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殊教育版]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中国特殊教育版]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中国特殊教育版]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中国特殊教育版]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中国特殊教育版]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胡仕勇 周悦然 李元一(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3)摘要: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湖北省四市810名残疾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在个体内在影响因素中,个人就业意愿、身体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影响较大,其中个人就业意愿、身体状况以及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就业状况有正向显著影响,年龄对残疾人就业状况呈现负向显著影响。在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中,社会歧视和就业途径对残疾人就业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残疾

2、人就业意愿、降低社会歧视、拓展残疾人就业途径以及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等对策。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对策1 问题提出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是残疾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就业不仅是获取收入、维持生存的必要手段,也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残疾人在身体、精神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并由于历史因素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决定了残疾人在就业方面的特殊性。在我国残疾人口中,城市残疾人总体就业率仅为16.93%,农村残疾人总体就业率约为35.6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我国残疾人社会支持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CRK020);湖北省残联项目“湖北省残疾人残情调查”(项目编号

3、:201302);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项目“湖北省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研究” (项目编号:136619001)。作者简介:胡仕勇(1977 ),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与就业。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Z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7.,与社会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研究我国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可以推动我国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推进残疾人小康社会的建设,并对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既有文献看,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个人内在影响因素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个人内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体

4、现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以及就业意愿等对残疾就业的影响。丁洁指出,一般来说男性的身体素质优于女性,尤其是婚后,在传统观念下男人有养家糊口的责任,因此男性残疾人比女性在职业获得方面更具有先天优势,能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就业1。Robertson J、Duggan M、李军霞等指出,残疾人身体状况是直接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原因。身体状况是劳动就业的前提条件,残疾程度和残疾类型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各有不同2,3,4。赖德胜和尚珂指出,残疾人由于身体原因文化水平偏低,职业技能欠缺,导致其就业受到了限制。而知识水平较高的残疾人可以从事的职业类型更多,在求职的过程中能有更多优势5,6。但许玲玲认为高

5、等教育的普及未能使年轻残疾人充分受惠,他们能获得较高就业率是因为简单劳动更加看重中青年残疾人,与受教育程度关系不大7。Saad ZNagi认为家庭收入水平不高的残疾人就业意愿更加强烈8。钟越、Wewiorski N J认为残疾人职业培训,直接关系到残疾人的劳动技能水平,从而影响了职业获得状况9,10。赖德胜、Christman L A等认为残疾人就业的态度影响着残疾人就业状况,安于现状的消极态度会在思想上成为残疾人外出就业的阻力11,12。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就业政策与法规、支持性经费投入、社会歧视状况以及就业途径等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Kruse D、Houtenville A

6、 J等国外学者分析了残疾人就业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弱势群体,完全靠市场竞争,不利于就业。因此,出台或颁布鼓励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或法律法规会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就业13,14。杨伟国、代懋也认为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不够完善,成为了残疾人就业的制度障碍15。许琳、张艳妮、周林刚、潘光莉等指出社会排斥是影响残疾人就业的行为障碍因素。在残疾人求职过程中经常出现包括用人单位歧视等各种社会排斥现象,正是在制度排斥、观念排斥、教育排斥等多重排斥的作用下16,构建了残疾人恶劣的就业环境,导致残疾人长期处于就业市场的边缘17,18。罗秋月、严绍军通过指出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中的问题

7、,认为财政经费投入少影响了残疾人就业率,并且还体现出政府强制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19,20。Rosenheck R等认为工作环境对残疾人就业有着重要影响,就业单位应为残疾人提供合理方便的无障碍设施 21。Stone D L、马洪、许巧仙认为残疾人就业途径太过单一,主要依赖于自我求职与亲戚介绍,缺乏社会性支持22,23,24。学者们既往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各因素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影响变量。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既往残疾人就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残疾人就业现象的描述和就业政策的定性分析,而较少地将残疾人就业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比较。鉴于此,本文通过二元Logistic数学

