为了滤除测量信号中不必要的频率分量,应将滤波器开关置于最高被测信号频率5-10倍的截止频率处,本装置截止频率为10、100、300、1K、10KHz和F (平坦无滤波)。2、量程选择为了正确的测量,使被测信号有一个合宜的输出幅度,可用放大通道前面板上方增益量程开关和增益微调来完成(微调用螺丝刀调节)。为此,预测被测输出电压值或应变量是必要的。每个通道放大器放大倍数约5000倍,若桥压为2V,单只应变片产生1时,输出约5mV峰值电压,100产生约0.5V输出电压。用户可以根据预计的应变产生值来放置增益开关位置。增益
22、开关为“1”时,约5000倍增益,“1/2”时为2500倍,依此类推。顺时针调节“微调增益”电位器,增益变大,逆时针增益减小,最小时约为最大增益的“1/3”值。桥压增加,相当于系统增益加大,即若桥压为2V时,对被测信号放大为5000倍,桥压为4V时,系统实际增益变为10000倍。在连续信号测量时,还可以利用过荷灯来适当调节增益,即用增益开关粗调,用随仪器配带的螺丝刀对增益微调电位器进行调节,以保证不过荷,过荷会造成输出信号过大甚至波形失真。 3.3 标定方法1、组半桥标定。按图4方法接半桥。按递增法和递减法依次加卸载,每次加卸载稳定后记录。重复三次。用手给等强度梁端部加一个任意载荷,记录相应数
23、据。2、组全桥标定。按图4方法接全桥。按递增法和递减法依次加卸载,每次加卸载稳定后记录。重复三次。用手给等强度梁端部加一个任意载荷,记录相应数据。4、实验报告要求4.1 把每次加卸载以及对应的应变值填入下表。标定数据记录表加载次序载荷P(Kg)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加 卸 加卸加卸加卸4.2 求标定曲线以载荷P为横坐标,波形高度h为纵坐标描点,依次连接各描点即为标定曲线或用最小二乘法借助计算机求出回归直线方程。4.3 检验标定精度 精度=×100 式中满量程输出值总误差 4.3.1 线性度一般用非线性误差表示 式中 max1实际工作曲线1和理论工作曲线2的偏移量。 Hmax额定输出
24、值。4.3.2 滞后指加载特性曲线与卸载特性曲线的偏离程度,用下式表示2=± 式中 max2=H1-H2加载和卸载特性曲线的差值。 Hmax额定输出值。4.3.3 重复性指相同条件下对传感器重复加载多次,其输出值的接近程度。由下式表示 3=± 式中 max3输出值的最大差值。 Hmax额定输出值。4.4 讨论影响传感器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5根据标定曲线求出所加任意载荷的大小。(试验四 动态应力测量)一、 实验目的:掌握进行动态应力测试时测试系统的组成。熟悉动态应变仪及数据采集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二、实验要求:实验前应熟悉动态应变仪及光线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阅读
25、实验用仪器的有关使用说明书。动态应变仪应掌握,怎样正确地接桥、调整仪器、电标定装置,衰减器的原理及正确使用以及仪器的正确操作等。对于示波器则应注意其操作规程及使用注意事项。如振子的选择,记录纸选用、安装、纸速的选择,仪器联接之间的阻抗匹配及正确进行记录的一些条件等。三、实验器材设备1、 动态应变仪:CS1D型2、 数据采集仪:3、 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4、 计算机,打印机等5、 已贴好应变片的带振动等强度梁四、实验步骤1、按仪器说明书,正确连接仪器之间导线;2、将等强度梁上已粘好的应变片R1、R2及补偿块上的补偿片Rt1、Rt2正确地接入电桥;3、开启应变仪、采集卡、运行采集软件,进行预热、调平
26、衡;4、进行标定过程;5、开启等强度梁上振动电动机进行振动;6、采集动态周期性的动载信号;7、打印测量点记录;8、计算应力应变大小。五、 试验报告及要求1、 将记录曲线按下标进行分析计算;2、 写出计算数据时所用的公式;3、 画出动态应力测试过程的原理及方框图,并指出信号在各组环节之间的交换形式。 测点 数据项目12测前标定值 记录曲线高度测后标定值 记录曲线高度应变仪衰减系数应变 E应力外载荷时标间隔应力频率附录2:振动信号采集分析实验室软件系统使用说明l 系统的启动与退出11 系统的启动 操作: (1)选择“开始”菜单“所有程序”“振动信号采集分析实验室”“振动信号采集分析实验室”启动系统
27、。(2)出现启动界面。(3)出现系统提示,询问是否导入上次退出时保存的设置,如“确定”则导入上次测试分析时的参数,“取消”则以软件出厂设置的参数进入系统。(4)最后出现系统主界面:12 系统的退出退出本系统可采用两种方法:方法一:(1)单击菜单“文件”“退出”。(2)出现保存设置提示。用户可选择是否保存当前的设置,以便下次启动时恢复系统设置。(保存设置信息包括:采样频率,是否采样保持,放大倍数,开始通道,结束通道,曲线背景颜色,时域曲线颜色,网格颜色,频域曲线颜色,读值线颜色,边框颜色,标注内容,通道设置内容,是否是静态应变应力测量)(3)然后系统提示是否退出,用户可根据目前的需求选择是否退出
