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教学设计_第1页
《轻重》教学设计_第2页
《轻重》教学设计_第3页
《轻重》教学设计_第4页
《轻重》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轻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利用已有的经验,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2、通过“掂一掂”等活动,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3、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自带两种水果。2、教师准备:两个大小明显的盒子(小盒子里装有实物),每组一架小天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第一层次:  看一看1、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到游乐园玩吗?小动物们也很喜欢。(课件出示情境图)瞧!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在玩些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通过引导,让学生指出小猴被翘得老高,小熊沉下去了。)2、思考:(1)小猴为什么会被跷得老高?这一现象说明了什

2、么?(引导学生得出小猴轻小熊重。)板书:                qng 轻   zhòng                           

3、0;     重(2)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出来的。)3、小结:是的,有很多物体用眼睛看就可以看出谁轻谁重。(板书:         )4、请小朋友再看一看游乐园中的小动物,说说谁比谁轻,谁比谁重? 第二层次 :掂一掂1、刚才我们是用看一看的方法比较小动物的轻重,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老师这里的两个盒子,猜一猜谁轻谁重?(大盒子是空的,小盒子里装有实物,如果学生认为大盒子重小盒子轻,教师暂不否定。)2、指名学生上来用手“掂一掂”看看谁的猜想是对的?(在“掂一掂”

4、中得出大的盒子轻,小的盒子重。)3、小结:这样看来,有的物体光用眼睛看是不能得出谁轻谁重的,而是要用手“掂一掂”才能知道。(板书:           ) 4、学生实践: 用手“掂一掂”的方法比比书本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第三层次:称一称1、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掂一掂两人的文具盒,比一比谁的文具盒重。(预计同桌两人意见不同。)2、看来我们又遇到了问题,这两个文具盒差不多重, 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又很难确定它们的轻重。那该怎么办呢?谁有好办法?(

5、引导学生说出“称一称”的好方法。板书:       )3、老师这儿有一架小天平(出示小天平),谁想试一下?说说谁的文具盒重?你是怎么知道的?4、小组合作交流(每小组一架小天平):先猜一猜你们带来的两种水果什么水果轻什么水果重?然后称一称猜的结果是否正确。5、小结:刚才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来比较物体轻重的?在什么情况下用看一看的方法?在什么情况下用掂一掂的方法?在什么情况下又是用称一称的方法?师: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种方法,一眼就能看出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当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当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时候,我们

6、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二、应用方法,解决问题1、同桌说一说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2、“练一练”第1题:轻的画,重的画  (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结果。)3、“练一练”第2题轻的画,重的画(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说出理由)4、“练一练”第3题:轻的画,重的画 (1)同桌讨论(2)全班交流。(说说理由) 三、总结评价小朋友,这节课学得愉快吗?你们都有哪些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轻重教学设计辽宁省营口市青年小学崔冬梅让美育之花点缀孩子生命的旅程摘要:美育的关键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一大目的是培养青少年审美的意义和理念,对于美和丑、善和恶、真与假、崇高与卑下

7、、野蛮与文明、理想与欲望等。不仅是一种简单、直观的评价,而且是一种思想的认知,从而使精神生命具有审美性,培养起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和文明的举止,体现为生命经济的升华和生命历程的净化。因此,美育作为一个社会教化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共同来构建。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美育事实上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是更高层次上的素质教育,是“心灵的体操”,“智商的风帆”。美育能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人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它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青少年实行美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就是帮助青少年具有认识美的觉悟,追

8、求美的理念和创造美的能力。康德曾说过:“美是沟通道德和知识的桥梁。”因此,美育从理论形态来讲,是要求青少年运用审美的意识来实现个体的崇高化;从操作方式来讲,是要求青少年实行审美的实践来体现个体的价值性。一、美育对青少年德育、智育的重要作用不少研究显示:人的成长大体依靠两个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指人在认识方面的能力。如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和想象力等,这主要由认知教育来完成。“非智力因素”大致包括兴趣、情感、性格、意志、道德、思想和态度几个方面。而这主要是由审美教育来完成的。据一些调查分析,“非智力因素”对人特别是青少年成才,影响相当巨大。1、以美育德,可以培养

9、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育是德育的深化和具体化。”首先,作为美育的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不仅是德育也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因为人的道德的真正完善,不仅在“意”(即认识),更重要的是“情”,是从情感上对某种“意”发自内心的领悟。因此,发挥美有“以情动人”的特殊功能,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很有成效。其次,美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让美把丑于恶排挤出去,是教育的规律。”2、

10、以美育智,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首先,美育可以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观察能力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观察能力的强弱,来源于对事物的感受。美育正是以其形象性、直观性、可感性,是学生在对不同艺术形象的认识和感受中,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其次,美誉可以唤起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美育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任的形象思维,以想象和创造体现审美过程的最基本品质。再次,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飞展,通过艺术教育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力十分重要。二、美育能促进人们知、情、意的有机统一。斯宾塞在教育论中说:“如果没有绘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就