8、模型比较各影响因素的发生比,找到残疾人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对策。2 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于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湖北省内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以及恩施市四市,开展了残疾人就业状况的调查。为保证样本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调查采取了简单随机抽样和多段抽样结合的抽样方式。调查员采取结构式访谈的形式,按照问卷内容,收集相关资料,针对各类型残疾人发放了850份问卷。课题组通过15%回收问卷的回访,了解调查的质量。课题组剔除了缺乏关键信息的问卷以及废卷,最后回收有效问卷810份,有效率为95.29%。(表1)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n=810)类型选项人数比例(%)类型

9、选项人数比例(%)性别男476 58.8婚姻状况已婚61976.5女33441.2年龄1824岁759.3其他19123.52455岁59072.855岁以上14517.9家庭年收入1000元以下435.3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下10713.210005000元17822.0初中46357.2500010000元29236.0高中22027.21000020000元28234.8大学及以上202.420000元以上151.92.2 模型构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残疾人就业状况,包括“残疾人就业”与“残疾人未就业”两种情况,为二分类选择变量,因此,本文拟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其模型形式为: Pi

10、= F (Zi) = F (+) = 式(1) 式(1)中,Pi 为残疾人就业的概率,为常数项,j表示第j个影响残疾人就业的自变量,m为自变量的个数,j是自变量回归系数。残疾人就业的概率与残疾人未就业的概率的比值为事件发生比,对其进行对数变换,得到Logistic 回归模型的线性表达式为: Ln ( ) =+ 式(2)2.3 变量说明2.3.1 因变量:残疾人就业状况。残疾人就业状况受残疾人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在随机抽取的残疾人样本中,残疾人就业状况或是已就业,或是未就业,因变量是一个二分变量。本文将已就业状况设值为“1”,而将没有就业的状况设值为“0”。2.3.2 自变量:影

11、响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各因素,包括影响残疾人就业的个人内在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个人内在影响因素:X1(性别),X2(年龄),X3(受教育程度),X4(身体状况),X5(个人就业意愿),X6(个人参与社会保障状况),X7(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状况),X8(家庭年收入);外部环境影响因素:X9(相关政策以及法规),X10(支持性经费投入),X11(残疾人福利机构服务态度),X12(企业无障碍设施环境),X13(社会歧视状况),X14(就业途径)等,均以第一选项为参照水平组。根据研究目的和以及对问卷数据的归纳整理,得到残疾人就业模型的变量名与变量设置。(表2)表2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n=810)变量名称

12、变量含义及赋值均值标准差个人内在影响因素性别X1男=1,女=00.4120.492年龄X21824岁以下=1,2455岁=2,55岁以上=32.0910.463受教育程度X3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及以上=42.1890.564身体状况X4很差=1,较差=2,一般=3,较好=4,很好=51.5340.768个人就业意愿X5很差=1,较差=2,一般=3,较好=4,很好=51.8670.532个人参与社会保险状况X6参加=1,未参加=00.1430.348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状况X7接受过=1,未接受=00.2350.424家庭年收入X81000元以下=1,10005000元=2,50001

13、0000元=3,1万2万元=4,2万元以上=53.0411.310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相关政策与法规X9很少=1,较少=2,一般=3,较多=4,很多=52.0480.506支持性经费投入X10很少=1,较少=2,一般=3,较多=4,很多=52.1651.097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水平X11很差=1,较差=2,一般=3,较好=4,很好= 51.2650.115企业无障碍设施环境 X12没有无障碍设施=1,有无障碍设施,但不能使用=2,有无障碍设施,经常使用=31.1750.675社会歧视状况X13从未受到社会歧视=1,基本存在并偶尔受到歧视=2,一直存在并受到很多歧视=3 1.8451.1280.18

14、5*就业途径X14没有途径=1,12个途径=2,2个途径以上=31.1220.834残疾人就业状况y已就业=1,未就业=00.1850.3883 结果分析3.1 残疾人就业状况描述性分析从表3可以得出,残疾人就业状况总体状况并不好,“就业”的样本占样本总体的18.5%,“未就业”的样本占样本总体的81.5%,这说明残疾人就业状况上还存在着很艰巨的任务,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残疾人融入社会,影响到残疾人小康社会进程。表3 残疾人就业状况分布(n=810)就业未就业比例(%)18.581.53.2 残疾人就业状况解释性分析本文利用STATA12.0 软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验