28、系统。方法二:可通过系统窗口上的关闭按钮退出系统,后续提示同方法一。2 数据采集21 数据采集功能简介: 本系统具有最高500kHz的采样频率,最多可进行32个通道的连续海量存储(以硬盘单个逻辑分区容量为极限),可选择是否监视采集状态,采用多窗口显示通道的时域波形,进行采集监视。采集时可在时域电压波形、傅氏谱分析频域波形和物理量值之间进行切换。 本系统可进行灵活地触发控制,可以手动控制采集的开始与结束,可进行指定通道的电压信号触发采集(含多次触发采集),可灵活设定采集时间。可进行记忆触发。 采样频率可在30500000Hz之间可灵活设置,采集通道可在132之间连续选择。22 采集频率设置 单击
29、采集设置工具栏上的“采样频率”下拉列表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采样频率值,如果想设置列表中没有列出的特定的频率值,可以直接输入频率采样值进行设置。采样频率设置了合法性检查功能,如果出现错误输入,会出现提示。23 通道选择 采集开始前,要对开始通道和结束通道进行设置,由于硬件的限制,采集通道必须连续选择。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开始通道和结束通道。 举例:如果选择14通道,则开始通道选择1,结束通道选择4。24 放大倍数选择 采集卡的放大增益可选择1、2、4、8、16或1、10、100、1000。 单击放大倍数选项列表可以选择需要的放大倍数。25 采样保持选择 通过选择采集设置工具栏上的“采样保持”选择框来决
30、定是否进行采样保持(用户需购买采样保持模块)。26 采集时间间隔及采集持续时间设置 通过在“采集间隔”和“采集时间”输入栏中输入两次采集的时间间隔和每次采集持续的时间来完成定时采集和电平触发采集的参数设定。27 多次触发及触发次数设定 当用户设定了一个触发条件时,可以以这个触发条件来决定是否进行多次触发,并设定触发次数,在选定了“多次触发”后可以设定一个自然数值来决定多次触发次数。如果触发次数为0,则为手动采集功能。28 记忆触发 为了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可以保存满足触发条件之前的一部分数据(保存的数据长度与用户设置的“分析窗口”长度一样),以观察满足触发条件之前外部输入的状态。29触发条件设置
31、 在触发参数选项卡中,用户可以对通道的触发参数进行设置。 如果某一个通道或某几个通道要参与触发,则首先应选中该通道的“参加触发”选项,然后可以设置触发电平,触发电平是以采集卡输入满度值的百分比来表示的,缺省状态为100,也就是任何条件都可以触发采集。 触发极性的设置有三种选项可供选择:正、负、绝对值。210 数据采集应用举例 本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可分为手动采集、定时采集和电平触发三类。 (1)手动采集 手动采集可分为两种状态:示波状态和采集状态。 示波状态:设置好“采集频率”“通道选择”“放大倍数”后,只需单击“开始采集”按钮或选择执行“数据采集”菜单中的“开始采集”命令即可实时显示各通道的波
32、形,主窗体标题栏显示“示波”字样。 采集状态:首先新建数据文件,这时主窗体右下角状态栏显示出新建文件的存储路径,设置好“采集频率”“通道选择”“放大倍数”后,单击“开始采集”按钮或选择执行“数据采集”菜单中的“开始采集”命令即可进行数据采集,采集数据存入新建立的数据文件,同时实时显示各通道的波形,主窗体标题栏显示“采集”字样,状态栏的“文件大小”增长变化。 注意:手动采集时“采集间隔”必须为000。 (2)定时采集 定时采集功能:可通过设置采集间隔时间、采集持续时间及多次采集次数来实现的。 (3)电平触发采集 电平触发采集功能:用户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通道的触发电平、极性、采集时间及触发次数。
33、例如:我们选择13通道都参加触发,并且1、2通道的触发电平分别为(80和91),极性都为“正”,满足触发条件时每次采集10秒,触发3次。 (4)采集零点 为了消除采集信号零点对测量及分析的影响,需要在测试前按0键,采集一次零点数据;采集或分析时在“补偿零点”选框前打钩,即可显示消除零点后的分析信号,用户可通过点击补偿零点按钮查看零点数据。3 文件操作31 新建数据文件 在开始采集之前应该先建立数据文件,以保存需要的数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新建数据文件: (1)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数据文件图标,弹出文件存储对话框。文件扩展名为*usb,新建的数据文件路径将在主窗体右下的状态栏显示。 (2)通过文
34、件菜单或快捷键来新建数据文件,可以单击菜单中的文件新建数据文件,或者使用快捷键Ctrl+N来新建数据文件。32 打开数据文件 打开数据文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1)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开数据文件图标,弹出打开文件对话框。文件扩展名为*usb。 (2)通过文件菜单或快捷键来打开数据文件。可以单击菜单中的文件打开数据文件,或 者使用快捷键Ctrl+O来打开数据文件。33 通道数据另存为通道数据另存为目的是将打开的数据文件以新的名称存盘,可以进行以下四种方式操作:当前文件另存、当前通道另存为、当前所有通道另存为、拆分多个通道文件。(1) 当前文件另存为 首先打开数据文件,然后通过菜单选择文件通道
