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有三首诗,虽然都是表达相思,但是写法又各有不同。通过本诗的学习,一是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表达思乡之情,二是让学生熟读成诵。【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在破解文义的设计中,重点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字眼,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轻松地理解诗意。【教学目标】1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诵读时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2边读边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并背诵两
2、首诗。【教学重点】了解诗句内容,通过想象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比较的方法,明确两首诗通过不同的景抒发了不同的情,拓宽学生的思路。【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回顾学法: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都”。b“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
3、长久,千里共婵娟”,(课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2板书诗题,读题。二、重点品读泊船瓜洲。 (一)知诗人,解诗题。1自读古诗,要求字音正确。谁来提醒大家易读错的字音?指名读。相机明确:一水间(jiàn ) 数重山(shù chóng) 照我还(huán)2简介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却遭到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变法并没有推行几年。后来,
4、王安石被罢官,在京城无事可做,决定回家乡钟山去看看。第二年春天,王安石接到第二次任宰相的命令,由钟山回京城上任,路过京口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写下了此诗。3揭示诗题。泊:停靠,停泊。泊船瓜洲的意思是把船停泊在瓜洲的江边。 (二)抓字眼,明诗意。1根据书下注解和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说出每句诗的意思。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集体交流:学生结合重点词语,逐句理解诗意。(1)京口瓜洲一水间 ( 间:间隔,隔开。 京口和瓜洲仅仅一江之隔。)(2)钟山只隔数重山 (数重山:几座山。 钟山和京口只隔着几座山。)(3)春风又绿江南岸 (又:再一次。 绿:吹绿,染绿。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南岸。)
5、(4)明月何时照我还 (还 :回家。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返回我的家乡呢?)这首诗的意思是:诗人船泊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于是感叹吟诗,写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怀念家乡金陵。)齐读古诗,领悟作者的感情。4理解全诗。看板书理解: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长江的南岸,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a“一水间”一水指?间什么意思?谁能用“间”组词。(练习:用间组词。)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与京口隔着什么?“数重山”什么意思?表示路途近还是远?从哪里知道?(抠住“只”补充介绍。)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
6、“一水”“只隔”呢?(板书:只隔。)(三)想意境,悟诗情。 1体会用词之妙: 你觉得这句中哪个词用得好?若换用下面的词好不好?为什么?(“绿”字是吹绿了的意思,用得绝妙。春天的江南,草木绿了,田野绿了,绿满了山冈,绿遍了江河两岸,到处是绿的-?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如果让你们用一个词来替换掉“绿”字,你们会用哪一个呢?据说王安石在选用“绿”字之前,曾经改动了十多次,从“过”、“入”、“满”、“到”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在以后的
7、作文中我们也要向王安石学习,反复推敲。)诗导:其实,这句诗精彩是“绿”字,重点却是“又”字,大家想想,这句诗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在草长莺飞的春天,五十多岁的王安石又要再次离开家乡,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诗人赴京城再次为官,什么时候能回来呢?)。设计意图:这里通过换词让学生体会出“绿”字用得多么准确,从而了解用词准确的妙处,写作上也做了积累。2想诗境:此时让我们闭目遐想,作者还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了什么?仿写。春风又绿江南岸 又 江南岸(百鸟又鸣江南岸、桃花又红江南岸、鸿雁又回江南岸、柳枝
8、又新江南岸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感受春天故乡的美丽,和诗人离家的乡愁形成对比,一次次的交流中,学生的眼前也浮现了一幅幅江南图画,对理解诗人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了。3悟诗情:(1)此刻,你就是诗人,你刚刚离开家乡,停在瓜洲,回首南望,只见(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江南正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置身于美景之中,你的心中涌动的是怎样的感情呢?生答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乡思啊,惟有问明月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2)在赴京上任的途中,诗人除了思乡,他还会想到什么?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想一想。诗人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变法,却屡遭保守派的反对,被免除宰相职务后回到家乡,
9、第二年皇帝又启用他,在赴京路上,思乡情节更浓。想想我们应该怎么读这句诗?此时诗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远离家乡了,再读: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思乡的期盼。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十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心灵的遗憾。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资料中的写作背景。我们在感悟诗情的时候,要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3)对家乡的不舍,对前途的忧虑都浓缩在短短的四句诗中,就让我们用心感悟这份情,把四句诗记在心里吧!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
10、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在王安石奉诏进京的途中,是融融的春风,家乡的春景勾起了他无限的乡愁,那引发了客居洛阳的张籍乡愁的又是什么呢?思乡的王安石,久久地站在瓜洲古渡,江水边,明月下,想着自己的家乡,发出了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那思乡的张籍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诗文,深入体会。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又是如何表达自己胸中满溢的情怀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和秋季有关的诗秋思。3简介诗人:张籍,
11、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4“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二、初读知意。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学生反复练读)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指名朗读)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4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
12、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三、入境悟情。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自读自悟再交流)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生自由汇报)四、回读,总结、积累。1回忆诗中描述的日常生活片断,反复朗读。2背诵古诗。3师总结: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五、拓展延伸。1搜集其他写“秋天”、“
13、思乡”的诗词、佳句。2给家人写一封信,传达你对家人的浓浓亲情。【板书设计】秋思(唐)张籍见-意万重思乡情恐-又开封(叙事抒情) 第三课时一、导入1古往今来,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思乡之情的诗歌呢?学生自由发言。同样的思想,不同的表达方式,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是怎么表露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呢?2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词:长相思(1)找生字和多音字。学生朗读。出示幻灯:生字(2)出示停顿的地方。师范读。男女同学分上下阕读看看。(男女分角色朗读长相思)3解题。质疑。(1)“相思”什么意思?(思念)(2)“长相思”就是什么意思?(读题)(
14、3)学生根据预习搜集的资料了解作者,及生活年代。(4)看到这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二、初读长相思(1)抓意象,山水风雪行。说说“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你们能用自己的词语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吗?(千山万水、风雪交加)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2)品意蕴,故园无此声。“此”是什么意思?“此声”是指什么声音?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声音?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宿营的寒夜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指名朗读这首词。“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点评。三、感知词意1边默读边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讲的是什么。提问:A、作者为什么会思念故乡和亲人呢?(板书)B、作者身在哪里?这一路他是怎样走过来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指名多位学生回答)师小结:他身在山海关、高山上、岸边、船上、帐篷里。他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悬崖绝壁,经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险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融资模式创新研究-第6篇-洞察与解读
- 低血糖症状及护理
- 心包穿刺术及护理
- 2025年云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女性卫生用品生产线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海口中学高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监理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水利)》真题及答案
- 水杨胺醋酸盐生产线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生物命题说明课件
- 色纱生产线项技术方案
- GB 14930.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
- 2025年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必考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 某写字楼物业管理方案
- 光伏防火培训课件
- 2025年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三农直播培训
- 专利转化合同范本
- 2025年退休返聘人员劳务合同模板
- 2025年杭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我的家乡松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