15、算残疾人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影响。在模型回归过程中,首先将可能影响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因素引入模型,得到模型结果;为确保数学模型的稳健性,根据估计系数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结果,剔除掉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的解释变量,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得到模型结果。各Logistic模型均以残疾人未就业为参照组。(表4)3.2.1 模型的拟合优度解释通过模型结果以及模型结果中的-2倍对数似然以及显著性水平(0.017,0.013)结果说明,在剔除掉未通过显著性水平的变量后,模型的-2倍对数似然以及显著性水平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估计模型的稳健性良好。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的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良好的解释

16、力。3.2.2 个体内在因素对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影响在个体内在因素中,个人就业意愿、身体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影响较大 为了便于论述,本文中将j大于0.1,视为影响力相对较大。,其中个人就业意愿、身体状况以及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就业状况有正向显著影响,年龄对残疾人就业状况呈现负向显著影响。(1)个人就业意愿。个人的就业意愿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这与赖德胜11和Christman L A12等人的研究成果一致。从交互分析结果以及表4模型结果所反映的正向取值,即残疾人就业意愿越高,残疾人就业状况越好。在稳健性检验模型中,其b值为0.217,通过转换得到发生比(eb)为1.242,即在

17、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残疾人就业意愿每提升一个等级,残疾人实现就业的概率将增加24.2%。通过交互分析发现,残疾人的个人就业意愿与社会歧视状况以及残疾人身体状况呈现正向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15,0.302。这表明,提升残疾人的就业意愿应从降低残疾人社会歧视,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从而提升残疾人身体适应工作的能力。(2)身体状况与受教育程度。从交互分析结果以及表4模型结果所反映的正向取值,即残疾人身体状况越高与受教育程度越好,残疾人就业状况越好。在稳健性检验模型中,身体状况与就业状况的净相关系数b值为0.131,通过转换得到发生比(eb)为1.140,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残疾人身体

18、状况每提升一个等级,残疾人实现就业的概率将增加14.0%。在稳健性检验模型中,身体状况与就业状况的净相关系数b值为0.121,通过转换得到发生比(eb)为1.129,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每提升一个等级,残疾人实现就业的概率将增加12.9%。(3)年龄。从交互分析结果以及表4模型结果所反映的负向取值,即残疾人年龄越大,残疾人就业状况越差。在稳健性检验模型中,年龄与就业状况的净相关系数b值为-0.126,通过转换得到发生比(eb)为0.882,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残疾人年龄状况每增长一个等级,残疾人实现就业的概率将降低11.8%。通过偏相关分析表明,年龄对就业状况的影响

19、不受文化程度、性别以及就业意愿因素的影响(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78,0.067以及0.102)。3.2.3 外部环境因素对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影响。在个体内在因素中,社会歧视状况与就业途径的影响较大,其中社会歧视状况与残疾人就业状况呈现正向显著影响,而就业途径对残疾人就业状况呈现正向显著影响。(1)社会歧视状况。从交互分析结果以及表4模型结果所反映的负向取值,即残疾人感受到的社会歧视越大,残疾人就业状况越差。在稳健性检验模型中,社会歧视与就业状况的净相关系数b值为-0.216,通过转换得到发生比(eb)为0.806,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残疾人感受到的社会歧视每增长一个等级,残疾人实现就业的

20、概率将降低19.4%。根据两者之间的交互分析数据,在从未受到社会歧视的样本中,残疾人就业的样本占84.3%,而一直存在并受到很多歧视的样本中,残疾人就业的的样本仅占33.4%,两者相差50.9%。(2)就业途径。从交互分析结果以及表4模型结果所反映的正向取值,即残疾人就业途径越多,残疾人就业状况越好。在稳健性检验模型中,就业途径与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净相关系数b值为0.207,通过转换得到发生比(eb)为1.230,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残疾人就业途径每增长一个等级,残疾人实现就业的概率将增加23.0%。表4 残疾人就业状况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n=810)变量模型模型常数项

21、18.774*21.453*个人内在影响因素性别0.037(1.038)年龄-0.124*(0.883)-0.126*(0.882)受教育程度0.105*(1.111)0.121*(1.129)身体状况0.102*(1.107)0.131*(1.140)个人就业意愿0.202*(1.224)0.217*(1.242)个人参与社会保险状况0.076*(1.224)0.087*(1.091)接收职业技术培训状况0.035(1.079)家庭年收入0.078*(1.081)0.092*(1.096)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相关政策与法规0.025(1.025)支持性经费投入0.071*(1.074)0.081