11、会失去一半。”要使青少年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要具有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要成为心灵美、行为美和人格美的人,必须通过美育累完成。美育比其他的教育方式有更大的优越性。他可以承担知识教育,但不是使受教育者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智慧与想象创造力,亦即变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美育能承担道德教育,是受教育者主动的体验道德情感,因而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和:律令“变成内在的需求。久而久之,便结晶成自觉的正义与良心。同时,这种德育的主要任务不是文成一般道德教育,而是完成高尚道德教育。培养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的献身精神。美誉又可以称为情感教育,他是变动无常的情感,经过潜移

12、默化而凝结为定向的情操。其作用具体概括如下:1、 培养感性能力。感性能力实际上是一种体验生命的能力,就是感性个体的自我在与生活、与世界的“碰撞”中,同生活与世界结为一体,去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感性融浸与生活和世界之中,体味其中的真味,使思想潜行在情感活动之中。2、 培养想象力。想象是人类最不可思议的奇迹。正是它给人类生活来了数不清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形象力,人类的精神文明简直不可想象。甚至于有的美学家把“想象”称为“一种凝聚力”。在审美感性活动中,审美想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所以美育对于培养人的形象力作用特别重要。3、 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美育内涵着价值教育。它使受教育者在体验与创

13、造中,体会到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以及它们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字一些书籍和电影中,主人公是正直、善良、勇敢的青年,他们那种善良美好的情感深深地震撼着读者。因为他们深深地看着一切善良与美好的事物。4、 培养创造力。美育培养人们对完美的追求,对丰富多彩、面貌迥异的统一体的追求,这势必激发起一种创造的想象,继而变现为创造的行为。美育的这一切能力,在当代特别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科学家的成功表明,他们的创造力在关键时刻往往不是来自逻辑、推理,而是借助联想和灵感,即直觉和想象力,而人的良好的极具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美育。三、实施美育,是人生理想教育的最有效形式。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具有一定审

14、美能力,就不可能获得这种高尚的美感自由和精神享受,就不可能逐步实现自我完善,为此,实施美育对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不可否认地具有如下作用:1、 能够培养对个性的尊重。感性的、审美的人是充分个性化的。在美育中,充分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尊重个人的创造,尊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品类,会使受教育者学会尊重个性。2、 能够培养认同意识。通过美育,可以使我们意识到人们的情感生活。通过艺术作品。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内心生活,于是产生一种同一感情,沟通群体成员的情感,达到社会的和谐。我们今天强调美育,不仅仅是为了多发现和培养音乐家、美术家,而是更希望每个人都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塑造

15、健全的人格,陶冶高尚的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我们期盼孩子们拥有爱心和热情,学会关怀和尊重,让我们用健康的美育之花,去点缀每个孩子的完整生命力旅程!.让美育之花点缀孩子生命的旅程 辽宁省营口市青年小学崔冬梅 3月份月考数语两科成绩名次姓名数学语文总分平均分名次姓名数学语文总分平均分1李艾浓10010020010026徐溪擎9599194971李承祥10010020010026鲍可鑫9599194973段柯轩1009919999.526许城睿9599194974聂禹汐981001989929刘雨晗949919396.54赵瑛琦981001989929史承瑞9598193

16、96.54程魁盛100981989929李浩天9310019396.54韩升岳981001989929步新雨959819396.54冯荟羽981001989933孟祥瑞9399192964李卓澳981001989933韩禹泽93991929610张睿子琪989919798.535苏兆宇939819195.510葛懿漩989919798.535牛祉涵939819195.510姚一鸣1009719798.535张睿子钰939819195.510程思彤989919798.538修常郡889918793.510于熙然989919798.538张家宁919618793.510王子瑜989919798.5

17、40朱言博87991869316吕京谕98981969841李翰泽轩841001849216谷俊恒961001969842冯资源8310018391.516李明源961001969842颜竟桐8310018391.516张鑫961001969844董子溪83971809016王亚迪961001969845吴佳勇839617989.516张斯淇98981969845高森桥918817989.522郭帅989719597.547徐哲林781001788922赵妮娜989719597.547俞亦珊81971788922李木子989719597.549李奕增峻83911748722东宸竹9699195

18、97.550李凯娃689916783.551陆俊丞766213869 3月份月考数语英三科成绩名次姓名数学语文英语总分名次姓名数学语文英语总分1李承祥10010010030026段柯轩10099902892聂禹汐9810010029827刘雨晗9499952882冯荟羽9810010029827步新雨9598952882程魁盛1009810029829张家宁91961002875张睿子琪989910029729孟祥瑞9399952875于熙然989910029729韩禹泽9399952875王子瑜989910029732张鑫96100892855葛懿漩989910029733颜竟桐831001002835程思彤989910029733史承瑞95989028310张斯淇989810029633李浩天931009028310王亚迪9610010029636修常郡88999528210吕京谕989810029637朱言博87999528110李明源9610010029637苏兆宇93989028110谷俊恒9610010029639董子溪839710028015赵妮娜989710029540高森桥918810027915李木子989710029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