35、数据另存为当前文件另存为。可以 将当前打开的文件另存为其他的文件名。主要用于文件的备份,以及采集文件的后处理。 (2)当前通道另存为 打开数据文件后,可以将当前打开的数据中的某一个窗口以分析窗口长度的点数存储成 一个文件。文件名为用户输入的文件名+通道编号usb。 例如:如果用户保存的文件名为Data,选定的当前通道为通道5,则生成的通道数据文件名Data通道5usb。 (3)当前所有通道另存为 打开数据文件后,可以对所有的通道数据以分析窗口长度的点数存储成一个新命名的文 件。 (4)拆分多个通道文件 打开数据文件后,可将数据文件按通道数拆分为多个数据文件。 每一通道文件命名规则为用户输入的文
36、住名+通道编号usb。 例如:如果用户保存的文件名为Data,文件中含有17通道的数据,则生成的通道数据文件名Data通道1usbData通道7usb。 注意:本功能需根据拆分文件的大小花费数秒至数小时不等的时间。34 另存为文本文件 为了便于Word、Excel、Matlab、Labview等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本功能提供了将二进制数据文件转化为文本文件的功能。系统提供了三种将二进制数据文件转换为文本文件的功能:当前文件另存为文本文件、当前选中通道另存为文本文件、当前全部通道另存为 (1)当前文件另存为文本文件。 将当前二进制文件转换为文本文件。 注意:转换时间以文件大小为限制,从数秒
37、至数小时不等。 (2)当前选中通道另存为文本文件 将当前通道数据另存为文本文件。 (3)当前全部通道另存为文本文件 将当前所有通道数据另存为一个文本文件。35 关闭数据文件 关闭采集的数据文件或打开的数据文件。通过菜单选择文件关闭数据文件。36 通道频谱另存为文本文件 本系统可将单个通道或多个通道频谱分析后的结果存储为文本文件。 选择“文件”“通道频谱另存为文本文件”“当前(所有)通道频谱另存为文本文件”37 应变数据另存为文本文件 本系统可将应变应力数据另存为文本文件,操作方式:“文件”“应变数据另存为文本文件”。38 通道快照及其保存 本系统可以将任意一个活动子窗口的图像存储为*.jpg、
38、*.jpeg、*.bmp、*.ico、*.wmf、*.emf格式的图像文件。 操作过程如下: (1)单击菜单“文件”“通道快照”。(2)弹出保存图像文件对话框。39 通道数据的打印 本系统提供了对通道曲线数据的打印功能。 操作过程如下: (1)打开数据文件; (3)择想要打印的通道窗口;(4)择菜单“文件”“打印”或Ctrl+P;(5)现打印机设置对话框;(6)现页面设置对话框。4 视图 视图功能包括:曲线颜色管理、时域数据、频域数据、数值数据、统计数据的切换、工具栏、状态栏的显示与隐藏、窗口管理等功能。41 频谱的显示与隐藏411 单通道频谱显示与隐藏 操作:右键单击目标窗体,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显示频谱”。412 所有通道频谱显示与隐藏 操作:菜单“视图”“显示频谱”。42 数值数据的显示与隐藏421 单通道数值数据显示与隐藏 操作: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商供货合同样本
- 2025竹管买卖服务合同
- 2025十堰市装修合同样本
- 2025债务反担保保证合同范本
- 2025健身房加盟合同书
- 2025高空作业车租赁合同及安全协议书
- 住房抵押债款合同范例
- 代理产品区域合同范例
- sbs防水施工合同范例
- 企业手机合同范例
- 备战2025年高考英语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猜押语法填空(话题+体裁)(学生版+解析)
- 船舶与海洋工程2025年相关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吉林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专业深度解读与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8:5管理要求-5.8作业安全(雷泽佳编制-2025A0)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年级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南京盐城二模)
- Unit6Integration(A-C)课件译林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 (二模)2024~202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物理试卷(含答案)
-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老化算法研究
- 期货从业人员资格2024年笔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比亚迪充电桩转让合同协议
-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华东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见面课、章节测试、期末考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