22、*(-8.193)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水平0.023(1.023)企业无障碍设施环境0.045(1.046)社会歧视状况-0.209*(0.811)-0.216*(0.806)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状况0.085*(1.089)0.092*(1.096)就业途径0.198*(1.219)0.207*(1.230)模型的拟合优度-2倍对数似然=98.132Sig=0.017-2倍对数似然值=105.276Sig=0.013注:*、*、*表示显著性水平小于0.05、0.01、0.001。4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本文基于对湖北省四市810位残疾人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 模型分析了残疾人就业

23、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个体内在因素中,个人就业意愿、身体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就业状况的影响较大,其中个人就业意愿、身体状况以及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就业状况有正向显著影响,年龄对残疾人就业状况呈现负向显著影响。在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中,社会歧视和就业途径对残疾人就业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结论,在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提升残疾人个人就业意愿。残疾人应积极克服心理障碍,转变自身固有的就业观念,主动寻求就业机会。通过参与残疾人职业培训服务,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增强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第二,降低社会歧视。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努力消除对残疾人的社会歧视,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宽松

24、的社会舆论环境。针对残疾人目前生存压力大的现状,要结合“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纪念日,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开展形式丰富的宣传教育工作,为打造出全社会重视、关心并支持残疾人就业的良好氛围而做出努力;第三,拓展残疾人就业途径,采用按比例就业、政府扶植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地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残疾人应不断丰富自身的就业支持网,增加就业机会;第四,政府应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提升残疾人的工作适应能力,从而使其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尤其是对于老年残疾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工作能力也随之降低,就业难度也将显著增加。老年残疾人则更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参考文献:1丁洁河南省残疾人就业状

25、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河南大学,20112Robertson J,Emerson E,Gregory N,et alLifestyle related risk factors for poor health in residential settings for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2000,21(6):469-4863Duggan MThe growth in the social security disability rolls:a fiscal crisis

26、 unfolding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64李军霞残疾人自身素质对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焦作大学学报,2012(3):117-1185赖德胜,赵莜媛中国残疾人就业与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6尚珂,梁土坤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3(2):128-1317许玲玲残疾人劳动参与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浙江大学,200858-598SAAD Z N,LINDA W HDisability BehaviorIncome Change and Motivation to Work

27、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72,25(2):223-2339钟越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社会工作研究,1994(2):6-1110Wewiorski N J,Fabian E SAssociation between demographic and diagnostic factors and employment outcomes for people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a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Mental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04,

28、6(1):9-2111赖德胜,廖娟,刘伟我国残疾人就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10-1512Christman L A,Slaten B L Attitudes toward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nd judgments of employment potential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91,72(2):467-47513Kruse D,Schur L Employment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following the ADA Industrial Rela

29、tions:a Journal of Economy and Society,2003,42(1):31-6614 Houtenville A J, Burkhauser R V Did the Employment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Decline in the 1990s,and was the ADA Responsible? A Replication and Robustness Check of Acemoglu and Angrist (2001)-Research BriefEmployment and Disability Institu

30、te Collection,2004:9115杨伟国,代懋中国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支持教学与研究,2008(3):46-5316许琳,张艳妮社会排斥理论与残疾人就业问题分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7-1017周林刚,胡杨玲歧视理论视野下的残疾人就业中国残疾人,2007(6):40-4118潘光莉从社会排斥视角看残疾人的就业状况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9-4219罗秋月残疾人就业存在问题与对策中国劳动,2001(8):18-1920闫芳农村残疾人事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河南的调查中州学刊,2008(5):129-13121Rosenheck R,Les

31、lie D,Keefe R,et alBarriers to employment for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6,163(3):411-41722Stone D L,Colella AA model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eatment of disabled individuals in organiza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21(2):352-40123吕学静,赵萌萌中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就业,2012(10):47-4924马洪,李志忠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国残疾人,2006(1):56-58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HU Shiyong ZHOU Yueran LI Yuanyi(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Hubei,430063)Abstract:The essenti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